近日,一位二十歲的美女來醫院就診,自訴3天前因吃了一頓大排骨,晚上排便,大便變成黑色,此症狀持續了三天。患者因突然口吐鮮血來醫院就診。就診時未發現其他不適,既往身體健康。患者完善相關檢查,結果:胃鏡顯示(胃潰瘍)、大便顏色(黑色柏油樣大便)等。醫生分析:患者口吐鮮血,大便顏色黑色柏油樣,根據相關檢查,判定為上消化道出血。
既然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什麼開始沒有察覺?
患者剛開始上消化道出血量不大,肉眼不能看出大便是否混有血液,當出血量大於5ml,大便化驗可以檢查出是否混有血液,此情況稱之為隱血試驗陽性。當患者肉眼能看出大便顏色變成黑色,此時上消化道的出血量已經大於50ml,但此時的出血量不會引起全身不適,所以當時患者未就診。但患者突然出現口吐鮮血,來醫院就診,此時的出血量已經大於250ml。若不積極治療,會繼續出血甚至危機生命。
難道所有的黑色大便都是上消化道出血嗎?還有哪些情況會造成黑色大便呢?
第一、與飲食有關,吃血製品如豬血、動物內臟等,大便會變成紅黑色。
第二、與服用藥物有關,吃含鉍的胃藥、貧血患者吃的鐵劑、碳劑、一些中藥,也會使大便顏色變黑。
第三、鼻咽部、口腔出血被下咽、下消化道出血大便在體內時間過長也會出現黑色大便。
關注大便、遠離疾病,什麼樣的大便是正常的大便,又被稱之為「五星級大便」呢?
看顏色:金黃色。若顏色為咖啡色、褐色,說明攝入動物脂肪動物蛋白過多,纖維素攝取過少。
看形狀:光滑、粗大、無斷裂。不光滑說明腸道多有宿便,或長有痔瘡。斷裂、不粗大,膳食纖維攝入少,大便體積會變小,無法刺激腸壁,大便長時間在腸道內水分被重吸收。宜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食物補充膳食纖維。
聞味道:不臭。反之,則是大便在體內時間太長、攝入過多動物蛋白、腸道有膿腫。
看狀態:飄浮水面。說明膳食纖維量足夠。
看排便時間:時間要短。最好兩次排便時間間隔小於24小時,排便時間小於5分鐘。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僅供參考)
(作者 楊芳,山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