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佬的女人」,田樸珺絕對算一個。
一個吃盡男人紅利的人,卻不時標榜自己是獨立女性,必然十分有話題度和記憶點。
一張在娛樂圈平平無奇的臉,卻因為搭上了一位貴人,從演員飛升為製片人和投資人,她的上位之路,也向來是各媒體津津樂道的娛樂對象。
這個女人究竟有什麼魅力,讓王石心甘情願地為她所用、晚節不保淪為後輩笑柄?
這位「王的女人」的知名事件包括:靠男人直上雲霄,不時來個「上等人發言」、在貴圈遍地認男閨蜜結果被人家夫人打臉、酷愛進行「我田樸珺這輩子沒靠過男人」的主題演講......
田女士最出圈的莫過於一篇「貴族論」文章,主題是「三代人才能培養出一個貴族」,捧英國踩中國,而她列出來的論據是:
「中國人太缺少尊重了,英國就很講究,我給一位勳爵發郵件,用的稱呼是Sir,她的秘書非常認真地糾正我應該稱呼Lord。」
「英國人太講究禮儀了,8點鐘的晚宴,你8點到不對,7:55到也不對。」
「我坐在一座哈利·波特式的400年歷史的老房子裡,周圍都是貴族。」
「貴族精神在英國得到了最好的傳承,我需要WiFi密碼時,管家用手託著一個小銀盤,就像《唐頓莊園》裡的場景那樣......銀盤上放著一張折得非常精巧的紙片,打開來就是WiFi密碼,神奇的是,管家為你服務的整個過程都是無聲的。」
田女士有著旺盛的表達欲,在分享完自己的「貴族見聞」後,她又在GQ開了一個「男閨蜜」專欄,專門講她和名男人們的綿綿友情,包括《《羅振宇:一個堅持60秒的男人》、《我的男閨蜜——你不知道的陳可辛》等系列文章。
在這個自述專欄中,田小姐是嬌俏的、可人的團寵小公主,男人們圍繞在她身邊向她敘述心事,並且都在生命中給田小姐留了一隅特殊之地。
田小姐是這樣描述與陳可辛的「閨蜜情」的:
「他情緒不好時需要安撫,如果這時打個時間比較長的電話,你不需要發表任何意見,給一些反應就好了。」
「近兩年我跟他絕交了三次。我想參與《中國合伙人》的投資他拒絕了,我一氣之下三個月沒理他,後來他又回頭找到我。」
「基本上,每次斷交後,他都會有一個小小的示好。發條微信問我,『遊泳嗎?』,我說,不。第二天他又發一條,那你今天想去遊泳嗎?」
「一個男人,過半百,對生活中的細節還能忘乎所以近乎病態地苛求,你說多可愛。」
阿姨聳了聳鼻子,差點被撲面而來的白蓮花綠茶味嗆個跟頭。
同樣對這股味道不適的還有陳可辛先生的伴侶吳君如,田小姐的文章發表後,吳君如在微博霸氣喊話:「不用理會什麼閨蜜或龜蜜,反正我知道他的心(和財產)歸me!」
隨後陳可辛也通過公司回應了這件事:「我只有一個閨蜜,就是君如。」
男閨蜜有點不給面兒啊。
不過沒關係,反正田小姐從來不靠男人。
在與王石公開戀情的幾天後,田小姐就高調進行了「我發誓這輩子不依靠男人」的演講,緊接著又趁熱打鐵出了本名為《習慣就好》的書,書的主旨可以借用冰冰說過的「萬箭穿心,習慣就好」來概括。
再看看田小姐的「但凡能活得讓人妒忌,就別活得讓人同情」也可以看出來,老「女性公敵」妄想者了。
高曉松拆臺:但是如果能活得讓人喜歡,就不要活得讓人嫉妒。
田小姐,其實大家真的沒必要嫉妒你。
畢竟,你成為「王的女人」並不是什麼因緣際會的灰姑娘奇遇,而是處心積慮急流勇退地蹭擠搶奪。
和徐子淇李嘉欣從小立志要嫁豪門一樣,田小姐雖因普通的家庭條件無法接受「為豪門而生」的精準培養,但在後天意識上自我覺醒較早,已足夠努力。
不同於與她曾經包裝的中戲導演系科班出身,田小姐實則畢業於中戲高職班,並且還是肄業生,大學期間由於總外出拍戲缺課,被學校一紙勸退書退了學。
不過田樸珺顯然也沒在演戲上搞出什麼名堂,所謂拍戲就是在低成本小劇組裡演個肉慾角色,跑了三年龍套,也沒混到個臉熟。
轉折在2006年,田小姐與當時的已婚男友分手,沒要分手費折現而是要了一張入場券,登上了那艘塞滿富豪與美女的巨輪——長江商學院。
在這裡,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正在中年危機中掙扎的王石。
遇到瓶頸就會重回校園讀個書,多少能傳遞出企業家重找自我本我的意圖或打算卸甲歸田的力不從心。
不過課堂上的照面自然無法讓田小姐和王先生產生更深入的交流,於是她對王先生身邊友人大方示好,名牌相送,雖然是真假混送的看人下菜碟。關係最好的最有可能助力的送真,次之稍遠的送假。
並且輔以不間斷地誇讚吹捧,田小姐是如此高評價與王石私交甚篤的馮侖的:
「與圈內大佬瞎講究和不講究不同,馮哥既能穿布洛克鞋,又能上臺演講,多少有點賈伯斯的意思」、
「馮侖身上這種閒不住的勁兒是很多大佬身上沒有的」。
最俗套但也最奏效的誇獎方式常常是「踩一捧一,你與別人不同」。
2008年10月,劉永好、馮侖、王石與一位「上海的朋友」同遊古巴首都哈瓦那,不必多說,「上海的朋友」便是田樸珺。田小姐的微博名「哈瓦那吶」,想必也是為了紀念那次開啟她人生新天地的秘旅。
有人歡喜有人憂,據說同是王石先生紅顏知己的時尚集團總裁找馮侖大哭了一場,而這位總裁,是王石給她的新書寫序評她「一個不斷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妙人兒。
果然「生命力」這個詞是中年企業家們都躲不過的魔咒。
充滿野心和欲望的年輕姑娘總是愛折騰的,養成類遊戲也是中老年企業家樂此不疲的遊戲,何況,田樸珺還為特意迎合王石在地產行業打拼了幾年,總歸是讓「天使投資人」看到了她的投資價值。
「戲精田小姐」在某種程度上彌合了王石缺的那部分:即曾經為了保持格調而低調不得不放棄的,內心想要的高調。
田小姐之於他,是在他老驥伏櫪已不是TOP級企業家之時,將他的「豐功偉績」傳遞出去的窗口。
這位女士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次用力證明個人努力的時刻,都在向外界提醒已不如馬雲王健林的王石的存在,「王的女人」成就了田樸珺,也」宣揚「著王本人。
那些關於紅燒肉的調侃、田樸珺不斷暗示明示被求婚的戲碼,對於王石來說不是讓他面上無光的羞事,而是趣事。
畢竟,誰看到這樣時刻要拉個」貴族「證明自己格調的描述能不會心一笑呢:
「沒什麼興趣能和誰比鑽石大小,所謂『巨鑽』其實是易拉罐環做的。我的是Fendi家族最年輕的女兒Ilaria Fendi設計的戒指,佩服她的想像力,用再回收的材料改造,時尚又環保。」
外界總說田樸珺搞臭或搞垮了王石,其實阿姨更傾向於認為王石在這段黃昏戀中假糊塗真精明。
一個臺前的「王的女人」高調亮相證明著他的傳奇和能量,他在臺下做個紅燒肉爬爬珠峰,美女相伴,也早已財務自由,那些田樸珺吃的紅利對萬科來說只是冰山一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何況低價拿樓盤高價賣給萬科這事,說不定也是當時已不斷傳出要從萬科走人的王石授意的,臨走前能撈一筆是一筆,罵名是田樸珺挨的,王石卻塑成了個「被愛蒙蔽」的令人憐惜的傻白甜企業家形象。
假裝當個昏君拿到真利益,「晚節不保」的風評這茬聽聽也就過了。
戀愛這事,最後都是「只喜愛跟一顆心血戰」,自戀地最疼惜最像自己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