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
(ID:shegongke)
作者 | 張書豪
『社工客』原創專欄特邀作者
(微信號:onlyuseforauction )
中級社工師,80後社工,本科就讀社會工作專業,研究所社會學專業,2008至2014年於臺灣社工機構服務,先後從事身心障礙者、長者、兒童青少年三大主要服務領域及社區營造,於2015年至內地進行社工服務,現於多家社工機構、社會組織及學校任職督導、顧問、評委及講師。
專欄發起:結合在臺灣+內地從業十年的社工實務經驗,進行社工實務技巧與工作經驗分享,包含個案、小組、社區工作、社區營造等乾貨。
- 1 -
1998年12月的那個冬天
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切依舊曆歷在目記憶猶新,那是我的第一次,1998年12月的冬天。
記得是凌晨一點左右,我整理好隔天上課用的書,並把制服塞到書包裡,穿著便服躡手躡腳的從三樓房間走下一樓,把我預先寫好的出門紙條貼在內門上,輕聲的打開客廳通往車庫院子的內門,待內門順利關上之後我鬆了一口氣,這算是闖過第一關了;緊接著我穿好球鞋朝外門走去,用我的左手壓住門把、左腳頂著外門下緣,再用關鍵的右手按下開門按鈕,啪一聲門開了,外面的巷道是多麼的寂靜與空曠,我像是小偷一般安靜又快速的將腳踏車牽出院子,最後再用同樣的手法從外面關上外門,巷道中孤單的剩下我和腳踏車被路燈投射的漆黑身影,那是十二月的時候,外面只有15度的低溫,我向空氣中吐了一口大氣,內心暗自對自己說我成功了,抱著既緊張害怕又期待的心情將車牽到巷頭,深怕那鏈條轉動的聲音驚醒了睡夢中的父母,終於到了安全區,我踩著踏板恣意狂奔往目的地:網咖,這一路上腳踏車鏈條轉動的聲音,依然如此清楚。
這不是當時的我第一次來網咖,但卻是我第一次為了網路遊戲半夜蹺家去網咖。
到了網咖後一切是這麼的熟悉與自然,我從口袋掏出100元臺幣,比了7號的手勢跟老闆示意我要7小時的包臺,此外我順帶在櫃檯買了一碗統一泡麵做為中途徵戰的補給宵夜,就這樣我雙擊那令我朝思慕想、魂牽夢縈的網路遊戲〈天堂〉,右手手指用再快速熟悉不過的速度敲擊鍵盤輸入登入帳號及密碼,開始進入我的虛擬角色與夢幻世界當中。
- 2 -
初次邂逅
要說這萬惡的開頭其實是受我表弟的影響,是他帶我進入了網路遊戲,也讓我對這神秘面紗後的虛擬世界大開眼界且沈迷到無法自撥;在國二〈初二〉的暑假表弟遠從花蓮而來,我們兩個孩子除了少數幾天跟著家人外出旅遊之外,漫長的暑假總是讓充滿精力的青少年閒的發慌,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在家除了看電視、打電動、上網,還能做什麼呢?眼看表弟從行李中拿出一本天堂的遊戲說明書含遊戲安裝光碟片,並拍胸脯的對我說:「哥,這個超級好玩的,我來教你玩吧!」就這樣我跟表弟上二樓打開電腦,在那還是Windows98的版本下安裝遊戲,並點開伴隨撥號聲響的寬頻網路連線,就這樣我看著表弟在華麗的遊戲中瀟灑自如、打怪打寶升級、交友互動聊天,我的心裡甚是激動及期待。
在那個電腦還不普遍的年代、大家還在廣泛使用BBCall的年代,我跟表弟意識到了如果要一起享受網路遊戲帶來的快樂,那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去附近的網咖,因此我與這家網咖結下了深厚長久的緣分。就從那個暑假起我們幾乎一早就起床,一有空就去網咖打天堂,青少年的我們目的很明確、想法也很單純。
- 3 -
陷入熱戀
暑假過得很快,該寫的暑假作業哪怕是胡謅亂掰的也在最後一刻總是交差了,表弟也回到花蓮念書,但我們仍透過網路遊戲天天線上碰面、一起聊天、練功升級,這種情況與所耗費的時間愈演愈烈,幾乎每天下課回家就是立刻開電腦上網打遊戲,回家的時間被遊戲侵蝕的體無完膚,但由於家中電腦設備並非頂配且網速實在過慢影響遊戲品質,漸漸的開始在放學後直奔網咖玩它個三小時再回家,周末假日更是直接的家與網咖兩點一線,不戰個八百回合勢不罷休。
每每接近下課或周末要前往網咖時,心中就有按奈不住的喜悅,並提前想著今天有怎樣的升級目標、昨天答應要跟哪個遊戲中的盟友一起組隊去打怪;到了網咖門口那五光十色、五花八門且震耳欲聾的遊戲畫面音效盡入眼帘,尤其網路遊戲〈天堂〉確實在那年代的臺灣十足紅火,網咖中四分之三的玩家都玩著同一款遊戲,而且幾乎每家網咖都是固定的熟客老面孔。有了網咖頂配電腦的規格、飛快網速的保證、同好戰友的陪伴,真是不亦樂乎,玩累了就讓遊戲角色回到安全的位置然後自己則在網咖電腦臺上小眯片刻,餓了渴了櫃檯也有販賣餅乾、泡麵、飲料等補給,又或是網咖三五同好之間暢聊交流遊戲心得,回想起那時候的生活真的是沒有一刻不天堂,甚至平常也會購買遊戲的周邊產品如雜誌、攻略、公仔等,利用上課時間努力鑽研並做好戰略規劃與安排,以便下次遊戲能更有效率的達到升級或打寶目標,老實說這種瘋狂沈迷的行為與現象,自己當時肯定是不自覺的。
- 4 -
穩定交往
就這樣〈天堂〉陪伴了我整整近三年的時間,我在遊戲中的角色也小有成績並獲得不少成就感,甚至還約了遊戲中常一起練功打怪的玩家現實生活碰面,這三年除了逃不掉躲不開的升學考試及補習,我的生活閒暇時間基本都被遊戲佔據,我不是在網咖,就是在前往網咖的路上,這就是我切身最真實的寫照。
這三年我的零用錢基本上都投資在網咖上,當然還要額外包含〈天堂〉遊戲的包月卡費用、周邊產品購買費用,其餘吃喝玩樂的開銷可說沾不上邊,更不用說有什麼零用錢的儲蓄可言;這三年我的成績雖不至於一落千丈,但也始終進不了前段班的行列,舉凡考試、作業只要能60分交差的我便不會付出多一分努力,目的只求不因成績退步太明顯而導致父母禁止我玩遊戲,傷害我的最大利益;這三年我似乎就是家裡的配角跟花瓶,除了父母之命不得不去的相關行程,其他出行只要能拒絕我一律不想叄加,只為了不減少一分一秒與天堂相聚的時間,所以嚴格來說這三年家庭關係也是較為薄弱的,父母對我的關注與話題僅僅扣連在課業、課業、還是課業,所以更形成了往遊戲裡溺的惡性循環心態;這三年我的膽識上大有成長,扣除平日放學後及周末白天去網咖玩遊戲以外,平均一周一到五的上學日我至少有兩天半夜蹺家去網咖包臺,從如何靜悄悄並裝作若無其事的半夜離家去網咖,從最初幾次的戒慎恐懼到後來的遊刃有餘,我竟然神奇似的沒有一次被抓包,現在想想都深覺不可思議,當然一切的目的除了天堂還是天堂;這三年我倒不覺得自己的社交能力減弱,更應該說當時的線上遊戲形式還沒有這麼精緻玩家個體化的遊戲設計,因此只能說我的社交圈的確縮小了,因為我只跟玩〈天堂〉的人交流作朋友。
- 5 -
分手吧!我們分手吧!
那麼我跟〈天堂〉分手的導火線是什麼呢?沒有懸念的礙於大學聯考(高考)的緣故我被強制的放下了遊戲,雖心有不甘也仍須屈服於父母的合法教養霸權,因此最終我變賣了遊戲帳號、角色及裝備等虛擬物品,大家應該關心的是我有沒有什麼因遊戲中斷產生的戒斷症狀呢?現在回想肯定是有的,因我是被父母強制限制遠離遊戲,故心理瞬間產生強烈被剝奪感,有種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再也回不來了,而長年花費投資的心血也看似將與我無關;情緒上很低落、表徵為更消極抗拒叄與任何戶外活動,也變得不愛與人互動交流,似乎有些類似喪屍般的行屍走肉,每日的生活沒有目標,而這樣的戒斷症狀應持續了有三個月之久,直到因看到班上少數同學透過推薦甄試的管道提早錄取大學,我的良心良知才終於醒來,回首課業回頭是岸。
以上絕非杜撰,純屬真人真事出演,也是我的自我揭露。
為什麼會突然有感而發的回憶這段往事呢?說到底乃是拜(王者農藥)所颳起的風潮所致,這股旋風颳的何其大,讓我們進一步探個究竟!
- 6 -
王者農藥,你造嗎?
首先我要說聲抱歉,或許開玩笑的說我還是那股清流,其實我對(王者農藥)不熟悉,也沒有認真玩過任何一次,充其量只是看過遊戲畫面罷了。
據相關報導統計指出,(王者農藥)在大陸的玩家數估計有兩億人,兩億人!!!客倌你沒看錯,這是多麼恐怖的玩家數量阿!等於接近每六到七人就有一人在手機上安裝(王者農藥)並玩這款遊戲,而且面向的群體受眾從小到大、從男到女無一倖免,再表示一聲驚嘆,這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阿!撇開上述數據的支持轉向個人感受,確實我身邊認識的青少年們、社工們、親戚們有相當大的比例都在玩(王者農藥),這種切身的感受是很實際的。當然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大加速了手遊的市場,網路技術的日益更新也是一大助力,因此只要你的手機規格在一般以上搭配網路,當你發現有人的手機呈現橫屏時,且手勢已做好標準的遊戲姿態,有極大的可能就是在玩(王者農藥)了。
- 7 -
眾矢之的
但就個人淺見來說,我必須為(王者農藥)抱抱屈,市面上已出現很多反撲的聲浪,人民網就針對時下的農藥現象評論對社交遊戲監管刻不容緩,主要就是撻伐(王者農藥)這款遊戲,認為遊戲迫害了青少年的生活、影響孩子的課業與升學,(王者農藥)作為一款極為暢銷的手遊真是躺著也中槍,一夕之間感覺這款遊戲被迅速的抹黑與汙名化,也意味著千夫所指的(王者農藥)必須為遊戲本身的風靡程度背負主要的社會責任,也因此遊戲本身也進而設計了例如父母監管機制、實名制機制、每日限玩時間機制等,這種現象還真是始料未及,父母家長們似乎也找到了批判的著力點,很順水推舟的將所有過錯推向(王者農藥),但我想或許遊戲本身有可以檢討修正的地方,但作為遊戲運營商來說,商業營利本就是推出手遊的主要目的,故遊戲的成功因而變成扛起道德大旗要砍的第一刀,確實有些牽強了。
當然本篇文章也並未要分享(王者農藥)成功的運營之道,而是讓我們換個角度想想,或許(王者農藥)有其強大且致命的吸引力,但也不乏見到一些重度手遊者仍然保持良好的社會生活狀態,因此我們不免懷疑是否(王者農藥)只是單純的背鍋者,恰好在某些已失功能的家庭狀態及時間點切入,並無辜的承擔了這筆因手遊沈迷衍生的社會問題責任,加上學生暑假的空檔更讓(王者農藥)現象快速浮出水面,成為眾矢之的。
- 8 -
如果有社工呢?
這股(王者農藥)的威力勢不可檔,看來學校、家庭、社會頓時都支不上招,似乎人人坐以待斃的被現象侵蝕與吞噬,這不禁讓我突發奇想,如果有社工呢?
個人認為社工至少可以在以下兩個層面進行介入與努力,分別是預防性與補償性的服務:
1. 預防性服務:對諸如我這類尚未被(王者農藥)所「荼毒」的吃瓜群眾,或相關的輕度玩家來說,尤指小學、中學到高中等少兒族群,社工可同步推展兩面工作,首先可積極的針對該族群暑假空閒時段設計相應活動以供叄加,例如少兒夏令營、戶外拓展、社區叄與、親子公益、成長小組(自我認識、人際社交、興趣培養)等,用有趣的遊戲及互動形式包裝上述的活動載體,將少兒族群拉出家門做對該年齡段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另一方面也可在社區進行例如快樂暑假、充實自我等正向的相關宣傳活動,在其中也可提到暑假勿沈迷於電玩遊戲等標語,但不用刻意將(王者農藥)進行連結,以免反效果產生,而是就整個美麗的大好暑假時光,你能做些什麼更棒的事情充實自我!當然更可連結相關大學生志願者作為活動小隊長等楷模,現身說法分享健康暑假內容。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進行宣傳一面提供少兒族群在暑假可叄加的活動及舞臺。
2. 補償性服務:對於相對已沈迷成癮或潛在成癮的少兒族群們,更不應該迴避已有的成癮現象,也不建議採取強制的一刀切手段,因這極有可能造成被強烈剝奪感進而產生過激行為如自我封閉、離家出走等,但介入的內容可由社工視成癮對象的嚴重性進行個案工作或小組工作,初期建議逐步減少對遊戲的依賴時間,社工也要密切注意服務對象產生的戒斷症狀,如以小組工作的形式也可由社工引導服務對象就遊戲成癮主題進行分享,說說他們在(王者農藥)遊戲中獲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為什麼如此喜歡這個遊戲?用類似的話題漸漸地將對遊戲的時間依賴降低,同步社工再給予其他具建設性的暑期活動供服務對象叄加,以豐富其暑期生活,並高度建議連結其家庭支持,重視家長在服務對象改變歷程中的重要角色。當然若在社工進行介入之後,服務對象的戒斷症狀太過激烈如自殘、絕食等,則社工應進一步轉介心理諮詢師或醫療單位進行後續介入。
- 9 -
後話
最後,農藥不是不能喝,也不需要對其趕盡殺絕,只要在玩遊戲的同時不本末倒置、不影響既有的生活常軌,適當的手遊娛樂還是可以有的。當然社工VS王者農藥,我想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就期待各位社工夥伴們出謀劃策,一起頭腦風暴啦!也期待在社會一陣大力撻伐的聲浪中,社工能看到這股缺口並給力的勇於嘗試,激起一些不一樣的火花吧!!
玩「王者農藥」的朋友請舉手!國民瘋玩的遊戲背後,社工可以做點什麼?歡迎留言或投稿~
投稿郵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2014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社工客】主頁面下方菜單從哪裡來→社工客百科輸入你想了解的「關鍵詞」
『社工客』原創專欄文章
轉載請後臺回復「授權」
關注「睦鄰學院」公眾號,更精彩的線下活動等著您~
▼▼▼點擊查看「社工客」已發布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