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的福音,廚師的「噩夢」!全球首個「機器人廚房」來了

2020-12-28 騰訊網

解讀最新科學前沿

科研公路社出品

近年來,《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早餐中國》《老廣的味道》《沸騰吧火鍋》等美食類節目(紀錄片),已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不斷調動著我們的味蕾。

作為吃貨,我們在嘴饞流口水的同時,也不禁感嘆:靈巧的雙手,還有什麼不能做?神奇的大自然,還有什麼不能吃?

相信大多數 80 後和 90 後都看過《中華小當家》這部動畫片,故事中的中國年輕廚師劉昂星與八樣「傳說中的廚具」,勾起了我們對吃美食、做美食的欲望,以及成為一名美食大廚(至少掌握中國八大菜系美食做法)的夢想。

但事實上,「傳說中的廚具」並不存在,是技藝高超的廚師通過烹飪技巧,讓簡單的食材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除了滿足對「創造」美食的內在需求外,這烹飪技巧也是他們的謀生手段。

如今,他們的第一個非人類「敵人」來了。

近日,英國機器人公司 Moley Robotics 宣稱,他們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廚房。被組裝在豪華廚房內的機器人,通過學習大量食譜,模仿人類廚師的動作,可以為人們烹飪出健康、新鮮、美味的食物。

細思極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廚師就要失業了。

此外,這款機器人除了會烹飪,還能自動清潔廚房,「到底誰來洗碗」這個一直困擾人類的問題,未來也不會有了吧。吃貨、上班族們,大呼「真香」。

烹飪,一門手藝活兒

烹飪主要指對食物做一些必要的處理,比如切、刨、剁等,讓食物變碎而易於食用、醃漬;或加入調味料使食物更可口;或加熱食物,讓食物變軟、為食物殺菌,改變食材形態,使食物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烹飪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分為油傳熱、水傳熱和氣傳熱等多種類型。大體分類如下:

1、油傳熱

熬:先炒,然後加湯至熟;

燴:先炒,出鍋前勾芡;

燜:先炒,然後加湯和調味品,微火至熟,亦作炆;

燒:先炒,加湯和調料後,微火至接近熟,再以旺火收湯;

扒:先炒,加湯和調料後,微火至接近熟,再以旺火收湯,出鍋前勾芡,如同燒。

煎:用少量的油傳熱,使食物熟透。

貼:是指調理食物時只用油煎其中一面。

烹:食物先用急火熱油炸過,再加調味汁翻炒。

炸:將食物浸在高溫的食用油中,加熱溫度取決於食材。

溜:先將主料炸(有時為炒)過後,另起鍋,放入主料,加上勾芡的調味汁(稱為滷汁)而成。

2、水傳熱

汆:將食物置於沸水中或由冷變滾燙後燙熟。

涮:食材放入沸水中片刻。

煮:投入料物於湯內,加熱至熟。

燉:投入料物於湯內,旺火收湯,加熱至熟。

煨:主要用於不易酥爛的料物,如腳爪一類。寬湯旺火。

焐:溫火久熱,如同煨。

3、汽傳熱

蒸:將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利用水蒸汽加熱食物使其成熟的過程。

4、其它

滷:把主食材放入滷汁,長時間微火煮,至主食材入味。

醬: 又稱滑,將已煎炸好或燙熟的食物,加入調好味、勾好芡的稠汁中拌勻,使菜餚上桌時滑嫩可口,其作法與燴很相似,但所用湯汁比燴少,比如醋溜丸子。

燻:將食物放在木頭或是其他材料上面,燃燒木頭或其他材料使其生煙,附在食物的表面。

烤:直接用火或者是熱源將食物加熱。

焯:將食材放在開水中略微煮一下就撈出來。

焙:用微火烘烤。

熗:將食物材料加上濃重的調味料,一般分為生熗與熟熗兩種,生熗為將生的材料(以海鮮為多)經過適當處理後拌入濃重的調味料直接食用,比如熗蟹、熗蝦。熟熗為將濃重的香辛料加蔥、姜、蒜、花椒,待放入熱油中散發出濃重的香氣,再放入材料,比如熗蜇皮、熗白菜。

醃:指利用糖、鹽、醋或其他調味料來保存食物。

拌:把醬料與其他食物材料拌勻。

拔絲:將預先炸好的食材倒入糖漿中,快速攪拌,使筷子挾起食材時可以拉出長長的糖絲。

鹽焗:把經調味後的材料用錫紙包好,埋入炒熱的鹽堆內,小火慢燒,使菜熟透,比如鹽焗雞。

可見,烹飪果然是一門手藝活兒,人類廚師要想把如此多的烹飪手藝全部學會,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那些精通八大菜系的大廚們手動點讚)。

學完人類菜譜

這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廚房單元,包括櫥櫃、機械臂、動作捕捉系統、可訪問菜譜庫的 GUI 屏幕,以及為機器人和人類使用而優化的一整套廚房電器和設備。

據了解,大約 100 名工程師、產品和室內設計師,以及 3 名出色廚師參與設計了這一機器人廚房系統。「它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個機器,它能學習人類的烹飪技能。」

為更好地實現機器人廚房的自動化,所有智能設備和組件都集成到了一個系統中。智能冰箱會在食物快要過期時發出警告,同時為不同類型的配料設定最佳溫度曲線;當食材即將用完時,智能存儲系統也會給出提醒;計算機視覺系統和紅外攝像機為軟體系統提供有關食材信息,比如顏色、質地和溫度等。

同時,三軸軌道系統(3-axis rail system)可以讓機器人在廚房內實現動態配置,使用滾刀、水槽、存儲系統等多種設備;GUI 屏幕則允許用戶使用簡單的操作控制複雜的系統。

此外,這個機器人廚房內裝配了多個傳感器和光學攝像頭,其中一個光學系統可以識別烹飪過程中掉落的食物,機器人會在烹飪完成前後隨時進行清理。目前已經學了 30 道菜,且仍在不斷學習中,未來目標是掌握一份包含 5000 道菜的「數位化菜單」。

「五指」機械手是這個機器人廚房的主要特點之一。即使與在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這也是一種革命性的設計。由於在機械臂末端安裝了傳感器,機器人可以從不同方向感知機械手上的壓力,從而確保它可以正確地握住手中的物品或配料。

如今,有了這個機器人廚房,在家中吃遍全世界美味都不是問題。

使用該機器人廚房系統的用戶,甚至專業廚師,都可以在一個雲平臺上分享、開發和銷售他們的食譜,不僅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嘗到各類美食,還節省了大量烹飪時間。

未來,你唯一要做的事,可能就是出門買買菜,或者在線選購食材了。

來源:

https://moleyrobotics.medium.com/moley-robotic-kitchen-has-launched-the-most-detailed-overview-of-its-innovative-technology-e194b848eac8

https://kedlist.com/first-robotic-kitchen-in-the-world-cooks-and-cleans-up-everyth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NdabZxY6w&feature=emb_logo&ab_channel=MoleyRobotics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機器人餐廳綜合體開業,逾20種機器人「廚師」驚豔亮相!
    與一般餐廳不同,這是集合中餐、火鍋和快餐一體的餐飲旗艦店,且餐廳所供應的食物均由機器人「廚師」掌勺,而前臺接待、地面配送等服務,也均由機器人完成。爆棚的科技感,讓這家餐飲綜合體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科技含量的全新餐飲場所。
  • 機器人與廚師搶飯碗
    2.蘇州崑山機器人主題餐廳蘇州崑山出現一家以機器人為主題的餐廳,當中的機器人可以為顧客點菜、做菜、上菜和表演節目。機器人身高1.3米,體重20多斤。腦袋是一個U盤大小的攝像頭,鋁合金構造起軀幹和四肢,腳板是6個輪子驅動的鐵板。要上菜時,服務員就往它的左手託盤上放菜碟,在後臺的電腦控制軟體中輸入桌號即可。機器人就會從廚房通道口出發,獨自慢悠悠地滑到餐桌前,抬起右臂,四個活動關節「嘎吱嘎吱」地響,用充當右手的夾子夾起菜碟,再輕輕放在餐桌上。「請慢用」,機器人還發出溫柔的女聲。
  • 炸雞塊、煎肉餅、做漢堡,全能型AI機器人「廚師」來了,網友:又來搶...
    說到這些快餐美食,可苦了背後的廚師們,每天沉浸在煎、炸、烤,這樣枯燥又無聊的工作中。而且面對高溫油鍋,還有被燙傷的危險。不過,最近美國的一家全國連鎖快餐店White Castle打算聘用一位機器人「廚師」來解決這些煩惱。
  • 波士頓一餐館實現機器人炒菜,廚房全自動化操作
    一家名為Spyce的初創企業,並未致力於將技術應用於其他食品業務,而是在波士頓開辦了一個使用機器人操作廚房的休閒快餐館。該公司製作所謂的「複雜膳食」,也叫穀物碗,使用機器人分配和加熱原料,提供點餐。菜譜由丹尼爾·布盧德(Daniel Boulud)創建,他是法國一位著名的廚師,在紐約和其他城市擁有自己的餐館。Spyce廚房基本上是一臺機器,這臺機器裝滿了準備好的原料、蔬菜、蛋白質和穀物。它每接受一個訂單,就開始合適地配置每種配料,然後將它們放入一個鼓狀的炒鍋中。鍋在電爐上慢慢轉動,將食物加熱理想的溫度,接著將食物倒入一次性的碗中。
  • 全球首個兒童機器人競技樂園等你來體驗
    「神獸」的假期餘額已不足假期一度被手機、遊戲、電腦等電子產品侵蝕的「神獸」終於快要返回校園廣大家長朋友懸著的心終於可以放鬆片刻那麼問題來了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家長朋友的福音來了工匠社《機靈小匠》項目強勢來襲專為兒童打造機器人競技運動體驗樂園是孩子家長假期遊玩的好去處《機靈小匠》是什麼?
  • 廚房噩夢——搞笑姐妹的義大利餐廳
    這期的廚房噩夢,戈登拉姆齊來到了一家義大利餐廳,餐廳由兩個臨近崩潰的姐妹經營,廚師是姐姐的前夫,服務生一個性格腹黑,一個精神有問題,同時老闆和員工還相互討厭,糟糕的管理體系讓這個「奇葩的」義大利餐廳一直嚴重虧損,難以生存下去。
  • 國產廚房電子秤全球爆火背後,智能生態開墾新商業領地
    當然對於吃貨們來說,肯定更願意通過飲食而不是運動變得更健康,這也帶來了另一種煩惱:怎樣有得吃又吃得很健康。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熱銷2億臺的億萊為吃貨帶來了福音。它旗下的智能廚房營養秤,出場自帶「燃燒我的卡路裡」BGM,絕對入手不虧。
  • 三星機器人廚師做了份「未來味道的沙拉」,倒油切豆腐拿辣醬……
    「機器人廚師」這個概念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在今年剛剛結束的CES展會上,三星展示了一套未來廚房解決方案,該廚房包括三星最新推出的Bot Chef機器人手臂,用於幫助廚師完成各種烹飪任務。Bot Chef的現場演示相當有意思。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3期: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來了,專盯不...
    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專盯不文明遊園 今後,如果有遊客在北京植物園裡吸菸,很可能會被一臺「智能管理機器人」逮個正著 服務機器人: 智能服務員廚師增多 韓國快步邁入「機器人時代」 外媒稱,在韓國,用智慧機器人充當餐廳服務員和廚師的現象逐漸增多。此前,餐廳為削減人員費用和解決人手不足問題,開始引入機器人。
  • 他,就是全球首個AI機器人男友
    這個稜角分明的小哥哥,就是全球首個AI機器人男友:Henry。相貌英俊、舉止優雅、身高一米八、腹肌六塊,身體結構完整……這皮膚、這紋路、想像一下這手感,請問這就是行走中的荷爾蒙嗎?而且還能講笑話,逗你開心。來聽一段:Henry給你講個笑話- 白雲身上痒痒了怎麼辦?- 找最近的摩天大樓蹭蹭~最最最最關鍵的是,人家還……有,技,術。不信你看外媒的標題,我們就不翻譯了。⁄(⁄ ⁄•⁄ω⁄•⁄ ⁄)⁄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被損壞...
    美科學家造首個「活機器人」:有兩條腿,能自行修復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利用非洲爪蛙的幹細胞,創造出史上首個「活的微型機器人」,有兩條短腿,能靠自己的力量活動。長虹「5G+工業網際網路」生產線投產 廣泛應用工業機器人近日,長虹「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大規模定製生產線在綿陽落成投產。這是國內首條投產的「5G+工業網際網路」生產線,也是亞洲最先進的智能電視大規模定製生產線,從啟動建設到首臺下線投產,僅1年時間。
  • 廚師智慧機器人:從原料開始烹飪5,000種食譜,甚至進行清洗
    一種新開發的廚師智能全自動機器人,從原材料開始到可以烹飪出5,000種可口的食品,甚至在完成之後自動進行清洗。它有兩隻手,但是是模仿世界烹飪冠軍的手藝建模的,機器人自行配料、混合、加料,烹飪甚至清洗。這個「自動化廚房」可從智能冰箱中收集食材、拿起需要的鍋、混合、倒入、調節爐灶溫度、炒菜並上菜等,就像標準的廚師一樣。但是,與人類不同,它永不疲勞與抱怨、還須完成清洗。這個機器人自動化廚房,是大約一百名工程師和設計師以及三位獲獎廚師的合作的產物,用了六年的時間完全實現並投入市場。
  • 地獄廚房的暴脾氣廚師
    從《地獄廚房》第一季開播以來,就有朋友不斷向我推薦該節目,原因就是其中那位脾氣火爆的大廚——英國名廚戈登·拉姆齊一次次刷新了她對廚師的認識。拉姆齊是世界上七次蟬聯米其林三星頭銜的廚師,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廚師之一。他寫過幾本暢銷的美食書,經常在攝影機前展現自己對於精品菜餚的苛刻程度。但更讓大家對他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的火爆個性,他曾經在一次現場直播的節目中說了一百多次以「F」打頭的詞語。
  • 廚房噩夢——請挽救我們的愛情
    今天這期廚房噩夢,是一家即將隨著店主的愛情一起消失的海濱餐廳。餐廳位于波士頓往南的一個海濱小鎮,有著令人嚮往的美景,卻難以留住這段遺憾情感。實際上,經營這個餐廳的夫妻店主原本是非常愛彼此的,相互之前有著非常深的情感,兩個人一開始把餐廳經營得很好,丈夫是廚師,手藝受到了很多食客的喜愛,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客人來到他們的餐廳享受美食,妻子是餐廳的經理輔助招待客人管理員工,員工們也都很積極,儘管每天都很忙碌但是生活很充實和美好。
  • 廚房噩夢——沒落的西班牙食苑
    這期的廚房噩夢,頂級廚師戈登.拉姆齊來到了新澤西州的一家西班牙餐廳,過時的菜單,差勁的口味,失敗的服務,更有管理者之間產生的種種矛盾,使得餐廳的經營狀況在最近的五年間直線下滑,面臨倒閉。戈登.拉姆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重振這個昔日的西班牙經典。
  • 【福利】他在家種菜開餐廳,晉身最年輕米其林明星,每日郵報贊有「戈登拉姆齊廚房噩夢的氣質」
    上個月底,湯米班克斯在英國的電視屏幕上大出風頭,全英網球俱樂部的廚房電視直播,瘋狂煎大比目魚。一共八十份,做到最後一分鐘,配醃漬草莓和草坪綠韭菜醬,剛好餵飽溫網網球賽決賽選手和英國廣播公司的人。這是第二年,班克斯的菜贏得了系列宴會的壓軸,而這一次,28歲的他被要求準備拍攝。他說:「你知道,當你的奶油沸騰的時候,你會被拉到一邊對著攝像機說話。
  • 中國廚師刀工獨步全球,外國人表示:不服不行
    中餐歷來就有「無刀不成席」一說,要求廚師必須有高超的烹飪技術,還得具備廚師基本素養即會切菜。當然對我們一般的人來說切菜也不是一件得心應手的事,事實上真正的中餐廚師要做到美味與形色達到完美的統一,這也就培養一大批刀工且烹飪技術過硬的中國廚師。
  • 全球首個兒童機器人競技樂園
    《機靈小匠》是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緊隨兒童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專為4-12歲的兒童及家庭,全新推出的兒童機器人競技運動體驗樂園。採用了全球首款的消費級格鬥機器人產品「鋼騎機器人」,和「人機一體」的動作體感操控技術,打開人機互動的全新世界。
  • 科大訊飛發布全球首個通過國家醫師資格測試的機器人
    會議重點發布了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在醫學、教育等方面的升級產品,介紹了一年來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在語音交互、圖像識別上的最新突破。其中,全球首個通過國家醫師資格測試的機器人「智醫助理」重磅發布,「人工智慧+醫療」引發關注。
  • 機器人要來解放人類廚師?熟練掌握煎蛋製作技能
    本文轉自【cnBeta.COM】;近年來,能夠自我學習的機器人已經在食品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近日,劍橋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便成功地讓機器人廚師掌握了煎蛋製作技能。此前,我們已經在加州見到過可以自動翻轉漢堡的機器人、以及在柏林見識過香腸機器人。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普及,有望極大地解放人類廚師的繁瑣工作量。 據悉,該項目由劍橋大學與家用電器公司Beko合作開展。科學家們著手將機器人烹飪推向新的領域和高度,因此在探索了披薩、煎餅等應用場景之後,研究團隊也在努力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機器人的餐點製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