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時候需要洗手 正確洗手的步驟

2020-12-25 99健康網

  哪些時候需要洗手

  ①傳遞文件前後;

  ②在咳嗽或打噴嚏後;

  ③在製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

  ④吃飯前;

  ⑤上廁所後;

  ⑥手髒時;

  ⑦在接觸他人後;

  ⑧接觸過動物之後;

  ⑨外出回來後。

  正確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②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④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於手心相互相互搓各洗搓五下);

  ⑤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各搓五下;

  ⑥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各搓五下。

  洗手要注意什麼細節

  1、洗手的時候注意特別清潔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等部位。

  2、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手鍊等飾物的部位。洗手前將衣袖向上拉距腕上大約10cm,取下手上飾物、手錶。

  3、水溫一般10~20oC度即可。

  4、手洗淨後一定幹手。可以用一次性紙巾、乾淨的毛巾、手絹等擦乾雙手。毛巾、手絹應勤洗、勤換,否則容易導致「再次汙染」。

  5、洗手時間直到洗乾淨為止,但最少不能少於20秒。

  6、打開水龍頭用流動水衝洗手部,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溼。

  7、取適量的肥皂或皂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指縫,然後反覆搓揉雙手及腕部,整個搓揉時間不應少於15秒。

  8、洗手的時間最好控制在30秒以上,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清潔效果。用肥皂洗手,反覆洗2~3遍,清潔效果最好。

  9、洗手最好在流水中進行,水龍頭在上,手在下,雙手下垂,讓水順手指衝下,讓汙垢隨著水流衝走,而又不會再次弄到手上。

  10、現代生活很多人喜歡用溼紙巾,但溼紙巾再怎麼反覆擦手也無法去除皮膚表面的細菌。同時,免洗洗手液中含有化學成分,最好還是用肥皂。

(責任編輯:黃毅偉)

相關焦點

  • 怎樣正確洗手?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怎樣正確洗手?什麼時候需要洗手?part.1正確的洗手方法 正確洗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在流水下,淋溼雙手;(2)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3)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具體操作如下:掌心相對,手指併攏
  • 日常生活中哪些時刻需要洗手?
    日常生活中哪些時刻需要洗手?根據WHO推薦的新型冠狀病毒小貼士,洗手是防護的重要措施。應該什麼時候洗手?保持手部衛生是避免病菌傳播以及預防醫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因為80%的病原體都是通過手直接或間接傳播的。打噴嚏咳嗽後、做飯前、就餐前、便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他人後都應洗手,回家時建議可增加一個步驟洗臉和鼻腔,因為臉和手都是在外時的暴露部位。
  • 愛國衛生運動|七步洗手法,教你如何正確洗手
    洗手不簡單,七步洗手法,看動圖!為什麼洗手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生活、工作中,人的手會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汙染的物品,如果不能正確洗手,手上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觸進入人體。
  • 洗手!洗手!勤洗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勤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下列情況一定要洗手!1.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時,擤鼻涕、打噴嚏後。2.觸摸過公共設施、外出或購物回家後。3.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4.前往醫院、看護病人後。
  • 七步洗手法步驟 七步洗手法是什麼
    七步洗手法步驟 七步洗手法是什麼時間:2020-12-20 22: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步洗手法步驟 七步洗手法是什麼 1、(內):洗手掌,流水溼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 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肥皂與酒精哪個消毒能力更佳?對於肥皂與酒精哪個消毒能力更佳的爭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徐小元表示,肥皂屬於清潔劑,酒精屬於消毒劑,不是一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 關於正確洗手,可以和孩子說的英文
    大災之下,老實呆在家,和孩子一起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別忘了教孩子好好洗手。 怎麼用簡單的英語來告訴孩子正確洗手遠離病毒?
  • 全球洗手日,維達多康Tork倡導科學洗手同享健康
    在維達多康Tork發布的全球衛生及健康調查的最新結果中,可以看到大眾改變手部衛生意識背後的動力源:7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洗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可否認,正確洗手是對自身健康負責,而回到生活場景中,2020年異常活躍的病菌在提醒人們:向萬事萬物伸出手之前,也應當思考如何讓他人更放心、更健康。
  • 戴口罩、洗手的正確姿勢來了!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日常戴口罩、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護措施。 但如果方法錯了,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上海的醫務人員親自為你示範,正確姿勢來了!
  • 你真的會洗手嗎 | 跟著香港衛生署指南學洗手 預防生病so easy
    辣媽孫儷也曾在微博上,吐槽了「催孩子們去洗手」那些事兒,她在微博中提到,如果沒有好好洗手,拉肚子、流感都將難以預防。確實,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成果顯示,只有5%的人使用了正確的洗手方法。正確洗手,可以預防至少以下14種病毒:諾如病毒、流感、紅眼病、沙門氏菌病、單核細胞增多症、手足口病、巨細胞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A肝、膿毒性咽喉炎、賈第蟲病、大腸桿菌、普通感冒。
  • 【全球洗手日】「手」護健康 洗手這件小事你真的做對了嗎?
    來自嘉定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陸秋霞為師生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手衛生健康小課堂」,一邊帶領學生們正確洗手,一邊進行趣味提問,臺上臺下熱情互動、寓教於樂,再一次號召少年兒童從小養成勤洗手、講衛生的好習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 學會「洗手」,「疫」考不慌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衛生意識,能夠掌握正確洗手的步驟,12月21日太原市小店區西溫莊中心學校武宿小學開展了」七步洗手」小課堂活動,老師認真講解了每一步洗手步驟,讓學生們一一示範,規範洗手過程,提高個人衛生。
  • 好聽又入腦,洗手歌唱起來!
    相信你也看了很多科普文章 但是洗手的步驟很多 老是記不住怎麼辦? 嵩明縣直機關幼兒園——濱河馨苑園區 原創的《七步洗手歌》 讓孩子們教你怎麼洗手啦 好聽又入腦 洗手的時候可以唱起來~ qī 七
  • 防疫小知識|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大家好,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為了避免經手傳播,媛媛提醒大家應注意洗手,洗手頻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以下情況應及時洗手:  包括外出歸來;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接觸過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後,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後;護理患者後;準備食物前;用餐前;上廁所後;接觸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錢幣、快遞等公共設施或物品後;抱孩子、餵孩子食物前,處理嬰兒糞便後;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
  • 為什麼洗手能防呼吸道傳染病 免洗手消毒液會更好嗎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汙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接觸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手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怎樣保證洗手效果?  洗手是減少手部細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之一,正確洗手是關鍵。正確洗手是指使用流動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應揉搓20秒以上,應確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縫、指甲縫、手腕等處均被清洗乾淨。
  • 欒雲平洗手舞接力耍賴甩鍋:請郭老師錄製一個正確的洗手方法
    」話題,同樣地,我們無需過於苛求這個話題在「教大家正確洗手,保持個人衛生」方面的作用,甚至它在「提醒人們勤洗手」方面有沒有起到作用,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至少類似的活動,能讓我們在一段時間裡忙活起來,就已經不錯了。
  • 「10.15全球洗手日」不做好這件事,你也可能成為「幕後黑手」
    研究表明,正確洗手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腹瀉相關疾病和五分之一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或流感。我們的雙手每天要跟成千上萬個種類的細菌、病毒接觸,一不注意,手就可能成為傳播病原體的「幕後黑手」。經常洗手可以幫助自己和家人保持健康,但洗手也絕不是「打開龍頭衝一下,衝完甩幾下」那麼簡單。
  • 香皂、肥皂和洗手液哪個洗手效果更好?關於正確洗手你所不知道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洗手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從以前的香皂洗手,漸漸出現了多元化的洗手用品,比如除了香皂和肥皂外,如今新興起了酒精洗手、洗手液洗手、免洗洗手液洗手等。尤其是在這次新冠疫情肺炎期間,酒精洗手殺菌消毒更是被炒得紅紅火火。
  • 該如何正確洗手,你平時做的都對嗎?
    正確洗手可以減少食物中毒,並大大減少普通感冒,流感和其他病毒的傳播。提供一些磨砂技巧,幫助您和周圍的人保持健康。 正確洗手 怎麼洗 用流水弄溼雙手並塗肥皂。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水可以是溫水或冷水。
  • 河北省疾控中心提示您:如何正確洗手!
    勤洗手還可以阻斷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等由其他病菌導致的疾病傳播,從而減輕一般疾病負擔。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基本養成了勤洗手的好習慣,可是,目前我們掌握的洗手方法真的是科學、正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