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中的紅蜻蜓和張飛,恰如《八佰》中的白馬和趙雲

2020-10-24 光影漸隱

「劍光如霜馬如飛,單騎衝開長坂圍。」——《八佰》中反覆出現趙雲趙子龍,還有那匹仿佛一道光一樣的白馬。

孤軍奮戰,不留後路,幾次抵禦住日軍的攻擊。《八佰》中的戰士們,也像極了七進七出的趙子龍。

白馬在《金剛川》中,也有出現

同樣由管虎導演的《金剛川》,裡面也出現了三國英雄人物和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張飛、紅蜻蜓。

那麼在這部電影裡,這兩個設定又分別有什麼含義?


然而沒多久白馬就跑了......這信息量太大了,足夠單開一篇


昨天看完《金剛川》,主角張譯扮演的角色叫張飛。

在三國中,劉備在長坂坡敗退,是張飛率領二十騎斷後,守著當陽橋朝對家厲聲大喝。曹軍無人敢向前一步,劉備也因此逃過一劫。



電影中張譯扮演的張飛,和吳京扮演的關班長,操控著當年蘇聯支援朝鮮戰場的M1939式37毫米高炮,用來保護我軍渡江作戰的防空火力。

電影中總共出現2門炮,這對於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出現的美軍飛機來說,就像三國中的張飛一樣。

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而是形單影隻、孤注一擲。

電影最後,張譯扮演的張飛也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地,後面會具體說。



三國中的張飛頗為自負,《金剛川》中的張飛特別謹慎。

用關班長的話說,就算炮彈少,也不能把炮當成狙擊槍使吧?

但現實情況卻是,當時我們國家剛剛成立不久,在蘇聯的支持下雖脫離了「小米加步槍」的窘境,但前線彈藥吃緊也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

關班長有技術,主張開一次炮就儘量打下來一架敵機,沒毛病。

張飛為「續航能力」畏首畏尾,也是一種戰鬥策略。


可就是這樣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在炮兵戰友們都犧牲、自己也被炸得只剩「一半」後,把汽油澆在自己身後的土地上,用信號彈點燃。

一個人、一隻胳膊、一條腿,和那個喪心病狂的美軍飛行員同歸於盡,也對B29造成了一定震懾。

當然,也為我軍的渡橋時間進行了最後、最大化的爭取。



說句題外話,張譯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是不是該安排個「影帝」加冕一下了?


再說說紅蜻蜓。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金剛川》中紅蜻蜓一共出現3次。(如有錯誤,歡迎觀影細緻的同學前來指證)

只有第一次的鏡頭較多,還停留在一位士兵的胳膊上,吹也吹不走。


紅蜻蜓本身有兩層含義,一是消滅害蟲,二是象徵著勝利和喜慶。

我軍渡江攻打美軍對應第一層,金城戰役最後取得勝利,並為停戰談判提供了籌碼,對應第二層。



除了表面的象徵意義外,紅蜻蜓本身有一個特點也很有意思:這種蜻蜓雌性成蟲和雄性幼蟲都是黃色的,只有雄性在成熟過程中會慢慢從黃色變成紅色。

「成熟」對應著「變色」,將紅蜻蜓這一特質放在當時的我軍身上,也非常應景。


在電影開頭,簡單介紹了一下當時的背景和國際形勢。

抗美援朝是我們國家成立之後的第一場大戰,這場戰爭的勝利與否,除了直接關係到我們領土安全之外,還和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被認可度息息相關。

也就是說,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

如果說解放前的戰爭是為了「活下去」,那麼解放後的戰爭,則是實打實地為了「站起來」。

這是「成熟」的第一層含義。


再者,電影中有現實老兵的自白,通篇也貫穿著以老兵回憶視角展開的旁白。

那些以血肉之軀築成「人橋」的人,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這場仗的目的,是為了千千萬萬的同胞,以及子孫後代們。

這場戰爭,是一場「我為人人」的戰爭——不管是本國的國際地位,還是國土的安全完整,說到底,都是為了屬於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



最後想說,《金剛川》確實好看,也確實擔得起「獻禮」這兩個字。

相關焦點

  • 《八佰》中的白馬跑進了《金剛川》抗美援朝電影會走樣嗎?
    《八佰》餘韻未消,管虎又帶著《金剛川》來了。昨日,《金剛川》發布了一段一分多鐘的預告,預告給出的信息是「要過一座橋」,以及解放軍用簡陋的武器面對美軍的飛機大炮。讓人費解的是,《金剛川》的預告中出現了一匹白馬。
  • 《金剛川》與《八佰》相似點:那匹神秘白馬,代表了四層含義
    》的網友,想必胸腔裡的熱血和眼角的酸澀還沒完全散去,轉眼又在《金剛川》裡感受到了當年援朝戰士的壯烈與英勇。對於這個迷惑意象,有人把它當做管虎的一個執念和個人的浪漫,好比《八佰》而似乎從《八佰》跑到《金剛川》裡的白馬,有了第二層含義,它被指為這場壯烈戰役的觸發點
  • 《金剛川》與《八佰》相似點:那匹神秘白馬,代表了四層含義
    近期最熱門的電影就是《金剛川》了,既趕上了當下對援朝戰士的致敬情懷,吳京、張譯和管虎的搭檔下的口碑保證又能成為觀眾的想看理由之一,因此首日播放便破億不是沒有原因的。
  • 《八佰》的趙子龍,《金剛川》的劉關張,兩代中國軍人的生死變化
    看過《八佰》和《金剛川》的觀眾應該不難發現,同樣是中國軍人,在兩部電影裡的形象是不一樣的。 《八佰》群像在《金剛川》面前,自然充滿缺憾。二不過,《金剛川》的人物塑造依然是成功的,和《八佰》一樣,它也試圖在傳統符號上貼合國人的感性認知。《八佰》聚攏潰兵靠的是一張手繪的中國地圖和一段皮影戲,《金剛川》凸顯角色靠的是集體主義之側的嬉笑怒罵與袍澤深情。
  • 《八佰》的白馬在新電影《金剛川》中出現,這匹馬到底有何意義?
    就在今天,一部集齊多位名導和演技派的主旋律電影正式公布上映時間,這部電影便是《金剛川》,電影由管虎、郭帆以及陸陽聯合執導,演員陣容堪比2020開年大戲《八佰》,吳京、張譯、魏晨、李九霄、鄧超等演員都為這部電影獻出無數汗水和演技。
  • 同樣是導演管虎的作品,《八佰》和《金剛川》哪個更好?
    同樣是導演管虎的作品,《八佰》和《金剛川》哪個更好呢?首先要肯定,兩部片子都不錯,都是導演和團隊的用心之作,絕對不是爛片。《金剛川》要特殊一點,因為這部電影是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共同創作的,也可能正是得益於這種集體創作,我才認為《金剛川》是好過《八佰》的。
  • 白馬非馬,管虎電影中的那些動物,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金剛川》中,鄧超飾演的步兵連長高福來,騎著一匹高大英俊的白馬出場,是所有角色中唯一有活著的坐騎的人。傳說這匹白馬杜淳也騎過,就是在《八佰》中他扮演謝晉元的時候。把馬從上海牽到朝鮮,管虎對它真是情有獨鍾。豈止是馬,《金剛川》中有一隻紅蜻蜓出場兩次,戲份甚至比一個群眾演員都多。那麼,這些來客串的動物,導演借他們要表達什麼?這個問題先放一放,我再拉幾隻進群,一起討論。
  • 《金剛川》和《敦刻爾克》之間,至少隔著一個《八佰》的距離
    其實有一點《金剛川》跟《八佰》有點像,當然不是時代背景像,而是都以一個地點為主,描寫一場戰場。 《八佰》是守護四行倉庫,《金剛川》是奪得一座橋。
  • 《金剛川》比《八佰》更能打?
    也是《金剛川》首映時間。前有《八佰》四行孤軍奮戰在前抵抗日本侵略者,現在又是金剛川志願軍戰士抗美援朝。今年是戰爭電影大年啊!金剛川,朝鮮金剛山下的一條河流,是當年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赴朝作戰必經之地,我軍能否順利支援前線,保住這條路線至關重要。
  • 第55部電影:《八佰》中的白馬及其他動物
    片頭出現了老鼠,探頭探腦,一聽到動靜,馬上縮回洞裡。田野裡是,城市裡也是。此戰,劉備輜重軍隊損失慘重,兩個女兒被曹純俘虜,劉備因張飛據水斷橋贏得逃亡時間,而甘夫人和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下倖免於難。高寵挑滑車,白馬力盡筋疲,骨肉成泥,有死無生。趙子龍救主,白馬護主有功,七進七出,九死一生。不唱《挑滑車》而唱《長坂坡》,是南岸的戲班對八佰勇士態度的轉變,由一開始的調侃轉變祝福與頌揚。班主還親自打起了大鼓。
  • 比《八佰》還要震撼的《金剛川》,值得一看
    如果說《八佰》還有人性的話,那《金剛川》直接就成神了!這是我和朋友去電影院看完《金剛川》之後最大的感受,真的非常震撼,如果有機會建議大家一定要去電影院看一場。因為前兩個月剛看了《八佰》,並不覺得有什麼還會比那個更好。聽到朋友說《金剛川》也是管虎導演的,這才耐著性子看了下去,加上還有張譯、歐豪,和白馬,給我一種原版人馬的感覺。
  • 張譯的表演和討巧的復調敘事,也無法拯救《金剛川》單薄的劇情
    《金剛川》由《八佰》導演管虎、《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繡春刀》導演路陽共同執導,其中《八佰》裡的演員張譯、李九霄、魏晨、歐豪等人也在《金剛川》裡再次出演,白馬也再一次出現在影片裡,讓人感覺《金剛川》仿佛是《八佰》的續篇,兩部電影是套拍完成的。
  • 《八佰》,那匹浴血而生的白馬 #電影八佰#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羅貫中給了趙雲極高的評價,他描寫趙雲是「白鎧銀槍,騎一匹白馬」,颯爽英姿躍然紙上。在電影《八佰》中,趙子龍、長坂坡和白馬反覆出現,尤其是在小湖北的夢中,端午化身長坂坡中的趙雲,身騎白馬持銀槍孤身對戰千軍,影片用蒙太奇手法將夢境與現實反覆交織。
  • 《金剛川》不次於《八佰》!真的嗎?
    1、不弱於《八佰》,是真的嗎?在《金剛川》上映前期,張譯曾在發布會上放出「豪言」: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其實誰評論《八佰》和《金剛川》都不太合適,除了都在《八佰》和《金剛川》有出演的演員。張譯就是其中之一。《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 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最終成功渡江的故事。
  • 神秘的蜻蜓,詭異的疣豬,還原《金剛川》裡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10月25日,電影《金剛川》上映,首映票房2026萬元,首周票房6億元,截止11月3日,已達到驚人的8億;管虎再次創造了華語影壇單周最高票房紀錄,也刷新了《八佰》的票房紀錄。《金剛川》的魅力,想想也是沒誰了。不過,票房的成功並不足以彰顯出《金剛川》的獨特魅力,它的真正內涵,隱藏在不為人知的細節裡。都說細節決定成敗,下面小編梳理一下《金剛川》中那些隱秘的細節。
  • 《金剛川》三位主角取名源於三國,為何只有張譯直接叫張飛?
    平均下來基本是一天一億,這個上升趨勢是遠遠比不過《八佰《金剛川》的口碑起點就低,三位導演的電影票房加起來穩穩過百億,五位主演有三位(吳京、鄧超和張譯)已經是百億影星,而且紀念抗美援朝的正能量戰爭片,這麼多元素加在一起的《金剛川》,豆瓣開局只有6.9。
  • 《金剛川》初評:3個導演,4個視角,比《八佰》畫面更震撼
    可以說無論是《八佰》還是《金剛川》,都充斥著一種浪漫主義情懷,不同的是,管虎在《八佰》中借歐豪飾演的端午來致敬趙子龍,而《金剛川》中吳京飾演的關磊和張譯飾演的張飛顯然是關雲長和張翼徳的「新組合」,不變的是,管虎影片中的那些英雄們總有一夫當關的實力與勇氣,卻展現出了普通人的悲喜,而他們骨子裡的浪漫因子也為這齣悲壯的大戲增添了不少光彩。
  • 電影《金剛川》:管虎請放過「白馬」,擁抱你的「美國大兵」吧
    當時看完《八佰》就想罵導演了,忍到這部《金剛川》才開始罵,足以說明網友的仁慈。我上映就去看了,當時懷著可能有所期待而去看的,畢竟上一步《八佰》已經讓我對管虎導演駕馭這類題材電影的懷疑,但是沒想到依然很爛。
  • 《八佰》中的幾個細節和寓意你注意到了嗎
    國慶檔大片《八佰》下映不久,近日線上陸陸續續都可以觀看了,小哈忍不住又刷了一遍,電影中一些細節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小哈來分享一些自己觀影時注意到的幾處細節及寓意。這個細節足以證明八佰拍攝的用心和當時美國的強大。
  • 八月看《八佰》,騎白馬的不止唐僧,還有趙雲、歐豪和杜淳
    這也引出了電影中很重要的一個意向——白馬。白馬在這裡有多層含義,也是一個關鍵的道具。白馬最初只聽傳訊兵——一個比小湖北大幾歲的孩子——的口哨,那個孩子剛出場沒多久就跟小湖北說:「如果我死了,你就接替我。」他預言了自己和小湖北的命運,他死後,跟白馬最親的人也自然變成了小湖北。而在小湖北的心目中,皮影戲裡唱的以一敵百的趙雲才配騎白馬,而趙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小湖北心中也懵懵懂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