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不亂扔、衣服穿不得可放回收箱……垃圾分類成為居民的生活習慣

2020-12-28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兩年前,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通過審議,垃圾分類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兩年的時間,居民對垃圾的熟悉與分類,到底如何呢?

為增強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和興趣,提升居民參與率和資源的回收利用率,加大社區垃圾分類宣傳,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11月27日上午,石橋鋪街道在白鶴廣場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點亮新文明,分類我先行」宣傳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發現,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相比最開始,增強了許多。

▲通過活動呼籲居民養成的良好習慣

垃圾分類兩年

居民學會了什麼該扔什麼該留

在宣傳活動現場,家住石橋鋪街道白鶴小區的居民林阿姨找工作人員要了好幾張宣傳資料,「我拿回去,給我屋頭娃兒宣傳宣傳。」

林阿姨告訴記者,從政策出臺開始,她就研究垃圾分類。去年,小區裡增設了垃圾分類的垃圾桶,她還成為志願者去引導居民扔垃圾。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網購,每天都有箱子在丟,其實箱子收起來打好包弄去廢品回收站,還能賣錢呢。」林阿姨告訴記者,通過她和其他志願者在小區裡的宣傳,如今丟箱子的人越來越少,也避免了可回收垃圾桶被塞得滿滿當當的。

「以前居民還喜歡把有害垃圾混合廚餘垃圾丟,現在不這樣了。」林阿姨告訴記者,居民家裡最多的有害垃圾就是電池,但為了圖方便,過去,有不少人把電池混在廚餘垃圾裡丟掉,現在這樣的情況也基本上沒了。「主要是社區加大了對垃圾分類的宣傳,確實提高了居民的分類意識。」

街道寫信致謝居民

希望大家都學會變廢為寶

活動現場,石橋鋪街道還給居民們寫了一封信,希望大家利用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利用資源變廢為寶,同時減少環境汙染。

信中提到,家中要把垃圾分類扔好,同時要把有回收價值的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和織物類以及廢舊的電器等單獨清理出來,可以通過廢品回收的方式變廢為寶。

「除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外,剩下的都應該丟到其他垃圾裡面,方便垃圾回收的時候進行統一處理。

▲不同垃圾分投到不同的垃圾桶裡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回收,街道在向居民們宣傳的時候,特別強調了外出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平時出門,隨身攜帶一個口袋,可以把產生的垃圾,裝在口袋裡,到了扔垃圾的地方,再根據不同的種類分類扔掉。」石橋鋪街道規劃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希望借垃圾分類,也讓居民養成垃圾不落地的習慣。

穿不得的衣服也丟了?

可以把它們捐給有需要的人

在活動現場,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市民前來諮詢,問穿不得的或者不喜歡的衣服,應該怎麼扔?

「穿不得的衣服,可以送到小區裡放置的回收箱裡,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回收,清洗乾淨後,捐給有需要的人。」工作人員表示。

「現在還可以在網上銷售自己的二手衣物,這也是現在二手衣物處理的一個重要方式。」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還給居民們傳播了很多的垃圾分類知識,比如,工作中的紙張應該雙面列印,儘量使用再生紙品,可以選擇無紙化辦公。

「出去吃飯,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具,可以使用手絹,減少對紙張的浪費。」對於這些垃圾分類環保知識,很多居民都表示,沒想到過去用了幾十年的手絹,竟然是環保的好習慣。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居民還積極參與現場提問,還為今後的垃圾分類推廣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相關焦點

  • 清研智庫:英國垃圾分類比你想像的更嚴格
    (一)垃圾分類標準:各城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均存在差異英國各個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區垃圾回收的規定都不一樣,主要總結一下比較普遍的垃圾分類方式。他們一般將垃圾分為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築垃圾、廢舊家具、電器、電池等。
  • 【垃圾分類】快看過來!我區新增6處舊衣服回收箱
    【垃圾分類】快看過來!我區新增6處舊衣服回收箱 2020-08-17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貝殼」能不能回收?居民自編垃圾分類小口訣
    5月14日上午,在蘇州姑蘇區滄浪街道胥虹社區開展的垃圾分類便民服務活動中,居民通過模擬投放、舊貨回收等環節,了解了垃圾分類的常識和相關政策。一位居民原本以為「貝殼」可以磨成粉,將它投入了可回收垃圾桶內,實際卻屬於「不可回收垃圾」;還有居民自編了垃圾分類小口訣幫助大家記憶,獲得無數點讚。當天,在活動現場的模擬投放點處,居民們將自己學來的垃圾分類小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剛剛模擬投放完,並且全部投放正確的居民陸蓉獲得了一個小紀念品。
  • 內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最全詳解!
    根據《內江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為進一步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結合內江市生活垃圾不同成份、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等,內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牽頭制定了《內江市生活垃圾分類目錄和分類投放指南(試行)》。
  • 可回收物分七類,有害垃圾分八類,上海這兩個小區探索垃圾分類新...
    不知不覺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一年。在分類源頭,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能將幹、溼、可回收物、有害四類垃圾較為準確地分類投放。那麼,接下去在分類源頭這一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覺得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個類別還大有可為,尤其是前者,所以在小區探索精細分類。此外,引導居民進一步認清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交投可回收物時只有積分榮譽,沒有物質或現金獎勵。」
  • 扔掉的塑料瓶被回收後可能做成了衣服?分類後的垃圾都去哪兒了?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實施修改修訂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規定,北京市垃圾分類實行「四分法」,即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所有居民必須將垃圾分類打包,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那麼,被投放的垃圾後續將如何處理呢?
  • 「垃圾分類」實施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家園——致清水河縣廣大居民的...
    為推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水河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向全縣廣大居民朋友發出以下倡議:一、率先垂範,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全縣各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各級文明單位要號召廣大黨員志願者增強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垃圾分類,準確規範投放,帶頭踐行綠色辦公、低碳消費,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同時宣傳垃圾分類政策、分類知識,讓垃圾分類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 8家美發、美甲店,僅有1家對有害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一年間
    記者發現,這些沿街商鋪普遍具有良好的幹、溼垃圾分類意識,藥店、電瓶車維修店等經營特殊商品的店鋪,也具有良好的有害垃圾分類意識,但美髮店、美甲店,普遍存在有害垃圾分類意識不足問題。 在記者隨機走訪的8家美發、美甲店中,僅有1家表示會對店內產生的有害垃圾進行分類。分不分?
  • 垃圾分類看朝陽丨手機預約可回收垃圾上門收
    近日,朝陽區東壩鄉東澤園社區智慧管控平臺「智慧家APP」上新了「預約回收」新功能,居民只要在手機上下單,可回收垃圾便有專人上門收取,還能獲得積分獎勵,用於兌換現金優惠券。早上,居民張小龍收拾了家裡積攢的礦泉水瓶、啤酒瓶、快遞箱等可回收垃圾,然後拿出手機打開社區的智慧管控平臺「智慧家APP」,打開「預約回收」按鈕,填寫家裡的地址、垃圾種類和數量,預約第三方公司上門回收剛收拾出來的可回收垃圾。
  • 鄭州每月回收約500噸舊衣服 回收箱裡的舊衣服都去哪兒了?
    鄭州市一天能回收多少舊衣服?這些回收來的衣服,最後又都怎樣處理了呢?用於捐贈的舊衣服又有多少呢?市民提問:市民楊女士前段時間搬新家,她從衣櫃裡清出來不少舊衣服,有些還只上身一兩次,扔了可惜,但送人又送不出去。楊女士想起小區裡有織物回收箱,就一股腦地全投了進去。
  • 投到智能分類回收箱的廢紙箱、塑料瓶去哪了?|申晨間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吳藝璇 榮思嘉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成了上海這座城市最熱的流行詞,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分類標準,早已鐫刻在市民的心中,逐漸內化成行動的自覺。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出爐 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作為我國首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上海,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至今,已有10個月了。近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溼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顯增長,而幹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了17.5%。生活垃圾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 銅川垃圾分類宣傳畫
    回收箱的外觀標誌才能青瓷的注釋類別,讓居民更加快速的進行分類。材質好的分類亭,才能得到更為長久的使用。臨安智能垃圾分類亭定製,多升級能夠 讓住戶見到小區針對欄的高度重視,也可以讓住戶了解這一欄是有效的,並非擺放。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3歲的小梓萌在奶奶趙淑賢的陪同下,一邊打開塑膠袋,一邊把4節廢電池扔到了有害垃圾收集箱中,「也有點不適應,以前一扔一兜,現在不僅得分幾兜,還得分對了。歲數大了,真是有點費勁!還好,我小孫子經常來聽志願者講課,他明白,還挺樂意,說是用積分能換東西。」  「投放垃圾的居民會得到一個印有二維碼的鑰匙鏈,掃碼就可以積分換禮。」
  • 青島垃圾分類第一天,讓「老習慣」開始改變
    在青島富力艾美酒店內,記者看到該酒店不僅在公共區域配備了分類垃圾桶,還在全部300餘個客房內配備了小型分類垃圾桶。「酒店客人產生的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在客房內主要配備了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
  • 垃圾分類,我們應該怎麼做
    尚公館業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8年6月小區啟動垃圾分類試點以來,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從當初不到70%提升到了100%。小區統計數據顯示,現在,小區每天廚餘垃圾在1噸左右,總體減量一半;建築垃圾做到不混裝生活垃圾,小區分揀中心每月分類打包可回收物10噸左右、拆解大件垃圾5噸左右。
  • 垃圾分類打出「文藝牌」二道區垃圾分類系列匯演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一年前,長春市正式施行《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為完善制度建設、深入宣傳教育、打造專業化志願者團隊、豐富活動載體,著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度。,備用;廚餘垃圾有幾種,瓜果皮殼飯菜剩,集中收集可堆肥,能行……」在長江花園三句半表演《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以幽默風趣表現形式和朗朗上口的語言將垃圾分類內容融入其中。
  • 物聯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解決方案
    一、方案背景今年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大眾視野,不僅成為普通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也再次將垃圾分類行業推向市場焦點。隨著政策文件不斷出臺,明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由此可見,隨著垃圾分類制度的進一步落地,行業在5~7年內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以往通過混合收運的垃圾處理方式將改變,處於用戶端的居民小區/住宅片區的前置分類投放環節擠推出爆發性市場需求。
  • 惠安螺城東南社區推行「積分兌換」 鼓勵垃圾分類
    居民將可回收的垃圾送到社區,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直接用於兌換生活用品。日前,在惠安螺城鎮東南社區,這一新舉措得到居民們紛紛點讚,成效良好。作為目前惠安縣唯一的垃圾分類示範點,螺城鎮東南社區多舉措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綠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逐漸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該社區的一個垃圾投放點,記者見到一個高135釐米的紅色垃圾箱——有害垃圾收集箱。「這種垃圾箱可以幫助居民解決有害垃圾無處丟棄的困擾。」
  •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
    A.垃圾特性 B.處理方式 C.管理水平D.居民生活習慣21.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是為了提高生活垃圾中哪些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A便於居民投放垃圾B 城市美觀C不妨礙交通,便於垃圾的收集和清運D 越多越好100.處理生活垃圾有哪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