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輔導學生寫作業被認為是一件很輕鬆簡單的事情,但是到家長那裡就是一件寧可搬磚也不想做的事情。
近日,有一位浙江某醫院的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裡發了一件關於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脾氣上來時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的事,幸運的是耳膜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麼樣呢?
據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稱,他的孩子10歲,在寫學業時磨磨蹭蹭,半天都寫不出一個字。
家長對孩子寫作業的表現很不滿意,孩子的爸爸喊幾次要求趕快寫完作業,孩子嘴裡答應著,但是還是老樣子。
在旁邊督促孩子寫作業的爸爸氣不打一處來,伸手甩過去想嚇唬嚇唬,沒想到,孩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
只聽見「啪」地一聲,受到驚嚇的孩子直呼「耳朵聾了!」。家長急忙查看。發現耳朵沒出血,孩子也說還能聽一點,沒有失聰。
但是事後,家長還是為自己的失手後悔,並且次日上午,家長還是放心不下,一家3口匆匆趕來醫院。
經過許惠明使用電耳鏡和耳內鏡等仔細檢查結果為「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規則穿孔,約0.2X0.4公分大小,幸好沒有出血,聽力檢測也僅提示輕度傳導性耳聾。」
許醫生經過檢查,初步診斷孩子為左耳外傷性鼓膜穿孔伴輕度聽力減退。許惠明醫生建議:
1、先觀察一個月,一個月內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進水,避免劇烈運動,像學校的體育課得暫停。
2、若1個月甚至2-3個月後,鼓膜穿孔仍不能癒合,只能進行手術修復鼓膜。
家長這下可後悔了,一巴掌下去不但沒有讓孩子的作業完成得更好,還白白浪費幾千塊醫藥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有網友評論,「兒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爸爸旁邊輔導作業看不慣,一巴掌甩過去,造成孩子耳鼓膜穿孔,好在孩子沒有什麼事,不然,作為父母的真不知道該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得不說,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
各位網友,如果你們對杭州一小學生寫作業拖拉,家長脾氣上來甩手一巴掌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或者有自己輔導孩子寫作業難忘的經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