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丨林傑祥:潮汕戲劇文獻史料彙編

2021-02-28 戲曲與俗文學

粵東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遲至清初已十分繁盛,藍鼎元《潮州風俗考》載康熙年間潮州節慶演劇云:「廟祀多而迎神賽會一年且居其半。梨園婆娑,無日無之,放燈結彩,火樹銀花,舉國喧闐,晝夜無間。」(藍鼎元:《鹿洲初集》,雍正十年(1732)刻本,卷十四「潮州風俗考」,第20頁)其時戲劇演出多與節慶祭祀相關。嘉道年間,花部戲曲興起,西秦戲、外江戲等湧入潮汕地區,也帶動了潮劇的發展,形成樂鈞《韓江櫂歌》所說:「馬鑼喧擊雜胡琴,楚調秦腔間土音」(樂鈞:《青芝山館詩集》,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卷八「古今體詩」,第8頁),即外江班、西秦班與潮音班共同發展的繁榮景象。清末民初,時局動蕩,戲班一度難以維持生計,而在20世紀30年代戲劇演出活動才隨經濟的恢復而逐漸復興,蔚然成風。其後,民國季年,由於日軍侵華,粵東地區的戲劇活動一度陷入困境,新中國成立時國內的潮劇戲班僅6個,時稱「潮劇六大班」。而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潮汕戲劇又快速發展,形成了新的演劇熱潮,蔚為大觀。

與此同時,潮汕戲劇的研究隊伍日益壯大。而對於戲劇研究,新材料的發現與整理無疑是重要基礎,本書旨在輯錄彙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潮汕戲劇資料,為潮汕戲劇、潮汕文化及相關研究提供文獻材料。茲介紹如下,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潮汕戲劇文獻史料」廣義上應當包括地方志、著作、報刊、戲單、族譜、地方文史、碑記、楹聯、雕刻、照片、戲曲唱片,以及潮汕戲劇相關論著(戲劇史著及相關著作)所引用的一切文獻文物資料。本書所收錄者主要為地方志、粵東碑記、著作、近代報刊中的潮汕戲劇資料。

各地方志中的潮汕戲劇資料多存在於風俗、藝文及人物傳記中,戲劇被當做民俗中的「鄙俚」者,在歷代常遭禁演,所以地方志對戲劇之評價不高,其記載往往僅為隻言片語,而實錄性較強。

如道光《澄海縣誌》載:「(天后廟)計正殿三棟,拜亭一座,廂房十五間。庭院兩迴廊,門之西偏鋪房一間,門外為戲臺,歌舞以祀神,茅基隘而逼。」(李書吉等纂修:《澄海縣誌》,道光九年(1829)刻本,卷二十五「碑記」,第7頁)文中提到天后廟門外有戲臺,今不存,當時演劇祭祀天后之事卻得以保存,有據可考。

民國《雲霄縣誌》載:「本邑今唯潮音劇盛行,查此劇喜演鄉曲流傳、鄙俚不堪之小說,以迎合婦孺心理。每一唱演,則通宵達旦,舉國若狂。」(徐炳文修,鄭豐稔纂:《雲霄縣誌》,民國三十六年(1947)鉛印本,卷四「風土」,第2頁)該材料則很好地說明了潮劇在福建雲霄的盛行,是考察潮劇對外演出情況的重要資料。

與演劇相關的碑記,亦可稱「戲曲碑記」,本書整理收錄者共28塊,僅收錄清晰完整者,數量並不算多,亦難以求全責備。                

碑記資料較突出的特點概為其中所載演劇與鄉約之關係。如:

就日演戲,豎碑立界公禁。(《公平牛墟禁碑》)

合鄉演戲立案。(《奉縣主翟給示碑》)

茲與眾約,嗣後如有一緝到祠,不拘祠內祠外,一緝罰影戲一臺。(《鮀浦金場林氏宗祠規約碑》)

廟內豎立三碑,以後不許後輩私自承賠改鑿,違者議兩人各罰戲一臺。(《鳳窖鄉開復玉帶溪碑記》)

演劇與鄉約的關係主要表現為兩點:一者演戲立碑,二者罰戲示禁。

明清時期,為配合地方政府的管理,鄉約是重要的地方管理手段。立碑時演戲,是為吸引民眾關注,也表示對立碑之重視。「罰戲」則是重要的約束手段,由犯錯者出資演戲,以示懲處,亦從所演劇目中體現「寓教於樂」的民眾教育目的。

歷代著作所載戲劇資料是戲劇研究常引用的重要資料,由於其記載詳細,可以通過相關資料了解當時的戲劇演出史實,亦可從中窺探作者的戲劇觀,戲曲鑑賞與品評的方式等。如文廷式《純常子枝語》:「(先壯烈公)調署潮州,是時潮州北山盜賊麇集近二萬人。先壯烈率先君子親御槍炮,二十餘戰後平之。潮人至編為戲劇,以述其事。」(文廷式:《純常子枝語》,民國三十二年(1943)刻本,卷二,第9頁)該材料少見引用,文中並未說明劇目與劇情,所以現不能確考該劇,然而文中說明了本事,提供了重要的戲曲編演細節,即道光年間潮州有編演時事為戲劇的情況。晚清時期,潮汕戲劇所演劇目多改編自各地方戲,或取材於明清傳奇小說,編演傳奇公案劇目。編演時事劇以歌頌時人功績者較少,該材料無疑提供了重要參考。

本書所錄歷代著作為目前所見與潮汕戲劇相關性較強者,其中少見引用者如《在華十二年》《圭山存牘》《潮乘備採錄》《薩州漂客聞見錄》《潮州荔枝詞百首》等,值得引起關注。

《在華十二年》(記載汕頭媽嶼島演出活動)

近代粵東報刊中記載了大量的潮汕戲劇資料,大多以新聞、公告、劇評、廣告等形式存在。近代粵東報刊所載戲劇演出較為真實地展現了當時粵東的演劇風氣,為潮汕戲劇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

以《嶺東日報》為例,該報1902至1908年刊行,是潮汕地區較早且影響較大的報刊,其中記載了粵東禁戲與戲捐的資料,如:

請增戲釐

海邑生員劉宗藩等赴道轅稟請增加戲釐,以裕公款。蒙觀察纂批示云:據海陽縣生員劉宗藩、蔡昌期、佾生林之英條陳加增戲釐,以充公款。據稱梨園箱主多系饒裕之家,逐年所入頗多。並謂富戶率皆慳吝,遇善不為,每於演梨賽會,不惜巨金。生等目擊澆風,殊堪痛恨等語。查潮俗演梨賽會之風,實種種作為,無益地方,習染已深,一時斷難禁革。該生等欲以捐為禁,是否可行,有無流弊,著籌防局查明稟復。原件留存備覽。(《嶺東日報》1903年1月10日)

以上資料關於粵東禁戲和戲釐,從中表達出光緒年間官方政府對於地方戲曲的態度和管理策略。

粵東報刊上存有大量戲院廣告,如大觀園戲院、新華戲院、大同遊戲場等經常有廣告登載於報刊上。本書多以表格形式整理戲院廣告所載戲班的演出時地與劇目。

《嶺東民國日報》1938年2月11日戲院廣告

近代潮汕報刊內容非常豐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有不少,汕頭市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等都有藏。

民國時期的上海劇界在當時較為活躍,是百戲雜陳的大熔爐。從上海的戲院廣告可以了解當時的戲劇演出風氣,從劇評等文章中可窺見當時的戲劇審美觀念與改良主張。以《申報》為例。《申報》為近代辦報時間最長,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報刊,其中潮汕戲劇(按:本書在《申報》中僅輯錄出潮劇相關資料)相關資料主要以新聞報導、戲劇評論、戲院廣告等形式存在,從中可以窺見民國年間潮劇戲班入滬演出的概況,亦可了解民國年間上海劇界對潮汕劇界的評價與影響。

《申報》辦報較為規範,保存完整,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戲院廣告。

《申報》1924年6月15日亦舞臺廣告

《申報》1934年4月20日恩派亞戲院廣告

由以上兩則戲院廣告,可以考知戲班的演出時間、地點、劇目、藝人,信息較為完備。通過某一時期的戲院廣告,可以考得戲班演出的始末。

港臺報刊所載潮劇資料亦值得關注。以臺灣報刊為例,其中提及「潮劇」「潮戲」「潮州班」並非特指當時的「潮劇」(即「潮州戲」),而是潮州戲班、潮州戲劇的代稱,主要包括粵東地區的外江戲和潮劇。晚清民國時期,到臺灣演出的潮州戲班主要有外江戲班老福順班、樂天彩班、老榮天彩班,潮劇老玉梨香班、老源正興班等。

如《臺灣日日新報》記載:

菊部陽春

現在大舞臺之老玉梨香班,所演皆文出,而無武戲。其角色挑選十二三才及十五六才之妙齡男子。悲歡離合,節節有神。遇演丑角,科諧盡致。且皆全本戲,有頭有尾,亦足投人之嗜好。觀之特等位及一等位,皆是外客,可知中南部來觀者甚多。每日收入,各有二百餘金,可雲盛況矣。(《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1月10日)

1918年10月,老玉梨香班赴臺北演出,1919年1月離臺,當時在臺灣大受歡迎,離臺時戲迷紛紛挽留。

《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記載了潮劇、外江戲到臺灣演出的相關史實,由廣告與相關報導可知,當時潮劇的演出效果更勝於外江戲,其主要原因是潮劇演唱時用潮汕方言,與臺灣之閩南語相近,其曲辭易懂,較容易被接受。臺灣報刊記載了潮汕戲劇對外演出較早的文獻資料,可以由此考察潮汕戲劇早期省外海外演出情況。

近代有許多報刊保存了戲劇演出的相關資料,本書所錄「其他報刊」部分,其突出的特色是各類雜誌中的劇評、戲劇鑑賞與改良文章,如歐榘甲《觀戲記》、楊柳堂《改良潮州戲劇之我見》(《潮州留省學會年刊》1924年3月)、林道《改良潮州戲劇底我見》(《粵海潮》1925你第3期)、陳賢懋《潮劇改良芻議》(《留京潮州學會年刊》1926年第2期)、頑石生《潮劇》(《(天津)益世報》1930年9月19、20日)、小佳《改良中國舊劇建議·對於改良「潮劇」的一點意見》(《文化叢報》1937年第1卷第7期)等。這類資料較好地體現了當時戲劇的鑑賞與改良風氣。

綜上,近代報刊前人總體上關注不夠充分,其資料零散,匯集整理不易,而其中所涉頗廣,許多材料亦體現當時的演劇風氣,是潮汕戲劇研究資料的重要增長點。

陳賢懋《潮劇改良芻議》

相關焦點

  • 書訊 | 《潮汕戲劇文獻史料彙編》
    「潮汕戲劇文獻史料」廣義上應當包括地方志、著作、報刊、戲單、族譜、地方文史、碑記、楹聯、雕刻、照片、戲曲唱片,以及潮汕戲劇相關論著(戲劇史著及相關著作)所引用的一切文獻、文物資料。本書收錄的主要為地方志、粵東碑記、著作、近代報刊中的潮汕戲劇資料。
  • 《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及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鈺  讓歷史說話、講好檔案故事,河南省檔案館與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開展合作,對河南檔案館館藏的,民國時期在河南影響重大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進行整理、開發,計劃出版《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第一輯)》,並拍攝反映焦作工人運動的文獻紀錄片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影印書目
    4冊 1600元 2005國朝詩人徵略合編 4冊 1800元 2004擬明代人物誌 1冊 420元 2004御倭史料彙編 5冊 2200元 2004臺灣史料彙編 14冊 6500元 2004日本史料彙編
  • 《戲劇》2019年第2期丨段飛翔:臺灣清代戲劇文獻所見「四喜班」考述
    從現今臺灣遺存的大量碑刻、方志等其他涉及戲曲史料的文獻中,均可以得到一定反映。作為珍貴的民間戲曲碑刻文獻,其記載了許多不常見於官方志書的珍貴戲曲史料。其中包括因各種機緣,在不同場合中搬演的各種類型、不同腔種的戲曲活動,以及戲曲演出在社會生活中與當地民眾的緊密聯繫等重要信息。在搜集與整理的基礎上研究這些散落於臺灣各處的戲曲碑刻,對清代臺灣戲曲史、社會史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均有著一定意義。
  • 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獲贈張元濟手跡等珍貴史料
    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館長趙書雷(左)與張平 10月16日,上海世界書局最後一任經理沈思期之子張平向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捐贈了著名出版家張元濟書贈沈思期的摘錄《文賦》行楷軸,以及一批世界書局相關的珍貴史料文獻
  • 《抗戰時期大後方經濟社會資料彙編》出版 再現抗戰大後方社會經濟...
    重慶日報消息,日前,作為重慶圖書館活化利用特藏文獻的重要成果——《抗戰時期大後方經濟社會資料彙編》(共50冊)(以下簡稱《資料彙編》)已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該叢書通過詳實的史料,向市民講述了抗戰時期,包括重慶在內的西部十二省份經濟發展及社會相關狀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珍貴的史料都是首次與讀者見面。這套圖書的價值究竟在何處?編撰過程有怎樣的故事?
  • 《中芬三江民間文學聯合考察文獻彙編》發布會暨「民間文藝田野...
    12月25日,《中芬三江民間文學聯合考察文獻彙編》發布會暨「民間文藝田野調查的歷史與方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芬三江民間文學聯合考察文獻彙編》的出版,不僅是中國民協挖掘整理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國民研會以來學術立會傳統的見證。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在致辭中提出,芬蘭的民間文學在全球處在領先位置,而廣西擁有豐富深厚的民間文學基因,中芬兩國專家在廣西三江縣的聯合考察可以說是高水準的合作隊伍,將散布在民間的故事進行整理,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
  • 國家圖書館發布抗戰文獻整理成果(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
    據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記者周瑋)國家圖書館2日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文獻整理成果,同時展示近年來在抗戰史料徵集、研究整理、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據介紹,「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以國家圖書館從海外徵集的日本細菌戰檔案為基本素材,對原始文件進行逐頁整理標引後建成。
  • 讓歷史說話、講好檔案故事 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在鄭州開機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11月2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檔案局、河南省檔案館主辦,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協辦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啟動新聞發布暨研討會在河南省出版產業園隆重舉行。
  • 傳播 ▏郭傳芹:專題新聞史料的價值與意義——以日本戰犯審判新聞史料為例
    新聞史料也是史料學之一種,與其他類型的史料如檔案資料、官方文獻、私人日記等可以相互補充。新聞史料的專題整理工作近年來也得到了很大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和國家圖書館聯合出版了《民國時期新聞史料彙編》(16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藏稀見新聞史料彙編》(29冊)和《民國時期新聞史料續編》(32冊)等。這些成果的取得也表明了國家和學界對新聞史料整理工作的重視和推動。
  • 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在鄭州開機
    人民網鄭州11月26日電(霍亞平)11月2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檔案局、河南省檔案館主辦,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協辦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啟動新聞發布暨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 社評:以史鑑妖 從臺灣抗日史料看李登輝
    他還說戰時臺灣和日本是一個國家,臺灣沒有抗日。「臺灣很感謝被日本統治」。李登輝說臺灣沒有抗日,完全無視歷史史實,現用臺灣文獻館所保存大量抗日檔案資料,來證明李登輝在說謊的事實。    日據時期武裝抗日史料,主要現存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此館在2002年以前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要典藏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最為重要。
  • 2010 年以來中國出版史料編纂述評
    本文述評的史料類型有人物年譜、全集、日記等形式的出版人物史料、綜合性的出版史料彙編、發行書目叢刊、地方性出版史料,以及書錄、機構名錄之類的史料,並對未來出版史料的編纂,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構想。這些單行本的彙編,構成了《全集》的主體內容架構。但此次張元濟遺文的全部結集出版,絕不是簡單的聚合而已,它投入了主編者大量的編輯工作,除了按文獻的體裁和寫作時間先後做編排之外,主要有:對一些不太完整的信件或文章做了進一步考訂;對原來不署書寫年份的書信或文章的書寫年份儘量做出考訂;盡力尋找原稿(包括原稿複印或影印件)或初次出版物,糾正以往歷次公開出版過程中造成的文字錯誤,保持歷史文獻的原真性。
  • 新書推薦 | 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全65冊)
    西南大學辦學主體之一為1933創辦的四川鄉村建設學院,是國內最早以「鄉村建設」為名的高等學府,民國鄉村建設文獻成為西南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之一。此選題我們與西南大學深度合作,對其所藏史料進行整理。本著為學術服務的宗旨,在選取史料方面,我們力求全面、準確、真實。  本書收錄西南大學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藏有關民國鄉村建設文獻88種。
  • [祥林,你且聲聲慢!]——周祥林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本網訊:2017年9月11日下午3點,由長春出版社主辦的「閒敲棋子落燈花·周祥林著《詞間一百聲》、《花箋一百聲》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為踐行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理念,鼓勵有造詣的專家學者出版雅俗共賞且有啟迪意義的傳統文化精品新書,近日,長春出版社推出了藝術家周祥林著《詞間一百聲》、《花箋一百聲》兩書。此書為32開本,分精裝和平裝2種,形式溫潤精美。內容為若溪周祥林先生毛筆書寫在花箋上的古文、詩詞、警句等各體書法精品,配有原典釋文和作者對詩文詞章的賞析解讀。
  • 潮汕菜提鮮必備品——魚露
    紀錄片《老廣的味道》第五季海報丨圖源:www.douban文章:養魚的佳哥丨排版:CAN丨審核: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 少數給中國的飛機:飛虎隊的誕生丨啟微新書
    少數給中國的飛機:飛虎隊的誕生丨啟微新書 2020-03-18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戲劇》2020年第6期丨麻國鈞:「招子」「旗」「牌」「看板」 與「題目」「正名」 ——東亞古典戲劇的商演廣告
    《戲劇》是中央戲劇學院主辦的戲劇影視藝術類學術期刊。本刊試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作者來稿須標明以下幾點:1.作者簡介: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    2.基金項目(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3.中文摘要:直接摘錄文章中核心語句寫成,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篇幅為150-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