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之前的劇情,很多小夥伴都好奇《琉璃》劇該如何收場。本周終於迎來後六集。果不出所料,後六集劇情完全拋棄原創,畫風大變。大boss天帝出場,輕而易舉就化解了一場浩劫。這使小夥伴們高喊不解!為啥啊?之前的天帝不存在嗎?有這能力千年前幹嘛去了?
其實這也很正常,由於劇情改動和壓縮,以及交代的本身就不完整,也只能以如此場景結局。不然怎麼辦?難道還把因果解釋清楚!其實本劇還是還是摸透了觀眾的觀劇心理,只要把感情戲理順了就可以,誰又在意那些是是非非,因因果果呢?
當你把《琉璃》整劇看完的時候,你會有一個感慨,天帝就是天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特別在——羅喉計都殺上天界,天兵抵抗不住,死傷無數,直指中元殿的情況下。但作為領導的天帝在哪?居然仍在崑崙旅遊下棋,這份從容和鎮定真是令人佩服。
開始還以為是天帝不知情,但是看到最後才明白,人家天帝那可是知道過去將來的大能之神。即使沒發生的結果都能預料得到。說白了,就是該發生什麼或者後來結果是什麼,人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以人家才會不急不忙的下棋。看來天帝確實是喜好下棋之人,而且是個棋局高手。
即使無支祁和玲瓏等人如此哀求都沒辦法令天帝心動。最後玲瓏耍了混,攪了天帝的棋局,告訴天帝的兒子曦玄危險。天帝才找個不怎麼靠譜的藉口回天界參與此事。對於無所不知的他來講,也許就是在等玲瓏如此做、如此說。領導就是領導啊,領導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可惜無支祁和玲瓏他們上崑崙山時候耽擱很多時間。致使天界的神兵神將和修羅族的妖兵們死傷無數。作為領導的天帝真的可以,居然不在乎自己手下們的死活,悠閒玩棋。不過這也符合他之後所說,一切皆是因果啊!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按天帝所說:眾生平等,既然一切皆在因果,外人不得幹預。人神魔盡皆平等,那麼他又何須那麼他還帶那麼多的隨從和派天兵守著天界幹嘛?難道是擺著看的?能不能下個令,把無辜的天兵天將撤了?那些神兵為你守天庭也很不容易的。
其實無需抱怨,這就是領導和部下的思維不同,為啥天帝能當領導?這肯定有原因的。得罪領導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若是不跟緊領導的步伐,你會吃盡苦頭的。
不信你看那些一起與天帝旅遊的神仙們,人家天帝一個轉身走了,而那些神仙卻只能長嘆一聲:「看來我們只好走著回天庭了」。你說離開領導能行嗎?
到了天庭後,天帝簡單幾句話,大手一揮馬上就hold住了全場。揮袖畫個圖,前因後果、將來當初、有理有據盡皆展現一遍。弄的白帝當時就懵圈了,瞠目結舌,馬上認罪,自廢神功,滿頭銀髮。
可能是羅喉計都感覺這事有點蹊蹺,認為天帝和白帝有可能在演苦肉計。這哪行!必須再鬧上一鬧,得把這個三界毀了才能安心,不然這條條框框都是他們定的,哪天再懲罰怎麼辦?於是繼續開始鬧了起來。
天帝一看急了,心想羅喉計都這野心太大了,居然還想把我弄得灰飛煙滅,取代我的位置!這哪行,於是大手一揮,袍袖一展,羅喉計都就進入到了幻想。果不其然,隨後羅喉計都突然轉性,既考慮家人了,也考慮司鳳了,眼淚也流下來了。人瞬間就變得善良起來。
啥叫能力?啥叫善惡?在人家天帝面前盡可轉化,盡可操控。領導就是領導,不拿領導當幹部,能行嗎?再鬧,再給你來個如果怎麼樣的幻象,能讓你自行了斷,墜入地獄,永不翻身。
羅喉計都這億萬年也不是白活的,豈能看不出這點?好吧,好漢不吃眼前虧。我還是自己走吧,但是俗語說,死也拉著一個陪葬的不是,想來想去,還是拉著白帝走吧。此時的白帝思前想後,混到如此境界,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也沒啥容身之地了,走就走吧。於是就與羅喉計都一起投入了輪迴。
其實,羅喉計都很聰明。也許是怕天帝再找後帳,畢竟千萬年重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臨走之時還把自己僅剩的半顆心打入到司鳳的身體中。令司鳳可以復活,哼,不信感動不了你。看到這不禁想問,那心能用嗎?那可是怨恨之心啊!
璇璣長出血肉可以。但即使歷劫十世,到最後仍屬於不能釋懷。更何況羅喉計都的那大半部分沒有被度化的心魂啊?阿彌陀佛,但願可愛的小司鳳別出意外啊。不過可以放心了,編劇都安排好了,一切都很正常,後來小司鳳和璇璣很相愛。
縱觀此劇感覺白帝和羅喉計都就是兩個白痴啊。你說這白帝千年前,為天界瞎操什麼心?人家天帝老人家的妻子都是金翅鳥妖,都聲援魔族打天界,你一個天帝手下的帝君從中做什麼梗?橫插一槓子幹嘛?天帝自有天帝的安排。這白帝到最後打不成狐狸惹了一身騷,這職場混得太失敗。
羅喉計都更可憐,居然還有個和平大使的身份。我的天啊,如此這般,你也真夠可憐的了,居然還瞞著白帝,難道你是想給白帝一個驚喜?你確定你與白帝是知己嗎?
這羅喉計都明修賤道,暗渡陳倉也不算真誠啊。一面與白帝相交,一面與天帝論事談和。這玩的什麼套路?那場戰事他與天帝私下定約,誰也不知道,只有天帝與他是知情人,而白帝成了局外人。
這天帝更奇怪了,本有知前因後果的大能力,為啥就不能提醒一下羅計都?害得羅喉計都被改成了戰神,自己滅了自己的修羅族。真慘!這考慮眾生的天帝為啥就不攔阻一下。如果稍微在意一下他口中的眾生,也不會有這些亂事啊!不可細思,細思極亂。
還以為天帝強加的一句「一切皆有因果」是佛理,到最後思索之下,原來是在「處理」。不過這殘局處理的不錯,最終來一把義正言辭的居高演講總結,很成功。
天帝最後成了大贏家,給妻子正了名,給兒子娶了妻,大道理講了一遍。彈指之間,化解浩劫,眾神皆服。充分展現「領導才華」,樹立了「高大形象」。皆大歡喜!
總體來說,《琉璃》劇還是大圓滿結局。雖然結尾有些隨意和生硬,但是感情線還是沒有亂的,璇璣和司鳳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也是觀劇者們所希望的結果。從這一點上來說《琉璃》當屬很不錯的感情大劇。
至於劇情邏輯混不混亂,其實不重要,畢竟多數人被此劇所迷,是因為你死我活的感情被迷住的。如果想找整體劇情的前因後果,那你就得看天帝臉色了。因為一切盡在天帝掌握,天帝想怎麼發展就怎樣發展。合不合理,盡在他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