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戰爭:從韓國影劇作品看韓國的食物與認同

2020-11-23 每日環球神爆料

幾乎是一想到韓國,我們就會聯想到泡菜。有人在美國的學校裡拿了幾張東亞國家食物的照片給美國學生們看,要他們辨識是哪些國家的食物。學生只要看到那一碟 「紅紅」的,就是韓國菜。那碟 「紅紅」的菜,正是韓國的辣泡菜。無疑地,紅紅辣辣的泡菜,正是被大家公認為的韓國代表性食物。

韓國泡菜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我們一般印象中紅紅辣辣的韓國泡菜,其實只是韓國許多泡菜種類裡的其中一種。泡菜只是一個總稱,對於韓國人來說,所有經醃製發酵過的蔬菜,就是泡菜。比較常見的泡菜材料是白菜以及白蘿蔔,佐以鹽巴、蔥、姜、蒜、紅辣椒粉、以及魚蝦醬等,經過一定時間的發酵之後製成。韓國泡菜種類之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區域特色,每個家也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味道,也因此,對於多數韓國人來說,泡菜不僅承載了屬於自己家族獨特味道的記憶,也同時是屬於全體韓國人民的認同象徵。食物是韓國人用來建立民族認同感的重要依據之一,傳統發酵食品如大醬、辣椒醬、泡菜等,往往被視為是韓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而近來韓國政府更大力推廣「韓食世界化」,想過通過國家的力量,將以泡菜為代表的韓國食品推廣到世界各地。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從近年來以傳統食物為主題的韓國影視作品,來討論當代韓國關於食物的影像文本中,到底呈現出什麼樣的認同與論述。這些作品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大長今、以及其他如《食客》系列、《發酵家族》、《神的晚餐》、《不朽的名作》、《全都是泡菜》等。

與美食相關的電影和連續劇每個國家都有,但主題隨著社會文化環境的不同多少會有所變化,進而反映出社會當前的狀況與所面對的議題。而從這幾部與韓國傳統飲食有關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四個不斷出現的主軸,分別是:

(一)、永恆的競爭

(二)、商品化的挑戰

(三)、列強環伺中的自我認同

(四)、作為民族主義象徵的泡菜

以下,我先介紹一下這幾部電影、連續劇的內容,接著說明這四個不斷出現在韓劇、電影中的主軸,以及其所代表的社會意義。

【大長今】

大長今是韓國MBC電視臺在2003年推出的連續劇,收視率在韓國國內及海外都居高不下,掀起韓流的熱潮,也是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韓劇。本劇描寫一位孤女長今,因緣際會進入皇宮御膳房成為宮女,又通過層層考驗,成為朝鮮王朝第一位女性御醫的故事。在大長今中,食物主要呈現出韓國傳統「藥食同源」的文化概念,而另一個關於食物的重點,則在於宮廷料理的呈現。

【食客】(電影與同名連續劇)

《食客》背景是1910年朝鮮王朝末年,日本人佔領朝鮮,佔據宮殿。在宮中負責國王膳食的廚師為朝鮮的末代皇帝順宗做最後一頓御膳,料理中含著希望王可以忍辱負重,期待有朝一日反敗為勝的心意。廚師慷慨就義前留下遺書與一把刀,交待大弟子照顧他的家人。大弟子在日本人手下苟活努力,後來子孫繼承財產開創了「雲巖亭」餐廳。雲巖亭繼承了精緻的宮廷料理,是韓國傳統飲食界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餐廳。

到了這一代,雲巖亭老闆找到了當年宮廷廚師的嫡傳後代。李成燦在生父過世後跟著雲巖亭老闆吳熟手來到餐廳,和吳熟手的親生兒子吳峰洲像親兄弟一樣親密的長大。吳熟手全心栽培兩個弟兄,發現開朗的弟弟成燦有著料理天才,對味道擁有超乎一般人的記憶;自己親兒子峰洲技巧很棒,且存有將韓食料理推向國際化的野心。因此,雲巖亭老闆吳熟手宣布舉辦一個競賽,誰獲勝,誰就可以繼承餐廳管理權與當年熟手留下來的刀。

在最後的階段,雲巖亭百年來引以為傲的醬料一夕變壞,吳熟手心痛地過世。此時,一個過去曾在雲巖亭當過廚師的日本人前來挑戰,將韓食包裝成日本食物並推動國際化連鎖餐廳,其中包含著收購雲巖亭的野心。在這最後比賽的關頭,兄弟倆攜手破除以前的不合,以雲巖亭(韓國人)自製的陳年醬料攜手合作抵抗外侮,保全了雲巖亭,也保全了韓國傳統宮中料理的地位。

【食客II:泡菜戰爭】

2010年上映。由同樣的漫畫家故事改編,但劇情改為一對姐弟的相爭。姊姊為了跟經營傳統韓食餐廳的母親爭一口氣,遠走他鄉,成為日本總統府裡最高的大廚師後,回到韓國,想把母親的餐廳春香閣賣掉,進一步以企業經營的方式推廣韓食的世界化。此時韓國國內為了推廣韓食世界化,特別舉辦了泡菜大賽,獲勝者可以代表韓國去世界各地進行推廣韓食世界化。被母親收養來的弟弟為了保全母親的餐廳春香閣,以傳統韓國料理方式,迎戰姐姐東、西混合的料理。最後,姐姐也化解了對母親的怨恨,在母親過世後繼續經營母親的傳統料理餐廳春香閣。

【發酵家族】

2011年底播出的《發酵家族》,是一部以韓國人每天餐桌上必備的泡菜為主題的連續劇。電視劇以一家經營傳統韓食的餐廳「天地人」為中心,在這裡發生的許多感人事情。每一集以一種泡菜為主軸帶出某個家庭的故事,就像是宣傳海報上說的一句話:世上所有家族的故事,都承載在這一碗泡菜裡。

在天地人這家餐廳裡,每個人都堅持以傳統的方式,做出最能感動人心的料理。然而,有家想推廣韓食世界化的大企業,卻一直想收購天地人,將韓食以企業化的方式來經營並推廣到全世界。但最後,這家大企業的總裁,被天地人經營者的真心所感動,放棄了收購的計劃。

【不朽的名作】

2012年播出的描寫韓國料理的電視劇,是以有名的料理師宗家為背景展開的故事。宗家的女性大家長是專長韓國傳統飲食的「無形文化財」專家,還被青瓦臺請去辦理重要貴賓的國宴。然而不變的是,在這個大家族裡,依然有兩個敵對競爭者,互相競爭宗婦的地位,並且帶來維持傳統、或是將韓食料理帶向現代化的爭議。

【眾神的晚餐】

2012年播出的電視劇。在當代最具地位的傳統韓國料理餐廳阿里郎裡,為了產生下一代的料理名人,而展開了一個公開的料理競技,由二位大弟子成道熙與白雪姬進行公開競爭。然而,在過程中發生了某些事故,未能成為繼承人的白雪姬因此懷恨在心,另外創立了一家大公司,企圖收購阿里郎餐廳。激烈的競爭延續到她們的下一代,下一代的女兒們俊英與仁珠,繼續爭奪阿里郎料理名人的位置,而因為母親白雪姬忙於報仇而被忽略的兒子長大成人後,也成為海外有名的料理師,並改名換姓回到韓國,進入阿里郎工作,想要趁機進行報復。

一、永恆的競爭

以上是這些戲劇的劇情簡介。接著,我要從這些作品中歸納出四個不斷重複出現的主軸,並討論這些韓劇以及韓國電影所傳達出的訊息。

從以上這些劇情的簡介中,大家不難發現,最常見的主軸就是競爭關係。幾乎所有的劇情中,都出現了兩個競爭者爭奪一個位子的劇情,而這個位子通常是代表這個傳統飲食領域的最高專家,例如大長今裡的最高尚宮、食客裡的廚師的繼承者、不朽的名作裡的無形文化財宗婦、或是眾神的晚餐裡的料理名人、阿里郎餐廳的當家。在這樣的思維裡,正統只能有一個、勝者只能有一位,其他都是輸家。

就算是極有天分的本人不想競爭,例如食客裡真正的廚師子孫、或是眾神的晚餐裡的天才女廚師,其他人也會為了爭奪這個最高的地位而挑起爭端。於是,「來自他者的競爭」成為永恆不變的主軸。事實上,這正是當代韓國社會的寫照。韓國社會是一個把白熱化的競爭擺在檯面上的社會,只能有一個第一名,其他都是輸家。在這樣的社會裡,如果不能成為贏家,生活壓力之大可以想像得知,韓國也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富裕國家裡,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每天平均有五十人自殺。

除了人的競爭之外,食物的味道也存在著競爭關係。我們都知道食物的味道會因為作法、食材、區域的差異以及個人的偏好而有所差異,然而對於追求只有一個贏家的韓國人來說,味道本身也是存在著所謂的正統競爭,只有一個味道才是真正的味道。所以,在韓國的大街小巷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標榜「元祖」的招牌,強調只有自己才是正統的、真正的味道。對於我們來說,有時候很難理解為什麼食物的味道只能有一味而不能有所變化創新。

二、商品化的挑戰

另一個不斷重複在這些戲劇裡的主題是維持傳統、或是以企業化方式來推廣韓食世界化的爭議。

韓食世界化是韓國政府當前的重要政策。韓國經過10年努力,在世界餐飲版圖中,力爭上遊。2012年5月,全州被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的美食之都(gastronomy),是韓國首個美食之都,也是全球第四個創意飲食城市。

2012年7月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aT)同英國州際酒店集團(IHG)籤署協議,藉由該集團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4500多家酒店來推動韓國料理的世界化。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常年對派往駐外公館的名廚師進行韓食培訓。參加培訓的廚師們將到頂級酒店實地參觀韓食製作過程,完成培訓的廚師們將派往各駐外大使館,擔負起「韓食傳教士」的角色。2019年農林水產食品部在韓食世界化的預算是192億韓元,並增加了培養專業人才的預算18億韓元。

雖然韓食世界化是韓國政府極力推行的政策,但諷刺的是在所有影視劇裡,幾乎一面倒地反對以企業化方式來改變傳統飲食的方式。究竟是要保護、維持傳統,還是以企業化方式經營,將傳統文化做調整,好迎合其他國家人們的喜好,是當代韓國社會面對自由貿易經濟時,一個難解的議題。

三、列強環伺中的自我認同

在這些影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韓國人處在列強環伺中的矛盾心態。一方面需要得到他國的肯定,另一方面,又急於建立屬於自己的認同。《食客II:泡菜戰爭》裡的姐姐遠赴日本,成為了日本倍受肯定的大主廚後才光榮歸鄉;眾神的晚餐裡,白雪姬的兒子也遠赴海外,成為海外頗富盛名的料理師後才回韓國準備進行報復。發酵家族裡的女主人公原來是在一家頗富盛名的義大利餐廳,正要被升為主廚時辭職回到家裡的餐廳。而在這些情節中,更處處充斥著韓國料理如何被世界各國所認可的訊息。

然而,另一方面,這些戲劇中也不斷出現國外所帶來的威脅,特別是與韓國不友好的鄰國日本。食客電視劇裡遠從日本前來挑戰的料理師,將料理的競技變成了國家級別的對抗。食客電影裡的日本料理師,帶來廚師所遺留的那把刀,以及代替日本先祖對侵略韓國的道歉,最後卻成為評判誰是真正韓國宮廷料理繼承者的標準。處在列強環伺的環境之中,韓國人一方面想要維持自己的獨立,卻依然很難擺脫爭取他人目光肯定的願望。

四、作為民族主義象徵的泡菜

泡菜已經成為韓國文化與國家象徵的食品。在《食客II:泡菜戰爭》中,想要推廣韓食世界化,最重要的就是做出好泡菜。然而,我們現在所認定、代表韓國的辣白菜泡菜,其實是在十八世紀末才出現在韓國的,在這以前所謂的傳統泡菜其實是不加辣的白泡菜。而加入蝦醬的發酵方式,更是一九六零年代後才產生的。

泡菜原來是下層百姓的食品,是不入流的食物。然而,在1988年韓國舉辦奧運會時,為了找出足以代表韓國傳統文化的食物,泡菜因此被選擇出來,成為重點推廣的食品。因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富裕,韓國人逐漸建立起自我的自信與認同,因此,對於泡菜的看法,也從過去不上檯面的配菜,成為民族自尊心的表徵。因此,當代的影視劇裡面所呈現出來的泡菜樣貌,已經是韓國傳統料理裡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傳統料理的精髓。國家對於食物與認同的建構,在這些作品裡面得到最好的印證。除此之外,韓國更極力地想將泡菜推廣成為世界性的食物。2013年12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CSE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正式將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韓國人通過泡菜的世界化,得到世界的認可,泡菜成為代表韓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象徵。

五、結論

如果說日本飲食影劇作品的重點在於追求達人的完美手藝(例如將太的壽司、料理仙姬)、以及療愈的功效(例如深夜食堂、蝸牛食堂、海鷗食堂等),在韓國影劇作品裡,除了對手藝的追求之外,「競爭」與「他者」意識更是不斷出現的主題。小至人與人之間、大至國家之間的競爭,食物不只是維持生存的工具,更是表達韓國主體意識的重要媒介。對於韓國人來說,競爭之所以重要,是為了在東北亞相似的飲食文化中,找出足以代表韓國主體性的飲食文化做為認同的依據,好在日常生活裡不斷地建構屬於自己的主體認同。

相關焦點

  • 韓國網民嘲諷李子柒,泡菜不是中國食物,90%以上來自中國
    文 | 葉抱一1月9日,火遍全網的李子柒,被韓國網友嘲諷了。李子柒拍了蘿蔔、白菜等從種植到做成食物的過程,比如切蘿蔔條、醃製臘肉、製作泡菜他們瘋狂強調說:泡菜是韓國的,不是中國食物。韓國人每年吃掉200萬噸左右的泡菜,一半以上是家庭自行醃製,廠家製作的商業泡菜大概68萬噸。據世界泡菜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泡菜產業動向》,韓國約有一半以上的餐廳使用中國泡菜。如今韓國市場上面銷售的泡菜有90%以上都是中國生產的話說,這種醃製品亞硝酸鹽成分含量大,公認的致癌物,跟大中華各地的美食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 李子柒的泡菜,「醃」了韓國的民族心!解析韓國泡菜的中國基因
    泡菜,一度是聯合國最怕的食物。2013年,韓國媒體炒作「韓國泡菜申遺成功」。這則假新聞攪起了韓國民族主義的巨大聲勢,逼得聯合國發布官方警告:再炒作泡菜申遺成功就出局。不過,韓國人對泡菜的執念並未消退,相反,泡菜申遺,屢敗屢戰。最終,韓國還是把韓國泡菜列入文化遺產名錄。可這下,聯合國更頭疼了。因為泡菜是朝鮮民族的文化遺產,韓國北方的鄰居朝鮮,也迅速捲入這場泡菜戰爭。對泡菜這一文化遺產的擁有權,上升到了民族正統的地位。
  • 果醬熱點 | 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萬物皆韓國?
    最近,果醬菌在網際網路衝浪時看到一個迷惑操作,知名視頻博主李子柒因為泡菜被韓國網友衝了。韓國網友評論「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甚至有韓國網友認為,「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根本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這可真是一份泡菜牽動了千萬韓國網民的玻璃心啊,《詩經》了解一下?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辱罵:"泡菜是韓國的!」
    然而,相比李子柒的其他美食視頻,評論區卻被很多韓國網友「攻佔」了……原因就是李子柒在裡面展示了醃白菜————一種韓國網友們覺得「是韓國的、且只能是韓國」的食物。還有人藉機倒打一耙:仿佛一直以來竊取他國文化的,不是韓國人自己,而是被竊取的我們。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稱泡菜為韓國特有,連柿餅也是韓國的?
    但沒想到的是,韓國網友看到這條視頻卻炸了,因為李子柒的視頻中出現了泡菜,於是他們紛紛在李子柒的視頻下面留言:「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還有一些韓國網友的角度更清奇,表示李子柒敢稱泡菜是中國的食物,那你有泡菜冰箱嗎?
  • 李子柒做泡菜視頻走紅,遭韓國網友圍攻:「泡菜是我們韓國的!」
    據韓媒《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網友湧入評論區,有人批評起李子柒沒有聲明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無法忍受泡菜的醃製過程。還有一些韓國網友思路清奇,認為「視頻中沒有泡菜冰箱」,由此可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辱罵:「不要臉的中國人,泡菜是韓國的!」
    然而,相比李子柒的其他美食視頻,評論區卻被很多韓國網友「攻佔」了……原因就是李子柒在裡面展示了醃白菜————一種韓國網友們覺得「是韓國的、且只能是韓國」的食物。泡菜不是中國的食物。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
  • 李子柒因製作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非說泡菜是韓國的,搞笑吧?
    凡是中國文化,他們還用的,都成了他們的,而他們不用的才是所謂中國文化,我算了算,他們這樣認知下,留給中國文化不多了,就算不用得過幾年也可能出個學者考證這是從韓國傳過來的,趕緊當中國一個省吧,他們的主張只有成為中國才能實現。看到的第一條韓語評論就是中國人連這也要偷嗎,然後後面罵了一句我看不太懂的髒話,從發音來看應該就是很難聽的話,有很多的贊。
  • 李子柒做泡菜視頻又火遍外網,韓國網友嘲諷:泡菜是韓國傳統美食
    近期,李子柒分享了一則製作蘿蔔泡菜的視頻。視頻裡李子柒特意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製作泡菜,然後分別進行密封處理。這則視頻上傳網絡後,引發大量國外網友的圍觀,目前已超300萬次點擊率。然而不少韓國網友在看到視頻後,卻意外炸開了鍋。
  • 李子柒在視頻裡做泡菜,結果韓國網友炸了鍋,直言:泡菜是韓國的
    韓國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附屬國之一,它的歷史和人文習俗都與中國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國傳過去的。然而近些年,韓國在國際上卻聲稱很多具有中國元素的東西是韓國的,就連近日李子柒做了一期關於傳統泡菜的視頻,都被韓國網友在網上惡意圍觀。
  • 韓國網友又喊上了:泡菜是我們的!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
    她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短短幾秒鐘的鏡頭,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還有一些比較「機靈」的韓國網友認為,從李子柒的視頻裡看不到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
  • 韓國料理-泡菜
    韓國料理至尊—泡菜說起韓國飯桌上不可缺少的傳統料理非泡菜莫屬了!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網友圍攻,難道泡菜是韓國發明?韓國館長發話了
    李子柒在社交平臺新發布了一段視頻,講述蘿蔔從長大到被做成泡菜的「一生」,但是泡菜內容只佔2分鐘。沒想到,遭到了韓國網友的猛烈炮轟。韓國網友瘋狂留言20萬條。韓國網友留言:「記住,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韓國網友留言:「掩耳盜鈴也要有個限度吧?」韓國網友留言:「真的到了令人厭惡的程度了。就那麼喜歡我們韓國的文化嗎?」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人圍攻!韓國的泡菜其實是中國製造
    導讀:9日,李子柒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泡菜是韓國的?最近火遍全球的李子柒又上熱搜了,這次不同的是,被韓國網友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啥呢?李子柒上傳了「一生」系列的視頻,這期主題是蘿蔔、白菜等食物的成長過程,其中有一段做了泡菜。
  • 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泡菜到底是誰的?
    前兩天,#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登上熱搜。1月9日,李子柒在YouTube個人帳號上發布了「一生系列(Life Series)」古風美食視頻的最後一段,介紹包括蘿蔔、白菜等在內的蔬菜從成長到成為食物的「一生」。她把蘿蔔切成條,然後瀝乾水分,進行醃製。這段視頻一經發布在韓國引起了熱議。一些韓國網友評論說:「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
  • 李子柒做的泡菜,跟韓國有關係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近,#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討論。李子柒視頻截圖  據報導,有韓國網友看到這條視頻留下了這樣的評論:「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甚至還有韓國網友認為,從李子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根本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
  • 李子柒做的泡菜,跟韓國有關係嗎?
    據報導,有韓國網友看到這條視頻留下了這樣的評論:「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甚至還有韓國網友認為,從李子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根本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那麼,李子柒做的泡菜,跟韓國有關係嗎?泡菜又是從何而來?2013年,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韓國教授向百度發郵件,抗議韓國泡菜來源於中國,真是啼笑皆非!
    在我們國內最大的搜尋引擎莫過於百度,身邊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可以輕鬆使用「度娘」進行查詢,可以說百度中的信息包羅萬象,而最近有一個有趣的事情發生,韓國有一名教師看到百度對於泡菜的解釋,表示抗議,不認同韓國泡菜來源於中國,並向百度發郵件糾正錯誤。看到這裡小編真是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 韓國進口泡菜90%都來自中國
    1月9日,火遍全網的李子柒被韓國網友圍攻了。只是因為李子柒發布了「一生」系列的視頻,李子柒拍了蘿蔔、白菜等從種植到做成食物的過程。20分鐘的視頻,其中製作泡菜的只有2分鐘,但韓國網友還是炸了。他們瘋狂強調說:泡菜是韓國的,說是中國食物,腦子壞了嗎?
  • 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中國人那麼喜歡韓國文化嗎?」
    「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有意思的是,他們認為泡菜是他們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於李子柒在製作泡菜的時候沒用到「泡菜冰箱」,並且表示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認為中國抄襲他們的文化,甚至目前還在像召喚黑社會打手一樣,快速集結人手,舉報李子柒的這條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