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去超市買菜,發現有一種商品脫銷了,可能你沒想到,這種賣空的東西不是口罩,也不是大米,而是雞翅。我向朋友抱怨,沒想到他比我有經驗多了。他說前幾年就發現雞翅,尤其是雞翅中間的那一截翅中,一到夏天就巨貴,價格幾乎翻番。他仔細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些被一搶而空的雞翅們大多都被烤了。炎炎盛夏,烤雞翅是各種夜宵大排檔銷售量穩居前三的品種:烤雞翅和烤羊肉串,烤生蠔一起,更是被各路吃貨們譽為燒烤三大件,成為各種戶外燒烤活動中的主力。
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在超市裡的熟食檔口買烤雞回家吃。超市裡的烤雞都是現烤現賣。超市裡的烤箱都透明的,所以烤雞的過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整個的雞被固定在鐵棍上,大烤箱裡一共有十幾根鐵棍,鐵棍不僅像摩天輪一樣從上到下循環轉動,鐵棍本身也會有節奏的轉動,十幾隻表面已經烤成焦黃顏色的肉雞在烤箱裡上下翻轉,場面很是壯觀,而且烤雞的香氣可以飄得很遠,所以,烤雞成為常年的熱銷品種。
等到烤雞上桌之後,媽媽總是會把一隻雞腿掰下來給我,另一隻掰下來給爸爸。烤雞外焦內嫩,雞肉還特別進味。不過,小時候我卻很少能吃到雞翅。因為媽媽相信一種民間的說法:女兒如果吃雞翅,將來長大了就插著翅膀飛了,為了不讓「小棉襖」離她太遠,就得把雞翅放在夠不到的地方。不過這些回憶只能被珍藏起來,因為即使在家裡我不吃雞翅,外面的雞翅也躲不過。從最早把吃雞翅變成時尚的某知名洋快餐,到現在北京頗為流行的辣烤雞翅,一樣也不能少。
在整隻雞的範圍內,雞翅膀是肉最瘦,嚼起來最香進味兒,吃起來最過癮的部分。翅根類似於小雞腿,圓滾滾的肉厚但是不幹不柴,雞翅中則最適合用手舉著啃,從中間下嘴上下一擼,肉就全在嘴裡,手裡只剩下幾根骨架了。我媽媽在各種美食節目的感召下,在家裡置辦了烤箱,烤麵包,烤紅薯,當然也烤雞翅。
把雞翅洗淨,把翅根和翅中分開。為了在醃製的時候更進味兒,可以用刀子在雞翅上輕輕劃幾道。在烤雞翅的過程中,醃製是最重要也最考驗廚藝的一個環節。媽媽會用生抽,料酒,蜂蜜和鹽調一個醬汁出來,澆在雞翅上,然後放上黑胡椒碎,蔥姜攪拌均勻,然後密封好放在冰箱冷藏區,醃製兩個小時以上。有幾次媽媽也嘗試過醃製的時候放蒜,這樣烤出來的雞翅有濃濃的蒜香,口味更出眾。
烤箱上下火,200度預熱十分鐘,然後把擺放好雞翅的放入烤箱,烤上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為了保證烤得均勻,中間可以把雞翅翻一下面,在最後五分鐘,還可以在雞翅的表面再刷上一些蜂蜜,這樣烤出來的雞翅會更焦香,表面也會更油亮好看。因為各家烤箱的情況不一樣,感覺差不多快烤好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如果雞翅表面變成漂亮的金黃色,就可以擺盤上桌了。
我學著媽媽的方法,自己也做過幾次烤雞翅,感覺難度級別不高,但是美味指數沖天。自己按照自己的口味來調整醬汁,讓製作烤雞翅的過程充滿了樂趣。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空調屋裡,烤一盤雞翅,開一聽啤酒,邊吃邊看劇,生活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