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毫無痕跡地用四川話恭維人?|四川方言中的恭維語

2020-12-24 成都十八扯

| 方言十八扯 027

四川有句俗話,「人活三十幾,全靠懂得起。」

三十幾歲的人要懂得起啥子呢?我想會說話應該是最起碼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咋個用四川話毫無痕跡的恭維人。

會說恭維話應該是一個社會人不可或缺的語言技能。這裡的恭維話不一定是諂媚的行為,可能是為了活躍氣氛的俏皮話,可能是對妹子禮貌性地讚美,可能是對老輩子說的鼓勵話。

當你認同這個觀點並開始研究恭維話的時候,你會尷尬地發現用普通話來說恭維話會異常地尷尬。這個時候四川話就派上用處了。

如果你留意過四川話裡面的用詞,就會發現其實四川話的方言中存在著大量的恭維語。四川方言裡的恭維話或幽默詼諧,或生動形象,充滿了四川人的生活智慧。

按照老輩子傳授的經驗,誇人先誇長相,長相不行就誇氣質。

四川方言裡頭有很多此類詞彙。比如誇獎人一個身材好可以用敦篤、拽實;表揚小朋友長得乖可以用乖稀稀、靈醒;皮膚好則可以用白白生生、粉嘟嘟;如果上面這些詞都用不上,就可以開始誇獎氣質了,比如秀秀氣氣,富泰、斯斯文文、蘇氣等等。

我們節選兩段李劼人先生的文章來具體看下。

① 「但是郝家的香荃卻合適呀:女學生;十八歲的大姑娘,長得泡酥酥的,嫩閃閃的,比她大姐還受看;又能料理家務。」(節選自《大波》)② 「楚太婆喜歡這個大姑娘。大姑娘身體長得結實敦篤,性情又和順。」 (節選自《大波》)

四川人口語裡面喜歡用疊字表示強調的意思,泡酥酥原本是指糕點酥脆鬆軟,如果用來形容人則是指長得豐滿健壯。嫩閃閃則是形容很柔嫩的樣子,「閃閃」兩個字用來襯託前面的「嫩」字再生動不過,很是給人想像的空間。

敦篤(普通話讀作dun-du,四川話讀作den-du),「敦」原本有厚道的意思,「篤」有深厚、厚重的意思,兩個字連在一起就成了四川話裡誇講人身體結實的意思。

在老四川人的觀念裡頭,長得高高大大自然是最好,其次白白生生也是不錯,再次也要身體敦篤。

誇完了長相,我們再來擺下四川話裡面咋個誇獎氣質。

四川方言裡面誇張人氣質的恭維語相當多,比如鬼靈精、精靈、精靈鬼兒、靈醒等等。

你要問為啥子全是和「精」有關的?因為在老四川人的心裡頭,只有「精」的性格才是才這個社會吃得開,最實在的,也是四川人在為人處世中普遍認可的一種性格。我們再來看一下李劼人先生作品頭是咋個誇人的。

① 「她的兒子,就是楚用特別介紹過的那個尚未畢業的體育學堂學生,有二十二三歲年紀,滿臉精靈樣子,身體結實,舉動溜刷;對人態度很是恭順。」② 「鄧乾元把手上那張報告當成扇子,扇著自己的臉說道:「你倒精靈,向我學乖,我又向哪個學呢?」③ 「天天在城裡混,卻一臉的土相,穿得只管闊,並不蘇氣。並且遲眉鈍眼的,看著人憨痴痴的,比蔡興順精靈不到多少。」

四川人嘴裡面的「精靈」和魔戒裡面的那個沒有半毛錢關係,取的是「機靈」的意思。「蘇氣」這個詞現在很少聽到了,只有一些老四川人還在說。「蘇氣」也寫作「舒氣」,這個詞的含義比較多,誇獎人漂亮好看的時候可以用,表揚人大方脫俗的時候亦可用,另外在說有氣派,有底蘊的時候也可以用。

倘若覺得上面誇獎用的方言詞太麻煩,那我們再說幾個萬能的四川方言恭維語。

在四川,若想誇獎一個女性長得漂亮,一個「乖」字就足已。比如,「這個妹子笑起來好乖哦」,「她算是我們公司長得最乖的」。楚楚動人也好,千嬌百媚也罷,小家碧玉也行,清麗絕俗也好。如果你一時詞窮,不用緊張,單單一個「乖」字就可以全部概括完。

如果你覺得一個「乖」字太單薄了,還可以「乖乖生生」、「乖稀稀」等疊詞做強調。

如果要選十個最能代表四川語言特色的詞彙出來,「巴適」和「安逸」一定能上榜。這兩個詞在恭維中也是萬能的,無論是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上。

比如誇獎一個人的外貌,可以說「這次我你介紹相親的那個小夥子長得巴適的很」。比如形容一個地方很好耍,很好看,也可以說「上次去泡得那個溫泉很安逸」。再比如給朋友介紹美食的時候也可以說,「上次我們去吃得那個火鍋很巴適。」

總而言之,凡事在四川人心頭覺得能讓人感到愉快的,引起人們美感享受的東西可以用「巴適」與「安逸」來誇獎。所以「巴適」和「安逸」也是四川人使用頻率最高的方言詞。這裡倒是有個不靠譜的經驗,如果有人對你說「某某很巴適「,你不要當真,他很有可能只是在客套一下,不過如果說」巴適得板「那就有五六分可信了。

【往期專題精選】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四川人嘴裡的「寶器」究竟是啥子寶貝 | 四川方言

從恭祝長壽到罵人雜種,四川方言「龜兒子」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學習四川話裡四字詞的過程,就是一場想像力訓練|四川方言
    大概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瓜眉日眼」之類的詞,我們來看下到底可以填出好多四川方言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普通話裡面的「買肉買步」,如果用四川話來說就是「割肉扯布」。四川賣肉都是用一個鐵鉤把肉掛起來,客人看上哪塊了,師傅就劃下一塊。一看到「割肉」這個詞,這個買肉的畫面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四川話帶來的這種想像力是一個簡單「買肉「達不到的。我們再說回四字詞,四川方言裡也有很多四字詞帶有這種特性。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或為四川方言對應英語的唯一出版物
    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兩年前,華西都市報曾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進行了詳細報導(2013年10月05日),如今,這本外國人學說四川話的「歷史見證」重新走入人們身邊,正式出版銷售。
  • 「哪吒」四川話版登上熱搜,方言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8月3日中午票房突破18億,國產動畫齊賀哪吒登頂8月1號上午,知名主持人楊迪曬出自己與媽媽的微信語音對話,楊迪媽媽用電影中太乙真人的同款四川腔,爆笑證明四川人讀不好「哪吒」。引起全國各地網友方言「哪吒」大比拼,集體在線製作「哪吒」方言版註解大全。四川人讀「那抓」;重慶人讀「羅扎」;上海人讀「落咋」;廣東人讀「拿渣」;安徽人讀「挪炸(拖音)」;河南人讀「訥渣」。
  • 東北話四川話陝西話,如果沒方言,這些影視劇可能不會那麼吸引人
    我們在國產影視劇裡,總是能聽到各種方言。影視劇為什麼喜歡用方言呢?無非是方言具有地方特色,很多時候都被賦予地方色彩,一句方言出口就帶有當地民眾的性格和特徵,因此很容易塑造不同人物和形象。在多年來的各種影視劇中,我們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方言,包括東北話、河南話、陝西話、山東話、四川話、湖南話、湖北話、廣東話、雲南話,還有北京話和天津話,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都在影視劇中露過面,有很多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四川話遍地通,閩南語卻像是「一小撮人的熱忱」?
    @冷兔表情包(四川話:怎麼了?)所以,當我在成都吃力地與說四川話的滴滴司機聊天時,內心十分困惑:為什麼在新一線城市成都,方言使用率這麼高,閩南語卻像是「一小撮人的熱忱」?  01 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變遷  要解釋上文提出的疑惑,就要牽扯到方言變遷的路徑——引起方言變遷的一部分原因需追溯歷史。
  • 四川方言裡的「豬」
    《莊子·庚桑楚》:「人謂我朱愚」,今四川謂愚為「朱」誤謂是豬。  「銖」(或「朱」)是形容刀刃不鋒利,用在人身上便是形容人頭腦不靈敏。故世人時常將愚鈍二字連用,大約是覺得人之愚如刀之鈍。「銖」(或「朱」)的形音義,在漫長的歲月中,只將聲音意義流傳了下來,因百姓日用而不知其語源來歷,其對應的字形便遺落了。故而在書之於文字時,便借用了同音的「豬」來表示。於是乎,豬這種動物便以愚蠢的形象登場了。
  • 四川人嘴裡的「老幾」到底是老幾?|四川方言
    按資排輩的事情多了,自然有不服氣的人跳出來,這時候老前輩就會不屑地說上一句。「你算老幾?」這就是「老幾」這個詞的第二種用法。「老幾」只要在這種語境中出現,十之八九都是反問語氣,說話人臉上帶著嘲笑,語氣帶著不屑,說不定還會配上手部動作指一下。
  • 中國方言「最難排行」 找找你的家鄉話!四川居然排...
    山東話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很土,但是聽的時間長了就能感覺到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別忘了當年孔子孟子說的也都是山東話啊!  No.8四川話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由於四川人口眾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被很多人熟知。  No.7長沙話
  • 用四川方言玩一次飛花令,才曉得四川話有多好玩
    所以當喝得二麻二麻的張眼鏡提出要玩「飛花令」時,我們幾個人都以為他又先喝嘛了。「你們幾個彎腳杆。玩俗的贏不到你們幾爺子,這次我們換一個雅的。」說罷,張眼鏡就正兒八經地開始介紹起來「飛花令」。聽了幾句,我發現「飛花令」並不陌生,以前看央視某個詩詞節目時就有介紹過。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正如上述所說四川人說話極具辨識度一是不拽虛的十分接地氣二是喜歡用疊詞尤其擅長靠疊詞賣萌嗲式懟人/你這個人太不靠譜正經做事犯懶,有好事就搶前排鏟鏟chuǎn chuan作調侃語否定/還來不及生氣就被這兇狠中透露出的嬌俏感
  • 成都女生用四川話給天貓精靈配音,不僅僅是洋盤那麼簡單
    你不要說,這個95後成都妹子周玥偲給我們四川方言爭了光,她因為四川話說得好,人也長得乖,在「阿里四川方言大賽」中脫穎而出,被阿里巴巴十萬月薪邀請參與四川版天貓精靈的配音,簡直洋盤慘了。隨著網絡熱度的不斷曝光,對比蘇杭美女給大家印象儂聲軟語,四川方言剛嗲相濟,也顯得別有一番風情!
  • 四川、重慶等地的方言了解一下
    四川、重慶等地的方言了解一下時間:2019-12-06 15: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瘋求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四川、重慶等地的方言了解一下 意思是:瘋了。是四川、重慶、山西等一些地區的方言。 網絡視頻作者戲精牡丹的短視頻中經常說到人心都瘋求了哇、瘋求了哇等。
  • 如果四字方言算作成語,四川人各個都是成語接龍高手
    來四川請你們吃筍子熬肉!」這句話裡每個字都認識,但是裡面包含的四字短語卻一個都沒聽過。如果你有閒去翻看四川方言詞典,去細究這裡四字詞的出處,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四川很多四字方言詞都夠資格算作成語。方言文化是一門頗有趣味的文化,四川話無疑是其中翹楚。曾經有朋友戲言,如果四字方言能算作成語,那麼四川人各個都是成語接龍高手,畢竟四川話一是語言豐富,二是不分平翹舌音。
  • 人工智慧開口說四川話
    阿里巴巴旗下的人工智慧助手天貓精靈23日宣布,今天起可以開口說四川話了。用戶在使用鬧鐘、天氣、你想我猜等日常生活及娛樂功能時都可以用四川方言對話。
  • 明末清初,四川實行「兩廣填川」後,為何四川不說「廣東話」?
    隨著普通話的流行,全國各地之間的人們相互交流,也減少了許多讓人尷尬的局面,但是一些地方的方言依然讓絕大多數人都聽不懂。比如說廣東話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實際上對於不懂的人來說,比天書不差多少。說白了就是四川周圍的所有地區都開始大面積地向四川遷移,也就是說實際上會說廣東話的人遷移到四川的並不多。只是佔了一個很小的比重,我們都知道,所謂的同化,其實是少數人融入到大多數人當中,這才是真正的同化。
  • 四川方言丨廖興友:打卦婆,噻話多
    其中一人話特別多,其他人會埋怨這個話多者為「打卦婆」,而一籮筐一籮筐的話,就被人視為「噻話」。為什麼把話多的女人形容為「打卦婆」?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搞清楚什麼是打卦。打卦中的「打」,主要指投擲佔具,「卦」指卦象。打卦分「九宮八卦」和「五陰六陽」卦兩種,是民間一種較為普遍的卜卦方式。
  • 為何廣東和四川人,講方言大家都表示贊同,上海人說方言卻被人說
    如今人們在溝通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普通話進行交流,主要還是因為很多人都會前往大城市裡面發展,為了彼此溝通方便,於是把普通話作為主要的交流語言。不過今天要說的是為何廣東和四川人,講方言大家都表示贊同,上海人說方言卻被吐槽。提起廣東都知道是綜合實力很強的省份,當地人一般都是說粵語,適用的範圍很廣泛。
  • 用「方言」為四川「代言」全省21市(州)PK最美家鄉話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胖娃兒打爛帳,一直打到東門上,東門上的人又多,把胖娃兒擠成肉砣砣。」11月29日,「最美家鄉話」——尋找家鄉的「方言推廣大使」四川省公共圖書館網絡+全民誦讀活動集中展演在成都市金牛區鳳求凰劇場拉開大幕。
  • 在四川話裡頭啥子可以說,啥子不能說|四川話裡的避諱與禁忌
    啥子四川方言可以說,啥子詞又不能說。01 四川方言裡關於錢財的忌諱俗話說,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全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關於錢財的忌諱,四川也不例外。在四川話裡面,講究破財的意思不能直接說出來,凡事涉及到破財的詞語都會用其他的詞彙來代替。
  • 四川人,平平無奇的成語小天才
    是不是感覺似乎能大概意會說話人的憤怒,但仔細看,卻發現裡頭的四字短語居然一個都不認識?方言文化博大精深,四川話無疑是其中翹楚。別的暫且不論,光是那一串串「打腦殼」的類似成語的四字詞彙往那兒一擺,四川人的學霸體質就再也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