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獄,人間即地獄」...連神探柯南都無法破解的迷...

2022-01-05 青年電影社

他人即地獄,人間即地獄。

羅生門,是一道「兩面門」,一面朝向地獄,一面朝向天堂。

而此刻的人們,則是像生活在門夾縫裡一般,不明是非,不分善惡,糊塗一生,不知自己何去何從,究竟應該跨向門的哪面...

看過很多具有深遠意義的影片,但這部,是為數不多的一部令我久久無法忘懷的片子。

該片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的。

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的故事。

它就是——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說起電影名字你可能還有些陌生,但提到作品的導演,你肯定再熟悉不過了。

這部電影是日本大導演黑澤明的一部成功力作,影響甚遠。

1950年,懸疑電影《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羅生門》是日本影史上唯一得奧斯卡大獎的影片,黑澤明是唯一得奧斯卡大獎的日本導演,說起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永遠排在首位。

那麼它為何能獲奧斯卡呢?除了十分符合奧斯卡理念的「彰顯人性」,也許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羅生門》有著強烈的日本特色,每一吋膠片都浸透著日本特有的民族性。

從故事情節到導演手法運用到演員表演風格至服裝、道具、音樂等一切手段和表現,都具有強烈的日本民族特性。

這就是《羅生門》能取得如此大成功,進入世界影史十分重要的原因。

多線索齊同並進的「平行蒙太奇」

影片頗具現實意義,是一部講述並揭示人性的好作品。

在其中,毫不留情的讓觀眾看到了人性的自私與醜陋,欲望與暴力,靈魂與死亡,情慾與性慾...

運用插敘和第一、二人稱講述等多種手法來表現,圍繞一個中心事件——尋查武士的死因。

多條線索齊頭並進,妻子、強盜、賣柴人,巫女分別回憶與敘述,讓觀眾自動參與進來,共同找尋結果,好似一個「神探柯南」

這種手法讓我想起了威爾斯的電影《公民凱恩》

同樣的手法和表現形式,以「玫瑰花蕾」為線索調查凱恩的死因,形成平行蒙太奇,充分抓住觀眾的好奇心。

不斷拋給觀眾一個個未解之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兩部作品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臉譜化盡情彰顯「人性弱點」來引導向善

其實,電影《羅生門》是一部很好的「戲劇作品」

首先,劇中強到的矛盾衝突和情節緊湊的設置為搬到話劇舞臺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其次,人物角色性格突出並相互作用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劇中人物角色像是手拉手圍成了一個圓圈,身體都衝向中間圓心,這個圓心也就是劇中最要的「線索」——武士的死因。

劇中人物形象雖是鮮明有特點的,但每個人不僅僅是劇中人物單一的個體,他更代表著我們當今大千世界那些相似人類的共同體,這就是「共情」

把觀眾內心中所有的天使與魔鬼「勾引」出來,直指人心,引發深思。

例如妻子就代表當今很多唯利是圖、禁不住誘惑、表面柔弱善良內心卻醜陋惡毒的典型女代表。

強盜代表著社會中「情慾」的強盜、「利益」的強盜以及一切為達到自身目的不擇手段、只圖一時享樂的人類...

劇中每個人物形象像是戲曲臉譜,有代表性,但也沒有一味醜化。

你看不見的「多維空間」,你看得見的「善惡好壞」

這部作品其實並不僅為一個空間的展見,它是一個多維空間,甚至有我們的眼睛所不能看到的世界:

人道,天道,鬼道,地獄與在裡面都有相應表現。

行腳僧,賣柴人和打雜人坐在羅生門下面,好似天道神仙,觀演一部鬧劇也好、悲劇也罷的人間大戲。

盡情看人道中的妻子,武士,強盜代表自私,欲望,欺騙等眾多醜陋人性是如何上演的,在觀賞的同時加以評論和講解,說著觀眾想說的話,想著觀眾所思的事,具有導向作用。

例如在羅生門下,他們看著妻子三人的遊戲人生,默默嘆息,行腳僧以慈悲之心忍痛不已,可憐這些無法挽救的「苦難眾生」

充分揭露人性的醜惡,人與人之間儘是欺騙,他人即地獄的可怕現實,警醒世人。

結局時,在看盡人間醜惡的賣柴人還能以一顆善良之心收養一個剛出世就被父母拋棄的嬰兒,這具有很好的隱喻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啟迪人心。

嬰兒,代充著一顆初心、一顆赤子之心。

收養嬰兒並耐心撫養他長大,更告訴觀眾永遠不要丟棄這顆初心。

同時,前面所有的「惡」與這一段的「善」形成強烈對比,大惡才能大善,大悲才能大喜。

其實這人世間的事,連「神探柯南」都無法破解的迷,我們也並不需要去弄清些什麼。

導演黑澤明的意圖在於引導觀眾更多地關注「人性」,關注如何揚棄人性中惡的一面,走向光明的未來。


因為,堅信美好並嚮往美好,應該是人類一直要堅持的事情。

如果你同樣愛電影愛娛樂,關注下方公眾號,

更多資訊和驚喜等你來哦~

也可以說出你的故事,

我們一起聊百態、談人生!

👇👇👇

相關焦點

  • 《地獄變》:地獄在人間,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在閱讀《地獄變》這篇作品時,很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在良秀的身上,誠然,作為故事的主人公,他的確是不得不重視的角色。然而除了良秀,其實崛川大公這個角色,也值得分析,因為崛川大公對促成這個悲劇的故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臺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姃垠、樸鍾煥、李仲玉主演。該劇無論是場景,還是人物所營造出來的陰沉詭譎氣氛,都成功塑造了一個恐怖的人間地獄。李棟旭在戲中疑似生吃人肉的鏡頭,慘白的臉配上陰森的笑容,令人看了背脊發涼。
  • 讓·保羅·薩特:「他人即地獄」
    薩特《禁閉》劇情梗概:這個故事講述了三個進入地獄的人被分到了同一個房間裡的故事。薩特的地獄和人間的監獄有些像,是一個個的房間,每間房關上幾個人,就不聞不問任期自為了。房間的條件還不錯,像第二帝國時期風格的客廳,裡面有三個沙發,壁爐架上有一尊銅像,但是沒有鏡子。
  • 漫筆錄——他人即地獄
    因為這部作品頗與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的《禁閉》雷同,竟還用了薩特這部作品的一句旁白「他人即地獄」為標題,所謂「何其相似乃爾」是也。我無法去猜測金勇基創作這個作品的初衷,但大多人對這個作品的評價都是覺得充滿著陰鬱色彩,不太符合聖賢學者口中的「正能量」,但它又的確反映了社會上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 他人即地獄 | 薩特
    沒有了鏡子,人就只能把他人當作鏡子,從他人那裡尋求自我存在的證據,通過他人的目光來認識自我。另外,這個密室是不屬於人間的,三個剛死的人,雖然還能部分看見人間發生的事,但是已經不能再採取行動來改變什麼。 這就是劇情發生的背景和前提:沒有行動,只能通過別人的目光來認識自己。 現在來看三個主人公。
  • 《他人即地獄》他人即地獄
    關於,他人即地獄(重新把我從薩瓦迪卡拉到了思密達[抱拳])一開始尹宗佑說尹甸是地獄,後來他說他周圍的人才是他的地獄。房東阿姨是考試院裡地位最高的人,雙胞胎和徐文祖都是她培養的,考試院也是屬於她的。她是一切源頭。可最終極的boss是徐文祖,考試院裡權力最大的男人。所有人都害怕他,包括房東阿姨,因為他無所畏懼,他是真正的魔鬼。
  • 《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臺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姃垠、樸鍾煥
  • 他人即地獄?
    現實中每個人都是劊子手,又是受害者;想法設法成為別人的障礙,又讓自己墜入深淵。他人,即地獄。 我還記得曾經的喬任梁,他出事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新媒體編輯。 那天,我坐在電腦前一個晚上,都沒有更新出什麼「熱點爆文」,甚至為自己蹭流量的念頭感到噁心。我看著滿屏和我一樣的人,感到深深的害怕——這是地獄嗎?我就是那個「他人」吧。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 劇說 |《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假若不經意間墮入地獄,就會發現有人「一直在等著你」。《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臺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該劇改編自韓國點擊量高達8億次的金容基原著網漫《驚悚考試院》,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靜恩、樸鍾煥主演。
  • 他人即地獄,我們與變態,一牆之隔
    他人即地獄,出自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的戲劇《禁閉》。總的來說,可以理解為:1、與他人關係惡化時,他人即地獄。2、一個人的判斷太依賴別人時,他人即地獄。(即一個人喪失自我主觀意識,處於被環境的支配下,這個人即淪為「他人」)
  • 《他人即地獄》懸疑驚悚發燒友的狂歡
    《他人即地獄》可以看作是日劇《輪到你了》的韓版或者說是簡單粗暴明了版。《他人即地獄》人物設置比《輪到你了》簡單太多了,而且還有原版動漫《驚悚考試院》的藍本在,所以推理分析的難度並不大。「鄰居們都是神經病、他人即地獄」的驚悚效果。
  • 本周劇集推薦-《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姃垠、樸鍾煥、李仲玉
  • 人間即地獄,人間真實
    人間即地獄文 | 惠子  圖 | 網絡
  • 他人即地獄 Hell is other people|薩特
    薩特說,他人即地獄,其實並不意味著身邊所有的人對你而言即是地獄,而是當你和周遭的人相處不愉快,難以調和之時,他人對你而言就只能是地獄了
  • 目光奴役: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目光奴役:美杜莎的目光所及皆會被石化——觀察導致波函數坍縮:從如去如來的無相混沌態緣起為單一確定的經典態——萬法唯識:「坍縮發生在被意識接受的時刻」——睽睽眾目下,誰還是真己?怎樣是實相?——「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 《他人即地獄》地獄困人心
    《他人即地獄》,大概是在心情特別差的時候看的劇,越看越壓抑,看完之後大發洩了一場,隔了幾天好了。像是有魔咒一樣,因為你也被困在幽谷裡,你以為看到的黑暗睜開的眼睛是光,於是你把它當成唯一的光。奎泰帶來了救護車,金警官設置紅綠燈為救貞淑開了一條綠色的通行線,一個小轎車紛紛讓路救護車的大航拍,都能讓人眼淚鼻涕一起流。連劇末惹事精的翻轉,都讓覺得父愛偉大。其實考試院裡的殺人魔,和甕山的惹事精有點像,都是看別人不順眼,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一個是被欺負,一個是被嫌棄。
  • 《他人即地獄》,活著即煉獄.
    《他人即地獄》完結多日後,我終於補完了這部電視劇,並依舊沉浸在結局和主演李棟旭的盛世美顏中無法自拔。《他人即地獄》是一部改編自韓國評分高達9.9分的漫畫《驚悚考試院》的懸疑驚悚韓劇,講述了剛畢業的主角住進租金廉價的考試院後,即便發現了考試院裡的人都不太正常也沒錢搬出去,而後被生活的環境,身邊的人逐漸影響,最終被同化為了怪物的故事。
  • 他人即地獄——薩特名劇《禁閉》解析
    #劇後哲思#他人即地獄  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將該劇中的地獄稱為「他人投向我們的清醒的目光」,進一步強調了注視的意義,不過,將地獄看作「主觀性林立」的現代世界更符合薩特的創作意圖。  在該劇剛剛開始上演的時候,很多人把「他人即地獄」理解成為這個社會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為了個人利益不惜傷害別人,所以我們和他人的關係時時刻刻都是十分糟糕,並且這樣的關係永遠不能通過溝通來改善。但是薩特曾經撰文說上述解讀並不是他的本意,而且澄清「他人即地獄」的真實含義:「如果與他人的關係被扭曲了,被敗壞了,那麼他人只能夠是地獄。」
  • 罪孽之塔:他人即是地獄
    作品的畫風有些像去年很火的臺灣遊戲《返校》,都是充分利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恐怖的氛圍中,而且這部短片因為時長很短就兩分多鐘,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恐怖元素更集中的體現了出來,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地獄的場景等等,而優秀的音樂音效更進一步渲染了恐怖意境。
  • 薩特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
    他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6月21日,北大教授董強所做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第三十一講《薩特:一位哲學家的文學夢》給予了解答。被稱為「世紀的良心」讓-保爾薩特是二十世紀法國聲譽最高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戰後法國知識界的一面旗幟,享有「世紀偉人」「世紀的良心」之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