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從《我心燦爛》看劉文武的道德理想國

2021-02-09 影視獨舌

在電視劇的娛樂功能漸漸放大,而教化功能漸漸隱退之後,螢屏上出現的多數是商業劇,以迎合大眾趣味和時令價值觀為主,以求碰個彩兒、買個好兒,用堅挺的收視率換豐厚的回報。很少有人跟觀眾掏心窩子了,撩動大傢伙一起吐槽或許有,但誠心誠意地以傳統道德和正向人格與觀眾交流的,真不多。正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的《我心燦爛》就是這樣一個異類。

說到《我心燦爛》就不能不說其製片人劉文武。這是中國電視劇界的傳奇人物,他掀動過極端高大上的《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為代表的歷史劇高潮,也開闢過《醜女無敵》這般極端商業化的「山寨劇」的先河。沒有人能像他這樣在兩極遊走,兩邊都曾引領風潮。如今,他和他的製作團隊正在致力於「道德三部曲」的打造,第一部是《孔子春秋》,第二部是《我心燦爛》。

道德文章從來難做。古往今來,沒有人願意被耳提面命。網絡時代,每天都有極盡感官刺激的視聽產品上門。道德文章要想戰勝逆反心理,需要潤物細無聲。要想和很黃很暴力競爭,只能靠故事講得崎嶇又入心。由孫豔華編劇並導演,王志文、艾麗婭、朱剛日堯、王思思等主演的《我心燦爛》,在這方面做了功課,費了心血,也見了成效。

(1)家庭與時代

讀解《我心燦爛》,可以家庭為單位,洞察時代風雲。

葉文祥(周野芒)一家是時代棄兒。葉父是大商人,解放後定性為剝削階級。葉父逃到了臺灣,葉文祥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苦日子一過幾十年。《芙蓉鎮》裡的秦書田什麼慘樣兒都知道吧?葉文祥同樣是掃街的,任何一個貧下中農路過,都可以施以訓斥。戰戰兢兢,唯唯諾諾,自家的東西不敢要,自家的老婆不能用,自家的學問沒處使。更悲催的是,撥亂反正終於有了脫帽的機會,一查檔案他根本不是在冊的「右派」,這個壓了他多年的帽子摘無可摘。這就是個人被時代玩死的典型案例,在轟轟烈烈的革命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這般階下為囚,死去活來,無處為家。有這樣的經歷,人不變態又能怎樣呢?葉文祥的自私、懦弱一直是這部劇的戲劇推動力之一,他似乎別無選擇。

彭世忠(周迅)一家全是流氓無產者。世道紛亂,小人得志,這個小時候飯都吃不飽的傢伙當上了街道革委會的頭頭,開始了欺男霸女、魚肉街坊的混蛋生涯。他是葉文祥生活中的魔神,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打文祥」,然後覬覦人家的老婆。他也是趙方圓(王志文)一家十幾年吃糠咽菜苦難史的製造者,全不顧趙家內當家唐姐曾經的恩惠,一次次無恥地敲詐。凡流氓無產者,都是沒有底線的混世魔王,毀個約,扯個慌,耍個混蛋,那是看家本領。老彭如此,他的兩閨女一文一武,本質上也是如此。老大新華是衝動型,直給,硬上,愛誰誰。老二美華是精明,拐彎,暗地裡使勁兒。這一家子各顯神通,是這部劇矛盾衝突的永動機。

趙方圓一家是普通市民,他本人是葉家商鋪裡的夥計出身。他們成分不高也不低,面目不紅也不黑,本來不應該身處漩渦中心。可是架不住炮捻子那紅(代樂樂)降落在了他們家的院牆裡,第一集裡就讓他們與「反革命」為伍了。中間還回來一趟,讓趙家仁(朱剛日堯)的家庭立生裂紋。趙方圓如果讓倪大紅演,那就成了十足的「老好人」。由王志文來演,大家惦記著他以往的英風俠氣,這個人物再窩囊,也覺得「將以有為」。彭家得志,葉家倒黴,那是共和國的火紅年代。彭家落架,葉家平反,那是新時代大踏步而來。趙家則是不管在密雨如織的時代,還是八仙過海的時代,都不是最紅的,也不是最綠的,而是頂著風,逆著水,奮力守護著高貴的「中國良心」。

(2)個人之品質

分析這部劇,也可以個人為麻雀,解剖出不應該被忽略的珍貴品質。

趙方圓的閃光品質是守諾。一幅《清明上河圖》的贗品,被彭世忠作為武器,壓了趙家十年都不止。為什麼?因為葉父臨走前把這幅畫交給趙方圓保管,他就死也要守得畫的安全,完璧歸葉。這有些像武俠小說裡的「奪寶」模式,一部武功秘籍百家搶,一幅明代畫牽動三家心。眼瞅著塵埃就要落定,平地又生出一番兒,畫還是不能歸還主人。一諾千金,趙方圓為此降低了全家的夥食水平,在神氣活現的小人面前低頭,甚至還要犧牲女兒的青春。在行將就木時,他還惦記著畫,感嘆自己「方是原則,圓是方法」的一生留有遺憾。守諾成了精神信仰,可敬。守諾守到不近人情,可嘆。

趙家仁是醫德的化身。醫者父母心,在他還沒當醫生的時候就知道換位思考,拯救了危難之中的那紅,將家庭拖入整體的危難。當了醫生之後,他更是不看領導面子,不恤老婆前程,只管行使一個醫生的神聖責任。他的死穴是那紅,這個哈雷彗星般的女人一出現,他就六神無主,行為昏聵。但他真的是一個好醫生,一個在今天的白衣天使裡不太容易看到的醫生。

趙家慧(王思思)是堅守愛情的楷模。為了心上人,她不怕上山下鄉。為了家裡人,她的淚水心中流。流言蜚語不改其志,潑婦當門寸步不退。禍事臨門,歐陽進了監獄。不離不棄,她在牆外苦等。王寶釧寒窯十八載,趙家慧一等整九年。如果導演不給雲開日出、花好月圓的結尾,觀眾是不答應的。

趙家信(曹徵)是做生意的,他的關鍵詞是誠信。商人分四品:一流的先要臉後要錢,二流的先要錢後要臉,三流的要臉不要錢,四流的要錢不要臉。趙家信經商的過程就是在這四條河流裡飄蕩搖擺,他堅守過,沉淪過,最後回歸。他的身上帶有改革初年企業家的原罪,但他並沒有徹底迷失。

趙家義是正義的守護者,從小到大一直守護著不幸的妹妹。趙家好是寬容的化身,雖然遭到了戕害,但默默地原諒了加害者。

每個人都代表一種品質,六根柱子支撐起了劉文武道德理想國的大模樣。當然還不止這些,其他人物也都參與了道德探討。強情節的推進中,總是上演背離道德還是回歸道德的艱難抉擇。一幅畫,畫的是道德百態圖。

(3)敘事與演技

像所有的情感劇一樣,兩三家人的糾葛鋪滿了螢屏,婚戀和仇怨局限在這個圈子裡發生、解決。跟其他情感劇不大一樣,這部劇像傳奇劇一樣「說死人就死人」,葉之火、葉夫人、彭世忠、趙家好都死得比較突兀,每次都掀起了血雨腥風。這些略顯刻意之處所以還能下咽,是因為這部劇的生活質感做足了,無論是大清早憑票買肉「七層樓」,還是街頭推銷美容霜的活報劇,還有80年代二逼青年的搖擺舞和爆炸頭,都能勾動我們的回憶,撫慰我們的心懷。編導孫豔華在構築情節上還需加油,但在生活質感的營造上已見功夫。

王志文一直是亦正亦邪的,好壞由心,這次依然妥帖。出彩兒的是周迅的彭世忠和周野芒的葉文祥。此周迅非彼周迅,男,中央戲劇學院教師,潛伏在教師隊伍中的實力派好演員。這個臉譜化的人物,由他的娃娃臉充任,少了很多戾氣。再加上他的滑稽演繹,討嫌的同時多了些可愛。周野芒當年是老版《水滸傳》裡的林衝,那會兒是文氣陰狠的殺手,這次是可憐又可恨的知識分子。這部劇裡寫進骨髓裡的其實是葉文祥,他的不幸固然是時代之所賜,個人心性裡的陰沉、自私甚至毒辣也清晰可見。書讀得多不見得能陶冶人性,也有可能給壞的行跡找到心安理得的辯護詞,「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不是空話。

幾個年輕人裡,朱剛日堯和丁柳元相對成熟,曹徵和王思思的形象與角色匹配度高,王翊丹和王檸分飾彭家姐妹,表現搶眼。總的來說,壞人總是有較大的塑造空間,演來過癮,好人總是束手縛腳,考驗演技。這部劇只有王志文一個大牌,但陣容搭配頗見匠心,哪怕是露面不多的何支書也看上去很像那麼回事。

看這部劇,我更加堅信:電視劇必須有表達。表達得好不好是能力問題,表達不表達是態度問題。敢於做道德文章就是勇氣,能感染到一群人就是功德。

文/李星文

《我心燦爛》故事梗概

70年代後期,南方某小城的一個小宅院裡生活著趙、葉、彭三家人。趙方圓和老伴唐妙香養育了趙家仁、趙家慧、趙家信、趙家義、趙家好五個孩子,一家人過著清貧但溫馨的生活。趙方圓受父親之託,幫葉老保存著一幅畫。一次意外中,為救家仁的未婚妻那紅,古畫落入彭世忠手中,彭世忠以此不斷向老趙要挾勒索,甚至他女兒彭新華也加入其中,以此拆散了趙家慧和歐陽的愛情。葉老兒子葉文祥一直恐懼出身問題,拒絕承認古畫與自己有關,改革開放後,他得知古畫真正價值後,又軟硬兼施逼趙方圓歸還古畫。為了信守父親的承諾,趙方圓與彭家展開了漫長較量,圍繞著古畫,三家的兒女們也展開了他們各自糾纏的愛恨情仇,幾十年過去了,古稀之年的趙方圓終於見證了物歸原主。


想關注「影視獨舌」,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於影視獨舌】

這是由草色青青&百思藝騰聯合出品的自媒體矩陣,涵蓋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網站五大載體。由資深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資深媒體評論家宋子文加盟,提供深度的影視觀察和產業剖析。高冷、獨立、有料,是我們的追求。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是我們的服務。

相關焦點

  • 《我心燦爛》:跟觀眾掏心窩子講故事
    正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熱播的《我心燦爛》是一部講述堅守的電視劇,是一幅以道德倫理和人性人心互為經緯交織出的世間百態圖,展現了中國社會近三十多年來在道德層面發生的變化,也讚美了無數平凡中國人在這個過程中對道德底線的堅守。CSM數據顯示,《我心燦爛》前13集平均收視率達1.03%,單集最高達1.21%。
  • 影評《我心燦爛》:中國人的道德脊梁
    第一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這是第一製片人(zhipianquan)第433期文章『每一條微信與中國影視產業同步』   《我心燦爛  王志文飾演的趙方圓在《我心燦爛》裡解釋他的動機,就引了《論語》裡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可見就是這麼回事,縱使經過「文革」的十年浩劫,中華民族的思想脈絡依然綿延不絕,再怎麼折騰,中國人的精神內核還在,魯迅講我們中國人有
  • 《我心燦爛》將開播 應岱臻春夏上演鮮肉情侶
    《我心燦爛》應岱臻、春夏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北京響巢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著名出品人劉文武醞釀十年傾情打造,王志文、艾麗婭、鄧安奇、應岱臻、春夏、李昶等一眾新老優秀演員集結的35集現代家庭情感大劇《我心燦爛
  • 王志文演繹「中國好人」,《我心燦爛》今晚登陸央八
    >
  • 【線下】專家趣評《我心燦爛》:匪氣,雨劇以及搗漿糊
    第一部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源頭,做了一部《孔子春秋》,但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播出,寫的是中國最基本的傳統道德文化幾個字:仁義禮智信;第二部就是《我心燦爛》,想表達的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對傳統的美好道德的選擇、堅守;第三部劇本也早就完成了,但是一直沒有拍,就是解脫當下社會道德問題。這是完整的對道德問題的思考。
  • 海賊王中的大和就是尾田榮一郎先生的理想日本國
    我個人非常喜歡尾田榮一郎先生,才華橫溢,是第一個將真實歷史畫入漫畫的人,並且尾田榮一郎還是一個純粹的愛國人士——雖然他是一個愛日本國的人,但是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
  • 讀書·《理想國》
    拋去我們做為一個現代公民的道德和法制思想,純從論證的角度出發,我其實也認為第一卷中的蘇格拉底對於正義的好壞也沒有做到十分完美的論證。說到底,蘇格拉底其實也明白自己論述中的漏洞,所以才將自己在第一卷中的全部論述形象地概括為「我就像一個饕餮之徒,把每道菜都一掃而光,卻沒有細細品味」[8]這是蘇格拉底對「智慧」追求的不滿足。 格勞孔同樣也不滿足。
  • 《燦爛人生》:理想與現實同樣美好
    一個個豐滿鮮活的人物,慢慢浮現在心間,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性格,他們的選擇,給我留下了巨大的遐想空間,讓我此時此刻敲下了這些文字。一篇短短的影評顯然說不盡我心中的感慨。因此我只能挑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確切地說,是兩個人,也就是故事的兩個男主角,馬代爾和尼古拉。他們是兄弟,但從性格到外表到人生道路,都截然不同。
  • 電影《銀河補習班》:位我上者燦爛星空
    康德在其純粹哲學領域中,正是將須解決的問題歸納為1.我能知道什麼?(形上學)2.我應做什麼?(道德倫理)3.我可以希望什麼?4.我認識什麼?鄧曉芒在總結康德的哲學思想時曾談到,康德將哲學上升到人本學、人類學的角度,試圖構建出關於人類的活動規範,為人類生活提供普遍性原理。李澤厚先生曾翻譯過康德的名言,「恆有二者,餘畏敬焉。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人本是什麼呢?
  • 縱深彈性防禦戰術的起源:回顧1918年協約國軍隊防禦作戰理論發展
    隨著1918年德軍採取了新的進攻戰術,在每次進攻中基本都能取得戰術突破,傳統的「硬性防禦戰術」已經不能適應作戰的需要,協約國軍隊開始嘗試使用新的防禦戰術來阻止德軍的突破,即縱深彈性防禦戰術。承受化學炮彈攻擊的英軍步兵縱深彈性防禦戰術1918年協約國軍隊在幾次防禦作戰中的經驗表明,硬性防禦戰術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戰爭模式,德軍炮兵可以完全壓制第一防禦陣地的整個戰術縱深,使守軍的抵抗能力遭到極大的削弱
  • 劉瑞琳的「理想國」
    當「堅守」這個詞出現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猜錯了,她原本以為是「理想」。從2010年開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貝貝特公司出版的圖書,會被打上「理想國」的字樣——北京萬聖書園老闆劉蘇理曾對劉瑞琳說過,把許多書放在一塊兒,北京貝貝特的書一眼就能認出來。「理想國」的字樣打出來後,識別度更為明顯。
  • 遲來的邂逅,趙愛華的「理想國」
    理想國裡有圓缺陰晴 花落花開理想國裡植物和昆蟲最纏綿看他們談戀愛生孩子還有
  • 理想國 | 契約論、義利觀和慎獨精神
    格勞孔素來見義勇為,而又猛烈過人……我對于格勞孔和阿得曼託斯(格勞孔的弟弟)的才能向來欽佩……賢昆仲(賢良的兄弟)不愧為名父之子。這一段摘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著《理想國》的第二卷,是作品中蘇格拉底對同行年輕人格勞孔的評價和讚美。在第二卷的前三分之一,基本上都是格勞孔關於正義的闡述,包括正義的本質和起源、正義的表象和實質以及關於正義的付諸行動。
  • 為孔侑去看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我卻愛上了這裡……
    結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是時候來追追劇聊聊八卦放鬆放鬆啦,你們都來陪小辛聊聊天嘛,BOSS才會給我獎勵雞腿哦~~ (,,• ₃ •,,) 然後在各方的安利之下,懷著對孔侑《熔爐》《釜山行》中實力演技的期待,小辛毅然決然花了88分鐘時間去看了神鬼怪的第一集。(話說這個進度條真是有嚇到我)
  • 如何理解《理想國》中的共母概念
    我有理由相信她們身上的某些特質與《理想國》中的女性形象有頗多重合之處,對於她們的個案研究有助於我們釐清柏拉圖試圖在《理想國》的共子共妻理論中注入的偉大願景,而這對於我們理解作為理論模型的共和國是非常有幫助的。我要介紹的第一位女性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歌者,王菲。什麼是王菲身上迥異於她人的特質,有錢或者有名,馬雲也有錢也有名,但恐怕沒有人會認為王菲和馬雲是一類人。
  • 賞讀柏拉圖的《理想國》:走進理想的大門
    作者:梅荷一、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斯多德的老師《理想國》是他的代表作,全書借用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和一些哲學家的對話呈現出了他的哲學理論。讀《理想國》,會讓你感覺到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聆聽哲學大師們環環相扣的精彩對話。
  • 2020年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揭曉 青年作家雙雪濤以《獵人》摘得...
    2020年10月28日,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在京盛大揭曉。青年作家雙雪濤以作品《獵人》摘得首獎。這一獎項由當代頂級腕錶中最具創新能力的瑞士品牌寶珀BLANCPAIN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出版品牌理想國聯合發起,旨在創立兼具權威、影響力、持久性與國際對話能力的文學獎。
  • 央八《我心燦爛》眾星雲集 王志文再度刷新「國民度」
    三十多年裡,圍繞著古畫,趙家、彭家、葉家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電視電影雙開花 2014堪稱王志文年 剛開年,離開熒幕已久的王志文就以一部《大丈夫》衝擊螢屏,一時間「老牛吃嫩草」的歐陽教授家喻戶曉。
  • 第4屆鄭州普羅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8月22日首劇開演 | 理想國給...
    如果說理想少年營,是讓孩子們在親身的實踐中,更懂自己,更懂世界;那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則是用藝術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啟迪孩子的心靈。2017年-2019年連續3屆的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探索戲劇教育 詮釋藝術魅力從2017年首屆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到2019年第3屆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3年來,跟隨戲劇的腳步,我們已走過13個國家,在藝術文化中心演出近百餘場
  • 柏拉圖《理想國》:不為某個階級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幸福
    而人之所以為人,高於其它動物,就在於人的本性中有超越獸性的存在,精神的美好,靈魂上的美好,才是最為正義,最為道德的。在《理想國》中,柏拉圖利用了一個十分著名的洞穴故事來闡述自己的理論。這個故事就是:曾經有一群囚犯,他們手腳都被鎖鏈捆在牆壁上,連轉身都是奢望,只能背對著洞口,終日面對洞穴內的黑暗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