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賽通研究院院長梁金千帶你洞察數據安全技術發展趨勢

2021-01-17 51cto
億賽通研究院院長梁金千帶你洞察數據安全技術發展趨勢

12月初,冬日陽光溫暖的午後,記者來到了億賽通研究院院長梁金千先生的辦公室。初識梁院長,感覺他十分和藹可親。進門落座後,梁院長說屋裡有些冷,然後為記者開了空調。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開始了正式的採訪。

作者:杜美潔來源:51CTO|2019-12-19 17:08

【51CTO.com原創稿件】12月初,冬日陽光溫暖的午後,記者來到了億賽通研究院院長梁金千先生的辦公室。初識梁院長,感覺他十分和藹可親。進門落座後,梁院長說屋裡有些冷,然後為記者開了空調。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開始了正式的採訪。

數據安全形勢依舊嚴峻,安全事件層出不窮 

近年來,數據安全形勢愈發嚴峻,數據洩露事件層出不窮,給很多企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和聲譽影響。尤其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AI)、大數據等IT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數據安全風險。

億賽通研究院院長梁金千

分析數據安全事件不斷湧現的原因,梁院長認為,數據作為信息的載體,使用越來越廣泛,即使數據洩密的概率不變或有所下降,洩密的事件也會越來越多。而且有價值的數據能帶來巨額的收益,為了獲取數據牟利,當前數字資產已經成為黑客的重點目標,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也逐漸向盜用數據、售賣數據方向滲透。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數據使用者的安全意識還沒有跟上數據快速增長的步伐。

保護數據資產安全,企業需遵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原則

回顧分析眾多的數據安全事件,億賽通發現,企業的安全漏洞主要集中三方面:一是,領導和員工信息安全意識淡薄,事前對信息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出事後才引起重視。二是,沒有建立適合企業的信息安全規範和信息安全使用的規章和制度或者沒有很好地執行已制訂的信息安全規章制度。三是,企業對信息安全的投入嚴重不足。

那麼企業究竟該如何保護數字資產安全呢?「安全是面,不是點,企業要對數字資產進行有效的保護,必須多方面綜合考慮,不能單一依靠信息安全產品,甚至是不適合企業自身的安全產品。」梁院長建議,遵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原則。首先企業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識,制定信息安全規章制度。兩者相輔相成,企業應堅定的落實執行。其次,還要有相應的安全產品來輔助,保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實施。

梁院長指出,目前企業應對數據安全風險主要採用數據加密和審計兩種技術。數據加密能有效防止數據的洩露,但加密技術存在限制使用範圍,影響企業與外部交流和進行數據交易等。數據和用戶行為審計雖然能有效跟蹤數據的使用情況,但只能做到數據安全風險事後處理,難以在發生數據安全風險前進行有效的防護。

從文檔防護到數據安全智能防護,億賽通護航企業數據資產安全

為了幫助更多的用戶提升數據安全防護能力,作為專業的數據安全廠商,億賽通從文檔防護到數據安全智能防護,提供了眾多產品,在終端上適配近千種應用,並提供完善的全行業數據安全解決方案。現在,已擁有上萬餘家客戶及400百多萬個終端用戶。

據梁院長介紹,億賽通堅持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及安全服務三大業務聯動發展。針對結構化數據安全,億賽通提供了資料庫審計(DAS)、資料庫防火牆(DAF)、資料庫脫敏產品。針對非結構化數據安全,億賽通提供了終端數據安全(文檔安全管理系統CDG、文檔加密軟體DSM、涉密電子文檔管理系統CDMS、安全智能管理平臺DSIP)、存儲數據安全(全磁碟加密、文件保險箱、可信介質管理軟體、安全U盤等)、網絡數據安全(審計DLP、代理DLP、郵件DLP)以及應用系統數據安全(加解密網關、準入網關)四大類別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億賽通數據資產安全分析系統TIS/V1.0榮獲2019年「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證書」。這是繼「電子文檔安全管理系統(CDG)」和「數據洩露防護(DLP)系統」之後,億賽通第三次獲得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定。

此次採訪前,記者在了解億賽通產品時發現,網上有很多關於億賽通產品破解的內容。所以採訪時記者特別問及了對自家產品被破解這件事的看法,是否真如網上所言可以被破解。梁院長並未立馬回復記者,而是打開了自己電腦,記者看到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排列的破解文件,以及對應的研究分析類文檔。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們一直在跟進這件事,並及時提升產品防破解的能力。億賽通作為數據安全領域的頭部企業,用戶的覆蓋面比較廣,已部署的終端上千萬,引起技術愛好者、破解者以及惡意競爭對手的重視,進行技術探索和惡意破解,不足為奇,正如windows的病毒遠遠超過linux的病毒類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充分說明億賽通在數據安全市場的實打實的行業地位。」梁院長回答說。

目前,億賽通的安全產品,均有各種安全機制,如文件類型識別、文件內容識別、進程籤名驗證、內容識別危險操作預警程(包括破解)、程序自保護等,在沒有啟用產品提供的這些安全機制下,部分破解方法或工具確實可以破解,但在啟用了產品所提供的安全機制情況下,目前市面上的各種破解均能有效防禦。

回顧2019年,億賽通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上所做的技術改進。梁院長總結道,在產品研發方面,主要針對不同行業客戶的特殊需求進一步做了產品的細化和差異化,同時將現有產品移植到國產作業系統和國產CPU(已支持Arm、龍芯)上,並推出了全新產品資料庫防火牆和數據資產安全分析平臺。在技術創新上,探索了能夠應用於微數據和大數據的相關技術,並在區塊鏈技術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技術儲備。

說到大數據安全技術,他坦言:「在這方面,業界還處於技術研究,實驗性的階段,因為在理論和方案上還有些地方不能說通,無法實用化。預計大概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出現落地的大數據安全產品。目前除了數據脫敏類產品,還沒有一款真正落地的實用型產品。」

採訪尾聲,展望未來數據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梁院長認為,加密技術(包括區塊鏈技術)、沙箱技術、內容識別技術、脫敏技術仍是未來數據安全產品的主流技術,只是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等會根據現實的用戶需求和產品的形態而變化。

比如,內容識別技術現在文本識別方面相對比較成熟,但是在圖像識別上,還相對較差,例如水印技術太明顯影響用戶使用。再比如,脫敏技術還處在用星號等方式簡單的替換階段,無法考慮是否丟掉了重要信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他還表示:「物聯網、5G、AI等新技術的發展,給數據安全產品發展帶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目前,基於物聯網的嵌入式數據安全和基於人工智慧的大數據安全,這兩個方面目前市場上都沒有相對成熟的產品,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註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責任編輯:

藍雨淚

TEL:(010)68476606】

點讚 0

相關焦點

  • 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院長王俊傑:零售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
    9月16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第三屆廈門國際智慧零售展」上,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院長、亞太智慧零售產業聯盟理事長王俊傑帶來年度重磅發布:《5G零售行業應用白皮書》——蘇寧&尼爾森。
  • ...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院長曾和平:精密光學在重慶科創發展...
    重慶傑出人才代表、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院長曾和平進行《精密光譜技術與發展機遇》主題演講21日上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在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院長曾和平發表了演講。
  • 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龍崗區人民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羅智泉,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院長王紹娟,深圳龍崗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大數據中心主任樂文忠,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局醫政科科長嚴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代理院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崔曙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院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戴建崗,以及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專家團隊和區域內醫療專家等出席了當天的籤約儀式
  • 中國數據內容大會發布2020中國數據內容發展報告 首次定義數據內容
    大會聚焦數據內容與可視化這一流行敘事模式,讓人們感知數據運用和可視化實現中的科學精神與邏輯,提升數據敘事素養;進一步帶動可視化技術的國內推廣和國際交流;激發數據開放及其公共價值,促進其在媒體和企業、政府等機構間發揮溝通作用。大會於上午9時正式開始,新浪集團首席信息官、新浪AI媒體研究院院長王巍先生致開幕辭。
  • 夜間旅遊正當時 馬蜂窩發布夜遊消費趨勢洞察
    原標題:夜間旅遊正當時 馬蜂窩發布夜遊消費趨勢洞察   旅遊「夜」活力,
  • 醫療數據安全是醫療信息化發展優先議題,數據智能技術助力醫療大...
    4.醫療信息洩露事件高發,醫療數據加密算法有待加強。5.數據管控制度完善相對滯後,有待進一步研究發展。 六醫療數據安全智能化發展趨勢1.數據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安全防禦技術思路從被動轉變為主動。2.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醫療數據安全保護,實現信息防篡改可追溯。3.醫療數據云存儲不斷普及,數據云防護成為新方向。4.醫療數據防護需求增長,專業醫療數據安全解決方案受到青睞。5.電子籤名技術持續發展,醫療數據讀寫權限控制機制不斷完善。
  • 專訪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院長王俊傑:5G將為智慧零售帶來「五新...
    近日,蘇寧易購聯合尼爾森中國與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發布的業內首份《5G零售行業應用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作為零售業界首份5G應用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發布後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白皮書指出,伴隨5G時代的到來,零售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將更獲期待,從網際網路技術本身,和基於信息技術發展的服務應用功效看,5G技術在零售行業的應用前景,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競爭態勢。
  • 在2020年開端,你應該看看百度研究院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2019年,人工智慧正在沿著穩定的發展軌跡不斷前進。這些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未來的一年應該向哪些方向發力?為此,百度研究院近日發布了關於 2020年的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這些底層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技術融合趨勢的增強意味著,2020年,我們即將開始進入 AI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時代。  近日,基於近十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積累及全球範圍的產業應用實踐經驗,百度研究院正式發布了 2020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 網際網路時代,教育大數據的核心技術及發展趨勢!
    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的數據量逐漸龐大,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社會各行業在時代之下,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浪潮,將大數據技術全方位與自身業務、管理等方面相結合,使得各行業獲得更加良性、科學的發展。其中,大數據在教育領域之中的應用,是實現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教育大數據具有其自身的獨有的特點。因而,在時代之下,需要找尋到教育領域的特點,把握教育大數據的發展趨勢,推動教育領域的優化改革。
  • 山東金融科技論壇在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辦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副巡視員張樹強、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孫殿義、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校長陳嘉川出席論壇並講話。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劉勇、山東產研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徐如志、北京派盟互通科技公司首席專家關恆、浪潮集團金融科技技術總監仲光磊分別就「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及趨勢」、「金融科技助力科創金融創新發展」、「智慧支付行業前瞻」、「金融科技築基網點智慧化運營」等主題做了專題報告。
  • 數據「可用不可見」?讓數據安全共享流通的清華技術來了
    對於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長聘副教授徐葳來說,成為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華控清交」)首席科學家,是「誤打誤撞」。從單純想解決科研過程中的數據獲取問題,發一篇不錯的論文,到成立華控清交,基於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教授40年前的理論成果,自主開發一系列基於多方安全計算的隱私計算技術,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為我國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保障,這是一個「從0到1」的原創成果轉化為技術、產業的案例,這也是以清華控股為代表的高校企業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的故事。
  • 大慶市油頭化尾工程技術研究院揭牌暨名譽院長聘任儀式在我校舉行
    (通訊員 王微 記者 劉桐同)9月23日,大慶市油頭化尾工程技術研究院揭牌暨名譽院長聘任儀式在我校機關樓四樓會議室舉行,我校傑出校友、黑龍江省化工學會會長、大慶市人民政府顧問萬志強受聘為大慶市油頭化尾工程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 Versant技術副總裁:全移動性將成雲數據管理發展趨勢
    在雲環境中進行數據存儲時,最關鍵的問題、最複雜的問題在於資料庫事物。他舉例說道,在銀行中存取款數據是放在同一臺伺服器中的,但在未來雲銀行中你的帳戶和取款記錄實際上是位於不同節點的,這時要保證數據安全在單節點之下是比較好實現的,但是如果是在分布式的情況下實現則是非常難的。而利用雲資料庫則可以直接解決這種分布式的事物,從而促進行業發展。
  • 解讀2020數據分析技術十大趨勢,看DataFocus如何持續創新!
    新冠疫情期間,機器學習(ML)、優化和自然語言處理(NLP)等AI技術正就病毒傳播、應對效果及影響提供重要洞察和預測。 而強化學習和分布式學習等其他更智能的AI技術正在創建更具適應性和靈活性的系統,用於處理複雜的業務情況。例如,基於代理的系統可對複雜系統進行建模和仿真。
  • 南航成立飛行安全研究院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南宣)8月27日,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暨飛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當天一同掛牌的還有南航「飛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未來該基地將承接來自社會和合作院校的產教融合實訓需求,進一步推動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產學研」綜合平臺。據了解,研究院將以飛行安全為核心,密切關注國內和國際有關飛行安全管理的最新動態和趨勢,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
  • 每經專訪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孫建平:城市運行安全最大...
    每經記者:朱玫潔 每經編輯:楊歡近日,《上海城市運行安全發展報告(2016~2018)》藍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出爐,被稱為是上海的城市體檢報告。「城市是一個巨大的運行體,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個事故都可能為區域或者整個城市帶來風險。」該報告主編、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孫建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 迎接全國兩會 | 市人大代表、光啟高等研究院院長劉若鵬: 發力尖端...
    迎接全國兩會 | 市人大代表、光啟高等研究院院長劉若鵬: 發力尖端製造業 突圍「卡脖子」困境 2020-05-17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兼具科技前瞻與產業指導性
    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百度搜索大數據洞察七大行業疫後發展趨勢,全鏈路營銷助力企業增長
    5月19日,百度聯合羅蘭貝格發布《基於百度獨家搜索大數據的中小企業發展洞察及成長之策》報告。該報告洞察分析了疫情後的消費變化,以及生產製造、商業零售等七大行業發展趨勢,並為中小企業提出應對策略。
  • 慧科研究院2020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正式發布,聚焦數位化人才
    【獵雲網北京】12月22日報導12月21日,以「Digitalent數位化人才」為主題的慧科研究院2020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發布會在慧科集團總部舉行。慧科集團合伙人、慧科研究院院長陳瀅博士基於對未來2-3年教育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從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視角,與到場的專家學者、高校老師、媒體等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必經之路。這是慧科研究院自2014年以來,連續第7年發布的教育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