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可及》:一場命運安排的相遇,透過友情審視生命與愛的意義

2020-12-22 月半悅讀

這是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法國電影,《觸不可及》。

德瑞斯因搶劫珠寶店,被判了六個月監禁,剛出獄,又被母親趕出了家門。

無家可歸的他在街頭流浪,在寒冷的夜裡,與一群流浪漢共享一份炸薯條,說著沒有營養的笑話。

等到天亮,大家再次各奔東西。

最近一段日子,沒有收入來源的德瑞斯,就是這樣熬過夜晚最冷的那段時光。

凌晨空曠寂靜的街道,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01、一場命運安排的相遇

德瑞斯不得不為生計奔波,在一天早上,他和很多人一樣守在一扇金色大門前。

對德瑞斯來說,這是一扇改變命運的大門,因為大門的後面,住著大富翁菲利普。

這是一個因跳傘發生事故,摔斷了頸椎,導致全身癱瘓,只剩下腦袋能動的可憐的有錢人。

這是一場命運安排的相遇,菲利普要高薪招聘護理,德瑞斯卻不是來應聘的,因為他根本不懂一點護理知識。

他只是來走個過場,希望菲利普能為自己在辭退信上簽名。

這樣,他就能因面試失敗,領到足以讓他維持生計的失業金。

很意外,菲利普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讓他第二天過來拿辭退信。

第二天,他不但如願拿到辭退信,還得到一個為菲利普工作的機會:一個月試用期的菲利普私人陪護工作。

他接下了這份工作,不僅僅是為生計所迫。

還為了能接觸菲利普的漂亮女秘書,並得到屬於自己的獨立房間,以及裡面超豪華的大浴室。

德瑞斯就這樣住進這座豪宅,使用著獨立的房間,裡面舒適的大床、豪華的浴缸都讓他忍不住驚嘆。

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現在卻變成了現實。

他為此要付出的,僅僅是照顧菲利普而已,德瑞斯曾經以為這份工作很簡單。

可隨後,他就發現他錯了。

他要隨身帶著呼叫器,隨時隨地為菲利普服務。

他要為菲利普洗漱,餵飯,活動關節。

即使德瑞斯從未做過這些,在醫師的培訓下,雖然遇到很多挑戰,他也逐漸上手。

可是,有些事就讓德瑞斯不能接受了。

要知道,菲利普是個只有腦袋能動的人,德瑞斯要幫他穿促進血液循環的長絲襪,甚至要幫助他排便。

德瑞斯根本不想像個女人一樣去給菲利普穿絲襪,這太難為情了,更別說幫他排便了。

他抱怨著,拒絕著,以為菲利普會難堪。

可心理強大的菲利普根本都不把這些當回事,只要自己不尷尬,那尷尬就是別人的事兒。

所以,德瑞斯每次都在菲利普無辜的眼神中敗下陣來。

於是,他一臉無奈的把長絲襪套上菲利普的雙腿,再一臉無奈的接過醫生遞過來的白手套。

從一個護理小白,德瑞斯迅速成長著。

02、不專業的德瑞斯

德瑞斯很不專業,可是他有著那些專業護理人員不具備的東西。

他沒把這一切僅僅當作一份工作,他漸漸地開始參與到菲利普的生活中。

於是,這份工作中開始摻雜了其他東西。

他成了菲利普的手和腳,他會將菲利普抱上輪椅,也會將菲利普抱進汽車。

他幫他拆信、按摩、送他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除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菲利普的生活好像一切都回到了從前。

即使他的朋友調查了德瑞斯的檔案後提醒他,要謹防德瑞斯,畢竟這是一個剛剛刑滿釋放的黑人。

德瑞斯年輕、暴躁,又有著盜竊前科,在貧民窟長大,他的過往實在讓人生不出什麼同情心來。

可是,菲利普拒絕了朋友的建議,他了解德瑞斯曾經的經歷,不過,他不在乎。

因為,對他來說,德瑞斯有著一個最大的優點,他從不曾憐憫地對待他。

當時來應聘的人很多,別人都是持證的專業人士,可是只有坦誠、直白的德瑞斯吸引了他。

其他人,或是照本宣科,或是誇誇其談的來面試,只有德瑞斯,第一次見面就調侃他缺乏幽默感。

還順走了他桌子上的一個彩蛋。

菲利普對德瑞斯充滿了耐心,他容忍德瑞斯的毛手毛腳,容忍德瑞斯將熱水倒在自己腿上做實驗,也容忍德瑞斯帶自己去打雪仗。

德瑞斯非常的不專業:

他曾對菲利普的呼叫沒有及時回應;

他曾一邊盯著女助理,一邊把食物餵向菲利普的眼睛;

他曾一邊玩著手機,一邊將響起的電話頭也不抬地遞給菲利普;

可是菲利普喜歡這個不專業的德瑞斯,因為:

這個不專業的德瑞斯,拒絕將他像馬一樣,放進麵包車的後備箱,他堅持讓他像正常人一樣,坐進瑪莎拉蒂的副駕上;

也是這個不專業的德瑞斯,將總是把車停在他家大門口的那個討厭鄰居,狠狠教訓了一頓;

也是這個不專業的德瑞斯,帶他去體驗耳朵按摩,體會別樣的快感。

德瑞斯沒把他當殘疾人看,也沒把自己當作他的員工,他們的相處,更像是身份平等的的朋友。

03、彼此友誼的建立

兩人開始保持著這種不太穩定的朋友關係,卻又開始互相影響著對方。

一天夜裡,德瑞斯被呼叫器中傳來的菲利普的急促呼吸聲吵醒。

他想翻身不理,心裡卻放不下,最後只能嘆氣起床。

來到隔壁,他看到菲利普的胸膛劇烈起伏,表情痛苦。

他把毛巾敷上菲利普的額頭,過了好一會兒菲利普才安靜下來。

這是長期服用藥物的副作用,幻肢痛。

他雖然沒有了知覺,仍會幻想到身體像一塊冰凍的牛排,被扔進熱油鍋中,痛苦依然存在。

德瑞斯為了緩解菲利普的痛苦,就把他抱上輪椅,出去逛巴黎凌晨的街道。

新鮮的冰冷空氣,使菲利普痛苦的大腦安定下來,德瑞斯給菲利普點了一支煙,這很大緩解了他的痛苦。

兩人在餐廳聊天,原來一個月試用期結束了,德瑞斯通過試用期,進入正式聘用的第一天。

菲利普對德瑞斯敞開心扉的交流,抽菸或許能一時緩解痛苦。

但菲利普真正的殘疾,並不是坐在輪椅中的身體,而是失去另一半的心靈。

他曾經有一個從大學時就開始交往的妻子,深愛的妻子五次流產後,兩人領養了一個孩子。

為了逃離不能生育的痛苦,妻子迷上了跳傘,那次惡劣天氣下的跳傘,他換來了全身癱瘓和妻子的去世。

原來的痛苦沒能擺脫,就背上了失去摯愛的痛苦。

所以,他讓德瑞斯把順走的那個彩蛋還給他,那是妻子每年送他的禮物,他有二十五個。

他與敦刻爾克的一位筆友已經通信半年,在信裡將心中的情感化為美妙的詩句,他漸漸愛上了那位筆友,但他打算到此為止。

德瑞斯從秘書小姐姐那裡知道了這件事,他完全無法理解。

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柏拉圖式愛情,在他看來膩歪死了。

那些莫名其妙詩句,在德瑞斯看來,無論如何也不上一場實實在在的對話。

德瑞斯想到做到,他不顧菲利普的強烈反對,立即撥通了筆友的電話,再將手機強行放在菲利普的耳邊。

菲利普劇烈地搖晃著腦袋,可當筆友的聲音傳來,他就再也不想掛掉電話,很快就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暢聊。

這下反而是德瑞斯忍不住了,抱怨說他像個囉嗦鬼。

如果不是德瑞斯,菲利普的這段感情一定會無疾而終,身體的殘疾使他沒有勇氣邁不出那一步。

04、友情需要彼此成全

菲利普喜歡的是聽古典音樂,欣賞高雅藝術,而德瑞斯跟他正好相反。

他在歌劇院裡大笑而引起別人側目,在菲利普的生日會上,古典音樂成了他口中的咖啡廣告、BGM、以及失業補助中心的電話鈴聲。

這些形象的比喻,逗的菲利普笑地直喊救命。

他聽不下去菲利普的古典音樂,於是播放自己喜歡的流行曲子,他的身體隨音樂舞動起來,是那麼的奔放自然。

人們受到他的感染,都跟著舞動起來。

菲利普一直覺得,親戚們來參加他的生日會,不過是為了確認他是否還活著。

但這次,德瑞斯讓他確信,這的確是一場真正的生日舞會。

晚會結束後,德瑞斯照顧他躺倒床上,然後送他當天最重要的禮物:那位筆友的來信。

隨信寄來的照片上,那是一個美麗的姑娘,附帶著還有一張小紙條,那個筆友下周要來巴黎,約他見面。

德瑞斯興奮得道晚安離開,留下菲利普在黑暗中漸漸收起臉上的笑容。

原來,他並沒有接受德瑞斯的建議,寄出自己坐在輪椅上的照片,他換了一張癱瘓前的身體健康時的照片。

所以,那天他打扮妥當後,沒讓菲利普陪著去,因為這是一場欺騙事件。

菲利普臨陣脫逃了,他不想德瑞斯看到自己的不堪。

德瑞斯卻在檔案夾中看到了那張照片,也明白了一切。

所以,那天晚上,當德瑞斯接到菲利普問他想不想去透透氣的電話時,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這是一個男人的逃避,對此不必多問。

他們坐上一架私人飛機,再開車抵達山頂,被迫穿上整套滑翔

裝備,自空中一躍而下。

他被嚇得大喊大叫,滑翔傘在山川河流上空划過,一切美景盡收眼底。

原來,這就是菲利普所說的,透透氣。

透過氣的兩人,剛到家就被打回了現實,家裡有個黑人少年在等著他。

德瑞斯的家庭,他從未提起過,現在,他再也隱瞞不了,只能全部告訴菲利普。

他是家裡的老大,是被領養的。

在養父去世後,養母改嫁後又有了幾個孩子,辛苦地帶著家裡一群尚未長大的孩子生活。

那個來找他的叛逆少年,就是他其中一個弟弟,曾經犯事被德瑞斯撈出來,卻又死性不改的混社會。

菲利普明白德瑞斯作為家庭的長子,他需要負起責任,管教弟妹,不可能一輩子照顧一個殘疾人。

他狠心辭掉了德瑞斯,主動放他離開,讓他去承擔他的責任。

德瑞斯離開了,菲利普換了一批又一批的陪護,專業的那種。

他們小心又謹慎,但菲利普不喜歡,非常不喜歡。

他們穿白大褂,小心對他,可卻讓他覺得自己像住在瘋人院,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塊易碎的玻璃。

他被要求不能抽菸,沒人陪聊,幻肢痛再次發作,他卻趕走陪護,只想一個人承擔那份痛。

05、友情,不再觸不可及

如同德瑞斯一樣,他也從未將德瑞斯看作一個自己的員工,他把德瑞斯當作好友。

曾經,他花高價買下一幅畫,德瑞斯完全無法理解,誰會花三萬歐元買一攤鼻血般的血跡畫。

隨後,德瑞斯花了五十歐元買了建築塗料,畫了一幅誰也看不懂的畫,菲利普幫德瑞斯把那幅畫賣了一萬多歐元。

當那些人小心翼翼看著他的臉色,為那副畫估價的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德瑞斯的不理解。

他忍不住想笑。

當德瑞斯再次來看他時,一臉鬍子拉碴的他,看到德瑞斯那誇張到露出滿嘴大白牙的笑容時,一瞬間振作起來。

德瑞斯開車帶他出去浪,兩人享受著瑪莎拉蒂底盤傳來的轟響。

被警察截住,兩人打賭並演出一場逼真的救人送醫大戲,換來警察為他們開道。

他們共抽一支煙,他不知道德瑞斯要將他帶去哪裡,不過,跟著德瑞斯,他很放心。

德瑞斯把他送到哪裡,他就去哪裡。

車子穿過田野,在晨光中來到酒店,陽臺前的海面波濤起伏,好一幅生動的畫面。

德瑞斯幫他刮去邋遢的鬍子,為他穿戴一新,送他到餐廳靠窗的位子,等待一頓美妙的午餐。

可德瑞斯卻說:菲利普,我不留下來吃午餐了,但我不會讓你獨自進餐的。

他說完就走了,留下菲利普獨自疑惑又緊張地坐在窗邊。

這時,一個美麗的女人出現在他面前,聰慧的雙眸,溫柔的臉龐,正是那位他內心思念卻不敢謀一面的人。

他明白了,也感動了,他將自己放心地交給德瑞斯,德瑞斯將他送到愛人身邊。

德瑞斯幫他做到了他想做卻做不到,也不敢做的事。

他微笑起來,扭頭望向窗外,德瑞斯站在外面,還是那般熱情可愛的笑臉。

德瑞斯向他揮手道別,眼中透露的是對他的祝福和安慰。

這是摯友用內心最深處的惦念,為他準備的一場最美妙的午餐。

多年後,再婚的菲利普定居摩納哥,並有兩個女兒,

已婚的德瑞斯成為企業主管,養著三個孩子。

他們各有各的生活,可仍然是可交心的好朋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可有發生的卻那麼不真實,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菲利普和德瑞斯那樣。

菲利普他從小接受的就是強者教育,他被要求成為一個萬人膜拜的強者。

所以,即使身體是殘疾的,他還是要求擁有作為人的尊嚴。

他是殘疾人,但他首先要是一個人,所以他才有了與德瑞斯的相遇。

菲利普強大的自信,讓他在面對德瑞斯近乎侮辱的調侃時,仍然雲淡風輕似得不在意,更不生氣。

德瑞斯曾是個混跡街頭的流浪漢,他在貧民窟長大,但仍保留著自由的天性和樂觀的心態。

這讓他在別人歧視的眼光中,仍然保持自信,釋放自己的個性和魅力,帶著菲利普體驗到另樣的快樂。

他們不是僱主與員工的關係,而是兩個獨立的自由又自信的靈魂,只是在命運的安排下,發生了一場意外的相遇。

一段影響深遠的友情,不比一場浪漫的愛情和血緣濃厚的親情。

它的維持需要有一定的運氣,彼此間保持恰當的距離,相互間多一點理解和包容。

年少時,朋友關係是那麼的簡單而純粹,但是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孤獨,人脈越來越廣,能談心的人卻越來越少。

曾經是無話不談的好友,如今,一切都變了。

大家在各自的軌道上生活,好像多說一句話都成了打擾,更別說像過去那樣一起分享生活的甜蜜和煩惱。

即使身處同一個城市,彼此心的距離卻相隔萬裡。

橫亙在我們彼此之間的,再也不只是時空的距離。

彼此的遭遇、身份、處境,都讓我們沒了聯繫的理由,大家能做的僅是維持住互相不要忘記而已。

有人渴望著,也能有一場命運安排的相遇,遇見一位舊相識或結識一位新朋友。

可是友情,卻成了成年人的奢侈品,比愛情都講究門當戶對,也更要求雙方的共同經營維持。

德瑞斯認為:

再多的通信,也比不上一個實實在在的通話;

再多的牽掛,也比不上一場真真切切的見面。

菲利普所擁有的超級財富、社會地位,是德瑞斯觸不可及的;

德瑞斯所擁有的健康身體、自由天性,是菲利普觸不可及的。

但是兩人的深入人心的友情,讓他們對彼此間這些觸不可及的東西毫不在意。

因為他們的的精神世界是彼此觸手可及的,所以能夠真誠相待,達到共贏。

可現實生活中,有時,彼此放在心底,相互不打擾也是一種友誼的維繫。

如同愛情和親情,友情也必不可少。

願每個人都有一個真心朋友,就在某個觸不可及的地方,默默關注著你。

而只要你一聲呼喚,他就會放下整個世界,前來助你。

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另一人的心中摯友。

平時互不幹擾,當朋友需要時,我們有能力挺身而出。

更希望,友情,不再觸不可及。

相關焦點

  • 《觸不可及》:奇妙的緣分,暖暖的友情
    當億萬富翁遇上無業游民,兩個完全不同階層的人士,誰能想到他們之間竟然碰撞出快樂、溫情的奇妙友情火花。《觸不可及》講述的便是這樣一段令人感慨、令人捧腹,又令人感動的友情。 《觸不可及》的兩個男主角,看上去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布萊恩·克蘭斯頓飾演的億萬富豪菲利普是一個擁有財富、擁有事業,也擁有眾人同情眼光、呵護備至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凱文·哈特飾演的是剛剛從監獄假釋出來真正的底層青年戴爾,沒房沒車沒錢也沒有工作,甚至連住的地方也沒有。
  • 《觸不可及》:在觸不可及的地方懂得,友情才更顯珍貴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就向我們展示了一段不可思議的珍貴友誼。這部電影拍攝於2011年,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改編自菲利甫•波佐•迪•博爾戈的自傳《第二次呼吸》),講述一個關於癱瘓富翁和來自平民窟的黑人護工之間的故事。影片一上映,就廣受好評,一躍成為2011年度法國票房冠軍,力壓《千與千尋》,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收入最高的非英語電影。
  • 現實總是太多難題,觸不可及又何必在意——周深《觸不可及》
    2011年上映的法國電影《無法觸碰》獲得了如潮好評,八年之後,翻拍的美版電影《觸不可及》於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講述了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菲利普跟照顧其生活的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的故事。
  • 影向標|《觸不可及》跨越階層的真情相遇,打破禁忌的開懷人生
    《觸不可及》,如何理解這部電影的片名?英文片名「The Upside」告訴我們,這個詞是「好的一面」這個意義,且該片最早的譯名叫做《上行》,就是希望的意思。然而,無論中文片名是「觸不可及」還是「上行」說白了就是「逆轉人生」,因為這個平淡的故事中透露著質樸的真情,始終散發著一種攝人心魄的魅力,歡笑場面很多,但最終是那種笑著流淚的感動,這恐怕是幽默藝術的最高等級。
  • 電影觀察室—一部暖心的喜劇—觸不可及
    《觸不可及》(Intouchables)改編自一名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是由尼爾·博格執導,布萊恩·克蘭斯頓、凱文·哈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經典電影《觸不可及》:超越種族階級的友情,滿滿溫情的高雅喜劇
    《觸不可及》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於2011年上映的法國劇情式幽默喜劇電影!值得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電影裡貫穿其中有對現實生活的批判,也有對精神藝術的追求。藝術最大的魅力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 《觸不可及》:冰與火碰撞出的人性奇蹟
    《觸不可及》真的是一部有趣而又暖心的電影,當兩個身份、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因為一場「相遇」,完完全全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在兩人的「相愛相殺」的日常裡,最終是包容和理解讓兩人都走出了各自的天空,看電影中的兩人,一個人是冰,一個是火,但因為這種激情碰撞,最終我們看到了生命裡的奇蹟。
  • 遇見你,是我最美麗的意外︱電影《觸不可及》
    電影:《觸不可及》導演: 奧利維埃·納卡什
  • 重溫《觸不可及》:一段主僕溫情之旅的背後 蘊含著法國人文之魂
    他們沒有相遇的時候,無論從階層、地位和財富都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觸不可及」的兩顆心相碰,互相救贖兩個無法觸及的人相遇,平等和尊重是友誼建立的前提。對於愛的本能渴求,讓他們又一次獲得了精神的共鳴。對於德希斯來說,又何嘗不想得到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認同?如果愛對他們來說「觸不可及」,那麼,不同階級的菲利普和德希斯,偶然相遇走到一起,彼此契合併互相救贖的背後,是他們各自內心深處可以觸及的「善」,讓他們觸及到彼此最柔軟的溫度。
  • 美版《觸不可及》:深陷人生谷底,仍可以觸底反彈
    @小狐狸與紅玫瑰美版《觸不可及》改編自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上映於2017年,豆瓣評分7.7分。有不少看過法版電影的網友評論,說美版電影只是模仿、翻拍了原版,「炒冷飯」。在原作是一部優秀經典之作情況下,大家先入為主地有了預設和參考。
  • 美版《觸不可及》:帶你見證一場跨越貧富、種族、偏見的友情
    《觸不可及》是由尼爾·博格執導,布萊恩·克蘭斯頓、凱文·哈特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2011年法國電影《無法觸碰》,於201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遭遇事故癱瘓的投資人菲利普,和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民戴爾.斯科特,兩人之間發生的一些關於友情的故事。
  • 電影《觸不可及》:朋友,讓觸不可及變得可以觸及
    他們的友情,如同緊緊牽在手中的風箏線,連著各自飛翔的軀殼中從不曾遠離的兩顆心。 朋友,是挑戰觸不可及的奇蹟菲利普的殘疾不僅是他身體上的傷痛,更是他內心深刻的自卑。他與筆友交往半年都不曾電話聯繫過,是德瑞斯自作主張地、強制性地推動菲利普邁出一步又一步,從電話交流到交換照片,更到邀約見面。菲利普被自卑左右,不僅將照片由輪椅照換成曾經的健康照,更是在約會餐廳臨陣脫逃。
  • 命運安排了彼此相遇,但也安排了別的人陪在各自的身邊
    是多麼希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裡面堆滿了我的日記,自己擁坐在中間,隨手翻出一篇,讀著,痛著,感動著,直到觸到靈魂的安寧處。也許只有把一切該忘的記憶都抹去,明天的我,或許才會真正快樂;也許只有把一切曾奢望過的夢都扼殺,以後的我,才會更加冷漠。再相見,已無言。
  • 感動全球無數影迷的電影《觸不可及》,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友情
    八年前,一部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以其動人的故事讓全球影迷落淚。它也以千萬美元成本和近4.4億美元的票房,成了全球票房最高的非英語電影。今天,這部美國翻拍版的《觸不可及》來到了我們的面前。凱文·哈特、布萊恩·科蘭斯頓、妮可·基德曼的超強奧斯卡陣容,加上原版劇情的動人,讓美版《觸不可及》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影片講述因事故不幸高位截癱的富豪菲利普,和照顧他的黑人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奇妙而深厚友誼的故事。在這個背景下,仔細玩味「觸不可及」這個標題,你會發現它蘊含了多層的含義。
  • 《觸不可及》中的人間三情:友情、愛情、親情,你都看懂了嗎?
    守護親情、呵護愛情、不忘友情,三情皆備,百事可成。」人間三情,友情、愛情、親情,在我們的人生旅途當中,缺一不可。這是我二刷《觸不可及》這部電影的最大感悟,猶記得幾年前第一次觀影時,我只看得到兩個角色之間奇妙、有趣而深厚的友情,而今,我卻能看得到電影裡的其他真情。
  • 美版《觸不可及》:深陷人生谷底,仍可以觸底反彈
    @小狐狸與紅玫瑰美版《觸不可及》改編自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上映於2017年,豆瓣評分7.7分。有不少看過法版電影的網友評論,說美版電影只是模仿、翻拍了原版,「炒冷飯」。在原作是一部優秀經典之作情況下,大家先入為主地有了預設和參考。
  • 豆瓣9.2《觸不可及》|從尊重、平等、規則淺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經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情感洗禮,同時也逼迫著他們重新審視生命與愛的意義。下面我將從尊重內心、精神平等、打破規則三方面淺析黑白男主之間友誼的構築及探尋生命與愛的意義。不憐憫,是更高級的尊重很久以前看過一個故事,講的就是如何不露痕跡地幫助別人,保留受助人的尊嚴。
  • 電影《聞香識女人》和《觸不可及》:愛,讓絕望的人重獲新生
    文/學乃身之寶愛與被愛,是人類共同的需求。因為當有人愛我們時,就是在證明我們具有特殊的價值,或者說,我們對於他人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意義的,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身處絕望的人,就是缺少被愛的感覺。因為他們覺得沒人在乎自己,更沒有人愛自己,這才讓他們生無可戀。
  • 一切都可以觸手可及:電影《觸不可及》
    每個人都有觸不可及的東西。影片中的菲利普,一個頂級富商,也有觸不可及的東西,是他觸不可及的東西是愛情、正常人的生活、友情等等。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愛人,並導致終身的癱瘓,因為癱瘓,身邊的所有人都對他另眼相待,不是說不尊重,而是把他當作殘疾人看待,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他確實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顧,但他的內心是不接受自己這樣的吧,雖然沒有表現出來。
  • 《觸不可及》——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嬰兒,渴望愛,渴望被理解
    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因為一場護工的招聘而相識。德瑞斯的監獄經歷讓自己對這份工作毫無信心,只是想來混一個拒絕籤名,以爭取到政府的失業救濟金補貼家裡,當時的政府失業救濟金需要有三次找工作被拒的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