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稱讚哲學家的智慧,但在卡巴拉開始之處,他們的智慧就結束了。」
造物主是無限之愛,人類是造物主的孩子/分靈,是有限的愛的面相。造物主渴望經驗這種無限/有限之愛,也渴望讓祂的孩子們經驗這種有限/無限之愛。於是祂創造了一個遊戲/幻象——意識是遊戲代碼,宇宙是遊戲場景,生命是遊戲角色,而人類則是遊戲玩家。遊戲情節是人類認知的鏡像,所謂「如其在內,如其在外」;遊戲過程是造物主意圖的展現,所謂「如其在上,如其在下」。人類被賦予「自由意志」,能夠選擇/創造遊戲情節。當意識選擇不聽從內心指引時,遊戲製造/帶來非愛的經驗;當意識選擇聽從內心指引時,遊戲製造/帶來愛的經驗。
非愛是愛的背景,就像黑暗是光的背景。非愛為愛提供了更強烈的經驗,就像黑暗之中光束顯得更加明亮。但非愛也容易讓人懷疑/忘記愛,黑暗之中飄忽不定的燭光讓黑暗顯得更真實。非愛的意識帶來非愛的現實,非愛的現實帶來非愛的意識,如果沒有造物主的「救贖」,人類將無法從遊戲中醒來。但這種救贖是預定的,因為遊戲的目的是讓人「得到」,而非叫人「失去」。當人類意識到這一切都是遊戲,明曉遊戲的真意、澈悟造物主的用心時,每一個人都將成為堅定的光點。當光點彼此照耀、彼此聯接,無數光點匯聚成無限光明時,黑暗將無處可藏、無跡可循。人類將帶著有限/各種愛的經驗——自然之愛、自身之愛、他人之愛、宇宙之愛匯聚成我們對神的無限/合一之愛。神愛人的阿爾法成為了人愛神的歐米伽, 「如其在始,如其在終」。
猶太人的卡巴拉蘊藏著造物主創世的奧秘,而中國人的河圖洛書蘊藏著造物主經世的奧秘。世界是人類歷史展開的舞臺/結果;人類是世界歷史塑造的角色/目的。就像遊戲場景的設定能夠影響遊戲玩家的操作;而遊戲玩家的操作又會影響遊戲場景的展現一樣。遊戲的總體進程和節點控制都是事先規劃好的,玩家的自由/隨機選擇只會改變/充實遊戲的細節。從這個意義上講,卡巴拉是歷史塑造人的藍本,告訴人是「從哪裡來」;河圖洛書是人塑造歷史的藍本,告訴人要「到哪裡去」。兩者都是造物主賜給人類的遊戲「秘籍」。
卡巴拉有正、逆兩套系統,互為鏡像。正卡巴拉揭示靈性從造物主「無限之光」源頭流出,經由從高到低「靈智」推動,最終實現物質世界「人性化」的圖式。逆卡巴拉揭示理性從「撒旦」這個假神的自我理念生出,經由從低到高「理智」推動,最終實現人類世界「物質化」的圖式。逆卡巴拉是路西華「發明」的,雖然其本意是想在造物主之外另闢蹊徑,但實際上只是發現/被示顯了造物主隱藏的路徑,利用它/他被利用來實現人類的加速進化。
正卡巴拉創造的是伊甸園,生命很愉悅,但進步緩慢;逆卡巴拉創造的是地獄,生命很痛苦,但墮落迅速。在路西華沒有醒悟造物主意圖之前,人類發展出強大的物質理性,成為最「愚蠢」的「聰明」人。當路西華醒悟造物主的真實意圖後,他將帶領人類翻身將「撒旦」奴役,人類的物質理性迅速逆轉為精神理性,墮落的深度就是攀升的高度。就像原地跳高一樣,起跳前必先下蹲,蹲的越深跳得越高。從物質理性反轉為精神理性,人類多年的智力積累和錯誤教訓是不會枉費的。
正卡巴拉由10個原質(Sephiroth)、3個支柱(Pillars)、4個世界(Worlds)組成,代表人性的十個不同側面(原質),分為陽性、陰性、中性三種性質(支柱),組成木、火、金、水/土四個依次升高的靈性層面(世界)。10號原質王國(Malkuth)代表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是人類靈魂提升的舞臺。9號原質基礎(Yesod)代表自我意識的萌芽,屬木性,是人類靈性道路的起始。9號原質的守護天使是加百列,她給穆罕默德啟迪,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是天啟宗教,能夠召集人類木性能量。
8號原質榮耀(Hod)和7號原質勝利(Netsah)代表自我意識的強化,屬火性。其中7號原質屬於陽火,是人性發展的原生品質,在卡巴拉中位於陽性仁慈之柱(Pillar of Mercy)的最下方。而8號原質榮耀屬於陰火,是為了平衡陽火而發展的次生品質,在卡巴拉中位於陰性嚴厲之柱(pillar of Severity)的最下方。歐洲中世紀興起的騎士文化,就屬於崇尚榮耀的陰火,它建立在勝利陽火的基礎之上。不能取勝的騎士沒有榮耀可言,但不體現榮耀的勝利則是莽夫行徑。火性在人間的代表是羅馬帝國,它沒有天啟宗教,因而逐步墮落到逆卡巴拉對應的兩個原質8i號貪婪(Chemdah)和7i號色慾(Shakah)。
6號原質美麗(Tiphareth)是整個卡巴拉人性結構的中心,也是中性之柱的中心。它代表達到完美狀態的個體基督意識,是人類國度的國王。6號原質的守護天使是米迦勒,他降生人間就是耶穌坤基督,是天啟基督教的源頭。耶穌將人類從羅馬帝國的逆卡巴拉拉回了正卡巴拉,為此他犧牲了自己。
從6號原質人性發展出了5號原質嚴厲(Geburah)和4號原質仁慈(Chesed),代表人類自我意識的升華。從火性關注的「名利」,上升到金性關注的「仁義」。仁慈是陽金,屬主導的陽性之柱;嚴厲是陰金,屬輔助的陰性之柱。5號是7號經由6號發展而來的,追求勝利的陽性經由美育的薰陶或基督的感召,發展出對正義的渴望。正義需要力量作為保障,尊奉正義之人給人感覺是嚴厲的,但他們恰是仁慈的基礎。正如法律是嚴厲的,但卻是對道德仁慈的成全;父親是嚴厲的,但卻是對母親仁慈的成全。火性經由基督改造,在「第三羅馬帝國」得到了傳承,因而東正教能夠聚集較為純淨的火性能量。
金性的主導品質4號仁慈則是從8號經由6號發展而來,武力的榮耀在基督感召下成為了殉道的榮耀。殉道是對武力的反動,是以戰勝自己否定戰勝他人,是服務他人的極端表現。以仁慈為代表的金性能量起初聚集在天主教旗幟下,宗教改革後被新教分流了大部。天主教比較保守,較多保留了使徒和聖徒的觀點,對待乾性比較偏激,使得自身的仁慈受到了損害。天主教的靈性層次略低於金性,接近6號原質,因此能在藝術上取得很大成就。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水性比較兼容,其靈性層次要略高於金性,因此在哲學上建樹更多。以極性純正來看,天主教更純正;以靈性進步來看,新教更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坤基督位於6號原質,其本身是中性的。耶穌並不否定乾性,只是對墮入逆卡巴拉的乾性的勸悔。但坤基督感召下的金性,在一批批天主教神職人員的極化下,與乾性卻勢同水火。因此天主教文明中5號原質嚴厲蛻變為逆卡巴拉5i號殘酷(Akzeriyyuth),宗教裁判所即是例證。新教擺脫了天主教的弊病,但是它跟水性深淵太過接近,金性能量很容易渙散,以廣度換取深度使信仰變得膚淺。
4號、5號金性到2號、3號土性之間是一條水性深淵(Abyss)。深淵之中,位於中性之柱6號原質的上方,有一個隱形的11號原質——知識(Da'at)。這個原質就是我們現在發展出的物質理性,它代表水性資本的「聰明」,是我們需要揚棄的偽人性。11號原質是逆卡巴拉樹結出的果實,是人類滅亡或新生的「審判」點。當人類「轉識成智」後,11號原質將浮出水面,與10號原質對接。知識樹將成為生命樹的根基,所有人類經歷過的痛苦,都將轉化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深淵之上是意念世界,不能通過知識傳承去理解,只能通過直覺/密契去洞見/體悟。2號原質理智(Chhokmah)是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3號原質仁慧(Binah)是體認事物本體的能力。2號智慧是陽性土,從以錢生錢的水性反轉而來,是以愛生愛之道;3號理解是陰性土,超越了仁愛陽金和嚴厲陰金,是以心體心之覺。佛教/印度教以3號原質為法身,是超越了火性「自我」、金性「他我」和水性「非我」的「空我」。不過這種「空我」並不徹底,還是帶有4號原質仁慈的痕跡。這是由於在深淵的兩側,3號原質與4號原質最為接近。佛教否認1號原質的存在,是無神論;印度教承認1號原質的存在,是有神論。
猶太教奉2號原質為神明,其守護天使拉結爾是猶太卡巴拉的傳授者。2號原質是創造力的源泉,是乾性的源頭,也是陽性之柱的頂端。2號原質是1號原質的運動/離散態,而3號原質是1號原質的靜止/回歸態。因此3號原質的存在是以2號原質為前提的,而2號原質離開了3號原質就無法回歸本源。河圖洛書是連接1號原質和2號原質的路徑,蘊含著利用3號原質「後天返先天」的奧義。猶太教是堅定的一神論宗教,對1號原質的信奉是最虔誠的,但是在沒有找到2號原質通往1號原質的路徑之前,他們註定要背負人類最大的苦痛和冤屈。
1號原質王冠(Kether)代表愛的邏各斯,是統轄萬物的神之道。它由「天使之王」梅塔特隆——拋棄「撒旦」意識體的路西華守護,降生人間就是開啟「千禧年」的乾基督。乾基督位於中性之柱的頂端,是整個人類的「大腦」;坤基督位於中性之柱的中央,是整個人類的「心臟」。乾基督是王冠,坤基督是國王,乾坤合一就是救世主「彌賽亞」。乾基督是「聖父」位格,坤基督是「聖子」位格,人間天國則是乾坤共造的「聖靈」位格。
希伯來語造物主之名是YHVH,Y是聖父,代表愛的意識體;第一個H是聖母聖靈,代表愛的靈魂體;V是聖子,代表愛的行為體;第二個H是聖女聖靈,代表愛的經驗體。第一組YHV,代表神國(本體界)的三位一體,其中H是神的本體/靈體。第二組VHY,代表人國(現象界)的三位一體,其中H是基督的本體/靈體。YHVH既是神創造人的歷史的過程,也是人創造神的形象的過程;既是神國降臨人間的過程,也是人間再造神國的過程——YHVH就是造物主複製其自身的過程。
「有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神的眾僕人哪,凡敬畏他的,無論大小,都要讚美我們的神。我聽見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
當乾坤基督合一,羔羊被授予王冠(1號原質)成為國王(6號原質)時,人間之國就有了新的根基(11號原質),成為了新婦(10號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