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關於《最好的我們》電影版的內容,但一直不知道要從哪聊起,因為實在糟點太多。
如果說《你好,舊時光》和《暗戀橘生淮南》都是學霸們的日常,那《最好的我們》一定是讓平凡中的大多數找到了共鳴。
很多網友說:「劉昊然之後再無餘淮」青春欠我們一個餘淮。因為有珠玉在前。所以不管是劇主,一開始聽說要出電影版的時候內心也是拒絕的,果然,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就算前前後後的小姑娘都泣不成聲,我內心還是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人物到底是怎麼刻畫的?
電影版本的餘淮不像是那個外表臭屁毒舌內心卻有自卑不敢把考清華說出來的小爺,反而像個色眯眯調戲女孩子的小痞子。演技像是吳亦凡的得以徒孫,時刻保持了一種「老子好帥,你們都是老子的舔狗」的表情。
要知道餘淮不是一個特別愛出風頭的人,也沒那麼愛耍帥,甚至跟一個女孩說話會緊張到害羞的普通少年。
電影版本的耿耿總是一副氣呼呼別人欠了她八百萬的表情,要不就是瘋子一樣亂喊亂叫,耿耿是成績不好但她不是傻白甜。
耿耿的原生家庭也改變了,原生家庭其實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她,耿耿是個悲傷而又堅強的樂天派,在樂天派裡又藏著一絲絲悲傷。
我發現中國影視劇就是愛極端化,一定要把男主捧得高高的,把女主踩進塵埃裡。
電影版的貝塔更厲害了,變成了潑辣瘋癲的社會姐,是,貝塔是女漢子,但她不是女混子。頭上梳個哪吒頭,編著五顏六色的小辮子,還帶著街邊五毛錢的彩色小卡子,手上還帶著更low的手環。
嘴裡嚼著口香糖感覺下一秒就要把口香糖吐對方臉上。
再流裡流氣的搭著耿耿和簡單的肩膀說:「知道為什麼我們會是好姐妹嗎?因為我們仨成績最差,我們以後就要做——墊底姐妹花!」
???你沒問題吧???
且不說這是貝塔和耿耿第一次見面,就算倆人已經熟悉,耿耿才不是那種想要墊底的人,她雖然成績不好,但一直很努力!!!
不知所云的劇情
整個劇情用四個字表達一下:不。知。所。雲!
第一次的相遇還變成了那種最爛俗,最抓馬的情節。
倆人在紅榜前相遇,砰,好甜好甜的一米八幾和一米六的最萌撞擊。
轉頭的一瞬間,女主(我都不想叫她耿耿)就以一種「哇,他好帥」的花痴眼光看著男主(我也不想叫他餘淮)。
而男主這時的裝扮,很酷,脖子上是頭戴式大耳機,單肩背包。
然後邪魅一笑,「你看,我左邊那個人,叫耿耿,我們連在一起就是耿耿於懷」。
女主這時眼神故意的閃躲,並且愣了幾秒,其實心裡在說「啊,天哪天哪,我們也太有緣分了吧」,然後說出「我,我就叫耿耿」。
接著,男主伸手「以後我們就是同學啦」,哦,這莫名其妙的握手梗
好了,下面就請各種欣賞「一無是處的花痴學渣和無所不能的情場高手」之間的愛情故事。
搖身一變,從學習之餘的喜歡變成了喜歡之餘的學習。
什麼你在教室我要故意靠著你。(還被當成了彩蛋,我驚了)
什麼你在合唱隊伍裡我看著你給你唱《勇氣》。果然,還是梁靜茹給了他們《勇氣》。
一切情節都進展得如此神速,仿佛是原作按了10倍速的快進在播放。
又好像是一隻一百分鐘的MV,主題來自一本同名小說,叫最好的我們,或者乾脆就叫,耿耿餘淮傳。
MV中反覆出現的讓人涕泗橫流的句子——
「當時的他是最好的他,後來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之間隔著一整個青春。」
會有人問,這就是原作最戳心的臺詞啊。
沒錯,這是經典,不過用在影版裡,簡直就是無病呻吟。
我看不到那時餘淮的好,只看到一個狂拽酷炸的社會氣「小爺」。
電影裡沒有簡單韓旭,沒有那句「一廂情願就得願賭服輸」。沒有耿耿的洛枳學姐,沒有那句「洛枳喜歡盛淮南,全世界都不知道」。沒有小姑姑餘周周,沒有小姑父林楊。只有不知道哪裡來的怪胎學長。
時間不夠,胡扯來湊
用110分鐘拼湊了一部尬感十足的奇奇怪怪青春片,啥都沒看明白。
1.男女主是怎麼相愛的?是因為名字在分班榜上排一塊?沒有任何鋪墊,連連看玩多了?
2.餘淮讓耿耿幫忙還盛淮南的本子,看到耿耿拿著本子突然生氣,在生啥氣?
3.男主騎自行車逼停武漢公交車,公交車師傅只罵了一句:你有病啊,武漢公交車司機會被追到停車?還只罵了一句?
4.餘淮和怪胎學長領唱《勇氣》告白,餘淮多傲嬌能幹出這事?
蒙逼樹上蒙逼果,蒙逼樹下你和我~
青春片,不是把十年前的元素,歌詠比賽,高考,同學聚會這幾個萬年梗穿起來就叫青春片了~整部劇最有親切感的就是張平老師了~
很多人說,電影的時長是有限的,能表達的不多。
可是要知道,電影是鏡頭的藝術,就是在有限的鏡頭前展現無限信息量的藝術,即使是偶爾出現的一些道具,一些細節,不用臺詞來強調,也會給人想像的空間。
改編不是原罪,糊弄觀眾是最大的問題。
最後,如果你買的起電影票,我建議你用這些錢開通一個月的愛奇藝會員,看看劇版,如果你還有一些錢,可以買原著看~
💌 愛關注不關注吧,懶得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