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神父與順治皇帝

2021-02-13 忻州玫瑰聖母大殿

多爾袞時代,人們只知道有攝政王,不知道有當今天子。當時順治很小,是不滿六歲的天子。多爾袞的野心不斷膨脹,湯若望還安慰順治說:多爾袞太過霸道,上天會懲罰他的。不久,多爾袞從馬上摔下受傷,於是人們一直堅信這個德國人有知曉未來的能力。多爾袞氣焰燻天,朝野內外趨炎附勢之徒比比皆是。可是,湯若望卻說出了一句語破天驚的話:「多爾袞不會長壽,會早死的。」年幼的順治帝聽到湯若望這個預言,很是驚詫,覺得這個洋人真的不可思議。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預言給了小皇帝信心,他渴望湯若望的預言早日實現,以結束自己難熬受制的苦日子。果然,1651年1月,多爾袞暴亡,年僅39歲,湯若望的預言應驗。湯若望又不失時機地為順治帝選擇了親政日期,在多爾袞喪期剛滿的2月1日,順治帝便宣布親政。

湯若望與順治皇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1613—1688)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史載,有一天,湯若望在教堂接待了三位滿族貴婦人,聲稱一位親王的女兒生了病,特被派來神父這裡詢問醫治之方。可湯若望並不會西洋醫術,只是贈與一塊 「聖牌」, 祈求天主保護,囑咐讓親王的女兒務必佩戴聖牌,四天後病就會痊癒。果然,第五天她們又來到湯若望這裡,告訴他郡主的病已經好了。湯若望後來才知道,派她們前來的是當時的孝莊皇后,而那位生病的郡主就是未來的順治帝皇后。孝莊認為湯若望有通天本領,為此對湯若望甚是感激。並認他為「義父」,隨後順治帝也尊他為「瑪法」(滿語,尊敬的老爺爺)。還請他參加順治皇帝的大婚典禮。在順治皇帝的大婚典禮上,湯若望見到了孝莊皇太后,皇太后取下手腕上的兩隻手鐲送給湯若望,以資感謝。

順治帝非常欽佩湯若望的學問,但對其品行道德還是經過一番考察的。他曾派親信秘密地對湯若望進行了調查。密探們暗中跟蹤湯若望,晝夜監視其活動,甚至在深更半夜也尋找藉口闖入湯若望的住處。密探們的情報讓少年天子確信,湯若望的優良品行有如真金,他才向湯若望敞開了自己壓抑多年的心扉,他們之間「相知無疑」,無話不談,彼此成為了知心的忘年之交。

1651年9月,一天之內加封湯若望為通議大夫、太僕寺卿、太常寺卿三個頭銜。使他從原來的正四品晉升為三品。同時又加封他的父親、祖父為通奉大夫、母親、祖母為二品夫人。還將誥命封書,郵寄到湯若望的家鄉。(其後又多次加封。1654年,加封為「通玄教師」。1657年,賜「通政使司通政使」。 1657年順治帝親自為湯若望建的南堂撰寫碑文,並御書「通弦佳境」匾額懸於教堂。還諭令訓象所的18頭大象依次從南堂大街上通過,宣武門大街頓時觀者如潮,人聲鼎沸。1658年2月2日,賜「光祿大夫」,為正一品。1661年按清廷慣例加封其祖三代為正一品。)

順治帝還下詔允許湯若望「隨意出入朝中,凡有啟奏,俱準逕入內庭,不循常例」。 在順治皇帝的特許下,湯若望可以自由地出入宮禁,無論是順治在寢宮還是在太后住所,都無須太監通報,徑直來到皇帝身邊。考慮到湯若望已經年近花甲,順治不僅免除了他在晉見時所行的三跪九叩的禮節,而且在舉行慶典或者接見外國使節時,還在御座附近設置一個軟椅,即使去南苑行獵,也會給湯若望準備一個貂皮褥子作為下榻。

順治帝還打破尊卑上下的慣例,到湯若望所居住的南堂去看望。僅1656年到1657年兩年間,皇帝親臨湯若望所在宣武門的住所——南堂敘談求教,就有24次之多。此間,皇帝僅有一次出宮拜訪過一位皇叔於其府邸之中。少年天子在那裡可以擺脫宮禁的束縛,有時爬到樹上去摘果子,有時一邊品嘗著從歐洲帶來的葡萄酒,一邊同神父探討帝王是否也應該遵守天主的「十誡」。受到漢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順治皇帝,亦會以「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等對湯若望所宣揚的教義提出質疑。湯若望所在的南堂給順治皇帝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的空間,順治的20歲大壽就是在南堂度過的,湯若望為此特地準備了13桌筵席。

湯若望比順治整整年長46歲,年齡的懸殊並未形成「代溝」。湯若望憑藉著自己的學識、閱歷洞察到順治孤獨而自尊的內心,「凡是能使皇帝覺得可羞恥的事情,他都是秘密地在四隻眼睛之下向他進言的」,把批評、規勸局限在兩個人的範圍內,不傷年輕皇帝的面子,而在言辭上又避免過激,注意因勢利導。順治皇帝曾萬分感慨地對身邊的大臣言道:湯若望的「疏奏語皆慈祥,讀之不覺淚下」。 正直、善良、勇敢的湯若望有時候也讓讓順治帝很不開心。比如,湯若望曾經進言,規勸年輕的皇帝要改掉的壞毛病。資料記載當時順治帝十分惱怒:「可是,皇帝在敬聆他讀諫書時,竟羞怒了起來。」順治皇帝被說得面紅耳赤,強忍憤怒。湯若望見狀,也就默默地走開了。可是,順治帝大概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又召回了湯若望,表示自己今後會改正錯誤。

1652年,一位親王戰死疆場,但他的部下卻打了勝仗,按清入關前定下的規矩,二百多名部下都將被處死。湯若望大膽上疏,希望皇帝寬恕他們。順治帝因著湯若望的奏疏,便免除了這些人的死罪。1654年,順治想歸省祭祖謁陵。當時清剛入關,全國局勢不穩,又逢災荒,顯然此時歸省不是時機。但年輕氣盛的順治執意要去,此時,又是湯若望出面加以勸阻,最終順治聽從了「湯瑪法」的意見,放棄了原定的東北之行。

1654年順治皇帝按照湯若望的請求,把靠近利瑪竇墓地西部的一塊地產賜給湯若望作墓地。1660年,湯若望在順治賜予他的塋地上建立了一座小聖母堂。

1659年5月,鄭成功率十幾萬水陸大軍大舉北伐,兵臨南京城下,順治帝被這突如其來的局面嚇得驚恐萬狀,他不知所措竟想放棄北京,逃回關外的老家去。受到莊太后的訓斥後,又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傳下聖旨要御駕親徵,誰也無法勸阻。宮廷上下都束手無策,大臣們紛紛跪下勸阻,順治根本不聽,親自用寶劍劈斷御座,宣稱誰敢阻止,他就劈死誰。大臣們找來孝莊皇太后規勸,仍然沒有效果。萬般無奈,最後只好搬出德高望重的湯若望出面勸駕。湯若望趕到宮中,苦心勸說,並說自己寧可粉身碎骨,也不願放棄職守,有所見而不言,使國家陷於危險。湯若望的赤誠打動了順治,他終於冷靜下來,宣布不再率兵親往前線。 

湯若望對清朝的忠心,對順治的關懷,使順治深為感動。史載他曾給順治帝上奏疏300多件,多為順治帝採納。順治帝把湯若望的奏疏編輯成冊,帶在身邊,經常閱讀。

24歲的順治皇帝正值年輕有為、勵精圖治之際,一場疾病竟令其夭折帝宮。染天花病重不起,但是還沒有確定皇太子,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特意讓莊太后召見湯若望,就這個事關國家前途的重大問題徵求湯若望的意見。  
  順治提出由他的一個堂兄繼承皇位,湯若望認為子承父位、父子相承,這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通常做法,應該立皇子為太子,而三皇子玄燁出過天花,又聰明過人,勤於學習,最為合適。湯若望的意見與莊太后的意見一致,玄燁便被扶上皇位,他就是有名的康熙皇帝。

宣武門教堂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與湯若望神父
    一千多年後,康熙,這個東方大國的皇帝,衷心讚揚君士坦丁所崇敬的耶穌基督,稱之為「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義至仁慈」。曾經一度,將十字架帶到康熙眼前的湯若望和神父們,以及所有信仰基督的人們,熱切盼望通過康熙皇帝的皈依,中國,這個文明古國,能夠真正成為她祖先為她命名的國度:「神州」。 可惜,康熙與耶穌失之交臂,終究未能成為東方的君士坦丁大帝。
  • 《宣教士》全書.圖文連載5-湯若望、南懷仁與康熙
    清朝順治年間,德國宣教士湯若望被任命為欽天監正,負責制訂曆法。他與順治皇帝友情深厚, 免禮相交。丁神父:順治皇帝很年輕的時候生很嚴重的病(天花)。他在臨死的時候請湯若望過來,請教他應該請哪一位做下一個皇帝。湯若望知道,皇帝要作久一點,要選擇一個已經有免疫力的人。
  • 湯若望受命薦康熙接班,宣教士助力清廷籤署「中俄尼布楚條約」
    清朝順治年間,德國宣教士湯若望被任命為欽天監正,負責制定曆法。他與順治皇帝友情深厚,免禮相交。宣武門第一座歐式大教堂建成時,順治欽賜額匾「通玄佳境」。順治皇帝很年輕的時候就很嚴重的病(天花),他在臨死的時候請湯若望過來,請教他應該請哪一位做下一個皇帝。
  • 順治皇帝臨死立皇位繼承人,為何要聽一位洋人的意見
    1661正月初二,順治皇帝親自來到位於今天北京市西城區的憫忠寺(今法源寺),觀看太監吳良輔的出家儀式。不久前,吳良輔因為涉嫌違反太監幹政的禁令,被處以死刑。順治皇帝有心包庇他,讓他出家當和尚了事。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次不經意的出行,讓順治皇帝染上了致命的天花病毒。
  • 清宮疑雲:董鄂妃身世之迷,順治皇帝真的是因為她而出家嗎?
    順治的父親是牛人,自己的兒子同樣也是。兒子康熙不僅牛,還牛成了聖祖,聽著比父皇的諡號都威風。母親孝莊也是名垂史冊,偏偏還裹進來多爾袞,上演了一樁「秘史」傳說。自古出家信道的皇帝不少,偏偏順治出家就成了清朝疑案之一,可見其本身的票房號召力。聽聞順治遁入空門是由於董鄂妃身死而萬念俱灰引起的。
  • 柯嵐:賈寶玉與順治出家
    宮廷是最能展示人性陰暗面的黑暗的地方,父子相殘、兄弟相殘、嬪妃們爭寵、皇子們搶繼承權,人倫親情在這樣的地方是最脆弱的,中國古代很多皇帝篤信佛教,應該就是這個原因。梁武帝生當亂世,看夠了徵戰殘殺,他要求宗室一定不要骨肉相殘,只要不造反,什麼罪都不追究,結果他的弟弟、兒子還是想殺了他篡位,受了這樣的打擊,他就徹底看破了。那順治皇帝到底出沒出家呢?順治皇帝福臨六歲即位,十四歲親政。
  • 大清朝史上懸案,「生死不明」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接下來的皇帝便可順勢而治,指點江山了。所以我們今天的主角順治皇帝便來到您的面前,而這位順治皇帝從出生到去世都堪稱傳奇,堪稱謎團,也是大清朝的唯一 的「懸案」……。但很巧的是,順治皇帝出生當天,皇太極和皇后到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前祭拜,不在宮中,這時的後宮嬪妃便想法子的肯害順治皇帝母子,於是派人將宮中御醫全部支走,不給莊妃配置產婦的必需品,還暗中派人刺殺順治皇帝母子,正在莊妃生產,刺殺的人準備動手的時候,突然從天掉下一團火球,將刺殺之人砸死,莊妃的產宮也燃起熊熊大火,最後驚嚇之下,順治皇帝在火中出生,一聲啼哭下,彩光四溢,滿屋異香
  • 《順治皇帝出家詩》娛樂考
    首先,我們隆重地推出下面這首流傳甚廣、引無數人感慨唏噓的《順治皇帝歸山詩》(又叫《順治皇帝出家詩》):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據說,這是順治皇帝失去董鄂妃以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時寫的詩,又或者說其實是他的贊僧詩,順治本人並未出家。實在說,詩寫得確實挺動人,怪不得流芳百代。但是,我們首先必須忍痛割愛把順治皇帝浪漫的著作權槍斃掉。為什麼呢?因為,順治當皇帝沒有當十八年。在第十八年頭上,正月初七,順治他老人家歸天去也,如何寫得出「十八年來不自由」的話?
  • 董鄂妃原本是順治弟媳,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她的出身有何來歷
    文章引言:作為一個皇帝,順治皇帝,能夠名震歷史,大多是因為他與董鄂妃的愛情悲劇。董鄂妃的來歷一直是謎團,有人說他是明朝名妓董小宛,還有人說他是順治的弟媳,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這兩種說法很明顯,董鄂妃是董小宛一說,純粹是一個民間的誤解,很簡單就可以澄清。
  • 曲解歷史87 承乾宮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
    關於董鄂妃的來歷,官修史書一概避而不談,據《湯若望傳》中一段湯若望的回憶: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有學者認為是某個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職官員)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
  • 雙魚順治:順的不行的皇帝命,玻璃心海鮮情代言人,適合出家多於管理國家?
    人生總是變幻莫測,在順治打算一輩子做傀儡,感受到窒息的微弱時,天下的江山理論上變成了他的,1644年初期,正當多爾袞與其謀士苦思鑽研如何攻大明之時,4月24日,民變領袖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牆,促使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紫禁城後的萬歲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吳三桂一怒為紅顏陳圓圓,本來打算歸順李自成轉而攜手多爾袞。在差不多雙方自殘之際,多爾袞帶領滿清大軍直接遷都京城。
  • 他是努爾哈赤的孫子,順治想把皇帝傳給他,一直被康熙嫉恨
    其中有一位將軍,順治皇帝臨終前甚至想把皇位傳給他,這就是滿清根紅苗正的皇族子弟愛新覺羅·嶽樂。  嶽樂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孫子,是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兒子。嶽樂是康熙年間的著名將領,為滿清入關後的發展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  滿清入關後,還沒有佔領全國。多爾袞派肅親王豪格去徵討張獻忠,21歲的嶽樂跟隨豪格一同進軍四川。
  • 順治皇帝出家了還是病死?真實情況到底怎樣?
    史載,順治八年十月,順治帝奉皇太后,攜皇后至北京東行獵。在回程中,曾途經灤河、遵化等地,在這兩處都有娘娘廟,順治帝都親歷其處,給廟中僧道士等賞賜銀兩。這也許是他第一次「觸佛」?惟滿文檔案中保存此項記載,而《清實錄》卻隻字不記,也許是避諱皇帝禮佛事,不致引起人們把順治帝信佛同此次活動聯繫起來。
  • 清朝運氣最好的四位皇帝,順治上榜,第二位堪稱運氣王
    確實,皇帝不好當,尤其是末世帝王,內憂外患,隨時可能成為亡國之君,丟掉祖宗的江山社稷。此外,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各位野心家都會覬覦這位置,都會為此展開激烈的爭奪,甚至不惜兵戎相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女真族建立的大清王朝在皇帝的繼承方面不搞嫡長子繼承制,而是保留有濃厚的氏族民族色彩,每一位皇子都是有機會的,所以帝王的爭奪相當激烈。
  • 順治帝一共有八子,康熙只是庶三子,為何順治會傳位康熙
    順治帝是清軍入關之後第一位皇帝,出生於1638年,駕崩於1661年,只活了24歲,但順治帝的妻妾很多,史書明確記載的一共有20個,一共生育了八個皇子、六個公主。其中,八個皇子分別是皇長子牛鈕(夭折)、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燁、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按照皇位繼承順序,皇長子夭折之後,應該是皇二子福全繼位,很難輪到皇三子玄燁。
  • 大清「十大謎案」之首,順治皇帝究竟是死亡還是出家
    史載,順治八年十月,順治帝奉皇太后,攜皇后至北京東行獵。在回程中,曾途經灤河、遵化等地,在這兩處都有娘娘廟,順治帝都親歷其處,給廟中僧道士等賞賜銀兩。這也許是他第一次「觸佛」?惟滿文檔案中保存此項記載,而《清實錄》卻隻字不記,也許是避諱皇帝禮佛事,不致引起人們把順治帝信佛同此次活動聯繫起來。
  • 順治皇帝贊僧詩
    黃袍換得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徵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順治皇帝擅長詩詞書畫,崇仰佛道,先後曾經延請憨璞性聰、玉林通琇、天童道忞等三位高僧入京說法。
  • 清宮揭秘:順治一生鍾愛董鄂妃的原因
    在西方人撰寫的有關著作對此卻有所披露,《湯若望傳》一書指出:「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憐,當這位軍人因此斥責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斥責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
  • 唯一被洋人扶立的皇帝,被日本人譽為聖人,曾預言列強入侵中國
    以長幼順序而論,順治帝應該立二皇子福全,何況,福全天資聰穎,機靈過人,將來也必然是個好皇帝。然而,順治帝更寵愛的是三皇子玄燁。玄燁雖然不是長子,但他比福全更聰明,而且從小就志向遠大。順治帝有理由相信,如果讓玄燁即位,他將來很可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將祖宗的事業發揚光大。順治越來越傾向於立玄燁,但考慮到福全是長子,還是無法下定決心。
  • 順治的「真命皇后」出現,卻很快撒手西去,崩潰的皇帝居然想自殺
    對於母親孝莊太后為自己打造的政治婚姻,順治也許一直是以冷戰的方式,作為自己對母后的抵抗。而就在順治與孝莊的矛盾日益惡化的時候,一位女子突然闖進了順治的視線,並讓這對母子的關係雪上加霜。這位女子便是董鄂氏,順治帝對她一見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