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
第一階段:振興了家族的松平清康遭到家臣暗殺,松平家走向衰弱。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第二階段:織田信長在桶狹間打敗了今川義元,今川義元戰死。此時竹千代已經成年,取名松平元康。松平元康原本還沒有背棄今川家的魄力,非但如此,還盡力的在幫助今川家與織田信長作戰。然而由於今川義元之子今川氏真的無能,使得今川家日益衰弱,松平元康這才下定決心獨立。隨後松平元康與織田信長籤訂了「清州同盟」,雙方約定,織田信長往東、松平元康向西發展,攻守互助。同時,松平元康改名松平家康。
第三階段:「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死於火海。其麾下分裂為兩派,分別以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為首。「賤嶽之戰」後,豐臣秀吉擊敗柴田勝家,又聯合織田信雄消滅了織田信孝。但隨後,豐臣秀吉和織田信雄決裂,松平家康立即與織田信雄達成聯盟,以「保護信長之子」的名義對抗豐臣秀吉。雙方爆發了「長久手之戰」,然而由於織田信雄主動投降,松平家康遂與豐臣秀吉議和,後又宣布臣服。
第四階段:豐臣秀吉死後,松平家康成為「五大老」首席,位高權重。而此時的豐臣家內部則出現了不和,文、武兩派矛盾日益尖銳。松平家康則開始拉攏武將牌,並逐漸暴露出奪取天下的野心。後來文、武兩派矛盾激化,爆發了「關原之戰」,並以松平家康的勝利而告終。在這之後,松平家康改名德川家康,開創幕府,就任徵夷大將軍。
最後的最後,德川家康在大阪消滅了豐臣家,自此統一日本。德川家康熬死了今川義元、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最終,自己也來到了人生的盡頭:公元1616年,德川家康病逝,享年七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