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德川家康,大家都叫我老烏龜或忍者神龜,我的人生信條是:只要活得久,沒有熬不死的對手。我跟的第一個老闆是駿河國的今川義元,我當人質娶嬌妻回老家成了城主;我的第二個老闆是織田信長,他打敗了今川義元,這位老闆是要讓我和他並肩戰鬥成為日本王的男人;我的第三個老闆是曾經給上大人提草鞋的窮小子羽柴秀吉,和他打了一仗後,我兒子去當人質,秀吉把老妹妹嫁給我,還搭一個老娘,我成了「五大老」,天下第二;第四任老闆當然是我自己,誰願意只當天下第二呢?
被稱為老烏龜的德川家康並不是簡簡單單熬死對手,日本江戶落首裡就是一個坐享其成的狡詐吃餅人,在日本人心中名氣遠遠不如同時代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作家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德川家康隱忍謹慎,城府頗深,山岡莊八厚厚十三本裡更多歷史小冷門與小說家一廂情願地拔高,和歷史還是有很大出入。究竟是狸貓還是老烏龜,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火坂雅志的遺作連載小說《德川家康》另闢蹊徑,並沒有長篇累牘書寫其完整的一生,而是從打算晚年隱居泉頭的德川家康回顧自己二十三歲應對三河暴動開始,歷史回溯那戰馬奔騰的廝殺時代,穿插著德川家康童年的質子生涯,到人生最重要的關原合戰結束,他遙望遠處的富士靈峰,停止回憶繼續人生的戰鬥。23歲披甲戎馬到59歲押上人生的關鍵一戰關原合戰,在日本戰國時代笑到最後看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的德川家康,打敗了眾多敵手,開創了德川幕府的大江戶時代,他的人生應了荀子那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德川家康摯愛圍棋,俗話說與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而德川家康遇到的全是當世高手,他的武力值經驗值也因此一路狂飆。戰國時代,各位大名割據一方,相互搶奪地盤,玩著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東海道的三河國擠在尾張國與駿河國之間,因地勢與肥沃土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織田信長,這個「尾張的大傻瓜」一個桶狹間合戰奇兵出襲戰勝駿河遠江國的今川義元兩萬五千大軍,年僅十九歲的德川家康,這個童年時期輾轉流離充當尾張國和駿河國人質的他,在這次戰爭充當今川義元前鋒,戰後順利返回本國岡崎城,和大他八歲的織田信長結成了「清洲同盟」,在日本戰國那個今日合作明日翻臉的時代,這個同盟一直堅守到信長去世。
德川家康除了少年時期老師太原雪齋的多番教導,他的事業導師就是童年時期教他學會遊泳的大哥織田信長,這是他從小就佩服的偶像。「咱們聯手吧,小子!」年輕的織田信長對著年輕的玩伴說。此時,年輕的織田信長夢想是揮鞭天下,實現自己的王圖霸業,這種說幹就幹,速戰速決的性格令小弟德川家康無限崇拜,織田信長人生的縱馬奔馳,開疆擴土的戎馬生涯讓跟隨他的德川開拓了眼界,這個優秀的盟友也贏得了信長的終生信任。他被任命為三河守。
長期成為腿部掛件的德川家康第三個臣服對象是豐臣秀吉。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自殺,正在攻打毛利的信長家臣猴子羽柴秀吉返回殺死叛將明智光秀。一瞬間天下風雲突變,失去了良機的德川家康一年間將領土擴展到130萬石,將自己成長為可以與豐臣秀吉比肩之人物。他聯合反對秀吉勢力發動了小牧山、長久手之戰,與覬覦天下的豐臣秀吉直接對決,議和之後臣服於秀吉,成為重要大名,這是家康人生中第二個重要的決定。能夠看清局勢,在最有利的情況下將自己納入豐臣體系之中,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威望,為日後奪得天下奠定根基。果然豐臣秀吉死後關原合戰,這不到一天的戰役確定德川家康的霸權,從此日本結束了戰亂紛繁的戰國時代,迎來了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和平統一時代。
「即便吃喝泥水,也得生存下去」的德川家康,並非就是一個只會抱大腿的小人物。不管是童年坎坷的經歷,還是守護岡崎城,跟隨織田信長、臣服豐臣秀吉,乃至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戰役中,他都在吸收著各位名將的優勢,清醒認知自身發展方向。他秉承著「杜鵑不鳴,等其鳴」的精神實現他人生的大逆轉。很多人詬病他大部分戰役都以求和為主,失去幾次爭霸天下的時機,甚至在戰役中慘敗,沒有軍事領導能力。攤開歷史畫卷,德川家康的每一步都是慎重又有決斷,軍事領導能力也沒有那麼不堪。這個叫竹千代、元信、元康、家康,幾經易名的松平家岡崎城主,率領自己的三河武士,與織田結盟讓三河國獨立,默默積蓄力量,擴大自己的勢力。與武田軍三方原之戰慘敗後,家康還畫像留作紀念,這就是那張有名的愁眉苦臉的「顰像」時刻警醒自己。為了保護家族與家臣,他犧牲了自己的長子與正妻。成大事者必經苦難之磨練,忍常人所不能忍。與「逗杜鵑啼」的猴子豐臣秀吉相比,被稱為「老烏龜」的德川家康不僅僅是消極等待而已,他會創造各種機會推動事態發展。從獨立、清洲同盟、臣服秀吉、關原合戰等都能看到德川家康的果敢決斷。
他吸收了同時代信長的決斷能力與一統天下的理想,武田信玄的軍事指揮能力與豐臣秀吉的謀略,於是在戰爭與生存中他也一路成長為老謀深算,有高超外交手腕的政治家。一個清醒的頭腦,耐心伺機而動的等待,不斷擴張自己實力,加上手上三河勇士,豐臣秀吉之後這天下霸主捨我其誰?
小說家火坂雅志的小說《德川家康》並沒有神化或貶低這個歷史英雄,反而將其當做平凡人立傳的心態書寫,他寫潦倒的德川家康,寫為情所迷的他,寫他緊張時候瘋狂咬自己的大拇指指甲,這種愚笨執著的人生不正和現在人的人生相重疊麼?「就在剛才,家康的靈魂附體到我身上了!」作者如是說,而芸芸眾生是否也能如家康一樣跨越狹窄獨木橋,走好這歪歪扭扭苦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