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魔王:與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齊名的織田信長,強項原在內政

2020-12-24 騰訊網

遊戲迷們應該都知道,光榮公司有一款發行了十四代,歷經數十個版本的遊戲叫《信長之野望》,曾經風靡世界。光榮公司還有另一款與《信長之野望》並行的遊戲,正是取材於《三國演義》的《三國志》系列遊戲。可見,在日本,織田信長的歷史名望絲毫不遜色於《三國演義》裡的一大票名將。

遊戲裡的織田信長形象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實信長有一些明顯的個性缺陷。結合筆者此前介紹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文章,你就會發現,信長被秀吉取代,又是家康笑到最後,有其「冥冥之中」的必然性。另外,信長擅長的領域其實是內政,窮兵黷武無異於棄己之長、用己之短,最終就像諸葛亮北伐那樣,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既善於籠絡人心,也極其粗暴殘忍,豐臣秀吉的兩面性

「杜鵑不啼,等待他啼」,武藝相貌都極平庸的德川家康是只老狐狸

信長出生於尾張國那古野城,奶媽正是池田恆興的生母,後來恆興生母被信長生父信秀納為側室,信長因此與池田恆興成了同父異母的兄弟。信長打小就脾氣暴躁,同時也顯露出自己有識人之明,這點在後來對羽柴秀吉、明智光秀等人的任用上足可看出。

有學者說,信長一生都在遭人背叛,難言有識人之明。筆者不以為然,相反,正是這些背叛的能人襯託出了信長的識人之明,還有在此前提下的能容物。比如,他饒恕追隨同母弟信行的柴田勝家,就是個典型例子。

然而,淺井長政、荒木村重、松永久秀、明智光秀都在信長人生的不同階段因為不同的原因背叛了信長,其中除了反覆無常的松永久秀外,另外三人都是能力卓越、品行高潔的武將,這也是事實。這說明信長空有識人之能卻無掌控人心的技巧,在這一點上,他遠不如盟友德川家康,更遠不如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部將羽柴秀吉。

大河劇《織田信長》劇照

除脾氣暴躁,不擅於駕馭部將外,信長還有個致命的弱點——缺乏耐性,所有這些缺陷在德川家康身上幾乎都看不到。正是因為缺乏耐性,信長燒毀比叡山根本中堂並殺害數千名僧侶和女人;又將宿敵朝倉義景、淺井久政等人的頭骨做成酒杯;平定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後更屠殺兩萬餘名無辜的平民;當荒木村重叛變後將留在有岡城的婦孺和荒木一族株連,作出了一系列凸顯其兇殘的惡事。

也許有人會說,古今中外以武力統一的政權,殺戮是不可避免的必要之惡,但信長的這些行為顯然已經超出「必要」之限,如白起坑趙卒令天下人恨秦入骨、項羽坑秦卒令天下人認識了其殘暴一樣。而信長「第六天魔王」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沒有耐性還意味著缺乏溝通,下屬難免覺得不被信任,或許正因如此,明智光秀才會發起「本能寺之變」,讓信長「天下布武」的事業功虧一簣。

本能寺之變

可以這樣說,若非信長有超越時代的內政措施和明確的政治理念,他嗜殺的個性和殘忍的惡行,與齋藤道三、松永久秀、宇喜多直家那些惡名昭彰的戰國梟雄其實並無太大差別。他的強項是內政,他的施政不僅在戰國時代獨樹一幟,甚至連後繼者秀吉、家康制定的政策也與他的施政息息相關,愚以為,這才是他能成為「戰國三傑」之首的理由。

織田信秀最初以古渡城為主城,後遷至末森城。1555年,繼任家督的信長從主君織田信友的手中奪取了清洲城,並將主城遷移至此。期間,信長曆經桶狹間之戰,完成了尾張的統一。1563年,為入侵美濃,主城再次遷移到小牧山城。1567年,信長攻下美濃稻葉山城並將該城改名為岐阜,以此城作為「天下布武」事業的起步。

1568年,信長得到護衛足利義昭上洛的機會,此後以武力為後盾,肅清了盤踞在畿內大大小小的各方勢力,由此拉開了與其他大名的實力差距。次年,信長再度將主城遷徙至琵琶湖南岸,東山、東海、北陸三道交界處的安土城。

大多數戰國大名一旦擇定主城,終其一生不會遷移,但信長出於現實需要,十分靈活地更換主城,這使得他永遠是最接近利益獲取點的那個人。同時,統治中心的南來北往,東遷西移,某種程度上也有利於穩固領地,這也是信長頻遭背叛卻一直屹立不搖的原因之一。

織田信長的霸業與群雄割據圖

信長另一項開創性的舉措,是廢除「關所」,創立了「樂市樂座」的稅目,此後只要繳交一次費用便可在他的領地內自由貿易,極大地促進了商業繁榮。過去,「關所」對商人層層盤剝,廢除後這項損失不僅因為繁榮的商業從其他稅目中得到填補,還為信長贏得了士紳階層的支持。

再者,信長還捨棄了當時普遍存在的「兵農合一」政策,提出了作戰與農作分開,而各司其職的「兵農分離」政策。這其實是因勢利導的措施,尾張的兵源本就無法與吃苦耐勞的甲斐、越後相比,甚至不如臨近的三河,既然無法克服先天差異,索性將「兵」從「農」中抽離出來,讓其更有戰力,調動、因應時勢也更加快速迅捷。這一措施,無疑讓信長在戰國時代佔得先機,後來居上。

信長自己並無太出色的智慧才能,不過他又創立了軍團長制度。1573年至1592年的天正年間,信長提拔了好幾位功勳卓著的家臣擔任軍團長,為他們配置好參謀、武將、兵力,並分配好了攻略的對象。如此一來,信長不用親徵,自有各大軍團長在各地為他作戰,他只需要坐鎮岐阜城,專心與朝廷周旋折衝即可。雖然這不免有些窮兵黷武,但與其他疲於奔命的大名相比,也突顯了信長與眾不同的智慧與謀略。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的12子8女下落如何?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身死本能寺,之後織田家族逐漸沒落,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繼崛起。那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如何對待織田信長的子嗣的呢?或者說織田信長的子女後來都怎樣了呢?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織田信雄1583年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相爭,信孝站勝家,信雄站秀吉,勝家戰敗而亡,信孝投降自盡。至於信雄是死得很晚、混得最好的。本能寺之變後,信雄先跟隨德川家康,後跟隨豐臣秀吉。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豐臣秀吉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除掉德川家康?
    在日本戰國末期,有著三位傑出的大名,他們都為日本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這三人被稱之為「日本戰國三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而在這三人中,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深受日本人的喜愛。而德川家康卻跟我國歷史上的司馬懿一樣,雖最終得了天下,卻都不受所在國的喜愛。在日本,如果將對方比作德川家康,對方會非常不開心。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揭秘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竟然是這樣的關係丨日本歷史
    後來豐臣秀吉投靠了織田信長,由於他的聰明和才智,很快就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並將他提拔為一個武士。豐臣秀吉在戰爭中,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才華,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城主。織田信長對豐臣秀吉十分信任,讓他南徵北戰,四處攻打不臣服的大名。沒過幾年,織田信長已基本上完成了對日本的統一。其後,織田信長在本能寺兵變中喪生,豐臣秀吉得知了織田信長的死訊後,就帶兵趕回,打敗了殺死織田信長的兇手明智光秀。
  • 他是織田信長之子,被德川家康重用,為何後世卻說他活的窩囊?
    要說活得窩囊,又活得長的織田信長的兒孫,一定要算織田信雄一份,本篇介紹第六天魔王之子織田信雄。首先,資料顯示信雄他本人活了72歲。就戰國時代來講,除了德川家康以外的一些有頭有臉的諸侯,幾乎沒有幾個活到這樣的高齡。
  • 【話題】蝙蝠俠成了忍者,小丑為什麼會是織田信長?
    而蝙蝠俠最親密的敵人,DC世界最大的反派小丑,則化身為「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這既有點意外,也不算意外,畢竟,也沒有別的大名配得上小丑的身份了。 日本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信長種豆,秀吉割麥,家康吃餅」。其中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也被稱為日本戰國時期的三位「天下人」。而這句諺語,也巧妙的闡述了三者之間的關係及地位。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趁機稱霸,而最終完成統一大業的卻是隱忍多年的德川家康。 無論如何,織田信長顯然是日本戰國時代最傳奇的人物。
  • 德川家康:織田舂米,羽柴和面做餅,德川坐享其成?
    被稱為老烏龜的德川家康並不是簡簡單單熬死對手,日本江戶落首裡就是一個坐享其成的狡詐吃餅人,在日本人心中名氣遠遠不如同時代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作家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德川家康隱忍謹慎,城府頗深,山岡莊八厚厚十三本裡更多歷史小冷門與小說家一廂情願地拔高,和歷史還是有很大出入。
  • 「三傑」之間的比拼 織田信長才是真正的「戰國第一人」?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此三人在極大地程度上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奠定了日後日本的政治基礎,而他們也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稱為"三傑",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三人中誰才是"戰國第一人"呢? 雖然的德川家康是終結了戰國時代並且建立了新秩序——江戶幕府的人,但是在現在的語境中,世人經常將德川家康與豐臣秀吉類比,然後用一些斷章取義的論據來抹殺了德川家康的能力,將其最後一統江山的功績說成是依靠
  • 第六天魔王參戰 光榮情懷粉必選 《真英雄薈萃》日本戰國勢力
    在昨天的文章中已經簡短的為大家介紹了一下這個新遊戲的一些特點和新增內容,在眾多的改動中,讓很多玩家念念不忘或者說是記憶猶新的當屬遊戲中新增了日本的戰國大名勢力,由被譽為第六天魔王的織田信長帶領戰國時日本的諸多大名,欲在新華夏地圖中與諸多不同的勢力角逐天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新增的人氣勢力。
  • 豐臣秀吉為什麼不殺德川家康?
    我認為豐臣秀吉前期是想殺德川家康的,也能殺德川家康,但是後期和談以後就逐漸改變了想法。首先說為什麼秀吉想殺德川家康,這體現在小牧長久手合戰後,豐臣秀吉放言要全面徵討德川領,同時還在大垣城屯集出徵的軍糧。接著再說說為什麼能殺。
  •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真的是神佛之敵嗎?
    「第六天魔王」是什麼「人間五十年,若與下天相比,宛如夢中幻境一般……」日本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十九日凌晨,尾張國的清州城內響起了織田信長的歌聲,這是信長一生中最喜愛的幸若舞《敦盛》中的歌詞。此時,敵國的今川義元已經率領著數萬軍隊侵入了織田家的領地,面對強大的今川家的侵攻,織田家上下商議了一晚也束手無策。
  • 日本版的三國演義,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豐臣秀吉綁定了劉備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在中國火到不行,在日本也是被奉為經典,甚至日本人會將他們戰國時期的人物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湊成隊,那麼我們先看三國裡文治武功的第一人曹孟德,日本人將自己戰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日本戰國英傑‖豐臣秀吉
    元龜二年(1570年),織田信長又以違抗命令為由出兵越前國朝倉家,織田信長徵朝倉義景因淺井長政突襲被迫撤退時,中途在金崎得到盟友淺井長政的背叛的暗示,在撤退途中受到淺井軍攻擊,此戰豐臣秀吉負責殿後,保護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安全撤離。歷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織田信長相當於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相當於收麥子做餅的人,德川家康相當於吃餅的人。
  • 豐臣秀吉死後,茶茶做了5個錯誤決定,真是坑死豐臣家了!
    有人說她,專業摧毀豐臣家20年,有人說她,頭髮長見識短到極點。那麼,豐臣秀吉死後,茶茶做了哪些錯誤的決定?前前後後有5個,真是坑死豐臣家了! 可以肯定的是,茶茶絕不是一個壞人,她一生顛沛流離,身不由己,是亂世的犧牲品,她想守護豐臣家的心是真誠的,她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她的對手可是曾經和織田信長稱兄道弟的德川家康,落敗在所難免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摘要: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
  • 日本戰國三傑之三:德川家康
    日本歷史上,先後有三位赫赫有名的統治者--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去日本旅行所經的歷史遺蹟,處處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曾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他們都生於日本的戰國時代。那時日本原先的統治者幕府政權漸漸衰落,諸侯爭霸,群雄割據,四方戰亂。這三位在亂世中先後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 日本風雲人物 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
    1570年4月、信長為了討伐數度無視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倉義景,打破了與淺井長政的同盟,並與盟友的德川家康軍一起向越前開始進軍。織田德川軍逐步攻擊朝倉氏各個城池,進逼到金崎時,北近江盟友、淺井長政於背後突擊織田德川連合軍。導致信長陷入突如其來的危機,在負責斷後的殿軍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的奮戰之下,終於得以逃回京都(金崎殿後)。信長返回京都時,據言身邊只剩下約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