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係不和
築山殿是今川義元的外甥女,年少的家康被父親送去駿和國給今川義元當人質,而為了讓成年後的家康依然乖乖聽話,今川義元將「成熟的水蜜桃」築山殿下嫁給這三河小子。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
可好景不長,隨著桶狹間合戰今川義元的離世,今川家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德川家康乘機回到三河宣布獨立!
但曾經的大小姐和兩個孩子卻變成階下囚,織德聯軍反攻今川家,這讓「日本阿鬥」今川氏真大為光火,強迫築山殿的父親切腹自盡,她的母親也隨丈夫離去。
喪父失母之痛讓築山殿終日以淚洗面,怨聲載道。
這時,德川家康周圍的侍女越來越多,雖然念及舊情,他在表面上對築山殿還客客氣氣的,可築山殿的閨房他是再也沒有踏進去一步了。
聽聞築山殿以極其殘忍的手段來對付已經懷孕的婢女,以及她對三河武士滿滿的敵對事件後,德川家康越來越討厭看到築山殿那張充滿怨氣的臉。
所以在選定濱松為新國都之後,他名正言順地把岡崎城留給兒子信康,把年老色衰的築山殿丟棄在舊都,而自己卻頭也不回地奔向極樂世界了。
忘了說了,築山殿原名瀨名姬,可德川家康的生母於大不喜歡她,連岡崎主城都不讓她住,家康只好在附近的山上給她建居所,名字也就變成築山殿了。
婆媳關係不和
走之前他還送給築山殿一個臨行大禮,當時如日中天織田信長的女兒——德姬,變成了自己的兒媳婦。
織田信長,這個造成自己家族滅亡的第六天大魔王......
他女兒相當目中無人,整天趾高氣昂,不知道在那拽什麼拽,德川家康你這隻猥瑣無情的老烏龜!你對待她哪像公公對媳婦?完全是孫子對大爺吧!
哼!你怕織田信長是吧?!我不怕!我要反抗!要讓你們這些三河農民嘗嘗我們今川後人的厲害!
抱著這種想法的築山殿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離間信康與德姬之間的夫妻關係。
借著德姬接連生下兩個女兒的良機,她打著延續香火的旗號,花重金為信康納了一位武田家臣的女兒作妾。
年輕氣盛的信康一看到如此美豔絕倫的女人就走不動道,甘願沉淪在她的溫柔鄉裡。
這樣一來,築山殿成功讓德姬嘗受到了自己所曾遭受過的冷落,這有點像校園暴力一樣,受害者往往會變成下一個施暴者,循環往復,沒有盡頭.......
德姬的侍女看不慣自己的主人受欺負,所以自作主張地向德川信康揭發出築山殿種種不端事跡。
然而或許是她太看得起自己,或許是她低估了信康的暴戾程度,她越來越激動地訴說著自己眼中的「真相」。
但這在信康的眼中宛如當面打自己的臉,於是他猛伸出手來,青筋暴起,狠狠地掐住了她的脖子,硬生生地把她掐死了。
德姬看到這一幕心都涼了半截,於是她聲淚俱下地寫下一封哭訴信給爹爹織田信長,在信裡描述自己怎麼被「欺負」,還頗具想像力地根據一系列「事實」證明婆婆和丈夫要謀反了。
家臣的致命一擊
如果是其他人送信,那麼織田信長也許只當德姬是小打小鬧,稍加注意一下就好。但好死不死的是,送信的正是與德川信康素來不和的酒井忠次。
酒井忠次何許人也?
德川家康的親姑父,德川四天王之首,在清州同盟和長筱合戰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換句話說,他的話就代表著德川家康的話。
那他和織田信長的對話是什麼樣的呢?
織田信長首先發問:「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呢?可是最近吶,我總能聽到一些謠言說信康這邊殺了個老嫗,那邊弄死個大爺,這讓我不得不擔心德姬的處境啊!」
「嗯.....陛下有所不知,少主真可謂血氣方剛。別說這些普通小百姓了,他對我們這些老臣也不當一回事兒,在戰場上犯一點兒小錯就會被他又打又罵,我怕他繼位後,我們的性命都會不保啊....」酒井忠次搭腔道。
「對你們又打又罵??這麼惡劣,家康沒說什麼嘛?」信長做出很驚訝的樣子。
之後,他在織田信長的引導下一步一步說出了那些致信康於死地的罪證,說得越來越神乎其神,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熟練地好像排練過一樣。
我想織田信長對女婿已經忌憚許久了,畢竟德川信康英勇善戰,可用區區千百士兵擊退武田大軍,從無敗績。
可自己的兒子信忠呢?好像一個還需要人扶著才會走路的嬰兒。
這讓信長不由得擔心自己死後會不會江山易主,光環不再?之後的歷史證明他是對的,儘管他殺了信康也於事無補。
而且現在正是敲打德川家康的好機會,這個傢伙,始終以盟友自居,我應該早讓他擺正好自己的位置,殺了信康的同時又能威懾家康,嗯~天衣無縫,一石二鳥!
影武者假說
而近現代文藝作品則對家康殺妻嗜子的動機提出了相當別致的解釋。
其中值得推敲的一個版本說真正的德川家康早在關原合戰的時候就已經戰死。
知道真相的大臣們為了穩定軍心,不僅秘不發喪,還選出幾個和家康長相和身材差不多的人來代替家康,這種替身就叫影子武士。
還有的人推測在信康切腹自殺時負責為他介錯卻哭得撕心裂肺的服部半藏才是德川家康。
影史上較為人熟知的就是黑澤明導演《影武者》裡仲代達矢飾演的武田信玄替身,以及張藝謀導演《影》裡鄧超飾演的子虞替身。
但是築山殿和德川信康對家康太過熟悉,為了防患於未然,影武者只好先下手為強,以穩固德川家業。這種解釋終究是後人假說,僅供娛樂和消遣。
看了那麼多理由,我們不難發現: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德川家康。
和漢高祖劉邦一樣,他們處理家事的能力似乎都比不上在政治、軍事上的豐功偉績。
如果不是劉邦輕許諾言,戚夫人也不會對太子之位有所覬覦,也不會逼得呂后永絕後患。
同理,如果不是德川家康的逃避型人格,如果他肯多花點時間去安撫妻子的情緒,積極調節好築山殿與德姬之間的婆媳關係。
築山殿也許就不會成為怨婦,婆媳兩人的關係就不會那麼水火不容,信康也不會在夾在瘋狂的母親和妻子中間漸漸形成性情乖張,陰晴不定的性格。
別跟我說什麼婆媳矛盾很難化解,在那個時代,女性就是附庸品。大家長都說話讓她們消停,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
但德川家康還是把不管不問、掩耳盜鈴的「烏龜」精神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家康最終也嘗到了惡果。
他肯定是後悔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在關原合戰仰身長嘆:「要是信康還在世,哪還輪得到我這副殘軀出戰啊?!」
我相信每當深夜入睡時,築山殿和德川信康都會潛入家康的睡夢中,一遍又一遍追問他:「明明錯的是你,為什麼不得好死的是我們啊?!」
生死輪迴,因果報復,愛恨情仇,誰又說的清?誰又道得明呢?只不過他這個事給我們上了一課:需要溝通才能解決的事情,千萬別逃避,兩個人慢慢說清楚,所有的坎總會過去的。
你我共勉。
好了,本文到這裡結束了,如果我有哪點沒提到的或是表達有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我是喜歡東亞文化,北歐歷史的艾利克斯。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我哦!@艾利克斯的歷史觀
看到這裡辛苦了,拜拜Bye~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