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真的是因為友情而聯盟嗎?雙方各取所需

2020-12-22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真的是因為友情而聯盟嗎?雙方各取所需

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這對戰國聯盟典範,絕對是當時最穩固的聯盟,沒有什麼困難和危險能夠動搖德川家和織田家的聯盟。無論是信長包圍網,還是面對武田信玄的進攻,雙方都聯手應對,互相化解雙方面臨的壓力。這一切都是因為兩人的友情嗎?

德川家康的幼年極為不幸,原本作為人質被送往今川家,沒料到家臣謀叛,半路上把家康劫走送往織田家。此時的德川家康10歲,而織田信長已經19歲。不少作家對此大做文章,在小說中描述德川家康下定決心,此生一定要追隨織田信長。

但我們從實際角度來看,19歲的織田信長一定見過10歲的德川家康,畢竟是來自敵對方的人質,帶著好奇心前往認識很正常。但想要如小說中一般,帶著人質四處遊玩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桀驁不馴也會明白事情的輕重,更不用說兩人的年齡相差9歲,很難想像這兩人會產生友情,能夠達成點頭之交就是奇蹟。

德川家康在織田家短暫停留後,就被送往今川家,他的人生展開新的篇章。織田信長也在數年後繼承父親的家督之位,正式開始下克上之旅。兩人之間再無瓜葛,或者說兩人之間本來就沒有關係,也就談不上聯繫。

不過隨著今川義元出兵尾張(也有上洛說),意圖威懾織田信長,兩人重新開始認識。這時的德川家康仍未脫離今川家,他是作為臣服於今川家的地方勢力而在今川家成為家臣,在此戰中家康表現活躍,但今川義元卻在桶狹間丟掉性命。

德川家康趁機回到三河,事實上宣布獨立。但他面臨著極大的困難,無論是織田家還是今川家,目前都處於敵對狀態,兩面受到夾擊的情況下,三河將很快失手。既然已經從今川家離開,沒有道理再回今川家,畢竟今川家意圖吞併三河一事,大家心知肚明。

唯一能夠選擇的就只有織田家(此時的今川家仍和武田家同盟)。雖然兩家處於敵對狀態,不過這都是父輩時的遺留問題,到了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一輩,雙方並沒有實質仇恨。此時的織田信長同樣面臨問題,尾張的統一併不穩固,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消化,美濃同樣陷入混亂中,正在向織田信長招手,他同樣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

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可謂一拍即合,兩人於清州城達成協議,建立織田、德川聯盟。雙方互相支持對方,並發誓絕不背叛另一方,同時結成兒女親家。此時,雙方一定都不會想到,這個同盟能夠如此穩固。

為了德川家康這個同盟,織田信長居中調節,德川家和武田家瓜分今川家,使得德川家的實力開始緩慢增長。不過織田信長「天下布武」必然招來大量敵人,信長包圍網的出現,極大考驗了這個聯盟。

雖然沒有歷史記載,但我們不能確定德川家康是否真的有過猶豫,要廢棄清州同盟。從當時的情況而言,織田信長面臨的壓力極大,甚至是在天皇下詔停戰的情況下,才得到喘息之際,足以見織田家岌岌可危的狀況。

反觀德川家康,表面上並沒有直接受到影響,但他同樣面臨強大的壓力,也就是來自於武田信玄的上洛壓力。武田家的外交信用有目共睹,廢棄與今川家的同盟後,立即對今川家發起進攻,全然不顧今川家與武田家的姻親關係,這種翻臉不認人的本事雖然是亂世的必然結果,但毫不遮掩,連面子都不要則是少見。

就算廢棄與織田家的聯盟,也要面對武田家的攻勢,如果臣服武田家,諏訪家就是前車之鑑。沒有任何選擇的德川家康只能緊跟織田信長的步伐,咬牙支撐著清州同盟。好在織田信長的政治獻金非常有效,在天皇拉偏架的幫助下,終於逐一消滅周邊的敵對勢力。

因此,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建立的清州同盟,並非因為友情而建立,完全就是各取所需的結果。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雙方只能背靠背應對各方勢力,而隨著織田家的崛起,這個聯盟也就更為牢固,這才有了戰國時代堪稱典範的清州同盟。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上洛,德川家康為何不作壁上觀,而是全力支持
    有人說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之間的同盟。德川家康自小在織田信長家裡做人質,其時織田信長也年幼,兩人是小夥伴。 除了同盟和親家,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利益。織田信長曾經聯盟武田信玄,幫德川家康護住東邊安全,還一起協議瓜分了今川。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菜菜緒版築山殿可好景不長,隨著桶狹間合戰今川義元的離世,今川家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德川家康乘機回到三河宣布獨立!
  • 織田五德為什麼讓父親織田信長殺死自己的丈夫德川信康?
    一般對這件事情的描述,是說他老婆伍德跟他不和,然後寫信給父親告狀,說德川信康還與他媽(築山殿)串通敵人武田家。送信的人是酒井忠次。織田信長問酒井忠次,德川信康這人怎麼樣。酒井忠次沒有為信康辯解。然後織田信長回信說那就都殺掉吧。  德川家康掂量自己實力完全夠不上織田信長,只好從命,於是先派家臣殺老婆掉築山殿,二十多天後下令賜死長子德川信康。
  • 日本戰國時代的「滿漢全席」:織田信長招待德川家康的最後一餐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的「滿漢全席」:織田信長招待德川家康的最後一餐西方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於戰國時代在日本傳教,他受到織田信長禮遇,曾經拜謁信長18次之多。根據他的著作《日本史》記載,信長身材中等,體形修長纖細,不愛飲酒、飲食節制,而且勤於鍛鍊武藝,所以身體很健康。
  • 德川家康之妻築山殿,為何與長子德川信康,因為一封信而身亡
    織田信長的女兒德姬是德川家康之子,德川信康的妻子。由於她的一封控告自己婆婆和丈夫的信,讓織田信長下令德川家康殺掉自己的正房築山殿和德川信康。被逼無奈的德川家康只好服從了織田信長的命令。但真的是這樣嗎?要說這件事前,我們先要著重介紹一下築山殿,因為她是這一系列事情的起因。
  • 織田信長的12子8女下落如何?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身死本能寺,之後織田家族逐漸沒落,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繼崛起。那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如何對待織田信長的子嗣的呢?或者說織田信長的子女後來都怎樣了呢?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織田信雄1583年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相爭,信孝站勝家,信雄站秀吉,勝家戰敗而亡,信孝投降自盡。至於信雄是死得很晚、混得最好的。本能寺之變後,信雄先跟隨德川家康,後跟隨豐臣秀吉。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他是織田信長之子,被德川家康重用,為何後世卻說他活的窩囊?
    要說活得窩囊,又活得長的織田信長的兒孫,一定要算織田信雄一份,本篇介紹第六天魔王之子織田信雄。首先,資料顯示信雄他本人活了72歲。就戰國時代來講,除了德川家康以外的一些有頭有臉的諸侯,幾乎沒有幾個活到這樣的高齡。
  • 德川家康:織田舂米,羽柴和面做餅,德川坐享其成?
    被稱為老烏龜的德川家康並不是簡簡單單熬死對手,日本江戶落首裡就是一個坐享其成的狡詐吃餅人,在日本人心中名氣遠遠不如同時代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作家司馬遼太郎筆下的德川家康隱忍謹慎,城府頗深,山岡莊八厚厚十三本裡更多歷史小冷門與小說家一廂情願地拔高,和歷史還是有很大出入。
  • 第六天魔王:與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齊名的織田信長,強項原在內政
    結合筆者此前介紹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文章,你就會發現,信長被秀吉取代,又是家康笑到最後,有其「冥冥之中」的必然性。另外,信長擅長的領域其實是內政,窮兵黷武無異於棄己之長、用己之短,最終就像諸葛亮北伐那樣,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讀歷史,類比固然是一種好的方法,但是也容易導致認識上的錯誤,比如很多讀者習慣將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關係類比為曹操和司馬懿,這種類比實在是是一種荒誕不經的奇談怪論。 曹操和司馬懿是什麼關係?說白了,上下級關係,或者老闆和員工的關係。
  • 日本戰國三傑之三:德川家康
    他後期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稱臣都只不過迫於形勢罷了,成為天下霸主是他一定會有的野心。德川家康1543年生於岡崎城,是三河國的君位繼承人。三河國這個諸侯小國的地理位置,夾在尾張國(織田信長的父親掌權)和駿河國這兩個強國之間。可德川家康的爺爺德川清康少年時就是軍事奇才,兩個強國也曾被壓的抬不起頭來。但是1535年德川家康的爺爺突然被殺,國內發起政變,德川家康的父親德川廣忠被追殺逃往別國。
  • 日本戰國老烏龜的人質生涯,德川家康是真的慫嗎?
    豐臣秀吉而最終成功統一日本,盤踞在三河縣的臥龍德川家康,因其隱忍和長壽,被戲稱為「戰國老烏龜」。為了證明德川家康的「慫包」,人們還衍生了「鵲論」,即面對同一隻不願意啼叫的喜鵲,如何讓它發聲?織田信長表示:如果不叫我就威脅它,這都沒用就直接宰了它!豐臣秀吉搖搖頭,說我會慢慢哄它,讓它心甘情願鳴叫。德川家康則擺擺手,覺得兩位前輩的方法太過麻煩,說,「我直接在旁邊等著它叫不就好了?」的確在日本戰爭歷史上,他好似一個縮頭烏龜,武田信賴來了,他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對待豐臣秀吉,也是打到即止,見好就收。
  • 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
    一是避免織田信長猜忌,如果實力增加太快,清州同盟能否維持都是問題,以織田信長的性格,對於德川家康的態度將會發生明顯變化。二就是家康的老二哲學,既然是老二,就好端正好自己的態度,在同盟中只要能夠得到發展就心滿意足,這從織田家上下的評價中就能看出,對於家康,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老好人」。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三是波及戰國大名之多,這個包圍網參與的戰國大名有十餘家,包括本願寺、延曆寺、淺井、朝倉、三好、六角、毛利、松永、武田、上杉等多家知名的勢力。而被包圍的目標織田信長,也並非孤立無援,他的鐵哥們德川家康分攤了包圍網的部分壓力,幫助織田信長撕破包圍網。
  • 被稱為日本的曹操,逼德川家康殺掉老婆和兒子,死後卻找不到屍體
    當時松平竹千代是織田家的人質,兩人當時關係極好,這段往事後來成為兩人締結了穩固的同盟關係的一個助力。1546年,在古渡城元服之後正式改稱織田上總介(織田信長)。1548年,負責教育、照顧信長的平手政秀提出與信秀宿敵的美濃國大名,人稱「蝮蛇」的齋藤道三的長女濃姬政治聯姻的策略。早年的經歷,讓織田信長初步積累了人脈和資源,為將來的制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 武田信玄要是不死,他能壓制住織田信長,甚至殲滅他嗎?
    有驚無險地撤回到京都後,織田對於淺井長政的背叛非常惱火,於2個月後聯合德川家康與淺井和朝倉聯軍會戰於姊川,並擊敗了淺井朝倉聯軍。當時阻擋他的德川家康,也是整個戰國時代相噹噹的名將,更是後來德川幕府的創立者。德川家康鑑於兵力上無法與武田信玄抗衡,便打算死守浜松城。當時德川家康的手上當時除了自己的8000人外,還有織田信長的3000援軍,總兵力在11000人左右。當武田信玄帶著他的25000主力來到浜松城的時候,他竟然看都沒看德川家康一眼,便帶著大部隊繞著浜松城走了。
  • 日本名人專題介紹(三十八) 德川家康
    然而撇開今川氏真的無能不談,信長與家康童年時深厚的情誼以及信長從收服柴田權六,打擊織田信友,到擊敗不可一世的今川義元,信長的才能與進步有目共睹,就這一點來說,氏真的思維卻一天比一天保守。此外由於三河的西北面便是尾張的織田氏(北面是美濃齋藤氏)。結盟,對於沉穩的家康來說,卻是一場對織田信長人格號召力的豪賭,也從此展開了兩個年輕人開始叱吒風雲的年代。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