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傅踢踢
《美人魚》上映92小時,票房突破10億元,足見觀眾對星爺的期待。身為周星馳二十年的老粉絲,儘早去了電影院,看完之後,感受卻有些複雜。
《美人魚》絕對稱不上爛片,可離想像中美好,還有不小的距離。慶幸的是,雖然廉頗老矣,周星馳仍舊保留了難得的真摯和單純。因為周星馳還是那個周星馳,心底多少還覺得溫暖。
無論選取何種題材,周星馳的電影都是濃重的自我寫照。有人將《美人魚》定義為環保題材,但深究起來,這是一部向善的真人童話:不求嚴絲合縫的邏輯推演和敘事結構,唯有慣用的直白說理和動情講述,純淨之外,是周星馳始終難解的孤獨。
在圈地填海,危及美人魚生存的背景中,故事的核心絲毫未變:從底層開始奮鬥、終獲成功的鄧超,因緣際會,結識了奉命刺殺他的美人魚林允。隨著深入了解,兩人心結漸釋,彼此相愛。當美人魚的生存狀態逐步揭開,鄧超幡然醒悟,最終挽救了美人魚的命運。
如是的母題,《食神》裡有,《大話西遊》也隱約可見。幾乎所有導演都追求繁複與深刻,周星馳卻一如往常,痴迷於再簡單不過的純愛設定。
《美人魚》是典型的老牌港產喜劇,從頭到尾都是周星馳的痕跡。
最招笑的三場戲,警察局裡的文章和李尚正,和鄧超對口供,忽而大笑忽而嚴肅,在星爺的電影中屢見不鮮。
林允刺殺鄧超,頭撞玻璃、手刃揮空、憑空魚躍被高爾夫球桿擊落,種種烏龍,類似最經典的無釐頭。
羅志祥在料理臺前的表情,和至尊寶褲襠著火時一模一樣。
影片中的很多細節,也是毫不諱飾的「致敬」。
開頭的鹹魚影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狗塗成老虎的樣子,還是叫旺財。
羅志祥「還有王法嗎?」戲仿馮小剛在《功夫》裡的臺詞。
而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同樣再熟悉不過。
鄧超和林允有一場在公園裡吃雞的戲。粗糲的氛圍,卻蘊藏著細膩的情感。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喜劇之王》裡的尹天仇和柳飄飄。
再深究起來,當鄧超說起和老爸在共度的苦日子裡撿雞腿,又是另一段故事。
周星馳小時候清苦,媽媽凌寶兒獨自撫養三個子女。由於生活拮据,媽媽總是把食物讓給孩子。周星馳發現,一旦嚼兩口吐出來,捨不得浪費的媽媽就會吃掉。
有一次加餐吃雞腿,周星馳鬧來鬧去,雞腿掉在地上,沾了灰,媽媽氣得用桑樹條暴揍了他一頓。後來,周星馳回憶說,要不是把雞腿弄到地上,媽媽怎麼會捨得吃。
誰會知道,鄧超口中的這段「雞腿往事」,是不是周星馳有意為之。
周星馳和媽媽凌寶兒
另一個例子是,鄧超向林允表白,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現在什麼都擁有了,但是我很孤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懂我,除了你。」這又何嘗不是功成名就,卻人緣不濟的星爺,至為隱晦的獨白。
周星馳是極端純粹的人,或許他從來久沒有想太多,也不會給自己的作品附加太多額外的意義和說辭。如果破壞環境是錯的,就要抵制。如果工業文明令人性異化,就要反省。各異的故事背後,他依然在表達,我們要真,要善,要美,要愛,執拗得像個孩子。
《美人魚》的人物臉譜化,劇情也不甚合理,絕非周星馳最好的電影。可從中,熱愛周星馳的影迷卻能尋獲親切的溫暖。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周星馳邀請鄭少秋和莫文蔚,演繹主題曲之一《世間始終你好》。當年情深,不知幾許,而今重逢,也算是自然自怡。
《世間始終你好》的最後一段寫道:
論武功 俗世中不知別個高
或者 絕招同途異路
但我知 論愛心找不到更好
待我心 世間始終你好
據此理解為往日情意,恐怕還顯狹隘。事實上,由羅文和甄妮原唱的《世間始終你好》,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
在那部經無數人不斷提及的劇集中,除了黃日華和翁美玲,還有一個「死跑龍套的」宋兵乙。周星馳的戲夢人生,恰從此地開始。重唱這首歌,想必也有徐徐回望的意思。
周星馳所有的電影,都是自傳。周星馳所有的隱喻,都是輪迴。縱然人總要變老,「但我知,論愛心找不到更好,待我心,世間始終你好。」
本文原載於作者微信公號傅踢踢(ID:futee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