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 武則天因「擠乳溝」停播?看看唐代女性怎麼穿

2021-03-02 藝購藝術

有顏就是不一樣!

雖然「武則天」這個角色也是被演的「爛大街」的角色了,據統計有30多個版本,但近日範冰冰在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的逆天美照仍持續在微博上開啟刷屏模式,範女神版「武則天」一時間都成為最熱話題。

近日,風口浪尖上的《武媚娘傳奇》竟暫時停播,更受到各方討論。此番停播風波,引來諸多猜想,湖南衛視官方微博「青春劇透社」給出的理由是:技術原因。但有網友爆料稱,由於劇中女演員的「酥胸半露裝」太香豔,從宮女到妃子的著裝都尺度過大,因此導致《武媚娘》被停播。外界更傳,湖南衛視的技術人員正通過技術手段將劇中所有暴露的胸部鏡頭都PS掉。

《武媚娘傳奇》劇照

那麼片中從宮女到貴妃奢華奔放的「露乳」唐代服飾,這是電視劇導演追求美感博眼球的需要呢,還是唐朝的服飾真的這麼開放?


《藝妓回憶錄》海報

唐代著裝最據突破的是「半臂」裝和「袒胸」裝

而若要直接追溯唐朝女性著裝,我們可以從鄰國日本的服飾得中以佐證。在電影《藝妓回憶錄》中,由章子怡飾演的藝妓小百合所展現的正是非常具有日式風格的和服。追溯歷史可知,唐朝興盛,甚得日本等鄰國崇拜,紛紛效仿許多唐朝的文化禮儀服飾。基本上和服就是根據唐朝服飾進行本土化改良後的日本服飾。電影中,小百合身著色彩溫柔,精緻美好的和服,雖然沒有袒胸露乳,但是高高昂起的脖子纖細出塵,佩戴的珠飾叮咚作響。由此可佐證唐朝服飾的精緻奢華。

而唐代女性也確實很會穿衣服,她們講求各種不同的服裝式樣和服飾搭配,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臂,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袖,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其形制為對襟,袖不掩肘,長與腰齊。若與襦裙配套穿著,稱為「半袖裙襦」,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唐代金衣蹙金繡半臂,法門寺文物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半袖裙襦者,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袒胸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麼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衝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

而唐代整體的女性著裝都隨著當時大環境的寬容和更為開放的商貿往來發生了大的改變。唐代女性,特別是皇室和貴族女性多以半袖裝和坦胸裝為主。

唐代壁畫《宮女圖》局部

在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獻中或者是唐朝的壁畫上面,記載了許多古人出遊的著裝。從那些唐代的仕女畫中,大都可以看出唐朝女性日常穿著的坦胸裝都是非常輕盈飄逸的,衣袍寬大輕薄,大大解放了傳統服飾對女性的束縛,使之充滿活力,也非常符合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標準。從整個唐朝女性的著裝來看,基本遵循的潮流是:由遮蔽而趨暴露(樣式),由簡單而趨複雜(花紋、妝飾),由簡樸而趨奢華(服裝風格),由清秀而趨豐腴(身材和體型)。

唐代女子為何鍾愛露胸裝?

而唐朝的女裝為什麼如此的大膽開放?唐朝女人又為什麼喜歡這種「袒胸露乳」、「裙長曳地」的服飾文化呢?

大唐二百餘年的女子服飾形象,主要有三種組合變化,即襦裙裝、胡服與女著男裝。到了中晚唐以後,胡風漸弱,更多地恢復了漢族傳統,經過改制的寬衣大袖的襦裙裝又成為唐朝婦女的主要著裝形式。

由隋入唐,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促使服飾文化並蓄古今、博採中外而出現了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使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成為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而身處其中的宮廷和上層社會婦女即貴族女性,除律令格式規定禮服之外的日常著裝更是極富時代特色,引領女裝潮流,出現了神秘高聳的帷帽、瀟灑伶俐的胡服、輕巧坦露的薄紗衣裙等新奇大膽的裝束。

在中國古代社會裡,廣大婦女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傳統禮教的束縛,所謂「笑不得露齒」,「行不得動裙」,「站不得依門」,「出門不得露面」等等都被奉為婦女必須恪守的清規戒律。但是,到了唐代,由於當時胡族習俗、異國文明、宗教文化與隋唐本土傳統相互交流影響,多元文化的長期滲透形成了唐朝人兼容並蓄、平等開放的獨特的社會心理。這使唐朝婦女,尤其是具有特權地位的貴族女性,能夠生活在一種相對寬鬆的社會環境中。

唐代仕女畫

敦煌壁畫中的唐代女子,「透額羅」風

在這種開放寬鬆的環境中,唐朝女子洋溢著藝術的激情,對自己的著裝進行了大膽的改造。據有關史料記載,「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

所謂胡帽,實即西域地區的渾脫帽,一般多用較厚的錦緞製成,也有用「烏羊毛」製成的,帽子的頂部略成尖形,周身織有花紋,有的還鑲嵌各種珠寶。受政治形勢的影響,安史亂後胡風減弱,又回歸漢裝傳統,一些貴族女性騎馬出行,使用一片紗網於額間為飾,整個面龐也基本坦露於外,名曰「透額羅」。

唐代貴族女性這種大膽的嘗試,逐漸擺脫封建禮教的精神枷鎖,看清了自己本來真實而美麗的臉龐。從「出門遮面」到「外出露臉」,無疑是一次人之本性,即表現個體的存在,與禮教的抗爭。在「外出露臉」的基礎上,唐朝女人開始向更為開放的「袒胸露乳」的服飾文化衝擊。

唐代仕女畫

李唐皇室祖先起自西部邊陲,具有濃厚的胡族血統。天生的異族血統和固有的胡人心態使李唐皇室對所謂的「華夷之辨」相對淡薄。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等唐朝帝王一生對胡人舞,柘枝舞、胡旋舞不能忘情,因此也創造了胡樂的鼎盛時代。

胡樂本是西域胡人的樂舞,後來不僅樂曲舞姿傳入中原,而且各國經常向唐廷進貢會跳此舞的女藝人,表演時舞人須戴一種虛頂的「織成蕃帽」,帽上綴有寶珠,時時閃爍發光,身穿窄袖的細氈胡衫,腰上繫著佩有飾物的革帶,足蹬軟靴。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柘枝妓》詩云:「紫羅衫動柘枝來,帶垂鈿胯花腰重。」而且他在另一首《柘枝詞》也說:「繡帽珠稠綴,香衫袖窄裁。」這樣一套裝束,既是一種舞服,又是西域地區少數民族和友好國家的日常服裝,具有濃鬱的異族風情。

在當時以皇室文化的強大影響下,貴族女性從對胡舞的喜愛發展到對充滿異域風情的胡服的模仿,從而使胡服在唐代迅速流行。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元稹的《法曲》詩描寫道:「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羶滿城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 《新唐書鐠行志一》中也說:「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後來西蜀美女花蕊夫人在《宮詞》中寫道:「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點出了這種胡服回鶻裝的特點,即袖子、腰身窄小的翻領曳地長袍,顏色以暖色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多採用質地厚實的織錦,領、袖均鑲有寬闊的織金錦花邊。

女權意識的興起使盛唐時期出現開放的著裝現象

唐代仕女畫

女權意識的興起使盛唐時期出現了一種開放的著裝現象,即女著男裝。據《新唐書鐠行志一》記載:「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武后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新唐書·李石傳》也記載:「吾聞禁中有金鳥錦袍二,昔玄宗幸溫泉與楊貴妃衣之。」此種風氣後來波及民間,史稱:「 至天寶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內外一體也。」

女著男裝在中國長期的古代社會中是極為罕見的,《禮記·內則》早就規定:「男女不通衣服。」女子著男裝被視為不守婦道,視為妖服,而唐代是古代社會的上升期,強盛的國力,先進的文化,為人們追求生活享受創造了條件,女權意識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代崛起,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一些貴族女性更是獲得了與男性相當的政治權利。

在唐代不僅出現了上官婉兒、皇后韋氏、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宮廷女性弄權擅政的政治事件,而且產生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正是在女權意識崛起的特殊情況下才產生了如此開放的著裝方式,反過來這種現象的出現更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社會的開放與兼容。因而女著男裝宛如一枝出園的紅杏,使本來已經色彩繽紛的唐代女裝更加富有魅力,使整個唐代也為之鮮活起來了。

對豐腴肥美體態的欣賞影響了唐代女性著裝

唐朝之前世人對女性纖麗含蓄之美有良好的評價,而唐人對人體自身的欣賞,更注重於寫實,在纖細中包含飽滿,從而使女性的曲線美突出了健康開放的特色,這種勇於發現和直言不諱地表現生活中一切美妙之處的膽略,使對女性美的欣賞成為流行於宮廷市井的風尚,由初唐稍嫌清秀的仕女到盛唐俏麗的女郎至中唐豐滿甚至略顯臃腫的貴婦,以豐滿為美以開放為尚,成為唐人審美的特徵。

唐代仕女畫

對豐腴肥美體態的欣賞,促使貴族女子服裝在瀟灑的胡服、男裝之外,充分吸收初唐窄袖襦裙的特點產生了新式服裝:大袖袒胸裙,它由大袖衫和高束腰的裙子組成,為袒胸貫頭式,領子開得很底,不著內衣,胸乳半露於外,同時為了充分突出美麗豐腴的曲線,女性往往以輕紗為裙質地,其上繡團花,露肩裸背,從披紗中透出細膩的肌膚。

男性對這種服裝是肯定的和欣賞的,紛紛加以讚美,如方幹《贈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溫庭均《女冠子》:「雪胸鸞鏡裡」;周濆《逢鄰女》:「漫步羅裙半露胸」;李群玉《贈歌妓詩》:「胸前瑞雪燈斜照」;歐陽詢《南陽鄉子》:「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等等,唐人在壁畫、陶俑、雕塑中也把這種裝束保存下來傳之後世,穿過悠遠的歷史時空,仍然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女性高貴典雅的美。

唐代女子在開放上衣的同時,也非常重視的下衣的形式。下衣即下裳,下裳為裙,當時制裙面料多為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通常以多幅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著抹胸,外披紗羅衫,致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

如周昉《簪花仕女圖》,以及周濆「慣束羅衫半露胸」等詩、畫即描繪這種裝束。這是中國古代女裝中最大膽的一種,足以想見當時思想開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質料、色彩和樣式均大大超過前代,可謂群芳爭豔,瑰麗多姿。如唐詩中所涉及的諸多裙式有:「上仙初著翠霞裙」,「荷葉羅裙一色裁」、「兩人抬起隱花裙」、「竹葉裙」、「碧紗裙」、「新換霓裳月色裙」等。

唐代仕女畫

唐代裙色多彩,可以盡如人所好,多為深紅、杏黃、絳紫、月青、青綠。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時間最長。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有詩曰:「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另一位詩人萬楚五也有「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的詩句。其流行範圍之廣,從《燕京五月歌》中可見,「石榴花開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石榴裙最大的特點,是裙束較高,上披短小襦衣,兩者寬窄長短形成鮮明對比。這種上衣下裙的「唐裝」,是對前代服裝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從整體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長曳地,使體態顯得苗條和修長。

「綺羅纖縷見肌膚」的露乳裝,「紅裙妒殺石榴花」的石榴裙,以嬌奢、雅逸的情調和對柔軟溫膩、動人體態的勾勒,形象地再現了唐人的審美風尚和藝術情趣。

唐代女子服飾,不僅為當時人們所崇尚,甚至於今日人們觀賞唐代服飾,亦覺興奮異常。這裡沒有矯柔造作之態,也沒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充滿朝氣,令人振奮又使人心醉的服飾。其色彩也非濃豔不取,各種鮮麗的顏色爭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銀雜之,愈顯炫人眼目。其裝飾圖案無不鳥獸成雙,花團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謂一派大唐盛景。

■ 文章來源:網易藝術


相關焦點

  • ★武媚娘或因太「胸」遭停播,傳後效團隊正PS乳溝
    昨晚,就聽到有消息人士稱《武媚娘傳奇》因尺度太大遭遇停播,但一直未能確認。
  • 武媚娘或因太「胸」遭停播,傳後效團隊正PS乳溝
    (青春劇透社是「湖南衛視電視劇」的官方微博,今晚20:10左右發微博稱《武媚娘創奇》將暫停播出)具體原因,有消息人士告訴小娛「武媚娘因為胸部太暴露,如果不修改的話就會停播」、「現在片方在找特效公司修改胸部,預計需要5、6天時間」。
  • 娛樂圈擠乳溝搶鏡引人側目的十大美女明星
    現在的人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乳房美更是很多女性追求的目標,乳溝又被叫做事業線,很多影視明星在大型晚會上,他們不但要隱約地展示其靚乳,而且還要擠出個乳溝來
  • 【娛樂八卦】《武媚娘傳奇》暫停播出 傳後效團隊正PS乳溝!!
    昨晚8點多,湖南衛視通過官方微博稱因技術原因暫停播出,1月1日晚繼續播出。 《武媚娘傳奇》在湖南衛視開播後,輕易刷新了電視劇首播的收視紀錄,而且一路高漲,絲毫沒有懈氣的態勢。但範冰冰等一幹女演員,在劇中集體穿的低胸裝,也引來不少吐槽。昨天,有網友爆料稱,由於尺度過大,《武媚娘傳奇》將被停播。
  • 【武媚娘】各國媒體齊圍觀,終於造英文的乳溝怎麼說了!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他家提到了乳溝(cleavage)這個詞(乳溝被拿掉了)IBT《國際商業時報》(不雅的乳溝被拿掉了)《Toronto Sun》《多倫多太陽報》(大家都想要乳溝回來)但最拼的還是英國第一小報《每日郵報》
  • 「唐代女性以胖為美」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一、唐代整體上仍以「細長潔白」為美 當代人說「唐代女性以胖為美」,主要依據是如下三項: (1)唐代墓葬中的女俑和壁畫裡的女性,多有豐滿肥胖者。(2)唐代傳世畫作中的仕女,多有豐滿肥胖者。
  • 唐代武則天崇佛唐武宗滅佛造就了大周柴窯瓷
    唐代武則天時期創燒了大周柴窯瓷,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沒有見到展示大周柴窯瓷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唐代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政策。便於接受本人提出的理論。 佛教在唐代之所以能夠興盛發展 ,首要因素要歸功於唐朝統治階級的扶植與支持 。唐代統治者的佛教政策,在佛教日趨鼎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
  • 電視劇《武則天傳奇》停播真相!
  • 蒙曼五登揚州講壇,透過唐詩看唐代女性
    今天下午,著名學者蒙曼作客揚州講壇,主講「唐詩中的唐代女性」。這是揚州講壇開壇十年來,蒙曼第五次開講。
  • 真實再現唐代風尚與妝容服飾:聊聊《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造型
    高髻的形狀多種多樣,武則天的髮型屬於其中很常見的一類——蛾髻。蛾髻流行於中晚唐時期,唐代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幾名貴婦的髮型即為蛾髻,而中唐詩人李賀的《十二月辭》中也有&34;的詩句。晚唐時女性的髮髻非常高大,有的甚至高出面部兩倍,高達一尺以上,頭上的簪釵飾物也隨之越來越多。長安有&34;之說。相比之下,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這個蛾髻並不誇張。
  • 武則天停播疑因尺度大,盤點那些慘遭停播的電視劇
  • 滿屏擠胸 唐朝真的這樣嗎?
    在這部戲裡,每一個有女人的鏡頭,勢必都看得觀眾面紅耳赤,因為女演員渾圓渾圓的胸部全都擠到快要蹦出來了……唐朝的女人都這麼拼命的擠胸嗎?先來看組這些讓人害羞的劇照吧!她們穿男裝,打馬球,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的風尚。在傳統裙襦裝基礎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裝,不但將脖頸徹底暴露,而且連胸部也處於半掩半露的狀態。
  • 唐代婦女為什麼喜歡袒胸露背的衣服?除了被男人喜歡,有這原因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980,閱讀約2分鐘春秋以來,受道統文化的影響,女性服飾普遍比較保守,而明代朱程理學的盛行,對女性的限制更大,女性服飾更加保守。但是,如果我們看過唐代的影視作品,就會發現女性穿著敞口的衣服,而且大多是裸露上身的衣服,這在其他朝代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為什麼在唐代會流行呢?。唐朝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必然是豁達而活潑的。而且當時的裸露上身也不是導演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為之。這在當時很流行。
  • 性感遊戲女主播直播大秀美腿:禮物刷起 不然停播
    性感遊戲女主播直播大秀美腿:禮物刷起 不然停播 時間:2016-05-16 10:49:21 來源:騰訊網 作者:liyunfei
  • 一代女皇武則天到底長什麼樣?不要再被電視欺騙了!
    那麼,真實的武則天,應該長什麼樣子?有一個故事,為我們留下了線索。唐朝有個人叫袁天罡,精通相術。武則天很小的時候,母親為她穿上男孩子的衣服,請袁天罡相面。(林青霞扮演東方不敗的美,就是這樣一種曖昧的、中性的美,令人無法抵擋的美)2、武則天高個今天,通過對唐尺的不斷研究,我們已經能夠得知,大唐男性平均身高一米六二,女性平均在一米五三左右。
  • 歷史上武媚娘到底穿多少?
    《武媚娘傳奇》
  • 我的乳溝與色情無關,愛咋咋地丨突然加更
    「她想怎麼穿就怎麼穿,她是對的。」「別擔心,他分不清妓女和其他女人的區別。」女士也紛紛曬出乳溝照抗議:「不美嗎?要是不愛看,就把你的眼睛挪開!」△ 網友cathy認為:「都9102年了,還覺得乳溝有傷風化?」
  • 盲目束胸穿緊身衣當心乳腺增生
    女人盲目擠乳溝或誘髮乳腺增生。乳房疾病越來越年輕化,這與長期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方式不良等有關外,還和長時間穿緊身美體內衣、盲目擠乳溝等不當穿著方式有關,這些可能誘髮乳腺增生等疾病。  韓興斌還建議,未婚女性應少吃辛辣食品,經常進行正確的胸部按摩,同時還應穿棉質、透氣的胸罩。
  • 揚州講壇預告|蒙曼:《唐詩中的唐代女性》(8/19)
    唐代是封建社會的盛世,以強盛國力和美麗詩篇著稱於世。唐的華彩樂章,不僅有男性篇章,還有女性篇章。且因緣際會,在許多方面,使得唐代女性顯得特別的大放異彩。 女性形象是唐文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些形象產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顯現了中國社會性別制度發展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