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玻璃之歌》
作者:秦 三 見
主角:濮頌秋&焦望雨
簡介及讀後感
文案(有些許改動):那一年夏天,一滴屬於盛夏的汗掉落在不透氣的校服襯衫上,坐在旁邊的人遞了一包帶著清香的紙巾給他。
焦望雨接過來,輕聲道了句謝。
後來那包紙巾被他珍藏了十幾年。
焦望雨:那兩個人是「玻璃」。
濮頌秋:「玻璃」?
一句話簡介:你是我最斑斕的真實。
立.意:在成長中學會自我認同。
大.學.校.園,一個關於暗戀和陪伴的故事。看文案我以為是望雨(彎)先喜歡上頌秋(直)然後暗戀他的故事,結果完全反了。兩人高.中就是同學,曾是同.桌,一開始頌秋並不知道自己對望雨的感情是什麼,直到畢業聚會那晚,望雨對他解釋了「玻璃」。
而望雨早就知道自己是「玻璃」。
緣分使然,兩人大.學不僅同校還同寢室,隨著相處望雨逐漸喜歡上了頌秋,卻以為對方會厭惡,便一直藏著。這裡寫了一個配角,他們的學長。
學長和望雨就代表了作為「玻璃」的一類人的兩種態度,一個是勇敢做自己,無所謂別人什麼看法;一個是藏著,害怕,不敢讓任何人知道。
所以這也是一個極慢熱的故事,快結尾了兩人才互相表明心跡,而因為不敢所以錯過了的又有多少人呢?
(很棒的一篇文,劇情感情文筆皆可,在一起得並不突兀,而漫長的互相暗戀過程以及兩人的內心表現,會覺得這就是真實,兩人就此錯過會讓我們看的人覺得可惜卻很可能就是他們的另一種結局)
書摘
有些事情太難了,比如認識並接受自己,還比如,避開所有不該存在的感情。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喜歡一個人這種事也不存在正確與否。只不過,在某些時刻、某些地方,喜歡的對象可能是錯的,但「喜歡」本身絕對不應該被人們用「對」或「錯」來定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習慣,人家喜歡安靜,何必非要拉著人走進鬧哄哄的世界呢?會招人煩的。(這一句深有同感。)如果感情也可以由自己選擇就好了。
好像喜歡一個人就是這樣,總是試圖去發現一些不同尋常,心上人對待自己與別人的一點點不足稱奇的區別,都能被反覆琢磨很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心血來潮時的禮物都成了被分析的對象,於是,暗戀的人變成了自學成才的哲學家。
「所以,你是真......那個,喜歡他?那是種什麼感覺啊?」「想一直看著他,想什麼都為他做,想他開心,不想讓他知道我在想什麼。」
喜歡的人就在面前,朝夕相處,他怎麼可能對對方的一切視而不見?不可能的。
十八九歲的時候好像就是這樣,把心事藏在樹蔭下、烏雲後,不想說,不敢說,只能跟自己演對手戲,把自己折騰得失魂落魄。「沒膽量被戳爛.皮rou的人,還是藏著好。」「路是自己走的,選擇很重要。」-「你會不會擔心自己給他造成困擾?」-「不擔心。我擔心,除了我,他再遇不到這麼喜歡他的人。」
「認清自己的身份,接受它,然後擁抱它。」
「我總害怕我們以後走上兩條相差太多的路。」「但你要知道,不管出了門我們的路通向哪裡,到了晚上,都還是會回到家裡,不是嗎?」
「最後,我還是沒能像當年想的那樣,變成你。不過,沒變成你,我也一點兒都不覺得遺憾。」「怎麼說?」
「因為我擁有了你。」
-end-
《一個鋼鏰兒》:土點兒就土點兒,我喜歡
《野紅莓》:青春須為早,豈能常少年
《我只喜歡你的人設》:Everyone is born to be loved
《小蘑菇》:不要溫順地接受滅亡
從《刺骨》到《心安》,你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