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想不到,我這麼喜歡笑的人會得抑鬱症!我也想像不到

2021-01-10 一個人的時光歲月

三歲學舞蹈,四歲就開始拍廣告。成長路上多次獲獎,只為了長大後更容易進入演藝圈。因為身材的原因,強迫自己催吐、吃藥減肥,最後去了紐約電影學院留學。畢業後,為了不拍戲,又在自己身上紋身(演員是不允許紋身的)。她就是《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如此拼搏而有特點的姑娘,生命為何永遠停留在了2021年1月1日?

孫僑潞生前,在視頻裡這麼形容自己:「所有人想不到,我這麼喜歡愛笑的人會抑鬱。我也想像不到,我也想不明白。」

孫僑潞是在美國上學的時候,患抑鬱症的。他曾兩次輕生,一次是吃藥,另一次是割腕。慶幸的是,兩字輕生,都被醫生把她從死神的魔爪中救了回來。

2021年1月1日半夜兩點,發完朋友圈:太開心了,新年第一天,兩點我還沒倒下。死神這次真的沒有放過她,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年僅25歲。其實,早在之前他的身體狀況就不是太好。2021年的第一天,卻讓孫僑潞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這一天——引起的猝死。

2日,孫僑潞媽媽發文中講到: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

孫僑潞被輿論過整容、結婚、懷孕等等。也許就是這樣的壓力下,才讓如此天真可愛的姑娘患了抑鬱症和狂躁症,儘管她在母親的面前總是表現得如此釋然。可是情感問題,職業生涯影響,外界的流言蜚語,讓她不想在演藝圈繼續下去。後來母親也表示贊同,以為這樣自己的乖女兒就可以快快樂樂生活。年輕的孫僑潞還是躲不過強大的精神壓力,長期失眠讓孫僑潞將年齡永遠留在了25歲。

孫僑潞心梗猝死是個意外嗎?#巴啦啦小魔仙演員悼念孫僑潞#

傳統的觀念一直認為,心肌梗塞是一種老年病。然而在當今世界上,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向年齡較輕者轉移的趨勢。

世界衛生組織對1萬多年輕的心肌梗塞病人進行了嚴格登記和1年的隨訪觀察,發現最低年齡為20歲,80%的患者年齡低於30歲。

然而如此高的發病率,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這個社會,可能也有一部分責任吧!

在我們兒時的時候,父母就生怕我們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讓我們學這,學那個,從小就要面對巨大的精神壓力。就像孫僑潞說的:記事起,自己生活永遠就是學習和拍攝。現在的孩子們,誰能說自己沒有過類似的感受呢?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然而卻花巨資的培訓費自己的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周末根本沒有喘氣的時間,以至於從小就有了這種精神上的壓力。同時也加劇了患抑鬱症的可能性。

有個姑娘,母親一直逼著自己跳拉丁舞。最後卻在參加大學藝考的時候,卻自己躲在一個角落半個月。心急如焚的母親實在無奈,只能順著女兒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如今女孩自己在跟自己的朋友做化妝品,在地方也小有名氣。因為小時候一直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下,所以工作之餘還是經常會娛樂釋放。要不然,真的會是她崩潰。

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社會賦予我們的壓力!每個孩子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孩子從小,需要得到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而不是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的透支訓練。

父母們越是拼命想讓孩子,做一些他們看起來很值得做、但孩子們卻一直在反抗的對的事,孩子麼就越是用力反抗。有的孩子反抗不過,只能順從做父母眼裡的乖乖女。以至於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只能深夜自己默默承受,徹夜難眠。

孫僑潞媽媽發文中還講到: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

也許孫僑潞就是這樣的乖乖女。從小就喜歡聽母親的話。但是側面,孫僑潞為了躲避劇組面試,不拍戲,在自己身上多次紋身。要知道,這樣做劇組是不會讓她上鏡拍戲的。其實,很多事,很多壓力只願意自己承擔,自己忍受。讓母親覺得自己什麼事都不太在乎,可是孩子內心的精神壓力卻仿佛一座大山!往往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也許有人會問我,為什麼會發這樣的文章?我不僅僅是同情我的同齡人孫僑潞,我更是與其產生共鳴。我也與其一樣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所以,我想一次給這個世界敲響警鐘。願這個世界不再因為一句簡單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奮力給孩子們報各種輔導班。

請讓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而不是這個世界大家所認為的好的事。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強行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如讓孩子自由發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此文紀念孫僑潞,同時獻給所有生活在強大社會壓力下的年輕人,希望大家在強大的壓力下記得按時休息。不管心情多麼糟糕,也要記得將自己內心的事情找個值得信任的人傾訴。

深埋在心裡的事情說出來了,有些心結也就在不經意間打開了。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吐槽,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吐槽,卻可以讓我們遠離抑鬱症。最起碼不會因為長時間抑鬱、失眠而心梗猝死,最後白髮人送黑髮人吧!

相關焦點

  • 當家人終於把我當成一名抑鬱症患者,我又很努力讓自己表現得像個正常人
    曾經,她以為自己是一個特別的人,後來才發現自己只是人海中的一顆普通鵝卵石;曾經,她會輕易相信每個人,現在,她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曾經,她說人活著是為了理想, 現在,她說人活著是迫於現實。    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她依然決定,好好愛自己,做一個積極可愛、陽光善良的人,讀溫柔的句子,見溫暖的人,放下曾經的不堪,笑對未來。
  • 「微笑抑鬱症」,我是在笑,可是我不快樂
    你聽過「微笑抑鬱症」嗎?沒有,我只聽過抑鬱症。一位記者採訪一名大學生。那麼「微笑抑鬱症」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看看一位「微笑抑鬱症」患者的自述一位「微笑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患有「微笑抑鬱症」的人常常在人前嘻嘻哈哈,笑得比誰都開心,從不在人前顯露悲傷或難過,你認為這種人很堅強,其實不是,他們常常把落寞孤單留給自己,留給別人的是一副微笑的面具。
  • 「那個逗我笑的朋友,得了抑鬱症」
    作者:劉喜汪丨來源:大聲嚷嚷啦啦啦(ID:dissqueens)每個人都有不可與人言說的苦楚,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在這世間活著。,都毫無例外地笑了。,我熬過了1584天,終於在今天凌晨結束了……」、「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所有人都念著你,唯獨我忘了
    所有人都念著你,唯獨我忘了(一)呆子,那個小姑娘來找我了,也不知道打哪聽了些什麼故事,非要來找我一趟。小姑娘長大了,亭亭玉立的,很標緻,一點也沒有五年前在大火中害怕哭泣的模樣,看起來勇敢多了。她今年剛上的大學,學的是材料學,說想研究出一種材料,可以用在建築上,減少火災的發生。
  • 當我告訴我媽,我有抑鬱症後
    她和母親說的話是:「媽媽,我仔細認真地想過了,我好像換上了抑鬱症。」 1.大多數人不理解的病症 比如有些人開始嗜睡,就有人開始失眠;有人會暴飲暴食,也有人好幾天都不吃一口飯。
  • 你知道一直笑的人也會得抑鬱嗎?
    你是否一直在笑卻一直不開心,不要裝開心哦,在這裡,可以大膽的做你自己,有什麼不開心的都可以和小曲說哦~   你了解微笑抑鬱嗎?那今天,小曲就來說說微笑抑鬱吧。  微笑抑鬱症:又名微笑型抑鬱,是抑鬱症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但不是獨立的診斷類別,患者面帶微笑,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
  •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我每天都很累,裝作自己若無其事」
    我從小到大就是個特別重感情的人,對所有事情都很容易動情緒;記得有一次我趴在椅子上哭了一個多小時,爸媽勸也勸不聽,最後平靜下來後我跟他們說「我突然想到了外婆會變老然後死去,我很捨不得她,不希望發生這種事情」,這可能也跟父母一直以來對我的培養有關吧!
  • 《艾特所有人》艾特所有人:他死了,告訴我要活下去。
    大約有1/7的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遭受抑鬱症困擾抑鬱症是一種病,不是矯情,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大腦中無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對身邊潛在患者的關注及時去專業醫院確診治療,抑鬱症是可以被治好的1《艾特所有人》講的是一個既搞笑又悲傷的故事
  • 我得了抑鬱症
    每天早上,我都需要與壓著我的那塊大石全力對抗才能艱難起床,從不遲到的我開始遲到;我無法再維持上班路上讀書的習慣,而轉為靠著窗戶昏睡;下班時我經常需要在上海南站下車歇息一會,因為我開始會暈地鐵,坐時間一長就頭暈噁心;我不想見人,不想接電話,不想與人說話,不想出門,這等簡單的事情於我簡直苦不堪言,我開始進入如深淵般的社交困境,我的手腳也如同長出了繩索把我徹底捆縛住了
  • 微笑抑鬱症:我很好,請你救救我
    於是和閨蜜聊起了這件事,她說,說白了,我們都是不敢表現自己的情緒罷了。前陣子閨蜜和男友分手了,那段時間她整宿整宿的失眠,飯也吃不下,整個人喪到低谷。但到了公司,她卻只能強忍自己所有的情緒,振作和開心,強打起精神面對工作和同事,甚至表現得比以前還開朗活潑。
  • 我的抑鬱症
    我作曲,編劇,寫書,其實就是為了謀生 我有兩隻巨大的巧克力貴賓犬. 我尊敬同事 忠實於朋友和情人 喜歡天才的學生和演員 但現在,所有的一切一筆勾銷 當我陷入抑鬱症 我一聲數次走進抑鬱症又數次走出來 (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以及將來.) 那時的感覺是:有兩個我!
  • 只有內向的人會得抑鬱症嗎?抑鬱症的9問9答:關於抑鬱症的那些事
    對於抑鬱症來說,好了就是好了。因此,我們比不去驗證、對照,或者同過去去比較,一切你自會清楚。3.抑鬱症可以自愈嗎?一定要接受專業治療嗎?從根本上講,所有的抑鬱症的治癒,都是自我療愈。無論是「心眼大小」的人都有他的執著,內心都有敏感脆弱的角落。所以,人的心理局限不應該被堪稱是心眼小或者心胸狹隘。8.為什麼我的性格很好、很開朗也會得抑鬱症呢?我們通常說的性格好,也只是反映在某些方面,這並不代表全部。無論一個人的性格是多麼開朗、外向,也都會有他的某種執著。
  • 我得抑鬱症康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分享!相信看了會對你有幫助的!
    很多得抑鬱症的人,都不敢告訴家人、朋友和同事,因為他們害怕家人擔心,又或者不理解他們;他們更害怕同事和朋友嘲笑他們,他們的這種心理我們稱之為:病恥感。得抑鬱症的朋友,大多數人都有很強烈的病恥感,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不到自己癱瘓,他們寧願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這心理上的焦傲和由於抑鬱症帶動的軀體症狀,比如:呼吸困難、頭痛、作嘔等等。
  • 抑鬱症真的會讓患上它的人,逐漸變成廢物嗎?看看患者自述吧!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的身邊有因為抑鬱症逐漸變成廢物的人嗎?其中一個患有抑鬱症的網友是這麼回答的:有,本人就是,大學第六年在讀,休學一年,留級一年,最近實習,畢論,還有沒過的課,還有家裡讓準備的銀行考試。
  • 《玻璃之歌》:我擔心,除了我,他再遇不到這麼喜歡他的人
    (很棒的一篇文,劇情感情文筆皆可,在一起得並不突兀,而漫長的互相暗戀過程以及兩人的內心表現,會覺得這就是真實,兩人就此錯過會讓我們看的人覺得可惜卻很可能就是他們的另一種結局)書摘有些事情太難了,比如認識並接受自己,還比如,避開所有不該存在的感情。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喜歡一個人這種事也不存在正確與否。
  • 為什麼喜劇人是抑鬱症的重災區?
    就像飯店大廚到家不做飯一樣;喜劇人在臺前不斷抖包袱,笑果頻頻,到了幕後,你很難見到他的笑模樣;喜劇人這個群體,往往是抑鬱症的重災區;王晶曾說,喜劇演員比其他演員累十倍。有人說憨豆小心眼,你管評論幹啥,自己該咋演咋演不就行了;誒,有的喜劇人,該咋演咋演,照樣得抑鬱症;美國金牌笑匠
  • 我的抑鬱症生活,有一種難過,只能讓人默默流淚
    我得抑鬱症已經好幾年了,當然,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我開始整體鬱鬱寡歡,對周圍的人都充滿著戒備,有意減少社交,甚至覺得和舍友一起都很不舒服。我是個從小要強的人,是個月考考不到全班第一就不高興的人。
  • 又一個明星因抑鬱症自殺:我不想自殺,我只是生病了
    2009年的10月,歌手陳琳跳樓自殺,她的代表作有《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愛了就愛了》《抱緊我別走》等,她的第一張專輯銷量就達到150萬的銷量。誰也想不到她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39歲的生命,據她的朋友說,最後的陳琳一直是出於精神恍惚的狀態,抑鬱症已經很嚴重了。
  • 我能想像所有人變老,除了桂綸鎂
    每次放學騎車回家,我都在想像自己是這位風一樣的女孩。/《藍色大門》 桂綸鎂承認,這樣「不服輸」的特質,同樣也是少年的她所擁有的。 3 「她像溫度計,你得握著她,她才會變顏色。」 隨著年紀的增長,那個女學生早就變成大人了,如今的桂綸鎂到底是什麼樣的? 與八卦絕緣的她,讓人很難琢磨。 有一條線索是「煙花」。 「她是我認識的超愛看煙花的人」桂綸鎂的好友在採訪中說道。
  • 丈夫得了抑鬱症後,我決定不再努力了
    同樣是世衛組織的調查數據,全球3.5億抑鬱症患者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接受了治療。《丈夫得了抑鬱症》是一個根據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得抑鬱症的丈夫在妻子的幫助下,兩人齊心協力戰勝病魔的故事。有人評價:這是一部讓人正視抑鬱症的電影,再黑的夜,也都會迎來黎明。也有人說,這是一部經典的抑鬱症科普短片,專業全面又細膩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