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實習記者 龍昱丹)6月12日報導 6月7日至今,由全市「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領導小組組織開展的「建設新天府,貢獻金點子」徵集活動一直在火熱進行當中。「要想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就要跟著《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走,就要與東進、南拓、北改、西控、中優相契合。」在成都市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林農看來,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必須要注重的就是「中優」和「東進」兩大區域的打造。
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的林農於1986年成為成都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師,多年來,他一直工作在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的第一線,此次「建設新天府,貢獻金點子」徵集活動,林農就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優區域:打造核心公園系統
「『中優』和公園城市建設的關係非常密切,特別是天府廣場、後子門、人民公園地帶,這一地帶屬於城市的中心地帶。」林農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整個這一區域存在著綠量不足、空間布局過於緊湊、公園未連接成片的問題,「就天府廣場而言,建議適當縮小鋪裝量、適當增加草坪和綠量。」
「還有後子門片區綠化也是不夠的。」林農認為,後子門地區應該加強綠化,將體育場搬離,在這一片區重現古代皇家宮苑景觀,並加強與天府廣場的綠化聯通,「在城市的中心地段保留大型賽事中心,一是人流量過大不安全、二是嚴重影響交通。」
在林農的設想中,天府廣場、後子門再加上人民公園三個點位要通過綠化聯通成為一個中優區域的核心公園系統,「最後就是人民公園應拆除街區內的宿舍,擴大公園面積,形成完整的公園街區。最終,天府廣場、後子門區域、人民公園聯通成公園系統。」
東進區域:發動農民群眾 又快又好綠化龍泉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綠化。」談及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林農認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打造這一環的關鍵步驟就是快速「綠化」龍泉山。對此,林農建議到,「在這方面可以學習青城山和青城後山的做法,依靠幾十萬當地的農民,以又快又好的方式實現綠化。」在林農看來,快速綠化的過程中,農民是根本依靠的力量,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放權於農民,種植經濟林木使得農民從中獲益。
「第二就是爭取利用國家的儲備林建設政策。」201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8-2035年)》,《規劃》提出中國將建2000萬公頃國家儲備林。林農認為,國家儲備林建設政策中的低息貸款政策無疑為加快龍泉山植綠提供了一劑「良藥」,「農民可以貸款、企業也可以貸這個款。迅速綠化後農民可以進行間伐,又帶來經濟效益,實現一個生態的循環。也能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兼容。這也是歐洲6000平方公裡黑森林可借鑑的成功經驗。」
「最後一點就是龍泉山森林公園建設,不僅要看到成都市行政範圍內的龍泉山,還要著眼於成都經濟區範圍內的龍泉山脈。」林農建議,建設龍泉山森林公園要積極協調建設上至綿陽、下至樂山的大龍泉山森林公園,根據麥克哈格生態園林理論,這樣就如同在城市上風方向為成都中心城區建設了空氣庫,為城市輸送新鮮空氣,從而進一步提升成都公園城市的生態價值。
天府新區:多建人行過街通道,修建動物過街廊道
「希望天府新區,能多修建一些過街人行天橋或過街地道。」林農認為,目前,天府大道上的過街天橋過少,不能滿足人們通行的需要。與此同時,也切斷了動物遷徙的通道,「生態的系統性就被切割了,還怎麼談宜居生態公園城市呢?應該要有連接天府大道兩側綠地的廊道,滿足動物遷徙的需要。」林農建議可以修建專門的動物廊道供其使用,也可以在修建人行天橋時留出動物的通道,或者結合河渠橋梁留出更多的綠地,供動物通行,「一定要把生態系統健全考慮進來。」
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曾強調,突出公園城市特點,要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在林農看來,目前的天府大道建設生態性做得並不夠,「現在天府大道的行道樹很少,作為一條代表成都市的形象的主幹道,我認為綠化天府大道是打造公園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環。」林農建議,在天府大道兩側廣泛種植四川省特有的代表性樹木——楠木,把天府大道建設成為獨具特色,成為四川乃至全國甚至世界第一林蔭大道。
此外,林農還建議整體保護環城生態區河渠、池塘和林盤等自然和川西田園風光,要在這些地方加以順應自然的現代規劃設計,適當的綠道建設和生態綠化。作為數十年的風景園林設計師,林農對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們的環城生態帶種樹要講究時開時放,不能一覽無餘,更不能大段屏蔽式密集綠化,這樣沒有藝術性可言。」林農建議繞城兩側現有樹木用以下方式實現景觀提升,「保留大樹,修剪疏通林下空間,適當修補,形成通透景觀視線,展示優美生態田園公園景觀。」林農強調要讓整個生態區的美景「透」出來,「一定要有變化、有通透、有收放,將園林藝術和生態相結合。」
林農還著重提出了加強錦江水生態治理,他認為,這是公園城市建設最重要的內容。「錦江一日不清,錦江綠道的美就大打折扣,成都公園的美也大打折扣。」最後,林農提出,打造和諧宜居美麗公園城市我們還應該學習雄安新區做法,做到隨處見綠,300米見園,這個「園」要是可進入、可參與、有著優美景觀的小公園、小遊園和小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