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城鄉大變身!城區面貌煥然一新,美麗鄉村不斷湧現!

2021-02-19 江門日報恩平記者站

徐衛良是恩平市一名資深的攝影愛好者,也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為了向改革開放40年獻禮,最近,他在微信朋友圈中推出多張2002年及2018年恩平中心城區同一地方的航拍對比照,受到恩平人的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表示,這組照片引發了一場「回憶風暴」,因為它們記錄了恩平這座山水之城在改革開放40年大潮中的美麗巨變。

徐衛良鏡頭下的景象,真實地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恩平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共鳴。改革開放40年來,恩平中心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市面貌越來越美,鄉村建設煥然一新,城鄉處處煥發強大的活力與生機。

林景存於1981年進入恩平縣基本建設委員會(恩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前身)工作,歷任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直至1995年退休後,他又返聘到該單位工作。對於恩平這座城市的發展,他有著很多感慨。「改革開放初期,恩平中心城區面積不到3平方公裡。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尤其是近10多年來,恩平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也越來越完善,一座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生態之城逐漸顯現,生活在這裡越來越舒適!」林景存說。

與林景存一樣,旅居美國舊金山的老華僑吳國富也對恩平城市面貌的變化讚不絕口。最近,他回鄉探親,恩平的城市發展顛覆了他對家鄉的印象,他發自肺腑感嘆家鄉發展快、變化大。「城區變大了,城市變美了,馮如廣場、錦江公園、錦江國際新城這一帶新區建設得特別美,很多地方我都認不出來了。今年回鄉探親我是搭乘動車回來的,鐵路通到了家門口,現在到處都能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家鄉發展真是好快!」他說。

恩平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之城,城鄉處處美如畫。 餘超群 攝

恩平是一座被青山綠水環繞的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恩平市樹立經營城市理念,依託「一河四山」(即錦江河,鰲峰山、大松嶺、大人山和泉林虎山)構建中心城區的環境框架,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規劃,推動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之城。一方面,大力推進公園城市建設,重點升級改造鰲峰公園,使公園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花木爭榮、風景如畫。沿錦江河,依託河灘地勢和兩岸自然風光,布局建設西門溼地公園、錦江公園、濱江公園,猶如鑲嵌在錦江河畔的三顆明珠,使錦江河兩岸處處流露著靈動之美。如今,行走在錦江河兩岸,猶如置身於十裡畫廊,粼粼河水與兩岸的瓊臺樓閣、琉璃青瓦、茵茵綠草、婆娑綠樹,交織成一幅優美畫卷,讓人有一種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園中的視覺感受。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錦江河兩岸更是披紅戴綠、萬紫千紅,與寧靜的河水相映爭輝,勝似人間仙境。

另一方面,恩平市大力推進產業融城,配套強城,人口聚城,文化優城,力促中心城區與工業園區「雙輪驅動」、經濟與城市融合發展、市民與文化共同提升,打造城市經濟發展新格局。近年來,僑星國際、金沙時代廣場、錦江國際新城、御景灣等城市綜合體拔地而起,工業園區與中心城區構建了多條通道聯網對接,並開通了公交線路,大大提升了恩平的城市品位和活力。

恩城美麗風光。 徐衛良 攝

如今,恩平中心城區面積已由1984年的2.8平方公裡擴展到將近40平方公裡,新版城市總體規劃《恩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5年)》已實施。恩平中心城區現建有鰲峰公園、中山公園、古塔公園、錦江公園、西門溼地公園,以及飛馬廣場、馮如廣場、小島文化廣場、勞動廣場等17個公園廣場,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01%。走進恩平中心城區,處處山清水秀、藍天白雲,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濱江公園、特色公園、街道花園、社區花園星羅棋布,美輪美奐,整座城市的宜居指數不斷提升。

恩平中心城區發展日新月異,鄉鎮鄉村同樣是舊貌換新顏。

大田鎮江北公園位於該鎮東北面,依山而建、傍水而造,分綠色休閒長廊和「鯉魚垌」生態園兩個觀景區。其中,綠色休閒長廊種有黃花風鈴、鳳凰樹、海南紅豆等樹木,配備健身設施,建有登山徑、聚德亭;「鯉魚垌」生態園則以花為主題,種有波斯菊、劍蘭、油菜花、荷花等。一邊是波光瀲灩的錦江河,一邊是草木蔥蘢的小山丘,漫步其中,猶如穿行於一幅美麗的自然山水畫卷。

大田鎮江北公園

讓人想不到的是,兩年前,這裡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通過環境再造,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每天茶餘飯後,眾多當地居民都會來到這個公園,在涼亭裡休憩、用健身設施運動、在登山徑上漫步、在花叢綠蔭中感受鳥語花香……

恩平市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之城,建設森林城市,加快公園城市建設,興建一批城鄉公園、城市綠地和社區公園,抓好生態園林示範鎮(村)和鎮級森林公園建設,美化城鄉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獲得感和幸福感增強。大田鎮江北公園的改變,僅是其中的一個縮影。目前,恩平市已初步形成以「鰲峰公園為龍頭,錦江溼地公園和社區公園為骨架,村(居)公園均衡分布」的公園建設體系;完成了1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縣級森林公園、9個鎮級森林公園、8個鎮級公園、2個縣級溼地公園、96個縣級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108個村(居)公園建設,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規劃構思。

風景這邊獨好  何新榮攝

在鄉村建設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恩平市充分發揮僑鄉優勢,大力引導海內外鄉親參與文明村建設,美麗鄉村不斷湧現。尤其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恩平市以全面加強黨建為引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積極謀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目前,恩平市鄉村振興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美麗岑洞  李淵深攝

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恩平市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引領原則,按照鄉村振興乾淨整潔、美麗宜居、特色精品三個不同的層次要求,委託浙江卓創鄉建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省農科院、江門規劃設計院、五邑大學等規劃設計單位對部分試點的特色精品、美麗宜居、乾淨整潔村莊進行前期規劃設計。目前,恩平市已確立15條行政村和3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作為「三清三拆三整治」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每個鎮(街)1—2個,以點帶面,示範帶動,創建示範樣板工程。

鄉村振興戰略猶如一股春風,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越來越多的鄉村正在美麗蛻變。

文/譚錦波

責編:張安怡

相關焦點

  • 紹興越城區打造「六美與共」美麗城鎮新畫卷
    浙江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徐晶錦)在紹興市越城區,小城鎮每天都在向美轉變:基礎設施建設愈加完善,人居環境治理卓有成效,城鄉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2020年是我省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的開局之年,也是越城區實質性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首戰之年和關鍵之年。
  • 「三美融合」驅動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
    日,浙江省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在義烏召開。2003年全面啟動這項工程以來,浙江省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久久為功,造就萬千美麗鄉村,為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美麗中國帶來經驗啟示。  當前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徵程。
  • 在「浙」裡 看見鄉村未來 「十三五」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交出「高分...
    浙江在線11月23日訊 有一項創舉,發軔於東海之濱,造就萬千美麗鄉村,浙江經驗走向全國。  有一個夢想,十七年持續接力,成果惠及千萬農民,城鄉生活趨向彌合。  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由此開啟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的村莊整治建設大行動。
  • 田波的返鄉創業路——甘州:出城口煥然一新 城鄉發展注入新動能
    眼下,甘州區出城口改造成效日漸凸顯,為城市發展、旅遊經濟和城鄉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現在家鄉的變化實在太大了,道路修好了,民俗街區也建得這麼漂亮,我們這一帶在城市的西大門,又經過七彩丹霞大景區,將來一定會成遊客的打卡地,與其在外打工,不如抓住機會回鄉創業。」說起自己回鄉創業的初衷,田東告訴記者。「五一開業到現在,基本每天都預定爆滿。」
  • 一模一樣的建築風格,就算是美麗鄉村了嗎?
    如今,不可否認各地農村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整體面貌上,然而獨具鄉村特色的一些東西正在慢慢失去!一味地求新,隨著近代化步伐推進,讓一些古村落的傳統工藝和文化遺產業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給人的感覺是農村變新了,卻失去了一種叫「靈魂」的東西。農民都進城打工了,村裡剩下了老幼婦孺,沒有了以前那種熱鬧的景象。農村在外觀上正在大力改進,然而實際居住的村民卻寥寥無幾!
  • 【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越城區:做好特色文章 打造美麗小鎮
    越城區作為紹興的中心城區,將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作為推進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總抓手,不斷提升城鎮設施,全力打造顏值與實力兼具,氣質與內涵相襯的六美城鎮。   東浦街道目前正在創建文旅特色型省級美麗城鎮樣板,一方面將文創、旅遊、教育等潛力無限的產業優勢與底蘊深厚的人文優勢相結合,另一方面結合越城區提出的「六美」要求,將東浦建設成「精緻精美」 「神形兼美」的美麗城鎮樣板。
  • 百億建好美麗鄉村路
    自2018年打響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攻堅戰以來,我市以「三年計劃,兩年完成」為目標迅速推進,率先在全省編制《美麗公路發展規劃》和《「四好農村路」建設規劃》,全面開展美麗公路「四大行動」,創新實施「五網合一」智慧監控平臺,構建科學、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體系。
  • 截至2019年,平南城區建成區29.5平方公裡,人口25.65萬人
    「十三五」時期規劃的平南,我們盯緊目標、擔當實幹、攻堅克難,經濟實力大幅提升,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現代農業穩步發展,服務業實現質的飛躍,社會民生事業紮實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 東鳳村面貌煥然一新,全因穿上了「瀝青裝」
    東鳳村面貌煥然一新,全因穿上了「瀝青裝」 2020-12-22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賓市敘州區:從三個「維度」看中心城區「十三五」之變
    敘州城區風貌。看城鄉面貌 書寫高質量繁榮發展答卷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在敘州區,那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坡式梯田、一處處靚麗清新的城市公園,彰顯著勃勃生機,描繪出一幅和諧繁榮的城鄉發展大畫卷。
  • 威海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鄉野遍沐文明新風
    在她看來,近幾年村莊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單單就環境而言,那也是大變樣。  走在平整乾淨的柏油馬路上,宋桂鳳這樣描述著昔日場景:「道路沒整修之前是泥土路,坑坑窪窪不說,下雨天格外泥濘,車輛駛過,人得遠遠地躲著。」2011年,溫泉鎮開始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美化村莊環境,發展美麗經濟。
  • 堅持城鄉融合 推動鄉村振興
    請跟隨小布的腳步一起走進新聞發布會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十三五」期間,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農業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譜寫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美麗富強的宏偉篇章。
  • 「弘揚馮如精神·建設美麗蓮塘昌梅村」攝影徵稿活動開鏡儀式在牛...
    7月11日,「弘揚馮如精神·建設美麗蓮塘昌梅村」攝影徵稿活動在馮如故裡恩平市牛江鎮「馮如文史館」前舉行開鏡儀式。
  • 「建築界」「十三五」福建不斷加強人居環境建設,湧現出一些可複製...
    推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引進66支臺灣建築師團隊、20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參與,在全國首創「兩岸建築師聯合駐村計劃」,促進鄉村振興和心靈契合。堅持美麗宜居,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創建600多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建成240多條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全省6700多個村莊開展鄉村環境建設,完成裸房整治22萬棟,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 鄉村環境大變樣 百姓滿滿幸福感
    古樹婆娑、溪水潺潺、設施齊備、遊客如織——這是南寧市江南區不少鄉村如今的景象。自2013年「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開展以來,江南區與自治區、南寧市同步開展「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幸福鄉村」活動,鄉村風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潔、鄉村旅遊發展成效明顯,「美麗江南」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 河北邢臺南和區:人居環境大改善美麗鄉村新面貌
    走進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郝橋鎮吳村,大街小巷乾淨整潔,村小遊園內綠植環繞,一座座美麗庭院散發著幸福氣息,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田園畫卷徐徐展開。「吳村是全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我們提出『無雜物也是一種美』,全鎮持續推動各村先治髒、後整亂、再添美,一村一特色。」南和區郝橋鎮黨委書記齊金勇說。
  • 破舊民房變身美麗庭院
    五月十四日,南岸區放牛村,昔日的破舊民房院落變成美麗庭院,村貌煥然一新,如同園林景觀公園。記者 齊嵐森 攝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南岸區因「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而受到表揚。5月14日,記者在南岸區採訪獲悉,去年該區整合各方涉農資金1.2億元,用於重點區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村莊清潔行動,先後建成放牛村等一批美麗宜居示範村莊、美麗庭院。放牛村位於南山叢林西面,民房院落零星分布在村莊裡。走進放牛村,仿佛來到一個園林式公園,單門獨院、園林樓閣、水塘連廊,山林間還不時傳來陣陣鳥鳴。
  • 城鎮化率48.91%,雲南煥然一新!
    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3縣撤縣設市 4縣撤縣設區
  • ...系列報導⑧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
    根據《綱要》,濟南將深入開展國家、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  強化鄉村發展資金保障,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與常住人口掛鈎機制,設立市級城鄉融合發展基金,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加強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地所有鼓勵金融機構開展涉農貸款業務,建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項目池」承接機制,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搭建城鄉轉讓。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