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徐晶錦)在紹興市越城區,小城鎮每天都在向美轉變:基礎設施建設愈加完善,人居環境治理卓有成效,城鄉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2020年是我省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的開局之年,也是越城區實質性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首戰之年和關鍵之年。按照「全面啟動、分步推進、樣板引路、高質量美麗」原則,今年越城區重點推進東浦、孫端2個街道創建省級美麗城鎮樣板,未來2年還將推進鬥門、皋埠、陶堰、馬山、富盛、瀝海等6個鎮街創建特色型省級樣板或一般型美麗城鎮。
截至11月底,越城區已全部完成當年度投資額。一個個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生態美的「六美」小鎮輪廓日漸清晰。
東浦街道
按下快進鍵
環境面貌「靚而新」
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塑造優美生態和宜居環境是基本要求。
「越酒行天下,東浦酒最佳。」東浦街道境內河網密布,古橋眾多,酒香氤氳,是紹興黃酒的發祥地。如今,走在東浦老街上,不僅有各色老式門店,各種公共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我們按照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原則,對古鎮核心區建築和設施進行了修繕保護,對水街兩岸風貌進行了整治,面貌煥然一新。」東浦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陶堰街道,生態環境建設也如火如荼。為提升美麗城鎮「顏值」,街道積極打造運河景觀生態線、蔬果採摘樂玩線、油菜花田風景線、鄉風文明示範帶,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廣泛發動「美麗庭院」創建,大大激發了群眾參與美麗城鎮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東浦、陶堰不是「美麗的特例」,自去年9月開展美麗城鎮建設以來,越城區把小城鎮作為進一步改善城鄉面貌、加快城市化進程、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節點,推動8個創建鎮街的美麗城鎮建設找準「路子」,邁開「步子」。美麗城鎮正與美麗城市、美麗鄉村一起,勾勒出越城全域美麗新畫卷。
為高質量完成美麗城鎮建設各項指標任務,越城區實行首席設計師、駐鎮規劃師「雙師」制度,破解各地技術與人才短缺的共性難題,為全區美麗城鎮建設按下「快進鍵」。
孫端街道
精細化推進
城鎮形態「精而美」
孫端街道有農田2.1萬畝,其中水田1萬多畝,河湖縱橫交錯、稻田星羅棋布,一派田園風光。將豐富的河湖農田資源和「魯迅外婆家」的人文鄉情進行深化和結合,是孫端街道美麗城鎮建設的著力點。街道特意設計打造了安橋頭魯迅外婆家朝北臺門-中央黃酒酒庫風情點-小庫村田園綜合體樹童部落-皇甫莊魯迅舅舅家這條水鄉觀光遊線,讓人們感受原汁原味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風情。
「美麗城鎮的著眼點,已經從消除髒亂差,變成了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它的內容,已經從『形』上的改造,上升到對城鎮的設施、服務、產業、品質、治理五大方面『魂』的升華。」越城區美麗城鎮辦負責人表示,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城市建設方方面面,管理必須精細化。
美麗城鎮有「形」,更要有「魂」。越城區不但建陣地夯基礎,還壯隊伍優服務,匯聚「紅色力量」激活建設動力。吸收黨員、鄉賢代表等組成「紅色智囊團」,為美麗鄉鎮建設出謀劃策;發動黨員、有文藝特長或熱心公益的居民以及中小學生加入紅色宣講隊,通過文藝演出、入戶宣講等形式開展美麗城鎮建設宣講;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網格長制、黨員街(路)長制等方式組建「紅色管家」隊伍,動員黨員自願認領「責任田」,主動參與文明勸導、環境保潔、垃圾分類、秩序維護等長效管理工作。「紅色力量」成為越城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的堅實保障。
黃酒小鎮東浦片區規劃圖
發展增實力
特色產業「大而強」
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核心在產業。
今年4月,越城區政府和融創集團、深融文旅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投資約300億元開發黃酒小鎮東浦片區。東浦街道還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項目落地。
如今,東浦老街上,越釀工坊、東浦黃酒館、雲集昌記酒坊等13家商戶均已營業。成立群賢198文創園,對入駐企業實行免收租金政策,大力扶持東浦釀酒廠、中糧紹興酒文創園等企業,開發黃酒奶茶、黃酒面膜、黃酒棒冰等一系列黃酒衍生品,黃酒與文創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讓謀劃項目動起來、新建項目跑起來、續建項目快起來,作為都市節點型省級樣板培育對象的瀝海街道,正在全力打造生物醫藥「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和長三角高端智能製造產業大平臺,將形成產業和城鎮有效互動、共贏發展的新模式、大格局。
「缺乏產業經濟支撐的城鎮是難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富盛鎮黨委書記張春華認為,要以特色小鎮為依託,聚焦優勢產業,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圈,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多類型融合業態,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以產業美反哺美麗城鎮建設。
咬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越城區正鼓足幹勁,迎難而上,努力將美麗城鎮打造成為我省建設「重要窗口」的亮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