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區「五鄰社」:推動基層共建共治共享

2021-01-19 浙江在線

2018-10-17 10:0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阮帥 徐添城

近日,在紹興市越城區水溝營社區裡,「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開展了義務體驗、理髮等公益活動,無償為居民們提供熱心服務,許多居民紛紛「點讚」。「自從有了『五鄰社』,我們的社區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了,每天都有活動可以參與。」社區居民俞大爺笑著說。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許多工作的最後「落腳點」都在社區,且社區機構設置日趨「行政化」,基層工作人員普遍面臨承接管理服務多、應對檢查考核多、出具證明蓋章多、承擔臨時任務多等難題,「小馬」拉「大車」成為常態。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越城區取意《周禮》中「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通過在社區成立「五鄰社」聯合會,連接和激活散落的本土資源,為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承接政府(市場)購買服務項目,由此探索出一條政府「買服務」、推進社區服務「市場化」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圖片由越城區民政局提供

今年2月,越城區6個試點社區召開了「五鄰社」聯合成立大會,選出了理事機構、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註冊登記資金20萬元、運作經費71萬元,均來自會員單位、會長和民間人士的捐資。目前,全區已發展培育出131支社區社會組織隊伍,涉及公益慈善、治理管理、生活服務等六大類,收穫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五鄰社」聯合會主動將轄區單位、社會備案組織、個體工商戶、社區知名人士、社區志願者等分散的社會力量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讓各方力量有效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同時,積極培育行業精英和團隊骨幹,動員在職黨員幹部結對社區和居住地社區報到,助社區工作人員「減負降壓」。

蕺山街道書聖故裡社區內有商鋪471家,社區「五鄰社」專門下設了商貿聯合會,通過會長親自牽頭,將全部商鋪納為會員。商貿聯合專委會下屬一支20餘會員組成的文明經營綜合隊,和商戶籤約《書聖故裡商鋪文明誠信經營公約》,把處理門前三包、齊門經營、文明經商都放在公約內。此舉有效避免了商戶佔道經營、惡性競爭、食品安全等問題,損害客戶利益、擾亂居民正常生活的不文明經商現象也大大減少。

「『五鄰社』的成立,一方面是為了調動老百姓參與社區各類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社區服務能力,推動社區多元共治的實踐。通過近兩年的實踐,老百姓對『五鄰社』的知曉率在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其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越城區民政局副局長陳巍嵐說。

1539742055000

相關焦點

  • 為了社區更和諧 越城區社區「五鄰社」聯合會推進互助自治記事
    社區「五鄰社」成立後,越城區將社區黨建「契約化」共建向「五鄰社」延伸拓展,攜手1014家駐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按照「談約、籤約、亮約、履約、評約」五個步驟,確定雙向服務清單,籤訂《共建契約化協議書》,以契約形式規範雙方權利與義務,完善協調、激勵等保障機制,做深做透「約」的文章,開展516項共建活動。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位於長沙城區最東邊的芙蓉區東湖街道,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域內有社區也有村,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交錯,流動人口多,社情民情複雜。現代化治理如何在基層社區「最後一公裡」落地?近年來,東湖街道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打破各領域黨組織行政隸屬壁壘,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共建共治共享,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社會治理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一直以來,中山市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形成「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全民創無」等社會治理名片。
  • 越城區社區五鄰社迎省級「大考」
    2016年,越城區被省民政廳確立為
  • 上海市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共治 共建共享「融樂家園」
    一是加強片區共商共治。在街道社區黨委之下,成立片區工委,依託片區黨建分中心,成立「家園共建委員會」,聚焦「街道無暇顧及而居民區無力解決」的問題,進行片區共性問題的共商共治。從而,在街道與居民區之間的片區層面,既搭建起社區黨委的「腳」,又落細落實了區域化黨建。二是強化資源集聚共享。
  • 「共建共治共享·2019幸福小區」調研報告之六南京五礦·御江金城...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連接社區、小區與居民家庭的紐帶,是「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的推動者和踐行者,處在基層服務第一線,直面各類矛盾糾紛,基於專業化服務管理優勢,會同基層黨委、政府、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主體共同協商,共同解決小區治理中的問題,推動幸福小區建設,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環境,使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提升,彰顯物業服務專業價值。
  • 常州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何革:全力開啟「共建共治共享」市場監管新徵程
    2020年,將從四方面發力,開啟「共建共治共享」市場監管新徵程。具體怎麼做?聽一聽常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何革如何說。問:2019年,常州市局在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新舉措?何革:一年來,我們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深入推進質量強市戰略,為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建功。
  • 五鄰社連結社會資源 契約化推動依法自治
    近日,越城區舉行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戰略合作協議籤訂儀式暨五鄰社聯合總會授牌儀式。 越城區民政局與鄉鎮論壇雜誌社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後,鄉鎮論壇將利用優質專業人才、新聞媒介資源,來深入研究、總結提煉和宣傳推廣越城區基層社會治理先進經驗,將「五鄰社連結社會資源 契約化推動依法自治」的實驗主題推向全國。
  • 火熱的園區如何與周邊鄉鎮攜手共進? 宣漢探路企地「共建共治」
    宣漢縣進行了有益嘗試,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推動企地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區鎮合一」的企地聯動治理機制,構建起現代化基層綜合治理,兼顧園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格局。能提速:從項目招引到開機生產,用不到半年時間2019年1月,普光經開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開區。3月,普光經開區管委會升格為達州市首個副縣級園區管理機構。
  • 「針」走民心,「繡」好中央廚房,青海畫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青海西寧「針」走民心,「繡」好中央廚房……堅持「人民至上」的本質與初心,依託共建共治共享,經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實踐和打造,彰顯生動而富有時代內涵。
  • 「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要更加注重聯動融合、開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創新,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
  • 「共建共享共治」微信群幫迷路孩子找到家人
    14日晚上6時許,黃集鎮黃石路中通快遞站一名工作人員打開鎮上的「共建共享共治」微信工作群,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他發現一個小姑娘和家人走散,在中通快遞門店前哭泣,不知是誰家的小孩。信息末尾,他專門@黃集派出所教導員李永新,尋求幫助。
  • 【基層動態】西門街道:共駐共建 助力非公企業黨建
    【基層動態】西門街道:共駐共建 助力非公企業黨建 2020-07-25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騰衝:「到支部·在一起」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雲南省騰衝市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到支部·在一起」為主題,緊緊圍繞「區域、網格、融入、智慧、黨群」等黨建工程,抓實「四個一」,做到網格有支部、網格有黨員,讓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及延伸到城市網格和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末梢,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治理新格局。
  • 「小窗口」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增添百姓幸福指數
    ,暢通公安服務渠道,提升辦事窗口服務水平,實現「小窗口」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融合化、智能化、親情化、陽光化的美麗窗口。今年來,共為轄區孤寡困難老人、困境兒童提供上門服務25人次,解決學齡兒童未入戶問題15人次。
  • 山丹縣清泉鎮強化基層黨建提升服務效能
    清泉鎮強化基層黨建提升服務效能蘇富才山丹縣清泉鎮圍繞黨建引領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建強組織堡壘,探索共駐共建,提升服務效能,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推動共駐共建堅持服務平臺、服務資源、服務機制並重,抓住共駐共建這一關鍵,努力健全社區服務居民群眾工作體系。縣委組織部成立城市社區黨工委,和清泉鎮共同負責抓全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 法治文明依撒 共建共治共享丨愛之家(布拖站)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
    法治文明依撒 共建共治共享丨愛之家(布拖站)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 2020-12-19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都勻:「四雙」問效推動社區共治善治
    都勻:「四雙」問效推動社區共治善治 發布時間:2020-12-01 11:27:14      來源:黔南日報   為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常熟開啟美麗鄉村共治共享「智林新模式」
    智林村作為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首推「一約兩會三制五有」工作機制,充分發動群眾的積極性,自治激發活力,探索一條從唱「獨角戲」到多元化共治共建共享「大合唱」的「耕讀智林」現代化治理新道路。「一約」「約」出好景象、「兩會」「繪」出鄉村美、「三制」「治」出新風貌、「五有」落實長效管護新機制。智林村通過村民大會完善《村規民約》,細化每個村民在維護村莊環境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