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10:0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阮帥 徐添城
近日,在紹興市越城區水溝營社區裡,「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開展了義務體驗、理髮等公益活動,無償為居民們提供熱心服務,許多居民紛紛「點讚」。「自從有了『五鄰社』,我們的社區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了,每天都有活動可以參與。」社區居民俞大爺笑著說。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許多工作的最後「落腳點」都在社區,且社區機構設置日趨「行政化」,基層工作人員普遍面臨承接管理服務多、應對檢查考核多、出具證明蓋章多、承擔臨時任務多等難題,「小馬」拉「大車」成為常態。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越城區取意《周禮》中「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通過在社區成立「五鄰社」聯合會,連接和激活散落的本土資源,為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承接政府(市場)購買服務項目,由此探索出一條政府「買服務」、推進社區服務「市場化」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圖片由越城區民政局提供
今年2月,越城區6個試點社區召開了「五鄰社」聯合成立大會,選出了理事機構、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註冊登記資金20萬元、運作經費71萬元,均來自會員單位、會長和民間人士的捐資。目前,全區已發展培育出131支社區社會組織隊伍,涉及公益慈善、治理管理、生活服務等六大類,收穫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五鄰社」聯合會主動將轄區單位、社會備案組織、個體工商戶、社區知名人士、社區志願者等分散的社會力量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讓各方力量有效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同時,積極培育行業精英和團隊骨幹,動員在職黨員幹部結對社區和居住地社區報到,助社區工作人員「減負降壓」。
蕺山街道書聖故裡社區內有商鋪471家,社區「五鄰社」專門下設了商貿聯合會,通過會長親自牽頭,將全部商鋪納為會員。商貿聯合專委會下屬一支20餘會員組成的文明經營綜合隊,和商戶籤約《書聖故裡商鋪文明誠信經營公約》,把處理門前三包、齊門經營、文明經商都放在公約內。此舉有效避免了商戶佔道經營、惡性競爭、食品安全等問題,損害客戶利益、擾亂居民正常生活的不文明經商現象也大大減少。
「『五鄰社』的成立,一方面是為了調動老百姓參與社區各類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社區服務能力,推動社區多元共治的實踐。通過近兩年的實踐,老百姓對『五鄰社』的知曉率在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其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越城區民政局副局長陳巍嵐說。
15397420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