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楊永麗)冬日午後,陽光正好。走進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郝橋鎮吳村,大街小巷乾淨整潔,村小遊園內綠植環繞,一座座美麗庭院散發著幸福氣息,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田園畫卷徐徐展開。
「吳村是全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我們提出『無雜物也是一種美』,全鎮持續推動各村先治髒、後整亂、再添美,一村一特色。」南和區郝橋鎮黨委書記齊金勇說。
「以前家禽滿地跑,到處是垃圾,一到夏天臭不可聞,現在,家裡窗明几淨,家外村景如畫,村莊就像一個大花園!」郝橋鎮侯西村的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稱讚。
圍繞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南和區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鎮級採取「科級幹部包片,一般幹部包村」的網格化工作模式,全員下沉到一線。村「兩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帶頭示範,人居環境整治實現常態化。
生活垃圾治理上,南和區實施城鄉環衛市場一體化改革,「戶分類、村收集、企轉運、區處理」,21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荒蕪宅基地治理上,因地制宜變花園、變遊園、變菜園、變果園,昔日村內最髒亂的地方變成了最美的地方。目前,該區累計新建「一宅變多園」300多個。
同時,南和區將農村廁所改造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通過統一規劃設計方案、公開徵求群眾意見,累計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完成改廁68536個,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3.4%。南和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購置糞汙抽運車44輛,在8個鄉鎮建設了8座日處理能力45噸的糞汙處理站,實現了農村戶廁糞汙資源化利用,建起「管、收、用並重,責、權、利一致」的長效管護機制,切實把農村衛生廁所「建起來、用起來、管起來」。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