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業績下滑明顯,為何平安要不斷增持成為第一大股東?

2020-12-23 天蠍財經

平安保險不計成本的扶持滙豐銀行?這個有點說的太好聽了,實際上平安不斷增持滙豐銀行股份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投資行為而已。

而平安之所以不斷增持滙豐銀行,這裡面實際上看中的是滙豐銀行背後的中國業務。

大家都知道目前平安是我國最大的一個金融集團之一, 2019年其營收超過1.17萬億人民幣,利潤超過1,300億,其業務涵蓋保險、銀行、信託、資產管理、小額貸款等等。

而平安今天的規模並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而是不斷的積累起來,這裡面既有自己內部發展的一些企業,也有一些是通過外部收購而來的,比如收購深圳發展銀行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當然平安除了自身業務龐大之外,實際上它還是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目前投資的領域非常廣,這裡面既有一些房地產業務,也有一些金融業務。

而滙豐銀行就是平安集團對外投資的最重要資產之一,關於中國平安以及滙豐銀行的一些關係,要從2002年開始說起。

2002年的時候,滙豐控股入股中國平安,拿下10%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直到2012年滙豐控股才退出中國平安,隨後這兩者發生了一種逆轉關係。

在中國平安規模不斷龐大資金越來越多的背景之下,2017年12月份,中國平安通過旗下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向香港聯交所申報通過港股通渠道累計購入了滙豐控股10.18億股,其持股比例為5.01%,成為滙豐控股的第二大股東。

到了2018年2月9日,中國平安又以30億港元價格再次購入滙豐控股股份,隨後中國平安所持有的滙豐控股股權比例達到6.17%,持股數量12.53億股。

到了2018年11月1日,中國平安再次通過平安資產管理購入滙豐控股537.56萬股,此後,中國平安正式取代貝萊德集團,成為滙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及持股比例為7.01%。

不過在中國平安入股滙豐銀行之後,他並沒有撈到太大的好處,因為最近幾年時間滙豐銀行的業績表現一直不太理想,比如2019年滙豐銀行淨利潤只有60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下降達到53%。

進入2020年之後,滙豐銀行業績表現更糟糕,其中上半年滙豐銀行營收下降10%,只有267億美元,稅後淨利潤只有31億美元,淨利潤暴跌69%。

既然滙豐銀行業績表現這麼糟糕,為什麼平安銀行銀行還要不斷增持滙豐銀行股份呢?這裡面我認為平安真正看重的是滙豐銀行背後的中國市場。

雖然滙豐銀行是一家外資企業,其總部在英國倫敦,但實際上滙豐銀行跟中國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滙豐銀行前身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成立於1865年,成立的初期目的是為了在歐洲、印度和中國之間提供融資服務,所以一直以來滙豐銀行的主要業務都是放在中國。

在1992年之前,滙豐銀行的總部一直設在香港,只不過在1992年他全權收購了米特蘭銀行,隨後滙豐銀行將總部搬到了倫敦。

但即便滙豐銀行總部搬到倫敦了,中國的業務仍然是滙豐銀行最主要的市場。

比如2019年滙豐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54億美元,其中亞洲貢獻的營收達到305億美元,相當於亞洲貢獻的營收佔到滙豐銀行營收的比例達到55%以上,而在亞洲業務當中,90%的營收都是由中國市場貢獻的。

除了營收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之外,滙豐銀行的淨利潤更是嚴重依賴中國市場,比如2019年滙豐銀行經調整的稅前利潤是222億美元,其中亞洲稅前調整後的利潤達到186億美元,佔比高達83%,這裡面光是香港貢獻的稅前利潤就達到121億美元。

進入2020年之後,亞洲市場對滙豐銀行的貢獻更加明顯了,比如2020年上半年,滙豐銀行實現了31億美元的淨利潤,但是北美市場的利潤只有2000多萬美元,暴跌96%;拉美市場淨利潤只有1000多萬美元,同比暴跌800%;中東及北非市場虧損超過3000萬美元;歐洲市場虧損更是高達30億美元。

那在歐洲以及北非市場出現較大虧損的情況下,為什麼滙豐銀行還能取得31億美元的淨利潤呢?這只能說明亞洲市場貢獻了很大利潤。

2020年上半年,滙豐銀行在亞洲市場取得的淨利潤達到73億美元,這裡面90%都來自中國市場,這才彌補了其他市場的巨大虧損。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於滙豐銀行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說起到生死攸關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平安才看中滙豐銀行,然後不斷增值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相關焦點

  • 百年老店陷「龐氏騙局」醜聞股價腰斬 中國平安增持
    時隔一年中國平安再度成為滙豐的第一大股東此次增持完成後,中國平安對匯控的持股數量達16.55億股,持股比例升至8%,取代貝萊德重新成為滙豐第一大股東。自2015年中國平安第一次買入滙豐控股,5年來,中國平安不斷增持。
  • 孟晚舟被捕的幕後黑手,出賣華為的滙豐銀行,最大股東究竟是誰?
    而之前我們也講過了,就是因為美國滙豐銀行做的偽證,才導致孟晚舟的罪名成立,一直和華為有合作的滙豐銀行直接出賣華為,以此來獲得美國政府的好感,而原因也是因為旗下的銀行,參與了洗錢等違法活動,在這件事之前就已經被相關部門調查,滙豐這樣的舉動,也是為了能減輕自己的處罰。
  • 投資者頻頻喊話大股東增持 110家公司去年被重要股東淨增持均超億元
    9JAN文 | 吳曉璐 昌校宇包興安圖 | 包圖網投資者頻頻喊話大股東增持110家公司去年被重要股東淨增持均超億元「公司股價創10年新低,控股股東是不是應該增持股票,提升投資者信心?」「董事長增持之後近期還會繼續增持嗎?其他高管有增持計劃嗎?」
  • 滙豐成頭號沽售對象,平安累虧300億,你虧多少?
    在艱難的經濟環境下,集團首季業績仍然穩健,而且信貸業務至今表現良好。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以至對利率、市場水平及前瞻性經濟前景的影響,集團預期制訂保險產品業務的列帳基準收入,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信貸及資金估值調整將會受到影響,而預期信貸損失亦將會增加。中國平安分紅損失80億,市值縮水逾300億滙豐此次取消派發股息,對滙豐股東和投資者而言來說是最大受損者。
  •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 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業績大增 摘要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 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業績大增】從上市公司股東增持情況來看,近2年股東增持意願大幅下降,這主要與市場行情走強有一定關係。
  • 年內銀行股東增持174次、斥資85億
    郵儲銀行12月9日晚間公告,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9日,控股股東郵政集團累計增持8.9億股,增持金額47.07億元,佔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總股份的1.02%(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後)。此次增持股份計劃期限屆滿且已實施完成。
  • QFII現身29家公司十大流通股東 新進和增持17股
    該基金在2017年三季末持股數目也在QFII中排第一,總共持有40隻個股。  UBS AG(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緊隨其後,目前持股5隻,其在去年四季度表現較為進取,新進4隻增持1隻。新進的個股包括山東海化、華泰股份、創新股份、安陽鋼鐵,同時增持華菱鋼鐵1273.77萬股,累計持有2460.75萬股,成為華菱鋼鐵第三大流通股東。
  • 南京銀行新任行長百萬增持 「強心劑」能否復甦業績?
    來源:投資者網原標題:南京銀行新任行長百萬增持 「強心劑」能否復甦業績? 近日,南京銀行新行長上任不到一年便斥資百萬元首次增持該行股份。11月5日,南京銀行公告稱:行長林靜然此次增持公司股份13.80萬股,價格7.66元/股,增持金額約106萬元人民幣,並且承諾三年內不減持。
  • 英國央行官宣:滙豐、渣打等大型銀行可恢復派息
    今年3月末,英國央行官網一紙公告,希望大型銀行的董事會暫停普通股的股息派發和回購至2020年底,並應其要求取消2019年度任何未償付股息。隨後,滙豐、渣打等銀行相繼宣告取消派息計劃並暫停回購股份,一時間市場譁然,兩大國際銀行巨頭在香港市場股價也是一度重挫。
  • 定增與股東減持「不約而至」 智度股份業績下滑如何支撐百億市值?
    原標題:定增與股東減持「不約而至」 智度股份業績下滑如何支撐百億市值? 摘要 【定增與股東減持「不約而至」 智度股份業績下滑如何支撐百億市值?】
  • 新天然氣(603393)扣非歸母利潤翻倍,大股東增持亞美認購增發彰顯...
    新天然氣(603393)扣非歸母利潤翻倍,大股東增持亞美認購增發彰顯長期信心 申萬宏源  2020-03-31  劉曉寧馬必區塊開發方案2018年10月獲得發改委核准,設計產能10億立方米/年,2019年主要處於測試調試階段,全年鑽井27口,全部位於下半年,預計2020年開發速度明顯加快,提供公司業績增量。公司董事會決議擬增持亞美能源不超過2%股份,持有亞美能源比例有望上升至51%,這一舉措有望提升公司並表利潤和市值成長空間。    新疆城市燃氣業務逐季改善,業績有望繼續回暖。
  • 羅永浩退出聊天寶股東行列 實控人變為王威 | 每日金聞
    【中國平安「掃貨」工行H股1702萬股7個月以來已接連10次增持】根據港交所最新披露,2月22日,中國平安集團再度增持工商銀行H股1702萬股,買入的每股平均價為5.9269港元,總價約1億港元。這已是平安系保險資金自去年7月以來對工商銀行H股的第10次增持。
  • 民生銀行13名高管首次集體增持自家股票!
    事實上,這也是民生銀行上市以來的首次高管集體增持行動。而除高管增持外,民生銀行股東也在H股市場增持。 港交所披露易顯示,去年11月至今,劉永好通過旗下的南方希望實業已連續49次出手增持民生銀行H股,合計增持規模超過2.34億股,耗資12.09億港元。
  • 智通港股早知道︱(11月2日)房地產板塊壓力大,不宜輕易抄底
    房地產板塊壓力大,不宜輕易抄底。6. 廣匯能源(600256.SH)公告,2020年11月1日,恆大集團將其所持有的廣匯集團40.964%的股權以總價148.5億元出售給申能集團,交易完成後,申能集團成為廣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恆大集團不再持有廣匯集團股權。留意中國恆大(03333)股價變化。7.
  • 英國多家銀行暫停派息及股票回購,滙豐、渣打今日股價繼續受挫下跌
    據了解,滙豐曾就2019 財政年度宣布派發四次股息,每股普通股合共派發 0.51美元,其中包括於2020年2月18日宣布、原定 2020年4月14日派發但現已取消的第四次股息0.21美元,目前第一、第二及第三次股息經已派付,每次均為每股普通股0.1美元。
  • 蘇農銀行2019年年報「三大怪」
    江蘇金融觀察仔細梳理發現,光鮮的數據背後,也有一些不和諧的信號:淨資產收益率(ROE)斷崖式下滑、股東清倉式減持、員工待遇縮水……2019年3月,原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更名為蘇州農村商業銀行。擺脫了區縣農商行的監管序列,很多人以為蘇農銀行將就此快馬加鞭。但這更名後的年度首秀,多少讓人有些愕然。
  • 民生銀行13名高管首次集體增持自家H股 劉永好也在買買買...
    事實上,這也是民生銀行上市以來的首次高管集體增持行動。而除高管增持外,民生銀行股東也在H股市場增持。港交所披露易顯示,去年11月至今,劉永好通過旗下的南方希望實業已連續49次出手增持民生銀行H股,合計增持規模超過2.34億股,耗資12.09億港元。
  • 債務風險不斷攀升,股東內鬥不休,請全體股東旅遊也難救...
    據天眼查APP顯示,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星海灣)為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達24.03%,其後,磐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磐京基金)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大連聖亞18.71%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而大連聖亞的內鬥也是由這兩方主導的。
  • 國泰君安:龍頭業績超預期 將進一步催化銀行股行情
    核心結論招商銀行與興業銀行2020年業績快報均超市場預期,有望進一步催化銀行股行情。重點推薦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和興業銀行。摘要事件背景:2021年1月14日,招商銀行與興業銀行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均超市場預期。
  • 業績大變臉 吉艾科技業績增速較為緩慢
    早在2018年初,劉鈞及其一致行動人曾大舉增持了步森股份的(現*ST步森)股份意圖爭奪控制權,但在2個月後宣布放棄。更早之前,劉鈞還曾入主過東北電氣(現*ST東電),擔任過其一段時間的實際控制人。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籤署日,高懷雪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中共有9126萬股股份辦理了質押,其中3726萬股涉及本次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