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背後的故事:韓愈這般鐵骨錚錚,竟然也怕老婆?

2020-12-21 噓靜靜讀書吧

韓愈,又名韓昌黎,出生於河南,幼年時期的流離失所與漂泊,坎坷的求官之路,更讓他成為錚錚鐵漢,敢說皇上短命的人,遇見這個女子,便瞬間柔情似水。

初次相遇

當時韓愈還是一個小官員,去範陽拜訪自己的上司盧貽,到了範陽之後才知道盧貽因為得罪上司被罷免而活活被氣死了,問當地百姓之後才知道,原是因為給百姓謀福利,而官員不能因此獲利, 便向上奏,這才讓盧貽被罷免了,盧貽心中鬱結不能打開,便就這樣逝世了。

韓愈為此十分感動,便到靈堂上祭拜這位清廉的盧先生,不曾想,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竟在靈堂上失聲痛哭起來,當時的盧家人沒有一個認識韓愈,但是對於這個失聲痛哭的年輕人,倒是十分動情。盧老夫人便讓孫女也就是盧貽的女兒去感謝這位年輕人,就這樣,兩人便認識了。

一腔柔情訴於誰

兩個人漸漸相知相識,最終成為一家人。當時的韓愈一直考試,卻一直失敗,灰頭土臉十分沮喪,盧氏便一直安慰他,還給他寫了信:「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事,必先退之」,也正是因為這句話,韓愈將自己的字改為」韓退之「。

盧氏對待韓愈的溫柔,被韓愈柔情以待,當時的韓愈忙著參加考試,很久都沒有回家,十分思念自己的盧氏,便想盧氏定也十分想念自己,便用女子的口吻寫下了《青青水中蒲二首》,以女子對自己丈夫的想念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也甚是浪漫了。

韓愈大概是用光了自己的好運來遇見自己的盧氏吧,在外面考試一直萎靡不振,遲遲沒有好消息,在最脆弱的時候,只有盧氏能給與他溫柔,回到家便是到了避風港。

寫在最後

其實,韓愈並不是怕老婆,而是將老婆放在心裡,世界上也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是深深愛著那個她,願意被她管教,願意聽她的話吧。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柳宗元(合集)
    在唐宋文壇,有這樣八位獨具特色的文學家,他們用筆墨名傳千古,他們的人生跌宕傳奇,他們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對中國文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就是為後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麼,是誰首先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的,這八個人入選「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會是什麼呢?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
    唐宋八大家,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明代人依據唐宋時代對中國古文寫作的貢獻,將八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 唐宋八大家背後的故事:出生於寒門的韓愈,讀書逆襲之路格外坎坷
    唐宋時期,可謂文豪聚集,唐宋八大家更是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璀璨文曲星,而憑什麼出身於寒門的韓愈被人們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馬說》這些文章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在文章中的精神是韓愈的主觀想法,不過說的確實很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客觀的韓愈的坎坷求官之路。幼年的悲慘韓愈出生於一千多年前的河南,那時候家中世代為官,家底豐厚。
  • 感悟唐宋八大家(一)豪健雄放——韓愈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都出自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今天我們就到遼寧省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一起感悟這位豪健雄放的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風採。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韓愈為什麼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千多年來,人們在不斷的祭拜著韓愈,也在傳承著韓愈的思想,並從韓愈的哲學思想、古文運動、散文創作和教育思想中吸取精華,滋養和溫潤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傳統美德。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當之無愧。韓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河南河陽昌黎人,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之韓愈科舉篇(上)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這是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對韓愈的評價。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開始知道韓愈都是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些詩句開始的,等到後來,又開始學習「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種詩句,以及《師說》《祭十二郎文》這些名篇。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知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一個著名詩人,文學家。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什麼是韓愈?蘇軾:這個我服!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文章代表著古文領域的最高成就。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是韓愈嗎?誠然,八大家中只有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人,其他六位都是宋朝人,而韓愈又比柳宗元年長五歲。但是,這絕非韓愈高居首位的主要原因,因為,「唐宋八大家」根本就不是按照年齡排序的,比如,王安石比蘇軾年長了整整15歲,卻排在了蘇軾的後面,而曾鞏比王安石還要大上兩歲,卻排在了最後。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唐代文人韓愈的好多文章被節選到中學課本之中,由於其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及影響力都很大,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一說是河南南陽人,也有說是河南修武縣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河北昌黎人。具體不做過多的考證。韓愈的父親做過官,但是在他3歲時就去世了,因而對其影響不大,父親死後母親改嫁,他是由哥嫂教養成人的。幼時的韓愈,讀書用功,又精又博,24歲時便考中進士,但一直未受重用,直到28歲才到汴州(今河南開封)做官。由於自身性格,直言不隱,官場一直不很得志,多次調任。
  • 韓愈——唐宋八大家,他為什麼能排第一
    前幾天,分享了如何巧記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今天來聊一下唐宋散文中真正的老大——韓愈。韓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宋代粉絲蘇東坡曾前後在17篇文章中提到他,稱他為」百代文宗」,」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
  • 「唐宋八大家」緣何千年後聚首遼寧?
    他們是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陶瓷等展品115件(組)。開幕伊始便吸引了國內外文博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眾多遊客慕名前來打卡。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博開展
    也正是這一年,北宋文學家蘇轍辭世,他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長壽的,也是最後一位告別者。他們的人生雖然結束,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影響至今。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三層20、21、22號展廳開展,展覽展出了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
  • 唐宋八大家背後的故事:蘇洵名垂青史,是因為背後有這樣一個女人
    宋丹丹老師曾在小品中說過,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而今天的主人公與唐宋八大家三位都息息相關,她就是蘇洵的妻子,也就是蘇軾與蘇轍的母親——程氏。初入蘇家當時的蘇洵還是一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花花公子,程家與蘇家相近,兩人便順理成章地結婚了,可即便有了家室,蘇洵依舊我行我素,不曾有何改變,每日遊山玩水,嬉戲作樂,不曾讀書 也沒有正經工作。
  •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品讀韓愈和蘇軾的時代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的主題文物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今天起在遼寧省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對於此次展覽的展品設置,有藝術界人士表示,這樣的展覽亮點確實不少,用文物或書畫釋讀「唐宋八大家」,很不容易,難度很大,從呈現的作品看,策劃用心,名跡較多,「不過感覺有部分展品用以釋讀這一主題還是有些牽強。」
  • 韓愈為什麼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為什麼被列入孔廟?三論韓愈貢獻
    韓愈是唐朝貞元年間最為著名的文學家,世人稱其為「昌黎先生」,並將其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為世人所作的貢獻極大,被列入孔廟同孔子一起受後人祭祀,連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曾受到過韓愈思想的影響,並稱讚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 中國八大詩人≠唐宋八大家
    說起唐宋八大家我們都比較熟悉,而當我們說到中國八大詩人的時候,大家則會下意識地跟唐宋八大家混在一起。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們就會找到答案。唐宋八大家我們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看,唐宋八大家分別有「韓愈、柳宗元、曾鞏、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其中的蘇門三父子,也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那「明清八大家」都有誰?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名聲如雷貫耳,共同撐起了中國文化的唐宋盛世。「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於明代「唐宋派」古文家茅坤所編的《唐宋八大家文鈔》。那麼,在另一個堪稱文化勃興時期的明清時代,有沒有具備類似地位的文學家可以並稱呢?
  • 千古文心寫山河,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印象!
    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作為中國古代文化最負盛名的矩陣,以一種極富「概括性」與「啟迪性」的文化特質,為後世中國文人佇立了高山仰止的思想高度和綿延千載的生命能量。
  •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眾人只知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卻少知他還有「文章巨公」與「百代文宗」之名,更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死後被追諡為「文」,史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