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重慶人在渝中區最美街道探尋歷史痕跡記憶,喚起母城記憶

2020-12-28 昌都城裡城外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新老重慶人,你知道在你呱呱墜地來到這片土地之前曾經發生的那些重大歷史事件、那些對重慶乃至國內國際有著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嗎?

作為一個外地來渝建設、經商、求學、生活的外地朋友,你知道你踏上的這些坡坡坎坎、彎彎拐拐、奇葩地形的山城內外曾經發生的那些挖山填溝、推牆擴城的發展變化嗎?

重慶母城記憶保護與傳播志願服務中心,圍繞「守護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傳播母城文化,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年來,在重慶母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熱心人士的支持下,組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人士、青少年等參與《重慶母城記憶體驗之旅》和《母城記憶大講堂》上100場次,參與人員10000多人次。

大家通過走進重慶背街小巷歷史人文,對重慶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發展進程中的根脈和靈魂有著更深刻的了解,領略到重慶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城市魅力,中央和地方媒體高度關注,深受社會的好評。

2020年12月26日(星期六),重慶母城記憶保護與傳播志願服務中心舉辦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公益文化活動吸引了來自重慶本土的新老重慶人和在渝外省市朋友近百人。他們在組織者「生歌」的帶領下走進當年毛澤東在重慶期間與周恩來同國民黨籤訂(雙十協定)的地方,從毛澤東的重慶足跡,領略偉人風採,了解重慶歷史。

上午8:30,就有活動參加者陸續從主城各地來到集合地點——李子壩觀景平臺,9:20,近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開始了今天的重慶歷史探尋歷程。

大家從李子壩輕軌穿牆觀景臺出發,沿嘉濱路途經黃花園,來到牛角沱嘉西村怡園,參觀了宋子文公館、鮮英舊居,並在上清寺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前合影留念。隨後大家來到國共雙十協定鑑定處桂園。在重慶第一任市長潘文華公館,生歌繪聲繪色為大家講述了重慶的一次重要的擴城舉措,以及「七星崗鬧鬼」的歷史由來。

沿著重慶最美街道「中山四路」,大家知道了當年抗戰期間留下的大量國共雙方合作與鬥爭並存的歷史痕跡——戴笠公館、周公館、曾家巖書院、沈鈞儒舊居(李公樸、茅盾名人薈萃之處)。最後在人民大禮堂結束了今天的探尋歷程。

「在重慶,若沒走進母城記憶,等於沒來過重慶」,這是許多"老重慶"和在渝外地人參加活動後的感慨。

重慶商貿物流商會會長陳協洪今天是第一次參加活動,他決定這種活動很有意義,不僅了解了重慶的歷史、學習了知識,結交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還在徒步中獲得了健身的好處。因此,陳會長當場決定贊助「重慶母城記憶保護與傳播志願服務中心」現金兩千元,希望服務中心能為更多關心熱愛重慶歷史的新老市民服好務。

相關焦點

  • 一張「柒分」舊船票留住老重慶人的江上記憶
    「柒分」老船票引發集體懷舊 1955年,王小遲出生在渝中區新華路道冠井。七八歲時,隨家人搬到七星崗四德村,在渝中區生活了幾十年,可以說是地道的老重慶。 當天,在城市水上導覽線路開啟現場,他分享的許多老重慶故事,讓在場遊客聽得如痴如醉。
  • 老重慶人記憶中的北溫泉公園明年回歸
    ▲上世紀30年代的北溫泉公園明年內,承載著老重慶人回憶的北溫泉公園,串聯起沿線旅遊景點縉雲山生態環道和濃縮「巴山夜雨」韻味的雨鳴澗水系景觀將相繼建成開放,讓更多市民分享縉雲山綜合整治帶來的生態「紅利」。
  • 18龍門陣第一期|對話地標,探尋重慶的「一城千面」
    △18龍門陣視頻截屏地產界首檔系列深度訪談欄目《18龍門陣》第一期,特邀國浩房地產(中國)集團董事總經理韓德明、洪崖洞總設計師李向北、江小白首席顧問葉明、重慶新聞頻道資深主持人陳力,圍繞「網紅與地標」,在言辭的交鋒、思想的碰撞中,探尋「網紅城市」重慶「一城千面」的底色。
  • 老重慶「最後記憶」,巴渝風情濃厚,建文帝在此藏匿五年
    山城重慶,一直是網絡名人中的熱門旅遊城市,一碗酸辣粉和一個火鍋是大多數人對重慶「味道」的印象,獨具特色的帶有巴渝風情的洪崖洞吊腳樓在現代燈光的渲染下給外國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這些都不是老重慶真正的「風俗」,今天我們來看看老重慶的「最後的回憶」,巴渝的風俗很強,皇帝也曾藏在這裡
  • 「板塊分析」被遺忘的渝中區,樓市還值得投資嗎?
    渝中區,重慶的母城,重慶客廳,曾幾何時一直是重慶的中心。但是,隨著城市擴容,重慶多商圈發展,不像其他區域不斷有各種新的城市規劃出來,渝中區給人的感覺好像有點「遲暮」。新開發的商品房項目少之又少,解放碑兩路口一帶充斥著大量的「老破小」。
  • 秋色繽紛 渝中區這幾個最佳賞秋地點你打卡了嗎
    趁著寒冬之前,來渝中遇見最美的秋景。棗子嵐埡文化街區別看這只是個小山頭,山下有聞名於世的重慶人民大禮堂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山上有32棟歷史建築點綴其間,這裡曾經匯聚過沈鈞儒、鄒韜奮、茅盾等有名人士。山上雖遊人稀少,但古樹參天、街巷相連,老重慶的韻味展露無遺。
  • 為什麼音樂能喚起記憶?
    這是每個人共享的經驗:幾十年後,再聽同一首歌會把你帶回到某一特定的時期,就如同坐上了時光機。你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音樂和記憶關係密切,新調研希望能夠發現這些記憶是如何起治療作用的。它已經用於幫助痴呆病人,老年人和那些有抑鬱症的人。數千年前起,音樂一直是一種重要的助憶手段。
  • 渝中區樓市分析,重慶房價永遠的第一梯隊!
    渝中區作為重慶最早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商貿流通中心,依託著得天獨厚的行政、經濟優勢,擁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在重慶的各個區中一直都是比較無敵的存在,渝中區也被稱為「母城」。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年,渝中區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30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人均GDP為196875.7元,位列全市第一。
  • 當「歪歌」遇上「老重慶,抖音上這個文創「段子手」和他的「博物館...
    ,在「抖音」平臺上,有個叫@渝禮堂 的人火了!14日,上遊新聞記者來到重慶渝禮堂,為你打探這座「老重慶文創博物館」和他的「歪歌」!當「歪歌」遇上「老重慶」一走進歐陽的「博物館」,他立馬興致勃勃地介紹起他的「老重慶記憶」,「非遺文創,現代手作,眼睛看花,莫要怪我......」夏布畫、蜀繡、重慶漆器、大禮堂臺屏擺件,各種物件上面有著各類圖案,有傳統民間風俗活動的景象,也有吊腳樓、洪崖洞、「兩江交匯」等重慶獨特的風景,還有「軌道穿樓」這樣現代的網紅景點。走進這座「博物館」,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放眼望去全都是滿滿的重慶特色。
  • 十年前的白象街照片,這裡曾是老重慶城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重慶城區面積不小,但「母城」卻是由長江與嘉陵江環繞的渝中半島。這裡有上下半城之分,以解放牌為標誌的上半城風光無限,但當年風光無限的卻是後來顯得有點冷落破敗的下半城。因為那裡有著一連串以城門命名的水碼頭。如東水門、望龍門、太平門、南紀門等等。
  • 人類記憶的形成和喚起可能因為一種腦電波振蕩
    這種腦電波每秒搏動三次,由大腦中的海馬體生成,而海馬體與激勵、情緒和記憶的調節有關。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長時間以來,由於人類思維的複雜性,記憶的形成與尋回過程一直令科學家們困惑不已。不過科學家認為,他們如今已經弄清了人類是如何學習、並將這些瞬間存儲在自己的「記憶銀行」中的。
  • ...冰到最美的冰,讓記憶留存——訪首都體育館園區設計總負責人唐佳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從第一塊冰到最美的冰,讓記憶留存——訪首都體育館園區設計總負責人唐佳新華社記者姬燁、汪湧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映襯下,建於1968年的首體體育館煥發出嶄新活力。作為冬奧會兩大備受關注的項目——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舉辦地,我國歷史上第一座人工冰場正在打造「最美的冰」。
  • 當年的星光理髮店、二八自行車,這部電視劇能否喚起你的「浦東記憶...
    劇中,東海財經大學經濟系學生趙海鷹(張博飾)緊抓重大機遇,堅守一代金融人的夢想與初心,歷經挫折與失敗之後終於成為新上海金融界翹楚。與此同時,圍繞著趙海鷹的人生際遇,塑造了一群在上海浦東改革大潮中為實現自我價值、追求美好愛情而努力拼搏的年輕人群像,並將「畢業後的選擇」、「異地戀的無奈」、「婚姻的真相」等與當代年輕人密切相關的社會話題穿插其中。
  • 「寶藏重慶」聯動渝中打造「母城匠品」
    【本報重慶訊】為強化中國製造品牌建設,創新線上線下營銷,保穩定、促增長,近日,騰訊聯手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正式推出「人民新國貨」項目,在重慶市正式啟動「城市品牌專屬發展計劃」,通過人民日報權威推薦,騰訊數位化工具及社交平臺流量扶持,全面助力新國貨品牌及地方特色品牌消費新增長。
  • 老重慶 | 從城市記憶到電影取景地 黃桷坪電廠兩根煙囪將成九龍...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少年的你》熱播上映,前往黃桷坪打卡的遊客越來越多,看落葉、看林蔭、看校園、看風景,也有不少人問,那兩根富有時代氣息的煙囪,到底有何歷史?今天,慢新聞記者就帶你去了解煙囪,感受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