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音樂能喚起記憶?

2021-02-08 飛碟說

百科全說」×「碟子來稿」


本文譯者:沐雨翎子

原文作者:Tiffany Jenkins

對於我來說,Rhythm Is a Dancer就是這樣一首歌。

Rhythm Is a Dancer是德國歐陸舞曲團Snap!的一首歌,我穿越歐洲旅行的那年夏天,常常能聽到這首歌。僅聽到其中的一段副歌——「It's a soul companion/ You can feel it everywhere」——我就會立刻想到深夜和沙灘。然而,如果我不聽這首歌,嘗試回憶起那次假期發生過的事,我卻任何要緊的或者感性的事情都想不起來。這是每個人共享的經驗:幾十年後,再聽同一首歌會把你帶回到某一特定的時期,就如同坐上了時光機。你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音樂和記憶關係密切,新調研希望能夠發現這些記憶是如何起治療作用的。它已經用於幫助痴呆病人,老年人和那些有抑鬱症的人。

數千年前起,音樂一直是一種重要的助憶手段。大衛·C·魯賓是一個自傳式記憶和口頭傳統領域的專家,在他的開創性書籍《口頭傳統記憶》(Memory in Oral Traditions)中他解釋了像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這樣的史詩故事是如何通過詩歌的形式口頭傳下來的。在這些故事被寫下來前,它們就被人們吟誦歌唱。口頭傳統取決於記憶。

海馬體和額葉皮層是大腦裡與記憶相關的兩大區域;每分鐘,它們接收大量的信息,所以回憶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不是你想回憶就能回憶起來的。音樂有幫助是因為音樂有節奏和韻律,有時候還有頭韻,頭韻有助於釋放信息。歌曲的結構,旋律和歌詞勾勒出的形象幫我們記住它。

一直到現在,這種技巧都很重要。神經科學家研究分析與記憶力相關的大腦機制,發現配上音樂的詞是最容易被人記住的。想想第一首你會唱的歌:「A,B,C,D,E,F,G,和我一起唱吧。」配上音樂的文本,聽起來更像一首歌而不是演講,更容易為人所記住。試著記住任何配上音調的事,你的記憶力會變得更強:「現在,我已經唱完了ABC。」

一切盡在心中

音樂和記憶之間有關聯,但是為什麼我們聽到某一首歌曲的時候,我們會有強烈的感想而不只是能夠背誦歌詞?如果我聽Rhythm Is a Dancer,我在感受歌詞的同時還會想起第一次沒有父母的陪伴獨自旅遊的奇妙感覺和途中所有的樂趣,補充一點就是這還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歌詞,因為歌詞乏味得很或者極其不好。雖然一位評論家把「I'm as serious as cancer when I say rhythm is a dancer」描述為「史上最爛的歌詞」,這歌詞卻能激起強烈的感情。

記憶有不同的分類,包括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外顯記憶是刻意想回憶起過去,通常由這樣的問題引起:那年夏天我在哪裡?我和誰一起旅遊?內隱記憶則更是反應性的,無意識的記憶。

既是作曲家又是芝加哥藝術學院播音節目主席的羅伯特・斯奈德曾告訴我:「大部分的記憶發生在潛意識」。「一部分記憶是內隱的,即是潛意識的」。另外,他還說過:「內隱記憶系統和外顯記憶系統與大腦不同的區域聯繫」。阿爾茲茨海默症等疾病破壞的是外顯記憶系統。相比之下,內隱記憶系統是健康的。斯奈德解釋說:「人們經常認為在我們無意識時就能影響我們的事物是強大的」。換而言之,內隱記憶既是是情感上的又是持久性的。

顯然,由音樂喚起的記憶一般是來自人生某一特定時期。經典歌曲比之後幾年的歌曲更能帶我們重回到十幾歲或者二十多歲。心理學家把它叫做「懷舊性記憶」,能起到這種效果是因為那是我們人生中尤為重要和激動人心的時刻,那時我們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和學會了獨立自主。所有事情都是全新的,有意義的。那之後,生活就變得有些模糊了。音樂能喚起情感,但重要的是,音樂的聲音和感覺並不一定能描述你自己的感受。一首悲傷的歌可能會喚起開心的時光,反之亦然。

我們生活的音軌

通常是流行音樂喚起我們生活中的記憶。為什麼呢?首先,不管我們選擇與否,這些音樂一般是作為背景音樂。收音機上,酒吧、俱樂部和臥室裡總會有一些東西是當代的或某個特定時期的。流行音樂也是紅極一時的。例如,聽聽六七十年代的流行音樂,你認為你知道那個時代聽起來是什麼樣的。有一些更為抽象的東西,如西方古典音樂,它變得越來越超然,越來越難唱。

克雷蒂安·范·坎彭是《普魯斯特效果:感官是追憶逝去記憶的途徑》(The Proust Effect: The Senses as Doorways to Lost Memories )的作者,他研究不同感官是如何喚起回憶的,就像追憶逝水年華裡的法國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的瑪德琳蛋糕,它獨特的味道,顏色和感受,咬上一口就能把他帶回到童年時代。儘管坎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研究大腦,他對頭腦外部發生的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觀察。他指出「氣味不同是因為那是個人的記憶,但是我們聽音樂的經歷裡有一些社交性的東西」。「音樂記憶通常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的」,我們一起傾聽。在晚會上,我們在跳舞或者與朋友交談的同時聽的就是音樂。我們和夥伴們一起去聽音樂會或者演唱會。因為音樂是和別人——通常是重要的人——一起度過的人生中的一部分,所以音樂特別有意義。實際上,它經常是為某一特定的場合演奏或者寫作的,如葬禮或者婚禮,在這些場合我們見證了人生重要的時刻。

遭受過腦外傷的人通常記憶力方面會有問題。音樂可以幫助他們記起已經忘掉的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時刻。通過聽年輕時聽過的音樂,那些患有痴呆症的人可清晰地想起事情。坎彭還強調了音樂對患有抑鬱症的人的作用。它可幫助人們回憶起人生中艱苦的事情,其實這些事並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嚴重。「抑鬱的人通常感覺生活種充滿掃興的事。」聽音樂,回憶起各種各樣的經歷「可以幫助他們記住更加複雜的人生經歷」。他提出,這並不總是積極的,但「他們可能更全面地發展」。音樂不能治癒,但可能有助於治療。

坎彭看好未來的工作:「現在,人們非常害怕會遺忘和記憶有問題。但是美好的是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幫助記憶。」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本文由譯言(微信號:yeeyancom)授權轉載,如需使用必須獲得譯言授權,不得擅自轉載!

相關焦點

  • 李亮節的音樂初心,用搖滾大鼓喚起天津人的獨家記憶
    那一年的大年初二,雪下的特別的大,你爸和你媽帶著你,要去你姥姥家,你爸騎著自行車,咱管那叫大二八,前邊大梁上駝著你,後衣架上駝著你媽……伴隨著李亮節這首《那年初二》響起,觀眾的眼淚禁不住流下來,大家仿佛穿越回到1990年大年初二的那場大雪中,點滴記憶不斷湧上心頭。
  • 音樂無國界!新研究發現音樂能夠喚起人類十三種特定的情感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達切爾·凱爾特納(Dacher Keltner)說:「我們嚴格地記錄了人們通過音樂所能感受到的最廣泛的情感。」考恩將這些數據轉換成一個交互式音頻地圖,在這個地圖上,遊客可以移動光標來聽成千上萬個音樂片段,以確定他們的情緒反應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該音樂的情緒反應是否一致。
  • 人類記憶的形成和喚起可能因為一種腦電波振蕩
    這種腦電波每秒搏動三次,由大腦中的海馬體生成,而海馬體與激勵、情緒和記憶的調節有關。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長時間以來,由於人類思維的複雜性,記憶的形成與尋回過程一直令科學家們困惑不已。不過科學家認為,他們如今已經弄清了人類是如何學習、並將這些瞬間存儲在自己的「記憶銀行」中的。
  • 高原《返場》90年代最鮮活的記憶,喚起一代人的情感回望
    高原《返場》90年代最鮮活的記憶,喚起一代人的情感回望 2020-10-30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烈如歌被銀雪喚起記憶
    烈如歌被銀雪喚起記憶 暗河宮,暗夜絕向暗夜羅匯報玉自寒的近況,得知玉自寒在烈火山莊已經召集各個堂主和香客進入備戰狀態,暗夜羅非常滿意,他交給燻衣一種「遺忘」的藥,讓燻衣每日給烈如歌服下,這樣烈如歌就會忘掉前一天發生的事情,燻衣故意向暗夜羅提議,為了確保這種藥的效果萬無一失,最好讓戰楓和銀雪試探烈如歌
  • 你為什麼會丟失六歲以前的記憶?心理專家的回答細思恐極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長大後,媽媽總和我們提起我們小時候的趣事,從別人嘴裡聽到關於自己各種各樣的奇葩事情,我們都覺得難以置信,因為我們對此沒有絲毫的記憶。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我們對嬰幼兒時期的事情沒有記憶呢?
  • 薩克斯《上海灘》,比原曲還好聽,喚起當年的記憶!
    薩克斯《上海灘》,比原曲還好聽,喚起當年的記憶!
  • 喚起逝去的記憶 | 哪兒 - 小塵埃
    Vol. 680 : New Songs重唱葉蘊儀的舊時兒歌,希望可以喚起大家逝去的記憶。
  • 在時光中回味稻香,寶山這部《食·光》mv有沒有喚起你的鄉愁記憶?
    在時光中回味稻香,寶山這部《食·光》mv有沒有喚起你的鄉愁記憶?從策劃到剪輯,歷時34天,動員了300餘人,《食·光》宣傳片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一粥一飯,興於勤儉,亡於奢靡,希望宣傳片能喚起你們更多的鄉愁記憶,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彩蛋
  • 不知「他」還能喚起你多少的童年記憶
    這張老照片中,孟智超穿著劇中的坎肩,梳著三毛標誌性的三根頭髮造型,喚起了不少網友的童年記憶。
  • 以文化旅遊喚起文化記憶
    以文化旅遊喚起文化記憶——湖北宜昌著力打造端午文化節品牌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姚亞奇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秭歸端午比年大,一個端午三次過。」
  • 熟悉的氣味裡為什麼總是充滿了回憶?嗅覺記憶才是更古老的
    記憶的持久性只是一方面。相比於其他方式,嗅覺所喚起的記憶還會更清晰、包含很多細節,同時情感體驗也更為濃烈。就像是電影裡的閃回畫面,高保真、情緒濃烈,仿佛昨日重現。 這是為什麼?追溯一下記憶產生的方式你就知道了。
  • 用鄉音鄉念喚起你對閩南語的溫柔記憶
    10月1日至8日,「2020潤物無聲國慶展丨言吾閩南」在泉州西街肅清門廣場開展,主辦方泉州文旅用守望方言的方式,用鄉音鄉念喚起你對閩南語的溫柔記憶。 展廳以「溯洄」二字為延伸,通過對閩南十五音的介紹、閩南五色話及閩南語節氣視頻的播放,為大眾展示閩南語的「原生之初」。
  • 江蘇衛視春晚陣容曝光:4首歌曲,喚起四代人的情懷記憶,江蘇衛視用...
    江蘇春晚陣容曝光:4首歌曲喚起四代人的情懷記憶,江蘇臺用心了 每年春節前夕,春晚是必不可少的一檔「家宴」。雖然這幾年春晚已經越發的「慘不忍睹」了,但是也都還是有不少追隨者會關注,今年的春晚會帶來哪些精彩。
  • 這些能喚起網友美好回憶的國產武俠劇,為什麼豆瓣評分這麼低?
    但還有一些當年火遍大江南北、能喚起網友們美好童年回憶的國產武俠劇,豆瓣評分卻很低。按出品時間先後順序排列:1995年:《白眉大俠》豆瓣評分7.4內地武俠劇起步晚,《白眉大俠》《甘十九妹》算是早期武俠代表作。
  • 音樂可以喚起人類13種主要情緒
    結果顯示:跨文化的音樂主觀體驗可以映射出至少13種情緒:娛樂,歡樂,愉悅,美麗,放鬆,悲傷,夢想,勝利,焦慮,恐懼,煩惱,憤怒,反抗和激動。論文作者,神經科學博士生Alan Cowen說:「通過情感來組織一個巨大的音樂庫,並將每首曲目與對應的感覺結合起來。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的研究。」
  • 《中國音樂地圖》用音樂找回民族的記憶,從母語中尋找生命的緣起
    瑞鳴音樂音樂製作人葉雲川2020年8月16日用音樂找回民族的記憶,從母語中找尋生命的源起——《中國音樂地圖》。因而瑞鳴對這些音樂進行採風式的收集、整理並錄製,以國際級製作要求和水準,到當地民族文化之中廣泛採擷、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也最彌足珍貴的聲音,來喚起親切的民族記憶,並藉由音樂重連那與自然、與生命的臍帶。
  • 《我是歌手》喚起的老歌記憶
    他就像正氣凜然版的柯震東,怎麼會有一個男子,生著一個天然尖下巴卻一點也不奶油,隨時在炮火紛飛中可以替你擋子彈的哥哥即視感。內地觀眾記得他,不是因為瓊瑤的《蒼天有淚》裡他和蔣勤勤愛得死去活來,就是知道他是主持人庹宗康的哥哥。老一點的粉絲會記得他是吳倩蓮的前男友。至於吳倩蓮也不記得的人,可以搜索《天若有情》《半生緣》《飲食男女》。推薦湯唯時,賴聲川對李安說:「你瞧她多像吳倩蓮。」
  • 這個五一 ,你為什麼要來佛光花海音樂節?
    來,我慢慢告訴你:這個五一,你為什麼要來佛光花海音樂節?70後為什麼要來? 和一代男神《再回首》「再回首,雲遮斷歸途;再回首荊棘密布;今夜不會再有難捨的舊夢,曾經與你有的夢,今後要向誰訴說……」如果你是70後,一首經典的《再回首》,想必總是百聽不厭。簡短的歌詞,卻又縈繞無數情愫,「一代男神」姜育恆的歌聲,是那一代人的溫暖記憶。
  • 復古老物件喚起的記憶!帶你走進南寧的「褶皺世界」
    加上展覽現場循環播放的懷舊老歌,便喚起了人們對於那個年代獨特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