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網際網路巨頭,終究被磨平了稜角

2021-01-10 科技講者

俠之大者,應該為國為民,而不是無序擴張,不顧一切手段爭奪市場份額,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近段時間,作為網際網路巨頭企業,螞蟻已經被約談兩次,而螞蟻也是積極回應,會落實相關工作,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前段時間,螞蟻已經陸續下架了部分金融產品,而且在花唄額度上面也開始下調,為了提倡理性消費。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短短兩個月時間,螞蟻相繼的被約談,其實都能說明一件事,上面已經下定決心整治網際網路行業了,那些還在搶奪市場風口的就應該懂事收手了,要不然只會自食其果。強如阿里、螞蟻都已經被治得服服帖帖。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行業一直在飛速的發展,也為我們生活方式解鎖了不少新的方式,像行動支付、網上購物、共享出行等等,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企業在無序擴張、進行「大殺熟」、洩露用戶個人隱私、損害中小企業利益等等的風險問題。在以往上面或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如今不一樣了,網際網路巨頭不但沒有注意底線,甚至越來越囂張,不但是在線上搞無序擴張,在線下也開始了布局自己的「商業帝國」。前段時間阿里被罰款正是如此,在2015年收購銀泰百貨一事,在5年後的今天才被翻了出來。所有說,如今網際網路巨頭被約談的形式,要求做到按照相關規定區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還要保護好用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創新也要規範的經營和發展。

在以往電商時代,或許很多人覺得只要不是阿里一家獨大,就不會存在壟斷,後來出現了京東和拼多多。但是我們想深一層,不是一家獨大,那有沒有可能三家獨大呢?如今就是這種情況。老百姓應該看到網際網路行業不單單是一個技術的緊密型,而且還是一個資本緊密型的行業,雖說在表面上來看他們競爭的很激烈,或者在私底下都存在在共通的資本聯繫。所以如今網際網路反壟斷的到來,能夠打壓這種情況。

其實不單單在我國,在國外也早已經啟動了反壟斷「風暴」。之前就已經看到谷歌已經接二連三的被罰,還有污衊我們的Facebook也是因為濫用「大數據」進行為自家產品牟利,也是被訴訟,如今更是面臨拆分。

所以在我們國內,反壟斷這條路更是任重而道遠。無論是這兩年流行的直播帶貨,還是電視時代的遺留下來的亂象,如今都開始一一受到公正的制裁。那些網際網路企業還沒收手的,趕緊懸崖勒馬吧,螞蟻被第二次約談,只是開始。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別總說社會磨平了你的稜角
    「出入社會以後很快就被現實磨平了稜角。」偶然心神蕩漾,我之所以過得不好只不過是被社會磨平了稜角。舉杯飲罷,喃喃自語,反問這世上的所有的年輕人不都如此嗎? 在那之前你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鳥什麼不怕,就是我們常說的年輕人最有稜角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自己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你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無能為力,卻還是會盡力爭取,奮不顧身的時候,你的稜角即使被磨去終有一天也會再長出來。
  • 無規矩,不成方圓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人要有原則,做事要有章法。任何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定、規矩,按常規出牌,按原則辦事是做人的根本。作為普通公民,辦事講規矩,按規矩辦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樹立良好的社會秩序。
  • 無規矩不成方圓,小散戶養豬,也應該有每天的工作計劃安排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到一個公司有一個公司的規章制度,一個小型的養殖場也應該有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做好一切安排養豬的工作就很輕鬆有條不紊,沒有計劃則會手忙腳亂,一天到晚都很忙,一天過去了卻不知道都忙了些什麼事情。所以,一定要做好工作計劃。
  • 終於,我們被磨平了稜角
    我們的模樣,我們的性格早已被磨平。很多夢想,未曾綻放便已枯萎!初中的時候,很流行集乾脆麵裡面的卡片。有次我打開袋子,裡面是一張稀有的人物,還沒來得及欣喜,便被其他班級的小混混奪去。我們似乎都在被不知不覺間磨平了稜角,甚至變得有些涼薄。捫心自問,如果在路上再碰到男人毆打一個女人的時候,還有上去制止的衝動嗎?如果參與進去,那個女人反過來指責你多管閒事呢?磨平我們的,是衝動過後仍然無力改變。
  • 睡前小故事 | 無規矩不成方圓
    如今,雙鳳臺寺廟已經不存在了,只留下魯班在赤水河畔建寺廟的傳說故事,也留下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那是赤水河兒女精神文化中的精華:做人有了良心和量心,就會有了規矩,成得了方圓。睡前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悟呢?
  • 面對何潔王琳,葉璇終於被人情關係磨平了稜角
    曾經年輕過,後來被這個社會和生活磨平了稜角。拔掉了身上的刺,學會了對討厭的人微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一類人。就算心中的憋屈、壓抑和不服,又有何用呢?踏入社會之後,還有多少人能保留稜角呢?當葉璇遇到何潔和王琳,她能保持住自己的稜角不被磨平嗎?
  • 電影《奇幻森林》向我們闡述了規則的重要性:無規矩不成方圓
    它明確向我們闡述了規則的重要性,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家裡有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孩子的人來說,這部電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對於看過原著、並且衝著原著去的人(包括我),還是有一點失望。奇幻森林裡面缺少對男孩使用高威懾性武器的約束條件。但是森林裡,也只有小男孩有能力和智力使用哪一種武器,在奇幻森林裡以造物主的身份出現的大象,也無法對抗男孩手中的武器。任由其發展,必然給森林帶來災難。
  • 被現實磨平稜角的幾個瞬間
    大雨人總是要學著去長大、成熟,有一些瞬間,覺得自己被現實磨平了稜角被現實磨去稜角,努力討好現實,雖然自己內心並不樂意。8、「幫忙點五十個贊,XX店新開張,可以打折或者免費得一份禮品,謝謝大家了。」幾乎從來不在朋友圈發消息的人,卻為了打折和禮品,最終還是發了出去。很小的事情,很大的心態改變。
  • 劉禹錫:歲月未磨平稜角,苦難也只當玩笑
    劉禹錫:歲月未磨平稜角,苦難也只當玩笑有人說,歲月能磨平年輕人的稜角,可人到中年的劉禹錫依然稜角分明,不願意和他人苟同,寧願痛苦的清醒著,也不願沉醉在麻木中。劉禹錫有一種凌駕時間、空間之上的達觀態度,這種態度表現在他的懷古詩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 最初的夢想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
    生活磨平了我們的稜角,讓我們一步步認清現實,當你生活無憂,你才有資格去談夢想,否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讓下一代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 陳卓璇節目遊戲中自曝,被社會磨平了稜角
    陳卓璇節目遊戲中自曝,被社會磨平了稜角在創造營2020的節目排名宣布現場,創造營的陳卓璇大膽了說出自己的內心最真實最迫切想法,想拍一些自己這個排名配的上的一些廣告,隨著節目的播出,我們也發現她的想法成真了,在節目開頭結尾和中間的廣告中她的身影也被越來越多的網友發現了
  • 不會磨平稜角,只會愈發囂張的三大星座,因為成長,所以無所畏懼!
    歲月這東西,幾乎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如同一把殺豬刀,改變了我們的模樣,同時磨平了我們的稜角。可實際上,這在有些人身上卻完全不會發生,他們非但不會磨平稜角,反而只會愈發的囂張與任性。說白了,年輕的時候他們之所以小心翼翼,是因為尚未長滿羽翼,而伴隨著成長,等他們擁有了力量之後,才是徹底的無所畏懼。
  • 無規矩不成方圓 六個給孩子必須立下的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6歲前的小孩子正處於各項意識發展期,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將有非常大的影響。  那麼,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立下什麼規矩呢?立下規矩之後又應該怎樣對孩子實施呢?
  • 《飛越瘋人院》:當籠子試圖磨平你的稜角,不要讓心靈停止飛翔
    《飛越瘋人院》:當籠子試圖磨平你的稜角,不要讓心靈停止飛翔 2020-07-04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魅族 MX5 上手:魅族終於被歲月磨平了稜角
    不管是上一次的魅藍 Note 2,還是這一次的 MX5,看起來都更像是搶佔市場先機,而不是力爭在上一代的基礎上做突破。因此,這一次感受 MX5 上手的時候,這種一款手機被歲月磨平了稜角的感覺就非常明顯。
  • 古訓有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員工管理與激勵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但仔細領略總結為以下幾點:標準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管理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和監督,根本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率的管理員工以及推動公司的發展,工作標準是員工的行為指南和考核依據。缺乏工作標準,往往導致員工的努力方向與公司整體發展方向不統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因為缺乏參照物,時間久了員工容易形成自滿情緒,導致工作懈怠。
  • 如今38歲的王爍仿佛被歲月磨平了稜角,沒有以前那樣「囂張」了
    如今38歲的王爍仿佛被歲月磨平了稜角,他沒有以前那樣「囂張跋扈」了,反而把重心放到了自己的公司裡面,感情之事仿佛變成了附屬品。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不斷增長的網民數量就意味著持續擴張的網際網路市場,因此過去30年的網際網路世界,必然是充分競爭、大浪淘沙,每年都有網際網路公司從0做大,也總有原本的巨頭被大浪淘沙。以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為例,谷歌在1998年建立,2004年才實現上市;亞馬遜1995年建立,2000年才首次盈利,facebook在2004年才創立,推特則是2006年才創立……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也是類似的成長軌跡,騰訊創立於1998年,阿里巴巴創立於1999年,百度創立於2000年。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觀點幾乎涇渭分明,一派人指責巨頭不講武德,不搞創新卻在搶賣菜小販的生意,另一派則認為,這些巨頭都是網際網路屬性的,最擅長的是「收平臺稅」,不要苛求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去做研發。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自詡科技公司,但為什麼不僅爭相「放貸」,還都捨不得放棄電商、「賣菜」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