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講生孩子的那些事,更是講人生、講生命、講親情、講社會百態的那些事。這部劇拍得早,播得也早,而我是2020年3月底才知道、才收看的,此後一遍遍看,不只看那些血淋淋的生產場面,劇集中出現的每個人物似乎都讓我頗有感觸。
我喜歡《生門》這部劇,是因為它太真實了。劇中的每一個人物我都想寫點感觸,他們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個縮影,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整個社會。
13集紀錄片《生門》拍攝於2014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據說多機位拍攝了一年,沒有太搞明白第一集開頭2014年春節是這部紀錄片的起點,還是倒敘一下,與結尾呼應,開頭結尾定格於2014年春節,而整個13集電視片都是2013年的人與事?
總之,13集紀錄片《生門》講的是2014年前後武漢最好的婦產科醫院的人和事,也許這是華中地區甚至南方地區、整個中國婦產科的縮影。
這所有的人物中,給我感觸最深、最不敢貿然下筆的是尹娟。
因為,所有的人物中,她是最不容易的一個,而且她的不容易諱莫如深,如同她住院時是由救護車送來的,身邊沒有丈夫,沒有婆家人,只有醫務人員和年邁的父親、姑姑。
她守口如瓶,沒有說老公的真實情況,她說他在外地搞工程,她不說自己為什麼得上的C肝,因為她和老公都曾經吸D,靜脈注射讓她得上C肝,因為老公偷盜摩託車正在服刑。
說這些,筆者有些不忍,這是在戳人家的傷疤。而這一切都是《生門》播出來的,都是尹娟的爸爸和公公萬般無奈、和盤託出的。
既如此,尹娟夫妻也就該直面自己的過去,年少無知時走錯了路,人到中年再艱難修正,這樣的兩位值得我們點讚。
尹娟35歲時生下女兒,為此她生命垂危,用醫生的話說她隨時都會死去,因為她有重症肝炎、脂肪肝,凝血功能很差,挽救她需要十幾到二十萬元。
這對一般家庭不成問題,但對她的家庭來說不啻於天文數字。一個家庭中如果出現一個吸D人員,差不多就家徒四壁了。
尹娟和老公還能在社區幫扶下開小賣部維生,尹娟的公公把自己那套95平米的房子給兒子結婚用,他裝修完房子後自己就在外租住條件很差的房子單獨住,高血壓讓腳腫得老高都捨不得花錢給自己治病。
尹娟的公公退休金也就幾千塊,兒子媳婦的水電費都是他負擔,他辛苦攢下10萬元,留著給尹娟生孩子時用,這樣一位65歲身體不好的老人,無論是做父親、公公、爺爺,都是無可挑剔了。
尹娟公公是個爽快灑脫的人,以前是單位的先進工作者,中層幹部。他是個有情有義有原則的人,他對鏡頭(記者)說,他看尹娟是個好孩子,才決定把自己的房子、積蓄都給兒子兒媳,就是希望在尹娟的影響下,兒子的人生和家庭能走向正常。
此前,他十年都不搭理自己兒子。完全可以想像,這個獨生兒子讓父親寒透了心。
尹娟老公只在彩蛋部分出現,他出獄時尹娟去接他,看到女兒他也很開心,我想他不希望這樣被拍攝,被品評,但既然已經公開了,也是對自己的監督,未來的路仍然艱難,為了孩子,為了老人,你們兩位一定要挺住,堅守底線,真正站起來,做好父母,做好子女,做好一個人。
這很難,但也是重生。從他們生下孩子那一刻起,他們就必須完成自己的重生。
我曾經在網上搜尋尹娟的後續消息,有一篇文章中說,尹娟不接受捐助,也不希望被打擾,他們現在想平靜生活。
非常理解,非常尊重。
尹娟公公沒有看錯人,他當時是看這個女孩子不錯。
李家福也沒有看錯人,他說過尹娟是個有毅力的人。
聲明:本文原創,素材來自《生門》,如有侵權,告知即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