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上海屋簷下》回歸舞臺 三代話劇人致敬夏衍

2020-11-1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10月23日消息:破舊的石庫門、斑駁殘破的水泥牆、低矮陰暗的亭子間,生存的苦澀與無奈、小人物的艱辛與悲哀……今晚,為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劇目,三代話劇人跨越半世紀全新演繹的海派經典話劇《上海屋簷下》回歸舞臺。

&nbsp&nbsp&nbsp&nbsp此版《上海屋簷下》由導演王筱頔執導,桑琦擔當舞美設計,由劉鵬、顧鑫、高蓉、符衝、朱曄、徐婧靈、範禕琳、王梓、吳靜、何易、黃晨、王佳寶、林子玥、餘芃霏、方子軒聯合主演。從今晚起將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上演至10月31日。

&nbsp&nbsp&nbsp&nbsp《上海屋簷下》是中國現代劇作家夏衍於1937年創作的三幕話劇,在中國話劇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價值。它不僅是一部嚴謹的現實主義劇作,而且可以說是夏衍先生在話劇創作上美學思想轉變的標誌——通過「小人物」形象自身的感情和願望去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nbsp&nbsp&nbsp&nbsp劇中,被捕入獄8年的匡復被釋放了,他到好友林志成家來探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兒葆真的下落,卻得知妻子已與志成同居,因為他們早就聽說匡復已死,於是三個人都陷入難以解脫的內心矛盾和痛苦之中。彩玉想和匡復追尋過去的幸福,但林志成負疚欲走時,兩人8 年患難與共之情,又突然迸發,難以分手。匡復理解、原諒了他們,在孩子們向上精神的啟發下,克服了自己一時的軟弱與傷感,留言出走……

&nbsp&nbsp&nbsp&nbsp《上海屋簷下》通過一幢普通弄堂房子裡五戶「小人物」為「小事」煩惱的一天,揭示了社會的內在矛盾,使人們形象而真切地看到了舊中國抗戰前夕人們惶惶不可終日的社會現實。

&nbsp&nbsp&nbsp&nbsp該版《上海屋簷下》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老中青三代話劇演員們精彩演繹,他們刻畫出了那個時代小人物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體現出了這部劇樸實無華的風韻。導演王筱頔表示:「該劇完全忠實於原著,真實還原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希望帶給觀眾現實主義的樸素,並且傳達給他們——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對於最經典的東西始終要保持敬畏之心!」

&nbsp&nbsp&nbsp&nbsp2020年,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立25周年,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創立70周年,上海青年話劇團創立63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是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始創於1950年)和上海青年話劇團(始創於1957年)合併組建而成。2020年,也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夏衍曾擔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第一任院長(兼)。在他的話劇創作中,最能體現他的創作個性、代表他獨特風格的首先要數《上海屋簷下》。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王筱頔導演的《上海屋簷下》曾於2007年首度上演,以紀念中國話劇的百年華誕;2008年,作為中國國家大劇院開幕演出季中唯一一臺來自上海的話劇,在北京上演;2015年,在上海話藝術中心成立20周年之際復演;2020年,在夏衍誕辰120周年之際再度上演,以向夏衍致敬。

&nbsp&nbsp&nbsp&nbsp今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除了把《上海屋簷下》這部經典作品再度搬上舞臺之外,亦推出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策劃「劇場的耳朵」夏衍文選特輯,特邀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十位演員用聲音演繹重現十篇經典文選;推出等三場主題講座和兩場互動活動,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帶領觀眾深入了解這位具有傑出貢獻的藝術家和他的經典作品。

&nbsp&nbsp&nbsp&nbsp演出時間: 2020年10月23日-10月31日 19:30(周一無演出,10月25日、10月31日僅14:00下午場)

&nbsp&nbsp&nbsp&nbsp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徐匯區安福路288號一樓)

&nbsp&nbsp&nbsp&nbsp演出票價:180、280、380、580元

&nbsp&nbsp&nbsp&nbsp票務諮詢:021-64730123

&nbsp&nbsp&nbsp&nbsp*建議年齡8歲以上觀眾觀看

相關焦點

  • 三代話劇人向夏衍先生致敬,話劇《上海屋簷下》回歸舞臺
    三代話劇人跨越半世紀全新演繹的海派經典話劇《上海屋簷下》重新回歸舞臺,將從即日起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上演至10月31日。一幢普通弄堂房子裡五戶小人物,他們為小事煩惱的一天,讓當代觀眾再次形象而真切地看到了舊中國抗戰前夕人們惶惶不可終日的社會現實。
  • 首演| 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 話劇《上海屋簷下》今晚回歸舞臺
    ·人文之光演出季劇目,三代話劇人跨越半世紀全新演繹的海派經典話劇《上海屋簷下》今晚回歸舞臺!為了讓更多觀眾能走進劇場感受夏衍先生這部經典作品的魅力,《上海屋簷下》劇組決定將於11月1日下午2點加演1場。加演場演出票已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售。
  • 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 | 話劇《上海屋簷下》演員陣容公布!
    原創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夏衍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他的經典代表作——話劇《上海屋簷下》即將於10月23日至10月31日再度回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 《上海屋簷下》建組 | 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三代話劇人演繹經典之作
    原創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收錄於話題#上海屋簷下1#夏衍1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三代話劇人跨越半世紀全新演繹海派經典話劇《上海屋簷下》
  • 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 | 用一部話劇的時間,帶你穿越回老上海的弄堂...
    ·人文之光演出季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話劇《上海屋簷下》2020年10月23日-10月31日回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黃梅天,老弄堂,石庫門,亭子間……老上海屋簷下的市井生活,五戶人家的瑣碎家事,
  • 新民藝評|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屋簷下》:有年代感的故事為何...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為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而上演的《上海屋簷下》,三場戲發生在24小時內、同一幢石庫門房子裡,表現的是上世紀30年代一群小人物在生活重壓下的迷惘和掙扎。一個「有年代感」的故事,卻讓今天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看得津津有味,毫無距離感。全劇復刻了真實的老上海,充滿濃鬱的上海味道。
  • 走進夏衍的「上海屋簷下」,重讀70年前的上海文藝記憶
    原創 上海文聯 上海文聯說起夏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被選入課本的報告文學《包身工》?是話劇《上海屋簷下》《秋瑾傳》?「上海屋簷下」,閱讀他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重溫他在上海工作與生活的溫情點滴——更重要的是,在「老前輩」的足跡與事跡裡,對照、反觀、激勵我們自己。
  • 專訪《上海屋簷下》導演王筱頔:戲劇像是一場精神SPA
    原創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收錄於話題#上海屋簷下4個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劇目,話劇《上海屋簷下》正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熱演中,該劇將持續上演至11月1日。
  • 6部劇目,13場演出 | 國慶後,你還想看哪部話劇?
    國慶期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攜《深淵》《熱乾麵之味》《無人生還》《糊塗戲班》《12個人》《家客》在7座城市,為7031位戲迷們共呈現了13場演出:10月1日至10月2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火熱演出的原創懸疑劇《深淵》加演兩場,為觀眾們撥開了迷霧,從舞臺上傳遞了溫暖與愛;10月1日,原創話劇《熱乾麵之味
  • 致敬經典 | 國粹之光,中國經典話劇盤點!
    現代西方舞臺劇如不注為音樂劇、歌劇等的一般都是話劇。中國早期話劇產生於1907年,當時稱「新劇」或「文明戲」,但新劇於辛亥革命之後逐漸衰落。五四運動後,歐洲戲劇傳入中國,中國現代話劇興起,當時稱「愛美劇」、「白話劇」或「真新劇」,1928年由戲劇家洪深提議定名「話劇」。1920年,以上海新舞臺上演蕭伯納名劇《華倫夫人之職業》和民眾戲劇社的成立為標記,話劇正式走上中國舞臺。
  • 中國話劇簡史
    同時,陳大悲、歐陽予倩等人響亮地提出「愛美劇」非職業的戲劇的口號,先後成立了「民眾劇社」、「辛酉劇社」、「南國社「等戲劇團體。演出了一批優秀作品,其中《獲虎之夜》《名優之死》(田漢)、《三個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愛國心》(熊佛西)、《潑婦》(歐陽予倩)、《一隻馬蜂》(丁西林)最為有代表性。這些作品為建立中國話劇的文學基礎和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中國早期話劇藝術的經典作品。
  • 夏衍誕辰120周年:知其人,論其事
    這是夏衍第一次排戲,心裡未免有些緊張,經常手拿一本書,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背誦「導演秘訣」之類。王瑩有時打趣他:「沈先生,今天準備對我們運用導演法則第幾條?」夏衍只能衝她尷尬一笑。當然,排戲時真遇到了問題,還是得請沈西苓過來救場,如是救了幾次場,夏衍對話劇導演,慢慢也看出了些門道。當他在劇社待久了,越來越感覺到了話劇奇妙的吸引力。
  • 「話劇就是為了在舞臺上,人和人的相遇」
    這個冬天下午,導演呂睿和編劇陳思安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排練廳,為了新年即將上演的話劇《冒牌人生》繼續做劇本臺詞調整與拉鋸。呂睿,男,1988年生人。職業,話劇導演。自小學六年級從北京搬到上海後生活至今,鄉音無改,但自認沒有北京人一開口就帶著「我不是跟你吹啊」勁頭的習慣。高一進了學校戲劇社,接著在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習四年,畢業後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工作至今。
  • 夏衍:樸實、清芬的人格和文風-光明日報-光明網
    田漢也曾在《序〈愁城記〉》中明確表示,夏衍作為一個記者的修養,對於劇作者的他也是很有幫助的;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時代的敏感和對社會事象的熟習與洞察,夏衍也許就寫不出《一年間》《心防》《愁城記》等優秀的現代劇,同時夏衍的時論或劇本,又都讓人感到「一貫的摯切的憂時之念」。
  • 人藝開年大戲《阮玲玉》首演 苗馳回歸話劇舞臺
    人藝開年大戲《阮玲玉》首演 苗馳回歸話劇舞臺 2017-03-06 14:43:46來源:北方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場燈,終於又亮了
    話劇大廈外景「120多天,未曾與您見面,甚是想念」。6月12日,安福路上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終於又再度燈火通明。每位觀眾都在自己的座位席上收到了一張特殊的問候卡和特殊禮物。暫別四個多月,劇院以三場原創話劇《熱乾麵之味》正式重啟。劇場的燈重又亮了,而安福路上也同樣恢復了夜晚的熱鬧,酒吧、咖啡館、餐廳裡人流交織,和上海話劇中心一起點亮了初夏的夜。
  • 話劇《低音大提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熱演中
    除去《香水》,上海譯文去年重新出版了聚斯金德的另外三部作品《鴿子》、《夏先生的故事》和《低音提琴》。《低音提琴》是派屈克·聚斯金德的舞臺處女作,且於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便獲好評,隨即成為歐洲話劇舞臺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近期,《低音提琴》又於10月14號登陸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該劇(譯為《低音大提琴》)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楊溢執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優秀演員韓秀一主演。
  • 「追光文學巨匠」夏衍:樸實、清芬的人格和文風
    田漢也曾在《序〈愁城記〉》中明確表示,夏衍作為一個記者的修養,對於劇作者的他也是很有幫助的;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時代的敏感和對社會事象的熟習與洞察,夏衍也許就寫不出《一年間》《心防》《愁城記》等優秀的現代劇,同時夏衍的時論或劇本,又都讓人感到「一貫的摯切的憂時之念」。
  • 滬劇《上海屋簷下》演出上海味道
    「滬劇《上海屋簷下》很有煙火氣、生活氣,很有上海的氣息,好像感覺專門為我們上海的滬劇觀眾寫的。」經過幾輪試演,由長寧滬劇團帶來的名著三部曲第三部《上海屋簷下》得到了不少資深戲迷的好評。圖說:《上海屋簷下》劇照 官方圖上海特色濃鬱上海屋簷下,小小一個家,上世紀30年代的石庫門弄堂裡,上演了令人揪心的家庭倫理戲碼……滬劇《上海屋簷下》中,長寧滬劇團以一貫的樸實風格講述了上海老弄堂裡幾戶家庭困頓的生活。
  • 老實人魏鶴齡:3次婚姻9個子女,感情經歷被改編成話劇
    ,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正式從話劇舞臺走上銀幕。 這個故事被夏衍改編成話劇《上海屋簷下》1937年,業餘實驗劇團首次排演《上海屋簷下》,趙丹扮演匡復、趙慧琛扮演楊彩玉、陶金扮演林志成、葉露茜扮演施小寶,夏衍說這樣的演員陣容「近乎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