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信息
導演:吉姆·謝裡丹
編劇:吉姆·謝裡丹 / 特瑞·喬治 / Gerry Conlon
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 / 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 約翰·林奇 / 馬克·謝潑德 / 比蒂·埃德尼
類型:劇情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愛爾蘭 / 英國 /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3-12-12(愛爾蘭首映) / 1993-12-27(愛爾蘭)
片長:133分鐘
又名: 以父之名 / 以父親的名義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蓋瑞(丹尼爾•戴-劉易斯 Daniel Day Lewis 飾)生活於當年戰火紛飛的北愛爾蘭,那時北愛共和軍正致力於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年輕的蓋瑞整日無所事事,偷雞摸狗,無意間得罪了北愛共和軍。
無奈之下,其父(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Pete Postlethwaite 飾)只能送他到英國闖天下。孰料,剛到英國的蓋瑞就被當地心急立功的警察誣衊為北愛共和軍的恐怖分子,還連累了在英國的姑媽一家一同被當作恐怖分子關進了監獄。
其父四處陳情,最後也被關進了監禁。父子倆在監獄受盡苦頭。直到多年之後,一位英國的女律師才開始從頭調查這件極其荒謬的冤案。這件冤案最後能否得以平反,父子能否重見生天?
真實故事:吉爾福德四人案(英國,1974)
1974年12月,格裡•康倫被捕入獄;
不久之後為兒子冤情積極奔走的朱塞比•康倫亦遭逮捕;
1975年10月,格裡•康倫被定罪;
1976年3月,朱塞比•康倫被定罪;
1980年1月,朱塞比•康倫去世,在兒子耳畔遺言:「以我之死為你正名。你再為我正名。」
1989年10月,格裡•康倫洗涮冤情;
1991年,朱塞比•康倫的罪名被推翻;
2005年2月,時任英國首相託尼•布萊爾正式向包括康倫一家在內的受害者家庭道歉。
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司法醜聞「吉爾福德四人案」,被稱為英國司法史上黑暗的一幕。從1974年愛爾蘭四青年(著名的「Guildford Four」)被捕並作為替罪羊判罪到1989年無罪釋放,時隔十五年。2005年2月9日布萊爾首相向受害家庭正式道歉,又在十六年之後。
比《肖申克的救贖》更殘酷
《因父之名》和《肖申克的救贖》比較起來,所折射的人性的特點更有多面性。它所折射出來的法律問題,比起《肖申克的救贖》更為複雜。《肖申克的救贖》結尾更有懸念,而《因父之名》所反映出來的悲哀和人性更為淋漓盡致。
我國前有林昭、張志新,今有湖北佘祥林,山西聶樹斌。佘祥林在殺妻案入獄十一年後有幸等到妻子偶然歸來,冤案不攻自破;聶樹斌則在被槍斃十年後真兇歸案才得以洗刷罪名。
《因父之名》牽涉到程序正義、司法獨立、人權,以及整個國家、社會的背景對於法律運轉的潛在控制和影響。公平、正義、秩序等等法學價值,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值得每一位法律工作者和公民學習借鑑。
奧斯卡影史三獲影帝
丹尼爾·麥可·布萊克·戴-劉易斯,英國和愛爾蘭演員,曾憑藉《我的左腳》(1989年)、《血色將至》(2008年)《林肯》(2013年)三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影史上第一個獲得三次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兩次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也曾獲金球獎提名,《血色將至》被A.V.Club評選為21世紀00年代十年最佳表演NO.1。
丹尼爾-戴-劉易斯是現今好萊塢十分少見的一種人:一位年輕,堅毅的嚴肅演員。他熱情,象變色龍一樣;英俊,有著一頭黑髮;還有一雙淺藍色略帶憂傷的眼神,風靡著全球女性。丹尼爾-戴-路易斯曾與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合作過《純真年代》和《紐約黑幫》,又與菲利普考夫曼合作拍攝了《布拉格之戀》。可以說,在任何一部電影裡,他的表演都能吸引住你的眼球,甚至拯救一部電影。
被低估的佳作《因父之名》
豆瓣評分:8.8分
除了感人的父子情,那個女律師更不能被我們所遺忘。在一切有冤假的地方,我們要戰鬥!
在電腦裡存放一年有多,北愛獨立,司法體系,父子溫情,在中國這樣的悲劇一直都在發生,而且沒有電影中的欣慰結局。
這是以血換來的自由!沒有人權,沒有自由,沒有公正,人性的黑暗與泯滅在那暴露無遺。但是父親的希望還有就是女律師Gareth Pierce的堅持卻像燈塔之光還能給人一點溫暖!!下半部中間開始眼裡就開始打轉轉,電影真的非常非常不錯,不愧經典!
(摘自豆瓣)
獻禮父親節
《因父之名》
天津放映會
2016年6月19日13點40分(影片時長133分鐘)
天影龍雲國際影城(地鐵南樓站,公交東樓站)
票價25元(僅限72席)
報名方法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微店拍下,預留姓名電話,支付即可。
觀影當天憑姓名電話取票,影廳不對號入座,黃金座位依到場時間先到先得。
如有問題,歡迎添加微信諮詢:
夜願:sun557835
付蕾:dyingp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