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在重慶,這種美食應該是什麼呢?
當火鍋的名號被打響,並且伴隨著媒體的傳播走向更遠的地方,似乎火鍋就已經代表了重慶的一切。
然而,在火鍋的光芒之下,還隱藏著很多獨家的特色美食,它們同樣是重慶人的心頭好。
烤魚,一種非常原始的美食。在一些影視劇當中,我們總能看到主角夜宿河邊,隨手抓起一條魚,然後就用木棍穿透魚身,直接架起火開烤,吃起來也是美滋滋。
而這種傳統的烹飪方式,也一直延續下來,並且在全國各地都得到了發揚光大。在這眾多的烤魚品類當中,重慶的烤魚,可謂是獨樹一幟。
提起重慶的烤魚,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必定是萬州烤魚。要說烤魚,大家都能做,怎麼單單就萬州出名了呢?
其實,就和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的特色一樣,咱們萬州還就是靠烤魚贏得了聲譽。不過,還有一種說法,巫溪的烤魚也是很獨特,並且萬州烤魚正是發源於巫溪。
根據重慶遊品所查詢到的相關資料,在此前,巫溪和萬州都屬於萬縣專區,因此他們有著從屬關係。
巫溪烤魚最早開始,之後大家從這裡學到了烤魚技術,帶回了萬州,並且由萬州作為起點,向全重慶乃至全國推廣。
具體情況怎樣,重慶遊品也無法給出準確的判斷。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萬州烤魚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此才能夠贏得大家的認可。
那麼,萬州烤魚這所謂的特色,究竟是什麼呢?
烤魚,大家普遍的認知當中,就是把它烤好就行了,但是在重慶,烤魚不僅僅是要烤,在烤完之後還得燉。
一條魚經過處理以及醃製後,置於炭火之上,待到火候到了,就取下烤魚放入鐵盤。同時,炒制一份底料,底料中包括調味料和配菜,澆到烤魚上。
最後用特別的支架固定好鐵盤,鐵盤下放上炭火,讓烤魚繼續慢慢燉煮,其間還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配菜,這才是重慶的烤魚。
經過這樣先烤後燉的烹調之後,烤魚會變得更加酥軟,保持著豐富的水分,配合上其他的小菜,似乎又變成了火鍋。
與此同時,重慶也出現了很多其他類型的「烤魚」。其中的一種「紙包魚」,就讓重慶遊品頗為驚訝。
把一整條魚混合著調料一起,用一整張特殊的油紙包裹著,直接放於鐵盤之上加熱,油紙能夠鬧鬧鎖住魚肉和調料鮮美的滋味,待到時機成熟,打開外層的油紙,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妙。
紙包魚,更像是對傳統烤魚和韓式紙上燒烤的一種結合,給人一種「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感覺。
可是,也有很多人認定這並不是烤魚,因為它和烤魚並不相同,缺少了關鍵的碳烤過程。
不過,在重慶遊品看來,製作方式相似,而且也主要以烤和燉為主,和咱們重慶傳統烤魚至少也算是近親。
不僅如此,重慶本地也有很多其他類別的烤魚。但是,至少要以烤為基礎才能稱得上烤魚,如果只是將魚進行油炸,如此快速處理,實在稱不上烤魚。
另外,重慶烤魚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缺少整體性,大家各自為陣。
各家門店都有著各自的風味特色,雖然都頂著萬州烤魚的名號,但是卻並不是一個整體。
大家更多的是認準了這家店,而並不是這個招牌,因為就算同樣是萬州烤魚,彼此之間的差距也會非常之大。
當然,以上所說的也不只是烤魚的問題,在重慶的火鍋、小面、酸辣粉等等美食當中,都是同樣的情況。
對重慶人來說,或許正是這樣的差異化,才使得這些美食能夠擁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而不是被同一個品牌或企業所禁錮,找不到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大家平常喜歡吃烤魚嗎?感覺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