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微信號:yungangjun(雲崗鄰友君) 歡迎爆料!接受鄰友們各類求助、曝光、投訴、表揚、建議等投稿,隨時推送雲崗新鮮事兒!
雖然懷孕之後,體溫會偏高,但仍可能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難免令人不舒服。唯有了解原因,才能對症治療,改善狀況。
懷孕期間,母體內黃體素分泌濃度升高、血流量增加,促使其體溫比一般女性較高。然而,部分孕婦仍有手腳冰冷的問題,甚至還可能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很大程度上,與你自己的體質、疾病等有關。
綜觀來看,孕期手腳冰冷的狀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看:
如果女性屬於虛寒體質,容易」氣血不足」,常有血液循環不佳、手指腳趾等末梢處冰冷、易感冒的問題。通常此類型女性懷孕後,會有較高機率發生手腳冰冷的狀況。
如果孕婦有心臟相關症狀(如:心臟功能衰竭),便無法順利且有力地把血液打到全身,連帶影響循環狀況,而容易導致末梢冰冷。此外,內分泌低下的患者(如:甲狀腺機能低下),也會影響體內新陳代謝而引發手腳冰冷症狀。
懷孕初期,正值胚胎發育階段,血流大多會往子宮所在的下腹部集中,此情況即是中醫學的「血聚養胎」狀況。因此,相對來說,其他部位的血流量略減,進而可能是手腳等末梢處呈冰冷狀態。
懷孕期間,母體會透過胎盤傳遞養分和氧氣至子宮內,以孕育胎兒,而養分的主要來源即是孕婦所攝取的營養食材。好孕媽媽提醒孕媽們,如果孕婦因為種種因素,讓自己陷入營養不均衡、甚至不足的狀況,勢必會使母體的氣血更加虛弱,不但會提高手腳冰冷的機率,還可能影響胎兒發展。
如果孕婦總是手腳感覺冰冷,代表體內可能有以下狀況:心臟症狀、(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或肌肉僵硬等等,進而容易引發以下3種症狀:
除了缺鈣、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等原因易使小腿抽筋之外,腿部血液循環不良、肌肉僵硬,也可能導致抽筋。這裡好媽特別說明一下,人體在遭逢溫差變化較大狀況時(如:夏季從戶外走入冷氣房、夏秋季節轉換期等),易受外在環境溫度迅速降低所影響,出現血管收縮現象,血流自然會不夠暢通(尤其是足部末梢的血流量可能不足),就會使循環不佳的部位發生抽筋症狀。
對孕婦來說,本身體質虛寒加上子宮壓迫骨盆腔的狀況,都可能會加重血液循環不良、肌肉僵硬等問題,進而影響下半身的新陳代謝狀況,使水分往腿部聚集,因而易提高小腿水腫的機率。
好孕媽媽提醒媽媽們,除了手腳冰冷外,如孕婦還出現明顯心悸、易喘、呼吸較無力等狀況,則可能有心臟相關症狀(如:心臟功能衰竭),代表體內心血管系統無法「有力、暢通且穩定」供應全身血流,建議儘快就醫諮詢。
整體來看,除了虛寒體質之外,還有幾種可能會使手腳冰冷的體質狀態。好孕媽媽整理如下:
不少女性屬於此種體質,加上懷孕初期為護胎而減少活動量和減輕活動強度,可能容易有氣血不足的狀況,外觀類似《紅樓夢》林黛玉的「面色蒼白、身體柔弱」。
手腳冰冷的孕婦多半有寒氣,而寒氣常與溼氣合併存在體內,兩者皆會引起氣血瘀滯等狀況,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南方的孕婦多屬於此類型體質,特徵是容易口乾舌燥、手腳冰冷。他解釋,主因在於孕婦體溫偏高,加上氣候大多悶熱潮溼,因而吃冰、喝涼飲頻率偏高,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外寒內熱的狀態。
長期的手腳冰冷狀態,就算沒有引發較嚴重的生理症狀,也容易影響日常生活,造成精神不濟、無法動作、怕冷、難以入睡等問題。
保暖對於孕婦非常重要。以下針對「手」和「足」部位,好孕媽媽給有需求的朋友們提供實時性回溫保暖法,希望能幫助孕婦短時間內改善不適。
依自身需求及便利性,穿戴有厚度或具保暖機能材質的手套,或使用毛毯、電熱毯、暖暖包等,有助於維持手部的熱度。
另外,適度使用「中藥精油」,亦能幫助雙手暖和。建議孕婦可從肉桂、茴香、乳香等3種精油中擇一,滴1~2滴精油在手掌,雙手摩擦至溫熱即可。
若需長時間待在室內從事靜態活動,建議可穿著較有厚度或具保暖機能材質的毛襪。在家時,避免赤腳踩在地面,可穿著襪子或室內拖,有助於減少足部冰冷的機率。
如果有時間,孕婦亦可採「熱水足浴」,很快就能讓全身暖和。好孕媽媽建議,平日可適度讓雙腳泡泡「藥浴」,幫助溫養益氣,而方法如下:
① 準備約2,000~3,000毫升的滾水。
② 將適量、具溫養效果的藥材(如:川芎、黨參、桂枝、麥門冬、丹參等等),放入滾水中,浸泡一段時間。
③ 等上述熱水溫度降至40~45℃,孕婦雙腳再慢慢浸泡其中。
④ 建議一星期可泡3次,一次10~15分鐘即可。若藥浴過程中,孕婦身體大量出汗,應立即擦乾,以防著涼。
若想長期調養身體,逐漸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郭大維中醫師表示,由於孕婦狀態特殊,建議可主動諮詢中醫婦科醫師,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及臨床症狀,開立合適的藥方。
另外,他也提供3道溫和的食補飲品配方,具養氣、祛寒、除溼、清熱等功效,味道清爽,孕婦可以1道飲品為主,每日飲用。醫師特別提醒「不要當水喝」,每天最多飲用1,000至1,500毫升即可。
*本文由好孕媽媽特邀中醫——扶原中醫診所總院長郭大維受訪原創,不允許未經授權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