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手腳冰涼的孕媽,用這個方法暖和一整天!

2021-02-23 豐臺鄰友圈


小編微信號:yungangjun(雲崗鄰友君)  歡迎爆料!接受鄰友們各類求助、曝光、投訴、表揚、建議等投稿,隨時推送雲崗新鮮事兒!

雖然懷孕之後,體溫會偏高,但仍可能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難免令人不舒服。唯有了解原因,才能對症治療,改善狀況。

懷孕期間,母體內黃體素分泌濃度升高、血流量增加,促使其體溫比一般女性較高。然而,部分孕婦仍有手腳冰冷的問題,甚至還可能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很大程度上,與你自己的體質、疾病等有關。

綜觀來看,孕期手腳冰冷的狀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看:

如果女性屬於虛寒體質,容易」氣血不足」,常有血液循環不佳、手指腳趾等末梢處冰冷、易感冒的問題。通常此類型女性懷孕後,會有較高機率發生手腳冰冷的狀況。

如果孕婦有心臟相關症狀(如:心臟功能衰竭),便無法順利且有力地把血液打到全身,連帶影響循環狀況,而容易導致末梢冰冷。此外,內分泌低下的患者(如:甲狀腺機能低下),也會影響體內新陳代謝而引發手腳冰冷症狀。

懷孕初期,正值胚胎發育階段,血流大多會往子宮所在的下腹部集中,此情況即是中醫學的「血聚養胎」狀況。因此,相對來說,其他部位的血流量略減,進而可能是手腳等末梢處呈冰冷狀態。

懷孕期間,母體會透過胎盤傳遞養分和氧氣至子宮內,以孕育胎兒,而養分的主要來源即是孕婦所攝取的營養食材。好孕媽媽提醒孕媽們,如果孕婦因為種種因素,讓自己陷入營養不均衡、甚至不足的狀況,勢必會使母體的氣血更加虛弱,不但會提高手腳冰冷的機率,還可能影響胎兒發展。

如果孕婦總是手腳感覺冰冷,代表體內可能有以下狀況:心臟症狀、(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或肌肉僵硬等等,進而容易引發以下3種症狀:

除了缺鈣、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等原因易使小腿抽筋之外,腿部血液循環不良、肌肉僵硬,也可能導致抽筋。這裡好媽特別說明一下,人體在遭逢溫差變化較大狀況時(如:夏季從戶外走入冷氣房、夏秋季節轉換期等),易受外在環境溫度迅速降低所影響,出現血管收縮現象,血流自然會不夠暢通(尤其是足部末梢的血流量可能不足),就會使循環不佳的部位發生抽筋症狀。

對孕婦來說,本身體質虛寒加上子宮壓迫骨盆腔的狀況,都可能會加重血液循環不良、肌肉僵硬等問題,進而影響下半身的新陳代謝狀況,使水分往腿部聚集,因而易提高小腿水腫的機率。

好孕媽媽提醒媽媽們,除了手腳冰冷外,如孕婦還出現明顯心悸、易喘、呼吸較無力等狀況,則可能有心臟相關症狀(如:心臟功能衰竭),代表體內心血管系統無法「有力、暢通且穩定」供應全身血流,建議儘快就醫諮詢。

整體來看,除了虛寒體質之外,還有幾種可能會使手腳冰冷的體質狀態。好孕媽媽整理如下:

不少女性屬於此種體質,加上懷孕初期為護胎而減少活動量和減輕活動強度,可能容易有氣血不足的狀況,外觀類似《紅樓夢》林黛玉的「面色蒼白、身體柔弱」。

手腳冰冷的孕婦多半有寒氣,而寒氣常與溼氣合併存在體內,兩者皆會引起氣血瘀滯等狀況,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南方的孕婦多屬於此類型體質,特徵是容易口乾舌燥、手腳冰冷。他解釋,主因在於孕婦體溫偏高,加上氣候大多悶熱潮溼,因而吃冰、喝涼飲頻率偏高,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外寒內熱的狀態。

長期的手腳冰冷狀態,就算沒有引發較嚴重的生理症狀,也容易影響日常生活,造成精神不濟、無法動作、怕冷、難以入睡等問題。

保暖對於孕婦非常重要。以下針對「手」和「足」部位,好孕媽媽給有需求的朋友們提供實時性回溫保暖法,希望能幫助孕婦短時間內改善不適。

依自身需求及便利性,穿戴有厚度或具保暖機能材質的手套,或使用毛毯、電熱毯、暖暖包等,有助於維持手部的熱度。

另外,適度使用「中藥精油」,亦能幫助雙手暖和。建議孕婦可從肉桂、茴香、乳香等3種精油中擇一,滴1~2滴精油在手掌,雙手摩擦至溫熱即可。

若需長時間待在室內從事靜態活動,建議可穿著較有厚度或具保暖機能材質的毛襪。在家時,避免赤腳踩在地面,可穿著襪子或室內拖,有助於減少足部冰冷的機率。

如果有時間,孕婦亦可採「熱水足浴」,很快就能讓全身暖和。好孕媽媽建議,平日可適度讓雙腳泡泡「藥浴」,幫助溫養益氣,而方法如下:

① 準備約2,000~3,000毫升的滾水。

② 將適量、具溫養效果的藥材(如:川芎、黨參、桂枝、麥門冬、丹參等等),放入滾水中,浸泡一段時間。

③ 等上述熱水溫度降至40~45℃,孕婦雙腳再慢慢浸泡其中。

④ 建議一星期可泡3次,一次10~15分鐘即可。若藥浴過程中,孕婦身體大量出汗,應立即擦乾,以防著涼。

若想長期調養身體,逐漸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郭大維中醫師表示,由於孕婦狀態特殊,建議可主動諮詢中醫婦科醫師,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及臨床症狀,開立合適的藥方。

另外,他也提供3道溫和的食補飲品配方,具養氣、祛寒、除溼、清熱等功效,味道清爽,孕婦可以1道飲品為主,每日飲用。醫師特別提醒「不要當水喝」,每天最多飲用1,000至1,500毫升即可。

*本文由好孕媽媽特邀中醫——扶原中醫診所總院長郭大維受訪原創,不允許未經授權私自轉載。

相關焦點

  • 手腳冰涼是不是病?中醫這麼說
    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入冬後更是雪上加霜。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康復科醫師陳巖提醒,手腳冰涼本身不是病,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如此,那就要考慮疾病存在的可能,及時就醫。常見於這幾類人中醫學觀點認為,冰涼說明缺乏火力滋養。那麼,火力來自哪裡?來自於氣血。氣血不夠,火力自然不旺;氣血夠了,仍然不旺,就是燃燒動力不足了。一般來說,手腳冰涼的現象常見於以下幾類人。
  • 徐文兵:中醫對手腳冰涼的認識和治療方法
    很多女孩子在入秋以後,特別是到了冬天,就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手腳冰涼。這個問題在白天還不礙事,可是到了晚上,有的人睡在被窩裡面,如果不用暖水袋或者熱寶的話,睡一晚上被窩都是涼的,暖和不過來。就衛氣不足不暢而言,中醫辨證還要分清虛實,那些手腳摸上去只是不暖和,用手捂一會兒就能熱乎過來的,屬於虛證,只是氣不足。而那些摸上去冰涼,多捂一會兒就覺得刺骨,半天暖不過來的,就屬於實證,屬於實寒,實在正氣不足的基礎上,感受了很深的寒邪。如果冰涼加上出汗的話,就是在寒的基礎上感受了溼邪。那麼中醫是如何治療,手腳冰涼的呢?
  • 一年四季手腳冰涼?除了「虛」還要警惕三種病
    冬季到了,有很多朋友都有手腳冰涼的問題,入冬後更是感覺雪上加霜。為什麼有些人一年四季手腳冰涼?  冰涼說明缺乏火力滋養,火力來自哪裡?氣血是原料,這個原料不夠,火力自然不旺;原料夠了,仍然不旺,這是燃燒動力不足。
  • 一到冬天手腳冰涼?幾個小動作幫你改善
    這樣的天氣裡 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不管身體穿多厚 手腳就是暖和不起來 這是為什麼呢?穿了較緊身的衣褲,或長時間久坐不動也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 如果除去季節、保暖、體型等因素,仍然手腳冰涼,要注意以下疾病存在的可能。 1. 心臟功能不全:由於心臟衰弱,泵血能力減弱,無法使血液流到四肢末端。 2.
  •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是不是身體有問題?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是不是身體有問題?一不留神,手就會不由自主伸向暖和的地方,例如......有人可能要問了:如果只是單純的手腳冰涼,有什麼辦法能緩解嗎?#緩解手腳冰涼的方法1.
  • 手腳冰涼怎麼辦?中醫把手腳冰涼稱為四肢厥逆,這樣調才能好!
    這個問題在白天還不礙事,可是到了晚上,有的人睡在被窩裡面,如果不用暖水袋或者熱寶的話,睡一晚上被窩都是涼的,暖和不過來。很多手腳冰涼的女孩子都伴有嚴重的痛經或關節痛的毛病,痛經嚴重的還會出現嘔吐、暈厥甚至昏迷;中等程度的則伴有手腳皮膚顏色變成青紫甚至變黑;輕度的還伴有手腳潮溼出汗,越涼汗越多,西醫稱之為雷諾病。
  • 冬天手腳冰涼咋調理?三張古方讓你暖起來
    手腳冰涼,三張古方暖起來冬季天氣寒冷,有的人常感覺手腳冰涼,喝熱水、多穿幾件衣服也暖和不起來。這多是由於末梢血液循環差,脂肪組織少,保溫性能差所致。中醫認為,身體是否暖和,靠的是體內陽氣,當陽氣不足以溫暖皮膚、肌肉,就會冰涼沒勁。為大家推薦《金匱要略》中三個古方,有助緩解症狀。黃芪桂枝五物湯,溫陽活血。
  • 手腳冰涼是體虛嗎
    湖北讀者董女士問:一到冬天,我總覺得手腳冰涼,無論捂得多嚴實都暖和不起來。聽人說這是體虛,是這樣嗎?怎麼做才能緩解?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全毅紅、主治醫師文寵解答:從中醫角度講,當陽氣不足或肝氣鬱結時,會更容易手腳冰涼,嚴重的還可能引起關節炎、凍瘡等疾病。
  • 到了冬天好慘,皮膚乾燥起皮、手腳冰涼各種問題襲來,該如何解決
    入冬後「寒冷升級」模式開啟,我們的身體又開始遭遇各種季節性問題,身體像被抽乾了水,皮膚變得乾燥、每天手腳冰涼、還出現便秘等問題。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我們日常的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此外,康康推薦一款簡單易做的補水湯~問題二:怕冷、手腳冰涼很多人怕冷,總是手腳總是冰涼、入冬後更是雪上加霜。
  • 關於孩子手腳冰涼,您必須得知道這些事兒!
    最近,有不少家長在評論區留言問:「孩子的手腳總是冰涼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這個問題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講一講。正常來說,一旦出現孩子手腳冰涼的情況,就提示了一些問題。總共可分為兩部分:生病的時候與不生病的時候。很多觀眾看到這可能要罵人了,生病與不生病,你這不是什麼都沒說麼?非也。
  • 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
    原標題:手腳冰涼是什麼原因   有不少人,特別是女性,一年四季手腳都容易涼,到了冬天更是冰涼,大家常以為是氣血不足。
  • 手腳冰涼,為什麼你比別人更怕冷?
    腳是最遠離心臟的循環末端,一旦人體血管收縮和回血能力減弱,很容易造成其血液循環不通暢,因而指尖、腳尖會格外的冰涼。將小腿及足部浸泡在41度~43度的熱水中,30分鐘後,血管硬度會下降10%,並且在持續浸泡20分鐘後還會有7%的效果,這可以有效地緩解下肢缺血的情況,促進血液循環。
  • 手腳冰涼,這是病!得治!看完嚇一跳!
    天氣一冷,就感覺全身發冷,手腳尤其冰涼得受不了,這種情況,就是中醫所說的「陽虛」,也就是一般所俗稱的「冷底」或是「寒底」。一到冬天,很多人都會覺得手腳特別怕冷。為什麼呢?氣是指衛氣,指充斥在血脈外面細胞腠理之間的能量。血是指營血,是指在血脈中流動的營氣和血液。
  • 手腳冰冷常吃以下食物,讓你的身體暖和起來
    生活中有不少女性都出現了手腳冰涼這種表現,如果女性的手腳冰冷症狀十分明顯,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平時多吃一些溫補身體的食物,這樣可以防止手腳冰冷明顯。那么女人手腳冰涼吃什麼好呢?有哪些適合適合手腳冰涼的女性吃?下面就為你介紹。
  • 手腳冰涼超怕冷怎麼辦?中醫建議開啟多方面養護模式
    45歲的李女士平素就比別人怕冷,這一降溫,她的手腳冰涼,睡覺被窩都暖不熱。中醫醫生表示,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手腳冰涼往往是長期的生活習慣、勞累、養護失宜等原因所致。因此,要從起居、飲食、固護內臟、運動等方面進行養護,開啟冬季養生模式。
  • 立冬後,我堅持每周吃3次它,手腳暖和不怕冷,精神飽滿過冬季
    俗話說:女人不排寒,定有小肚腩,手腳易生寒,青春不復還!再過幾天就是小雪節氣了,天氣越來越冷,如果您也正飽受溼寒的困擾,看到這篇文章就有福了,入冬後正是驅寒的好時機,我就教您一個非常簡單的小方法,立冬後,我堅持每周吃3次它,手腳暖和不怕冷,精神飽滿過冬季!
  • 冬天如何讓手腳冰涼的自己「熱」起來
    每年冬天最能感受冬天氣息的大概就是我們這個南不南北不北的城市了。畢竟再往北一點有暖氣,再往南一點有陽光,只剩下我們在中間擁抱整個冬天。手腳冰涼一般是兩個主要的原因,中醫認為一個是腎的陽氣不足導致脾陽不足,脾胃功能減退;另一個就是肝氣瘀滯人體長期的不高興導致氣血流通度不夠,不是陽氣虛了,而是不夠流通了。
  • 天冷了,總是摸著孩子手腳冰涼,是穿的少還是體虛?
    嘟媽瑟瑟發抖的問下:「你那冷嗎?」  我這裡快要凍死個人了,加之北京今天颳大風,關鍵是還沒有暖氣!寶媽群裡好多寶媽都在抱怨:都不知道給孩子穿什麼了。今早就有兩個寶媽分別曬了自己娃的裝備,一個寶寶穿的保暖秋衣和外套,一個則是保暖衣毛衣厚馬甲,明明在同一個城市,卻穿的像兩個季節的。
  • 冬日關愛:手腳冰涼怎麼辦?
    冬季,有些人就遇到了「手腳冰涼」的煩惱,尤其是女性朋友和老年人。最近網上傳言「手腳冰涼的人容易得癌」,這更是讓人大為吃驚!因為對於有的人來說冬天手腳冰涼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這真的會被癌症纏上嗎?手腳冰涼主要是心血管系統障礙和體寒造成的。體型瘦小、虛寒體質的女性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因為這種類型的人末端血液循環較差,容易導致體溫調節機能的紊亂,而手腳冰涼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於運動較多的關節區,脂肪,血管皆相對較少,熱量容易散失,體型瘦小的女性尤其如此。
  • 經常手腳冰涼,該如何改善?
    經常手腳冰涼,該如何改善?出現手腳冰涼的根本原因,就是末梢血液循環變差。我們想要改善手腳冰涼的情況,除了熱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出,導致末梢血液循環變差的原因,然後才能採取對應的措施。一、熱療這是最基本的對症方法,既然手腳冰涼,那我們就是採用熱療來改善。比如:增加衣物保暖,戴手套、穿厚襪子;用熱水泡手腳……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熱水泡手腳的時候,要留意水溫;以及自身的溫度覺,是否正常。熱療雖好,但千萬要避免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