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12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雙)長沙迎來了初雪,最低溫度降到了0℃。45歲的李女士平素就比別人怕冷,這一降溫,她的手腳冰涼,睡覺被窩都暖不熱。中醫醫生表示,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手腳冰涼往往是長期的生活習慣、勞累、養護失宜等原因所致。因此,要從起居、飲食、固護內臟、運動等方面進行養護,開啟冬季養生模式。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張穩介紹,從中醫來說,手腳冰涼是一種「閉證」,所謂「閉」則不通,外感寒邪致肝脈受寒,肝臟造血功能失常,致腎陽不足、四肢冰涼。
「冬季起居調養提倡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張穩表示,冬季寒冷,應注意添衣,預防感冒,冬季保暖的重點部位頭頸部、背部、手腳部,尤其是腰部以下的部位,寒多自下而起,因此要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促進血液循環。
在飲食上,冬季人們通常食慾增大,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好,飲食中可適當加入高熱、高營養、味濃色重、補益力強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等動物類食品,對於陽虛寒盛所致手足冰涼之人尤為有益。但對於身體本身有疾患的人們來說,進補要謹慎,需遵醫囑選取食物。
泡腳是緩解手腳冰涼很有效的方法,可在盆中加入42℃左右的熱水,浸過腳踝,浸泡20分鐘,也可加入艾葉、生薑或中藥包,加強溫經通絡之效。
冬季可以通過慢跑 、跳繩、太極拳、瑜伽等室內運動來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使身體產生熱量,讓自己暖和起來。冬季運動講究「閉藏」,不出汗或微微汗出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同時應避免任何有對抗性的活動,以免產生過強的刺激運動。
張穩提醒,若手腳冰涼症狀較重,出現寒厥、熱厥或症狀不能緩解,應及時就醫,排除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