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看國產愛情電視劇了

2021-03-02 胡辛束

編輯部聊暑期檔的時候,說起下個月七夕馬上就到,怎麼一部愛情電影的聲響都沒有。特意搜了一下,下個月七夕當天,一共3部電影上映,一部動作犯罪,一部動畫電影,一部雖是愛情,但也不是能大熱大火的愛情片。

再回想,記憶裡去年好像也沒有什麼愛情電影讓我印象深刻,再往前,就是17年的《愛樂之城》,兩人在酒吧裡綿長的對視畫面,現在我還能品出味道。

最近看得影視劇和愛情都搭不上關係,上周末突然想找一部痛徹心扉的愛情片來看,從最新的片單裡找,來來回回翻了五分鐘,一無所獲,最後選擇了《傲慢與偏見》。

和朋友吐槽說心裡苦,沒得愛情劇看,朋友說我每天上網衝浪都是白衝的,你知道現在大家的老公是誰嗎,你首頁上刷不到甜甜的偶像劇嗎?

確實是,首頁從來不缺甜甜的愛情偶像劇,但這幾年大流量的愛情偶像劇,我一部都沒堅持看下來過。

從1998年到現在,我們這一代觀眾不斷成長,國產愛情劇也不斷發生變化,有人說,現在的偶像劇都是拍給現在的小孩兒看的,現在的小孩兒追劇的熱情,不就是你們小時候的樣子。

開始我將信將疑,也許吧,真的可能是因為年紀的關係,已經無法獲得那種看愛情偶像劇的快感,但重溫老片的時候,還是會被打動。

能打動人的愛情劇不會挑觀眾,國產第一部愛情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1998年首播,那年我才5歲,後來興許是10歲左右才看的,對於10歲的我來說,哪裡懂什麼是愛情,但楊錚衝進海浪裡,把手機朝向大海,音樂響起的那一刻,讓10歲左右的小女孩很難過,但那時我並不能深刻體會和理解那種感動。

那時候愛情電視劇裡的人物和畫面是真實又豐富的,大學宿舍是實打實的大學宿舍,不是宜家的樣板間,主角之間情愫的萌生也不是見一面就愛上了,是大學活動,人際關係,性格表現,是作為愛情主線的鋪墊,人物都立體之後,他們相愛便成為順其自然的事。

要是看現在的愛情劇,我總有很多很多問題,為什麼男女主角就只見過一次就要在一起了?為什麼男主角一個外賣員窮小子的人設,住的房子堪比民宿酒店?無論是場景還是劇情發展,都有點兒讓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主角的人設,劇情總是會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角色是隨著劇情不斷成長的,但現在很多男女主角給我的感覺,就好像一直在過家家。

《惡作劇之吻》應該可以說是典型的這類主角人設,就江直樹而言,在遇到袁湘琴之前,他有自己的一套愛情觀。

他成績優異,他克製冷靜,井井有條,從小到大沒有什麼事能波動他這平靜的湖面,他是天才,但他活在半空中,他作為天才理解的愛情和生活,在遇到袁湘情後徹底改變,袁湘琴堅定的愛拉他從半空中落地,他的生活有了人情味。

兩個人因為這份愛,都收穫了不論是共有的這份愛情還是各自人生的更多補充調色,這是愛情劇最打動人的地方。

誇張的肢體動作和注水的臺詞,如果那樣就是愛情的話,我想當那種模式植入到現實生活中時,只能徒增麻煩。

現在回想這一年看得國產劇,印象深刻的感情線情節是在家庭劇《都挺好》裡,石天冬兩邊為難,便自作主張順蘇大強的意,讓他住酒店。石天冬想幫蘇明玉,蘇明玉知道後,卻指責石天冬,石天冬本著愛她為她好的本意,在蘇明玉眼裡卻成了添麻煩,兩個人的感情突然變僵。

這一段情節,在我看來非常現實,當兩個人的關係裡不僅僅只有兩個人時,要面對的,是兩人背後更多人的麻煩和問題,家庭,愛的方式,各自的雷區,和愛的不確定性。錯綜複雜,愛那麼簡單又那麼難。

愛情本是一個話題巨大的題材,但這兩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以愛情為主的好劇越來越少,韓劇作為甜甜偶像劇的鼻祖,這兩年其實也在轉型,從男主角有錢到有特異功能,再到不是人。

所有套路都耍了一遍,就不怎麼好好講普通人的愛情了,直到前段時間偷偷火的《春夜》,用著實的細節打動觀眾,同事大米特別喜歡這部劇,我問她理由,她說「現實」。

對話無不基於生活,沒有以前的粉紅泡沫,即使是沒有臺詞的畫面,表達出來的感情都很洶湧。

臺劇這兩年也是突飛猛進,最近那部《我們不能是朋友》,有一點類似《春夜》,但更直接衝動。他們討論的已經不再是賣甜,而是愛的更多可能性。

或許現在我只想看更真實的愛情劇,甜的順其自然,苦的合情合理,內容不是情緒的淺層消費,也不再是人設賣弄,能給觀眾製造幻想,也能一針見血地戳中痛處。

真摯,我想這是我本人對於愛情劇最大的要求也是唯一的要求了。

插圖 /網絡

頭圖 / 網絡

「今晚22:22的報時員」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反感99%的國產電視劇?
    最近《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很火,我的朋友圈很多人,我媽也都在看。我很多年沒看國產現代劇了,《三十而已》匆匆看過幾集,也看到一些網絡的討論和公眾號鋪天蓋地的文章,然後就清晰的嗅到這類劇的一貫思路與套路。而對「性」的需求,探討與展現在國產電視劇裡面,仍然是洪水猛獸,是不可明說的話題,「性」不會拿出來探討,只是那些「真愛」,「抓三」的附屬情節。這也是國產時裝劇始終漂浮在天上,不接地氣的重要原因。國產劇中,石女石男們都是性愛一次就結了婚,性生活和不和諧根本不重要,所謂的「愛」才是重要的。
  • 為什麼我覺得國產電視劇離完蛋不遠了?
    李沫霖前些天,有關國產電視劇《孤芳不自賞》演員濫用文替、天價片酬的問題在社交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折射了目前國產劇製作亂象的冰山一角。 但一碗水端平,哪個演員不努力?哪個工作人員不努力?完成工作,只是你的分內之事,又不是不給錢——那麼你的努力有什麼值得歌功頌德的? 3·為什麼國產電視劇越來越難看? 不怪你們覺得現在的連續劇節奏緩慢拖沓——以前拍劇,很多鏡頭拍來都是備用的,如果實在影響劇情進展就刪掉不要了。
  • 為什麼國產電視劇越來越不行
    無營養的臺詞不斷重複,同樣的鏡頭和情節一再播出,甚至連花絮和前情回顧都能充當一集正劇,這種「無恥」的行為,使得廣大觀眾欲哭無淚……本文,就為你詳解國產劇的五大注水方式。註:因Sir平時鮮少看國產劇,故本文國產劇的文字與案例部分來自《半島晨報》梁巍文章《奇葩國產劇難直視》。先來看國產劇「注水」第一方法。
  • 以《父母愛情》為代表的十部經典國產愛情電視劇,一定要看!
    看到這個新聞,對我觸動挺大的。想想父母那一代人,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我原以為他們之間愛情的成分很少,後來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他們之間的感情遠比我想像的要濃厚、要牢固,他們之間的感情更多的是包容彼此,而不是去挑對方的刺,反而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為什麼離婚率越來越高了?
  • 我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看電視劇?
    近日有朋友問我有沒有看正在熱播的某個電視劇,我說沒有,他又問另一個,我也回答沒有,他問你怎麼什麼都沒看過?確實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看過或完整的看完一部電視劇了,以前還上學的時候,恨不得天天追劇,而現在怎麼厭倦了呢?於是我認真思考一下,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
  • 韓劇越看越想談戀愛,而國產劇看了,為什麼就想著離婚呢?
    看了國產愛情劇,覺得夫妻失去信任後的婚姻好可怕。看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愛的迫降,真的好想回到戀愛的時光。韓劇努力發掘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演員演技又都在線,大陸劇刻意發掘日常生活中的雞毛和狗血,演員又令人出戲。
  • 近幾年好看的國產愛情電視劇排名榜單揭曉!天盛長歌名列榜首!
    愛情電視劇是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題材之一。基本每一部電視劇都會牽涉到愛情故事。經典國產電視劇有哪些?
  • 豆瓣9分以上,看了還想看的國產電視劇
    優秀的電視劇經得起反覆觀看,不會關上電視機就覺得索然無味,小編今天就和大家推薦幾部口碑好,劇情好,評分高的高質量國產電視劇。,一部愛情劇能夠讓人追下去,男女演員之漂亮、故事之跌宕都不是核心因素,核心在於劇中是否有充滿打動人的細節。
  • 《父母愛情》為什麼不按照原著拍?看完才知道,電視劇都是童話
    兩年一期的金鷹節又要開始了,作為中國三大電視劇獎之一,自十二屆後金鷹獎在大眾心中的公信力大大降低。所以今年的金鷹節今年設立了最佳男女演員獎項,並且加大網絡投票的監管。不過到底如何,還要到頒獎見分曉。雖然這些年電視劇層出不窮,但是筆者回看最多的還是《父母愛情》。
  • 國產電視劇經典主題曲大盤點
    最近看國產電視劇,筆者常常會有種感慨,現在的電視劇,能讓人耳熟能詳並傳唱度頗高的主題曲越來越少了。反而回想十多年前,少年時那些電視劇,常有歌曲讓人記憶至今。尤其是2000年前後,很多影視主題曲作詞頗貼合劇情,作曲也頗具特點,旋律或優美或獨特,洗腦度頗高。
  • 迷霧劇場,國產電視劇的自救?
    觀眾為什麼買單「迷霧劇場」?很簡單,觀眾已經開始厭倦現在的電視劇了。國產電視劇常見的題材比較簡單和集中,圍繞婆媳關係和婚姻忠誠的家庭倫理劇、都市職場奮鬥劇、都市瑪麗蘇或校園青春的偶像劇、歷史劇和宮鬥劇、近年興起的仙俠奇幻題材、抗戰題材劇集。
  • 假面騎士客串國產電視劇?趙氏重工不算啥,說騎士土是認真的嗎
    最近小編突然發現很多電視劇中都有假面騎士的存在,可能是看多了吧!不知道為什麼在看國產電視劇的時候,總能從中找到一些假面騎士的梗或者是影子,難道這也真是假面騎士的客串?
  • 2018高甜國產電視劇排行榜 高甜寵溺國產電視劇TOP前十名
    2018高甜國產電視劇排行榜 高甜寵溺國產電視劇TOP前十名  國產劇有很多好看又甜蜜的愛情劇,男主顏值高,深情又霸道,讓人看了少女心爆棚有沒有!2018年高甜寵溺的國產電視劇有哪些?下面來看看!
  • 為什麼國產的愛情劇拍不過韓劇?
    不一定非得是四大名著那樣的才能成為經典,愛情劇也可以成為經典,像多年前的韓劇《藍色生死戀》等,到現在依然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令很多人願意去重溫。說到韓劇大家會不會有一種感覺,韓劇裡的愛情比國劇裡的愛情更令人動容、令人怦然心跳、令人難以忘懷。同樣是俊男美女演繹(甚至韓國的俊男美女遠不如我們的多),同樣是男歡女愛,也同樣是拍成影視劇,韓劇怎麼就比國產劇更好看呢?
  • 為什麼大家放著《絕命律師》這種神劇不看,卻要看某些國產腦殘劇?
    原問題是這樣的:因為潮爺我我做過幾期原創美劇類推薦節目,所以我想我還是有一些發言權的。我之前的做的節目定位是這樣的,如果你劇荒了,可以通過看過我的節目後再去追某部劇,可是這就有一個天大BUG。因為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美劇的話,你會感覺我的節目在說天書一樣,毫無共鳴。 而如果你已經看過這部劇了,那你就已經沒有必要看這檔「推薦類」節目了。
  • 國產電視劇的巔峰之作有哪些,你看過多少部經典電視劇?
    哪部電視劇是國產劇的巔峰?其實這個問題是一個很難回答全面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在國產劇中這種巔峰之作的經典電視劇實在是太多了。我在最近的個人自媒體中分享了很多上世紀70、80、90和00新年代的一些歌曲和電影電視劇文章,可以看到很多的群眾和觀眾的留言,全是滿滿的回憶。真正的經典好劇,每一部的電視劇都可以說是國產劇的巔峰之作,不論隔了多少年,翻出來都依舊好看!
  • 我為什麼不看《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這電視劇為啥我一直不看呢,是因為我拒絕看這種導向類型的電視劇,看的越多越不幸福,腦海裡都是充滿了出軌物慾家暴痛苦哭泣等等的畫面,在每個國家都有一套價值觀規則,就看你的國家給你什麼,正所謂行千裡路讀萬本書,大概就是讓你三觀得到平衡吧,不至於讓你過於偏激。我還是覺得,我並不是個拜金女孩,有錢的朋友也有喜歡我的,但我覺得相處沒有愛情得感覺,就不會去選擇他。
  • 從《我只喜歡你》看國產青春劇的創新途徑
    很少有人能夠擁有這樣「從一而終」的愛情,但「喬默」CP做到了。《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剛完結,由吳倩、張劍雨主演的《我只喜歡你》又再度撒糖,平凡女孩趙喬一與學霸言默,從高中到職場、從校服到婚紗、從初遇到婚姻,這部校園甜寵偶像劇為觀眾們營造了一出愛情美夢。
  • 國劇的磨皮濾鏡風,讓我不再想看電視劇了
    我開始懷念包青天的縣衙這可是《新白娘子傳奇》!!是我一看到這名字腦海裡就有人在唱歌的經典名劇。咋改成了這個模樣!沒有要吐槽四千年美女和翩翩公子的意思,只是這國產電視劇高糊磨皮的濾鏡實在讓我難受。除此之外,院辦發現芒果臺還特愛將人物投擲在誇張的人造高光之下,再整個大光圈背景虛化,亮膚去皺加個遍,強行浪漫言情。讓你不敢相信正處於4K高清的時代,看個國產電視劇,就像收穫一場「被霧霾遮了眼」的體驗。
  • 國產電視劇怎麼了?
    國產電視劇怎麼了?以前的國產電視劇爭相鬥豔,百花齊放,隨便打開電視機就能一直看下去。而現在拿起手機,打開各大視頻app,點進千篇一律的美圖式海報,沒過幾分鐘便被勸退,又回到刷短視頻消磨時間的模式。,還不至於為一年只出一兩部好劇而興奮,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國產電視劇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