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風猛士實彈測試公開:7.62毫米口徑子彈打一梭子,只是撓痒痒!
近日,小編發現,在一檔央視節目中,東風猛士輕型軍卡接受了實彈測試,7.62毫米口徑的步槍彈打在東風猛士側面車門上,只留下了白色彈痕,彈頭僅打進去幾毫米,完全不能擊穿猛士側門。
要知道,這只是勤務部隊使用的軍卡,突擊車型或者是專門的防爆車型防禦性能還會更加出色。東風猛士通常承擔低烈度的軍事任務,在這一級別任務中,武裝分子大多使用的是步槍,重機槍和RPG(可攜式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都比較少,飛彈就更少了。
因此對東風猛士的基本要求是能防禦一定距離外7.62口徑以下的武器射擊。7.62口徑是AK等突擊步槍的口徑,屬於中口徑步槍。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款車既然防不住更大口徑的火器射擊,那還有什麼用?如果敵人用反坦克飛彈乃至於武裝直升機來打,那怎麼辦?
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實際上是不合適的。因為任何一型兵器都有自己的使用範圍和標準,脫離了這個現實就沒太大意義了。
通常輕型裝甲車輛的標準是防禦步槍彈射擊,這與履帶式步戰車的標準不同。硬是拿反坦克標準來說的話,即便是重步戰車,世界上也沒有幾款能防禦反坦克飛彈的。
每一款裝備有它的標準,在這個範圍內達到優秀,就是不錯的成績。而東風猛士達到了這個優秀的標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軍軍用裝備的測試通常都是在保密狀態下進行的,不會對外公開展示。但是在央視節目中卻展示了猛士的試車狀態,以及猛士接受高低溫測試、淋雨測試等科目。高度的公開性說明對猛士十分自信,而自信的基礎源於實力。
東風猛士原本只是一種通勤車輛,第一代猛士的定位只是滿足部隊個別單位或者二線部隊需求。當猛士發展到第二代之後,恰逢我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發展迎來轉機,猛士車輛成為最佳選擇。
輕型高機動部隊是新形勢下著眼於信息化條件下的快速反應部隊,它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某一類作戰車輛,而是一整套體系,而東風猛士為這套體系提供了絕佳的平臺。
以猛士平臺為載體,目前已經發展出了突擊車型、通訊車型、迫擊炮型、火箭炮型、工程車型。僅目前已經列裝到部隊的軍用車型就已經多達數十種,未來還會有更多變形車列裝。
小編還獲悉,7月28日,東風猛士的製作商,東風特種裝備事業部(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服務保障部與46家供應商、13家服務站分別籤訂服務前置備件三方合作協議,打造更加成熟穩定的軍品服務鏈。
此次三方協議的籤署,將提高東風猛士服務備件保障能力,能及時有效地提供軍品服務備件保障,進一步探索新體制下軍品服務備件保障機制。努力做到當部隊要求更換所需零部件時,保障工作將能在第一時間進行,真正達到全天候不間斷的服務要求。
東風特裝服務保障部相關人員根據軍車車輛使用無規律、備件儲備難度大等特點與供應商、服務商代表進行溝通討論,共同致力於做到資源協調,通力合作,以穩定成熟的服務鏈共同建設國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