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制定閱讀書目《資治通鑑》,有哪些優點?

2021-01-18 愛詩書

公元1084年,以御史臺身份閒居洛陽十五年的司馬光,為宋神宗獻上了一部書。宋神宗閱覽之後,非常高興,不僅為這部書寫了一篇序言,而且為這部書取了一個名字——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花費了司馬光及其助手十九年的時間,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長達一千三百多年,總共三百多萬字,在當時就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甚至有人宣稱讀完這部書,正史(史記、漢書在內的十七史)就沒有必要讀了,這當然有失偏頗,不過也證明資治通鑑地位之隆。

資治通鑑取材廣泛,於是有人認為資治通鑑僅為抄書之作,司馬光更是一個「文抄公」。實際上不然,任何一本書的寫就必然都有作者的影子,儘管歷史要求客觀,作者也儘量向客觀靠攏,可惜,人是具有情感的生物,無論如何冷靜,情緒都會不自覺的釋放出來,何況,司馬光的這部書是在他人生低谷的時期完成,其中蘊含的個人思想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就我個人淺薄的閱讀體驗,資治通鑑起碼在以下五個方面值得讚揚。

一、以三家分晉為起點

顧頡剛、傅斯年等人早年在北大求學的時候,都被胡適深深地震撼過。當時北大的哲學課從上古講起,胡適不僅直接捨棄了唐堯虞舜,而且也砍掉了夏商和西周的前半期,從周宣王開始。

資治通鑑並沒有直接從三皇五帝開始,而是選擇了三家分晉作為起點。這不是隨便選取的,而是有著強烈的深意。

司馬光政治上的主張治國重視倫理綱常,三家分晉意味著周代的倫理綱常已經消失殆盡,周天子不僅沒有責罰韓趙魏,反而親自下命令將三家冊封為諸侯,這在司馬光眼中是不可原諒的。為此,司馬光寫了一千多字的臣光曰,論證了禮儀綱常的重要性。

三家分晉之後,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恃強凌弱「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如果說,春秋儘管亂世,還依然尊重周天子,進入戰國之後,周天子基本上連尊重都已經得不到了。尊重的失去,在司馬光看來,並非是諸侯權力的膨脹,而是周天子自己的失責,

司馬光這是在告誡皇帝,國家的敗壞,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天子造成的,天子想要治理好國家,就要謹言慎行,深刻要求自己不要做越過綱常的事情。

如果我們把眼界放寬,就更能看三家分晉之後社會的不同,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平民階級的崛起。戰國最先崛起的國家是魏國,微文侯所重用的人才,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吳起等人,基本上都不是貴族,而是平民出生。

在史記裡面,列傳專為有貢獻的個人所寫,七十列傳除了前兩篇是戰國之前,剩下的人物記載全部是戰國之後(老子韓非列傳中的老子,應該是戰國時期的人),這和宋代當時的人才起於布衣也有相似之處。

二、材料的取捨

資治通鑑以正史為主要骨幹,徵引的材料多達三百多種。司馬光在材料的取捨方面,並不過於信任正史,剔除了很多浪漫色彩的元素。

張良的學問來自於黃石公,為此特意編造出了泗水橋上的傳說,司馬光對這一說法直接不予採納;同樣關於商山四皓的說法,司馬光同樣摒棄,原因很簡單,劉邦不可能因為四個老人放棄自己的主意,而司馬遷多記錄好奇之事。

為了更加具有準確性,司馬光對照著竹書紀年來對史記的內容進行取捨;晉書成書於唐代,卻包裹著魏晉玄學的色彩,很多事情荒誕不經,司馬光直接在十六國春秋之中取材,今天的十六國春秋被證明是偽書,所以資治通鑑對於十六國春秋的借鑑成為了現在校對今天的十六國春秋的珍貴材料。

資治通鑑寫作的手法不同於春秋的一字褒貶,而是繼承了左傳。因此,司馬光雖然是道學家,並沒有在行文中展示春秋筆法,反而比較中立,對於同樣是蘊含春秋筆法的史書反而不予採納,這是難能可貴的。

歐陽修文筆幹練,才華橫溢,但是編寫的史書過於簡練,刪減史實,議論多於敘述,文章寫的好,不一定就是好的史學家。歐陽修編寫的新唐書、新五代史,都有上述毛病,司馬光在寫唐紀部分的時候,直接略過了這兩本書,採納了舊唐書甚至是唐人的野史筆記,凸顯出了司馬光對史實的特別重視。

資治通鑑本質上是一部政治史,這也就決定了描寫人物主要以政治人物為主。李白、杜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可是在資治通鑑裡面看不到兩個人的身影,司馬光有意不寫二人,是因為這兩個人在政治上確實缺少建樹,貢獻為零。

相反,有著小李杜稱呼之一的杜牧確實司馬光的偏愛,這也不稀奇,寫詩不過是杜牧的副業,寫政論,分析世代興亡的原因,才是杜牧一生最大的貢獻。

司馬光常常將杜牧的《罪言》、《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文章拿來分析當時的唐帝國政府政策,一般都能切中時弊。

三、重振編年體史書地位

編年體史書以時間順序來書寫歷史,在史記出現之前,這是中國史書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可史記出現之後,編年體史書的地位直線下降。

史記出現之後,還是有漢紀編年體史書的存在,可對於一般讀書人而言,史記、漢書等正史記錄詳細,再去閱讀漢紀等書籍無異於浪費時間,因此,直到資治通鑑出現之前,編年體史書的地位都很是尷尬。唐代劉知幾說,「班荀二體角力爭先」,也只是職業史學家的見解而已。

編年體史書流傳源遠遜色於紀傳體也是和本身的缺陷有關,編年體按照年代敘事,自然重視事件的撰寫,從而忽略了典章制度的描寫,而紀傳體也沒有這個毛病,畢竟書(志)就是為典章制度準備的。

資治通鑑彌補了這個缺陷,而且並非直接插入那麼顯得生硬,而是融入到了事件之中,凸顯出了「系生民休戚」的儒家精神。

正因為資治通鑑的出色,才有了後來編年體通史地位的重振,甚至後來的編年體史書的評價高過了同時代的紀傳體。

在二十四史之中,宋史的質量不說最差,也可以排到最後幾名,同樣是描寫宋代的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評價遠遠高於宋史,四庫全書中稱讚這套書「淹貫詳贍」;明史修纂於清代,被人稱為前四史之外最好的一部史書,不過由於受困於當時的環境,明史在書寫和大清並立的時候語言含糊,多有不實之語,而同樣是清朝編寫的明通鑑則更加真實可靠,特別是南明歷史,雖然用清朝皇帝的年號來描述,卻是一部抗爭史。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資治通鑑之後,任何一部編年體史書都沒有達到它的水平。書寫脈絡的清晰,事件敘述的完整而不冗雜,資治通鑑可謂空前絕後。

四、促進史論的興盛

史論是對史書作者對歷史所彰顯的一種態度,正史之中的太史公曰、贊曰、評曰等等就是史論,而臣光曰則是將史論推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正史之中的史論大多出現在文章最後,是一種總結性的敘說。而資治通鑑則是針對一件歷史事件,則有一定的評價,這樣的好處是,這種評價即便是單獨成冊也可以受益匪淺,於是就有人專門寫史論。

可惜,很多史論都走向了極端。讀史管見本來是讀資治通鑑而寫,不同於司馬光囿於倫理綱常,卻能秉筆直書,讀史管見對於道德的指責已近乎苛刻,任何事情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進行批判。

朱熹的通鑑綱目寫法上繼承了讀史管見,態度上變得柔和,但是卻屢屢援引後者,在行文上直追春秋,因此失去了價值。

王夫之的讀通鑑論是史論的佼佼者,他的寫作主旨在敘論中有所闡述。王夫之處於明清鼎革之際,深感亡國之痛,現實中的無力感,只好讓他訴諸筆端。在書中,王夫之論史新意迭出,發前人所未發,比如淮陰侯韓信之死的禍根在敗將之時就已經埋下,論李廣與程不識帶兵之法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情況不同,李廣適合進攻,而程不識則適合防守,王夫之曾經領兵抗清,真正見識過戰爭,所以在分析戰事的時候絕非紙上談兵。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很多史學家寫史流於表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埋在書齋之中,天馬行空,這樣寫出的歷史怎麼可能好看?

五、編寫的態度

資治通鑑的優點除了內容之外,主編者司馬光的態度也值得讚揚。

資治通鑑本書是奉命所修,所以司馬光在資源調配上大可放心。有了這個方便的人,並非司馬光一人,但是資治通鑑卻是絕無僅有,這主要得益於司馬光負責的態度。

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前後花費了十九年,這十九年不是遊山玩水一樣的悠閒十九年,而是殫精竭慮的十九年。

司馬光政治主見如何不做討論(比如抨擊王安石變法,無償送還土地給西夏,以及後來的元佑黨爭),但是他個人人品卻是沒有瑕疵,他「忠厚質直」,並沒有以權謀私。他編修書籍的地方就在自己家中,而且極其樸素,夏天悶熱難耐,只好挖了地下室進行工作。

他夜以繼日的編寫,根本沒有休息的時候,哪怕生病了,也撐著病體進行編寫。資治通鑑原始材料的搜集出自多人之手,但是最終的定稿都是司馬光一個人來核定,以至於書成之後他已經兩眼昏花,牙齒都幾乎掉光了。

傳說,為了編寫資治通鑑,司馬光和助手們書寫的草稿堆滿了兩間房子,還有更誇張的,黃庭堅(一說張新甫)曾經看過草稿,平常的草稿必然是圈圈點點,字跡潦草,而資治通鑑的草稿則是方方正正,和後來的定稿沒有太大的區別,這背後付出的艱辛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

如果說世界上有那種穩賺不賠、高回報的投資,那就是讀經典。經典,別人花了一輩子心血寫出,我們經過幾個月,哪怕花費幾年讀完,吸收其中的精華,可以終生受用,還有比這個更加划算的買賣嗎?

編寫完資治通鑑後兩年,司馬光與世長辭,「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耗盡了他一生心血的地方,或許也是他生命終結時候最留戀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最新發布的中小學閱讀書單,有哪些優點,又有什麼建議呢?
    書單有兩個優點:對家長和老師來說,這套書目為我們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我們選書的效率;對孩子來說,這300本書能夠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積極的、正能量的信息,以便健康成長。但同時我也有一個擔憂和兩點建議。下面我就來說說兩個優點、一個擔憂和兩點建議: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教育部發布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版),其中小學有書目110種,初中100種。高中90種。
  • 《射鵰英雄傳》憑何被教育部推薦為中學生必讀書目?
    關注《古玉鑑賞》公眾號,享受超值免費服務,每天都有新收穫! 金庸先生是20世紀最 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泰鬥 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 暢銷中外 並被教育部推薦為學生必讀書目之一
  • 56本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書目(文學類)介紹之《小巴掌童話》
    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昨天介紹了56本小學課外閱讀文學類圖書的第3本《兒歌300首》,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4本——《小巴掌童話》。作品光環:第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入選教育部新編小學語文1、2年級教材。
  •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首次發布 教育部:不得要求學生全部必讀
    近日,受教育部委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發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推薦圖書共300種,包括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類。這是教育部首次發布相關書目。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書目是對現行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拓展與延伸,供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各地各校不作統一要求,不得強制使用,不得要求學生全部必讀。目錄也將動態調整更新。  書目統籌考慮中小學生閱讀時間、閱讀特點和閱讀數量,小學推薦110種、初中推薦100種、高中推薦90種。小學階段分低、中、高三段推薦書目。
  • 推薦閱讀|收藏!教育部向全國中學生推薦書單來了!
    2020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發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對中學生有哪些推薦書目呢?
  • 《哈利波特》《射鵰英雄傳》進入教育部閱讀指導目錄!
    這是教育部首次發布閱讀指導目錄。《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小學 110 種、初中 100 種、高中 90 種。所列書目分為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
  • 我們該如何閱讀《資治通鑑》
    我們該如何閱讀《資治通鑑》演講人:劉後濱 演講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教學一樓 演講時間:2019年3月  《資治通鑑》為什麼不可替代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著作當中,有兩部書是最高成就的、不可替代的,這就是史學史上兩個姓司馬的史學家的著作
  • 教育部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最全書單趕緊收藏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指導目錄》與現行國家語文課程標準和統編語文教材推薦閱讀的圖書是什麼關係?學生、家長和學校應該怎樣使用《指導目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民進中央建議制定適應我國青少年身心發展近況的分級閱讀體系
    民進中央建議制定適應我國青少年身心發展近況的分級閱讀體系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05-19 07:56 來源:
  • 教育部嚴正聲明:這些都是假的
    「教育部新課標推薦書目」「教育部新課標指定書目」……你是否也買過這樣的教輔圖書?當心,這些推薦信息是假的!28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嚴正聲明:從未以「教育部推薦」「新課標指定」等名義出版、推銷有關圖書。
  • 教育部最新發布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三體》、《哈利波特...
    每經編輯:王曉波據教育部網站4月22日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旨在引導學生讀好書、讀經典,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提升科學素養,打好中國底色,開闊國際視野,增強綜合素質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文學作品《洗河》
    到了中學之後,初中生與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顯然兒童文學不太適合中學生群體,這時候就需要找一些適合自身年齡段閱讀的圖書。語文考題中多次涉及到文學名著中的作品,提升語文水平,離不開精品圖書的閱讀。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多閱讀課外書對於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將有一定的幫助。
  • ...擬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數量排行榜;教育部...
    【教育資訊】擬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數量排行榜;教育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將來也要考籃球、足球教練證 2020-12-23 | 來源:綜合
  • 秋雨歸正學堂圖書館 | 教研與閱讀書目
    一、聖約歸正學堂小學課外閱讀書目1.安徒生童話全集2.小木屋系列(9本)3.彼得兔 格林童話4.夏洛的網5.匹諾曹6.希臘神話全集 史蒂芬尼德斯兄弟7.聽媽媽講那聖經裡的故事8.愛麗絲漫遊奇境記9.哈爾羅傑歷險記10.納尼亞傳奇11
  • 圖書封面上的「教育部推薦」「新課標指定」……別信!都是假的
    「教育部新課標推薦書目」「教育部新課標指定書目」……你是否買過這樣的教輔圖書?當心,這些推薦信息是假的!7月28日,教育部發布嚴正聲明:從未以「教育部推薦」「新課標指定」等名義出版、推銷有關圖書。教育部表示,近日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圖書,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課標推薦書目」「教育部新課標指定書目」「中小學生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系」「新課標課外指定閱讀叢書」「教育部重點推薦」「教育部推薦」或「新課標重點推薦」「新課標推薦」等名稱,傳遞有關圖書是教育部推薦的虛假信息,嚴重誤導學生和家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打著「新課標推薦」「教育部推薦」旗號的教輔數量龐大。
  • 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的《中國神話故事集》,只需選擇袁珂
    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15本——《中國神話故事集》,適合小學3—4年級閱讀。作品光環:2017年冰心兒童圖書獎;入選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2017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 2020領讀者大會發布五大學科閱讀書目
    大會推出中國第一套體系完整的學科閱讀書目的第一輯書目,覆蓋了中學數學、中學化學、中學歷史、中學藝術、小學科學等5大學科。這5大學科書目分學生基礎閱讀書目與教師基礎閱讀書目,各包括30本必讀書目、70本推薦書目,本書目是匯集全國各地各學科專家、名師,歷時5年時間研發,為中小學生與教師量身打造的一套符合他們身心發展需求的學科書目。
  • 就沒見過這麼好入門的《資治通鑑》!
    看劇消遣不可避免,只是我們要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真正高級的歷史著作是什麼,辨證的歷史觀是什麼。中國歷史著作的巔峰大家都知道吧?《史記》和《資治通鑑》。在《柏楊給孩子的資治通鑑》裡,我們會發現,它不止給予了解正史的機會,更推動著讀者們塑造辨證思維。此處必須提及這套書的第二大優點了!也是這套書極為可貴的一點——《柏楊給孩子的資治通鑑》整理了30多位歷代史學家、還有柏楊先生自己的點評,這是在很多其他版本的《資治通鑑》都找不到的寶藏。
  • 用閱讀點亮時代燈塔《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發布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一份由全國一流語文名師共同發起的《全國小學生寒假閱讀書目》(2021年版)正式發布。這份書目是由語文名師張祖慶和在線閱讀推廣機構「百班千人」聯合研製,共有68位語文名師參與選書。這是進入到2021年以來,閱讀、教育界最受人關注的大事之一。
  • 2020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
    4月23日,深圳圖書館聯合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發布了「2020南書房家庭經典閱讀書目(30種)」,包括《城南舊事》《烏合之眾》《拿破崙傳》等。至此,該書目已累計有210種適合家庭閱讀的經典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