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LEO——給爸爸媽媽讀的繪本,請給孩子多一點耐心

2021-02-08 童花樹英語俱樂部升級版

新朋友點擊圖片上面↑【童花樹英語俱樂部升級版】幾個字可以直接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 ··· ,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小編的話

父母都期待孩子早開心智,期待早點看到孩子出成績,但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個體,想媽在《0-6歲 從嬰語到英語》一書中,講述要耐心陪孩子度過「語言靜默期」時,以《Leo the Late Bloomer》為例,告訴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孩子更信任些,態度更從容些,就像Leo一樣,在屬於自己的時刻終會綻放光彩,用心播種,鮮花自會盛開。

今天我們就詳細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繪本的內容和閱讀方法。

繪本內容

Leo 是一隻什麼都不會做的小老虎


他不會讀書

他不會寫字


他也不會畫畫


他吃飯也粗心大意


而且他從來也沒說過一個字

Leo的爸爸看在眼裡、非常著急,問Leo媽媽,「為什麼我們的兒子還沒開竅?」Leo媽媽心平氣和的說,「他只是比別的孩子慢了一點」

Leo爸爸等待了一些時候,可是兒子還是笨笨蠢蠢的:明媚陽光下,Leo只會趴在樹枝上曬太陽,偶爾見到一隻蝴蝶,他還沒捉到,自己就先從樹枝上摔了下去;皎潔的月光下,Leo不知道躲在花叢裡做些什麼,看起來他只是沉迷在迷人的花香之中,但是這也太不像一隻老虎的作為了。

爸爸眼中的Leo,完全沒有一丁點要長大開竅的跡象,Leo爸爸有些沮喪,就又去問Leo媽媽。Leo媽媽這時說了一句很有哲學內涵的話,「你總是盯著他看有沒有長大,他自然不會長大的。」


Leo爸爸於是聽從了媽媽的建議,便再也沒有總是很焦慮的盯著兒子,雖然他還是忍不住偷偷的觀察兒子。在悠閒的晚上,爸爸一邊假裝在看電視,實際卻是躲在沙發的後面,可他瞄見的只是兒子在一旁苦惱的連球都不會玩。

在白雪皚皚啊的冬天,爸爸躲在冰窟窿裡看著兒子和小夥伴們在玩雪,其他的小動物都堆了一個和自己外形一樣的雪人,Leo卻在忙著追趕兔子,但總是讓兔子拿了第一,最後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才勉強做了一個老虎雪人。

到了繁花似錦的春天,小夥伴們都在編花環玩,Leo只會盯著手裡被陽光曬得枯萎了的花朵,不知如何是好?爸爸此時也終於有些不耐煩,他不再盯著Leo,自己忙活著去抓兔子了。

這似乎是上天安排的好的,終於有一天,當爸爸放手的時候,在大家不經之間,Leo終於開竅了


他可以讀書


他可以寫字


他可以畫畫


他優雅的進食

而他也終於開口說話,沒想到他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做到了!」

閱讀建議

為大家翻譯書裡附錄的閱讀建議如下:

1. 問問孩子,他身邊有沒有哪個朋友看上去總是不開心,想一想怎麼才能讓那個朋友開心呢?

2. 如果你的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其他的孩子,他因此而沮喪不已,要怎麼善待這個問題呢?以Leo為例,說明有些人會得早,有些人會得晚,這是正常的。

3. 說說孩子去年不會那些事情,再看看今年有哪些已經會了。

4. 請孩子想想他/她渴望能做些什麼事情。看看誰最適合跟孩子談論這個問題。

繪本意義

Leo就象徵著現在的很多孩子,看起來比別的孩子慢了一拍,很多父母就開始擔心了:

為什麼我的孩子輸出比別的孩子慢?

為什麼我的孩子閱讀量不如別人多?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會跟讀背誦?

為什麼我的孩子發音不如別的孩子正?

為什麼?

……

 

其實,仔細想想,這本書對家長而言,何嘗沒有啟示意義呢?一味將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孩子比較,因為孩子技不如人而責罵孩子等這些行為都是無意義的,反而無意間的不滿可能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極大的傷害。站在我們成人的角度,做父母的有時候會認為他們不知道、聽不懂,但其實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句評論,實際上早已傷了他們的心。

虎爸象徵著某些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總是太著急,總是想著拔苗助長:你這周要背會多少字。可能在短時間內,父母會看到一些成果,但是從長遠看來,這其實毀了孩子的一生。虎爸對孩子偷偷的監視也像極了現在部分父母對孩子的種種管制,生怕孩子落後於人。

虎媽呢?是代表著另外的一群父母,這些父母從內心裡希望孩子順應其自身的成長周期,他們知道孩子儘管現在看著還什麼都不會,但他們從內心裡相信孩子終於有一天會有所成就的,這個要靠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在一旁催促!

但我們都應該跟虎媽學習,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那種對孩子堅定不移的信任,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我們都應該試著放下心中對孩子的太多期盼,放下對孩子的種種強烈要求,放下對孩子的某某限制,給孩子充分自由的空間去成長自己。正如Leo媽媽所說,孩子會在自己最好的一個時候,突然就長大了,宛如一夜之間,繁花盛開。

繪本作者及繪者

羅勃·卡魯斯以動物為主角切入孩子的成長曆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並帶入父母的教養觀。文字不冗綴、不煩瑣、貼近每個孩子的生活經驗。

繪者荷西·阿魯哥以流暢的線條、明亮的圖畫吸引讀者的目光走進阿虎成長的軌跡-從什麼事都做不好的笨拙到大聲說出 「我都會了!」的靈巧。他的圖畫不單單傳達了羅勃的文字,更賦予他個人對這些文字的所詮釋-藉由其他動物來表現阿虎的與眾不同。整本書圖文相得益彰,故事趣味橫生,更發人省思。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希望藉由這本書,讓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可以放心踩穩成長的步伐;父母可以更寬廣的胸懷、從容的態度陪著孩子一同享受唯一的童年。

往期繪本討論內容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一期:《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二期:《Chicka Chicka Boom Boom》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三期:《Room on the Broom》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四期:《The wheels on the bus》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五期:《The Napping House》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六期:《I Want My Hat Back》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七期:《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八期:《Madeline》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九期:《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十期:《To Market,To Market》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十一期:《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十二期:《Lost and Found》

想媽書單繪本討論·第十三期:《Wow!Said the Owl》

本文內容採編於Rainbowfish彩虹魚,僅供分享學習,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更多英語啟蒙知識,詳見《0-6歲:從嬰語到英語》。該書籍專為中國的非英語專業家庭所編寫,書中詳細介紹了原版繪本、優質音頻、趣味動畫、自然拼讀資源、分級讀物與橋梁書等六大資源的精選和分階段使用方法,是一本低門檻、簡單易行的「傻瓜式」實操指導書。

關於我們:

童花樹(Blooming Tree)由想媽(著有《0-6歲:從嬰語到英語》)所創立,旨在通過系統研究與實踐,幫助父母構建以「愛」為基石的家庭英語啟蒙體系,為父母提供中國孩子不同年齡及英語水平的學習秘籍,無條件分享各類優質啟蒙資源,打造家長線上線下交流社區,讓更多的孩子在愛的引領下,從嬰語走向英語。

參與討論,請加入童花樹英語俱樂部QQ群

童花樹英語俱樂部6-歲A群號(428665137)(已滿)

童花樹英語俱樂部6-歲B群號(368017357)

童花樹英語俱樂部6+歲群號(217727079)

更多英語啟蒙交流、投稿、合作,歡迎加想媽個人微信:xiangma2016

相關焦點

  • 爸爸媽媽讀給孩子的天文繪本
    也正是因為這麼多美好的想像和無限的好奇心推動著人們的不斷探索。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回到家,跟我提到他們今天認識了北極星,北鬥星,還有其他的星座,為此周末我們一起去了一次天文館,第一次去北京天文館,孩子一路上也比較好奇,天文館什麼樣兒啊,都有什麼好玩兒的啊。
  • 如何輕鬆給娃讀一噸繪本
    我是一個超愛買買買的媽媽,一天不下點單總覺得這一天沒過完整。剁手的路上我也踩過非常多的坑,開這個公號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以我的血肉之軀為大家避坑,也希望和更多志(tóng)同(yàng)道(ài)合(mǎi)的媽媽一起交流。我常常被吐槽愛買繪本,只要看到好的書就控制不住地想要買下來運過來。不知不覺中掐指一算,我已經運了有近一噸繪本過來了。
  • 恕我直言,邊讀英文繪本邊翻譯,是毀了孩子!
    給寶莉做英文親子共讀的這3年半的時間裡,我收到過各種各樣的提問。我發現爸爸媽媽的最大困惑是:讀英文繪本,到底要不要翻譯?
  • 【親子共讀】繪本裡的教養想像:從孩子的學習舞臺上適時退場
    《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可以算是其中一本。  從故事主要的三個段落,就能看出作者真了解孩子:1.貝蒂無論怎麼做,都剝不開香蕉皮、吃不到香蕉,當下就像能力未逮的孩子,挫折得大哭大鬧、情緒失控。  閱讀《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時,最明顯的主題就是孩子學習調適情緒的過程,從大嘴鳥的等待、陪伴、示範和引導,可以得到情緒教養的一點提示。  甚至在故事的尾聲,大嘴鳥「善意地」只給貝蒂有限的選擇、帶著一點激將意味說:「不然你要不要把香蕉給我?」貝蒂這才毫不猶豫、一口吞下香蕉,反覆爆發的壞情緒總算畫下句點。即使是這樣的小撇步,也是站在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輕鬆做到。
  • 要哭了,感動了無數爸爸的英國繪本——《little bean(小豆子)》,給孩子一點時間吧!
    這一本很感人的繪本,有關一個孩子對於爸爸的期待。小豆豆對爸爸的期待其實都是很簡單的。(看著爸爸又在忙,小豆豆沒有要求爸爸再讀故事,安靜的在爸爸的旁邊自己玩耍起來)媽媽旁邊說:「小豆豆,來這邊玩,爸爸在忙,不要打擾哦」
  • 鄧超力薦繪本——《爸爸的頭不見了!》,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新年送新書,繪本免費領。想要免費領取這本書的朋友可以私信我。「這是一本鄧超和女兒小花共讀的繪本。」孩子成長過程中,與媽媽相比,爸爸似乎總是缺席。他們有忙不完的工作,無數的應酬,因此,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少得可憐。但是,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正是家長的愛和陪伴。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繪本——《爸爸的頭不見了!》,就是這樣一本現代爸爸的真實寫照,意在提醒爸爸:別忘了多回家陪陪孩子。
  • 繪本怎麼讀,孩子才愛聽?有趣方法讓孩子參與閱讀,樂得笑哈哈
    文|凝媽朋友跟我說,4歲的兒子不喜歡讀書,沒辦法給他報了一個閱讀課,一年1800多。孩子還很喜歡跟著讀,她覺得很欣慰。很奇怪,孩子才4歲,為啥非要讓他自己讀呢?朋友覺得自己讀才能學進去,光聽爸爸媽媽讀,就是走馬觀花,看個熱鬧。
  •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你給孩子讀什麼童話,孩子童年的底色就什麼樣
    接下來的幾天,每天都要纏著媽媽給他讀幾本童話,有時候也會自己主動翻閱,尤其喜歡《虎姑婆》的故事,看得出他有多麼喜愛。陪著二寶讀童話,看著一個個似曾相識的故事,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讀著讀著也發現了孩子之所以會喜歡的秘密。
  • 像鼠像豬像老虎,一年級孩子給爸爸畫像,媽媽評語:形象生動
    前幾天,葉老師帶孩子們讀了《我爸爸》繪本,其中有一個句式:我爸爸像(    )一樣(     )。小姑娘說,爸爸「偷」的,其實是媽媽的薯片零食。但據孩子媽媽介紹,歸根到底,其實娃是想說爸爸一直偷搶她的巧克力、蛋糕。對於搶奪偷取吃食這件事,小姑娘很是憤憤不平,出於「私人恩怨」,孩子故意把這事按在媽媽頭上。因為孩子們的畫全都帶回家給爸媽看了,所以爸爸也都看到了孩子們的大作。
  • 這三套「肉麻」的繪本,推薦讀給孩子聽
    今天爬上來,和大家分享下最近陪娃讀的,特別有感觸的幾套繪本。都說「為母則剛」,但對於我來說,當媽以後,變「剛」的一面有,變「柔」的部分似乎更多。比如我比以前更加感性了,從前看連續劇會跟著主角鼻涕一把淚一把,現在更甚,看一些繪本就快忍不住淚流滿面了,比如下面推薦的這幾套。
  • 用這個方法給孩子講繪本,讀一遍等於100遍
    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他的閱讀興趣,我鼓勵他每看完一個繪本,都要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畢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給小魔怪設置一點挑戰,怎麼能體現老母親的智慧呢?哈哈……  沒想到,弟弟對此還挺起勁的。每一次看他投入自嗨地給我講故事,我都會忍不住笑場。  那天,我把他講繪本的視頻發到閨蜜群裡,都誇他哦!
  • 10月上半月,我陪孩子讀了這些繪本
    書單10月1日至15日,我和孩子一起讀了以下8本份看看吧:▲孩子擺放的8本繪本。▲首先是以上4本繪本。整本繪本40頁內容雖不算太多,但精美的圖片能讓孩子感受四季之美。《我好怕,我不怕》讀書筆記:這本書是蘇斯博士金獎作品《小不點與大塊頭》後續作品,精裝12開本。繪本講述的是小不點與大塊頭兩個小夥伴去遊樂園,他們試圖告訴對方,還有比過山車更可怕的事情,多毛的蜘蛛!外星人!油炸螞蟻等等,他們很快發現,有時害怕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可怕」。
  • 2歲孩子處於語言爆發期,推薦你讀這些繪本
    孩子語言的積累,除了平時多交流外,讀繪本是一種更好的方式。繪本書籍的詞彙豐富程度是平常交流語言的4倍,所以閱讀可以大大擴充孩子的詞彙量。下面推薦的這些繪本,都是我親自購買,並反覆閱讀給孩子聽的。雖然文字部分非常簡單,但是因為畫面非常豐富,適合家長引導孩子仔仔細細的觀察,可以順便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2.14隻老鼠系列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套繪本,也是兒子非常非常喜歡的繪本,這套書從兒子不到兩歲買來到現在4歲多還會反覆拿出來讀。
  • 這6本關於父親的繪本,一定要陪孩子好好讀一讀!(值得收藏)
    平時忙碌於工作,沒時間陪家人,各位爸爸也應該適當抽出時間,暫時放下工作,陪寶寶度過一個有意義的親子時光,一起看看動畫、聽聽兒歌、讀讀繪本……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些和爸爸有關的繪本,一家人一起來讀吧!在繪本中,作者描繪了這樣一位爸爸:他天不怕地不怕,連大野狼都不怕!他會唱歌會跳舞還會逗孩子笑;他像馬兒一樣吃飯,像貓頭鷹一樣充滿智慧。書中爸爸身上的黃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自己父親的衣物,多年來收在箱子裡,上面還留著父親的味道。
  • 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實用技巧分享,松居直:這一點,很重要
    母親是他一切的依靠,母親的語言是他的精神食糧,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多跟孩子說說話,多給他唱唱兒歌。不要覺得孩子聽不懂,這些都在培養他豐富的感知力,也是一種親子交流。孩子的成長具有階段性特徵,嬰兒的視聽觸等五覺一直都在在發育完善之中,所以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發育階段來選擇繪本。剛出生的嬰兒,最需要的還是父母,尤其是媽媽的陪伴。爸爸媽媽的笑臉、跟孩子親暱的動作都能給予孩子滿滿的安全感,此時寶寶視覺還比較模糊,看不清什麼,只能看到近距離的物體。
  • 為什麼要讓孩子多看繪本?三個理由難反駁,附2~5歲兒童繪本推薦
    文|全文共227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孩子進入到兩歲以後,即將進入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的情緒、認知發展處在突飛猛進階段。這時候可以看的繪本,實在太多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把繪本閱讀,給孩子提升日程呢?為什麼要讓孩子多看繪本?帶娃去圖書館或者書苑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些媽媽說:「屁大點兒的孩子,看書能看懂嗎?
  • 擁有5年繪本教育經驗的媽媽總結:1歲以下的寶寶該看什麼繪本?
    我家的《我爸爸》《我媽媽》已經被撕得缺張少頁,粘都粘不回去了。看到這裡,是不是心裡有些打鼓還要不要開啟早期的親子閱讀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閱讀從0歲開始,從圖畫書(也就是繪本)開始。但在你開啟與1歲以下小寶寶的親子閱讀之前,需要建立對早期親子閱讀的全新認知。1.
  • 《給爸爸的吻》:熊爸爸一點也不「熊」,親子教育需要熊爸爸
    一、一本適合爸爸和孩子共讀的優秀繪本畫面生動,引人入勝本書的主人翁是一位熊爸爸和他的熊寶寶。雖然設定的是熊的外形,可是熊寶寶憨態可掬、任性可愛,看到它一次又一次地說「才不要呢」,就像看到了我自己寶寶的熊樣兒。
  • 會員媽媽經驗分享 | 如何和孩子讀英文繪本《小豬小象》
    之前很多媽媽留言,說我的英文發音不好,是不是不可以跟孩子讀英文繪本?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戳標題可回看,其中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幼小銜接的重點之一。後臺不少媽媽留言,讓我推薦一些寶寶不同年齡段的繪本。從牛牛4個月開始,我就給他買了人生第一套經典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堅持用書餵了孩子四年多,目前家裡有5個繪本架,圖書超過700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