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館》歷人生百態,家國情釀酒韻人情

2020-10-16 豆瓣書評人秦淺

從《深夜食堂》開始,我們漸漸開始發現,餐館、酒食和味蕾等已經與人產生密切的聯繫,那些在一方天地中發生的故事,足以讓我們窺見世間百態。

由劉江導演,陳寶國、秦海璐等一眾老戲骨成就的影視劇《老酒館》,將故事的大背景放在1928年到1949年這21年間。21年的巨大變化,裹挾著山東老酒館的眾人不斷向前,最終引向各自的歸宿。

一、故事背景

《老酒館》的故事年代跨度從1928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講述的是發生在民國時期大連的好漢街上,酒館掌柜陳懷海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在大連開了一家叫山東老酒館的酒鋪子。

像老舍筆下《茶館》一樣,來往的居民與酒客,寫就著老酒館的故事,其中掌柜陳懷海為謀生計勤懇經營,後來慢慢通過老酒館結交抗日勇士,誓與殖民者抗爭到底的正氣展現,陳懷海釋大義展現出來的勇敢、果斷與正氣凜然,以及各個角色面對時代中的歷史重大變化所展現出來的不同人物個性,都凸顯了《老酒館》的魅力,從中窺探著屬於那個時代的人生百態。

曾有數據總結和評論提道:

《老酒館》自開播以來,憑藉'講究'的故事內容,'講究'的服化道,'講究'的人物塑造,得到市場和觀眾的廣泛認可。

就是因為老戲骨與中青年演員對戲的投入,才會有這樣的呈現。臺詞的功力毋庸置疑,每一個眼神和動作都恰到好處,劇情上的環環相扣,讓整體劇情連貫不拖沓。在《老酒館》當中,男性角色的「陽剛」之氣,恰到好處的讓「酒」文化有了突出點,一碟花生米,三杯兩盞一大壇下肚,是個爺們都會有「酒壯慫人膽」之氣。面對日本殖民者的侵略,老酒館的爺們都變得剛性與正氣。

但是,在歷史齒輪進程中,面對民族大義,不僅僅只是男人們在奮鬥,老酒館裡的女性角色同樣巾幗不讓鬚眉。「酒香不怕巷子深」,陳酒佳釀當中,還有女性展露出來的獨特魅力。

二、陳酒佳釀當中的女兒香

《老酒館》當中的女性角色不算多,但是每一個都有獨特的韻味。谷三妹身上的氣質之美,小棉襖身上的靈動之美,小晴天身上的純粹之美,婉容身上的風情之美等等,這些女性,都在國讎家恨當中展現自己的個性。

1、谷三妹

秦海璐飾演的谷三妹,在《老酒館》當中的出場實屬驚豔,一刀切劉海和黝黑蜈蚣辮,身著素色旗袍手抱看家胡琴,年輕又優雅的氣質吸引了好漢街上不少人的駐足觀看。慢慢的,在山東老酒館立身以後,她的身份才慢慢浮出水面,作為地下黨,谷三妹是為獲取情報才被安排到大連,選擇投靠老酒館。

這個女性身上有一種韌勁,是秦海璐把她演活了。

她較真陳懷海的一句女人搬不動酒缸的話,活活使勁將酒缸搬起;她時時刻刻都淡定從容,在老蘑菇變成毒蘑菇的時候,她設下計謀,最終讓老蘑菇認栽;在小棉襪、小晴天來到老酒館時,她始終本本分分做著自己的工作。這些女性身上的美好特質:秀外慧中、果斷沉毅、忠於信念、處變不驚,都一一在劇中展現。

她是擲地有聲的刀馬旦,也是霸氣颯爽的女巾幗。民族大義面前,她敢於擔當,和陳懷海共結連理之後,兩人一起共商抗日大計。谷三妹身上有不可多得的魅力,不是梨花帶雨的嬌弱,而是女性表現出來的有勇有謀。

2、小棉襖

圍繞在陳懷海身邊的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女性——陳懷海的女兒,小棉襖

青年演員張可盈首次與一眾老戲骨對戲,在《老酒館》當中,她將小棉襖的角色詮釋得靈動又可愛。小棉襖從小的生長環境,讓她成長得向一頭只相信自己的「小野獸」,逮著誰都不放過,因為在走失的這十幾年經歷的一切,讓小棉襖身上帶有動物的野性。

可是慢慢地,在老酒館接觸了眾人以後,小棉襖開始有了「人」的特質。即使堅強的外表下是一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但是陳懷海和谷三妹以及眾人對她的愛與關照,讓她逐漸打開封閉已久的心。

她的可愛之處,是在細節上的。即使對陳懷海罵罵咧咧,卻會為了自己的爹擔心落淚;即使言語粗糙甚至拔刀相向,但是一句「道上小心」卻把女兒的心展現得淋漓盡致。

「女兒永遠是爹的小棉襖」,《老酒館》中的小棉襖,也慢慢地被融化,也成為了陳懷海和谷三妹最深的牽掛。

演員張可盈在殺青那天發表長微博,裡面是她對小棉襖的理解與感謝:

小棉襖完成了她生命最後的綻放,我那顆隨著她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為她曲折的人生,也為我自己。

小棉襖的靈動可愛,同樣在民族大義面前的正氣,都讓老酒館的故事裡又多了一個獨具魅力的角色。

正是這些鮮活的女性角色,豐富了《老酒館》的鴻篇主題,歷史的河流仍在流淌,最終裹挾她們去往該去的方向,

酒喝乾,戲散場,爺們出將赴前線,巾幗女性上戰場。

老酒館裡,酒釀著,這佳釀當中還有陣陣女兒香。

相關焦點

  • 《老酒館》:陳酒佳釀裡的百態人生
    《老酒館》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大連的好漢街上,講的是在一個叫山東老酒館的小鋪子裡,往來酒客的百態人生和掌柜陳懷海在老酒館裡謀生計、釋大義的故事。《老酒館》自開播以來,憑藉「講究」的故事內容,「講究」的服化道,「講究」的人物塑造,得到市場和觀眾的廣泛認可。
  • 從《老酒館》這部電視劇,看人生百態,學處世為人
    喝一杯煮酒,品百味人生,老酒館從來不缺少客人,更不會缺少有故事的客人。最近一部電視《老酒館》在遺憾和不舍中看完了,意猶未盡。這部電視劇讓人看完,仍是猶豫未盡,記憶猶新吶,用心看這部電視劇細細品味,細細品味,這酒館雖小卻也道盡了人生百態。從中也教會了我們不少道理。
  • 《老酒館》的酒,有些釀出了世間百態,但有些還欠沉澱
    ,來到大連市好漢街,籌備開辦老酒館來謀生。該劇的立意和出發點非常好,在日本殖民時期,以老酒館這個容納五湖四海、匯聚三教九流、流動著聲色犬馬的地方為舞臺,一幕幕濃縮著展現了社會變遷、時移世易的歷史風貌,將個人命運、人文思想融進了這偉大的歷史進程中。看人生百態、品滄海桑田!
  • 《老酒館》:品一壺老酒,坐看人生百態
    近期,由演技派演員陳寶國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老酒館》正在熱播。這是既,《老農民》、《老中醫》之後的第三部系列作品。它講述了民國時期大連好漢街上的老酒館裡發生的一系列小而令人深思的故事 。老酒館我們現在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會吐槽,劇中臺詞十句有九句都是廢話,且毫無營養、毫無新意。直到《老酒館》的出現,打破了臺詞沒營養的局面。但為何它的臺詞就如此吸引人呢?
  • 頂配良心國劇《老酒館》華麗收官,看酒裡乾坤人生百態
    比如即使買到了假酒也不當面戳破、給老酒館留足面子的高先生,憑嘴巴就品出酒缸有裂縫的老白頭,開啥啥倒閉卻始終心存善意的賀義堂……這些真實生動,有血有淚的角色自帶跌宕起伏的劇情,他們的人生有茶米油鹽也有驚心動魄。一個個小人物將生活的一層層迷霧撥開,讓觀眾看到了有人間煙火氣的老酒館群像。
  • 酒味江湖裡的人情百態,老戲骨演繹《老酒館》.
    該劇講述了民國時期大連好漢街上一個叫山東老酒館的小鋪子掌柜陳懷海在老酒館裡謀生計、釋大義的故事。1928年到1946年的東北,「闖關東」來東北的小人物陳懷海,在東北深山老林裡挖參討生活,卻意外地遭受了一雙兒女失散,媳婦被騙走的磨難,只好來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大連開酒館謀生計。老酒館由此成了八方信息、各色人等匯聚的舞臺。
  • 老酒館:品的不是酒,而是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視劇《老酒館》就像一壺醇香的老酒,越咂摸滋味越醇厚。一個酒館,一壺酒,道盡人生百態。與主角相比,劇中的配角,各色人等你來我往,為我們生動展現了一幅民國生活畫卷:「老二兩」、那爺、老警察、老賀掌柜、老白、高先生、瞎子算命先生……劇中每個與老酒館相關的人都充滿了故事,這些故事描摹的人生百態,充滿了人生哲理。
  • 影視|好劇不打烊,《老酒館》今日收官,獲贊年度劇王
    知乎網友們也為這部劇貢獻了極高的點擊量,截至目前,關於「如何評價近代傳奇劇《老酒館》」的主題帖目前有519人關注,151條評論回復。豆瓣「老酒館」小組成員2000餘人,討論貼近500篇,豆瓣劇評300餘篇,豆友們從《老酒館》的劇情與各色角色、人物造型與背景,到《老酒館》中滲透的江湖情義、人情百態,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討論評價。
  • 《老酒館》又憑實力詮釋了何為劇集長尾效應!
    憑藉「酒、菜、人」戲裡戲外的匠心堅守,環環相扣的劇情和老戲骨精湛的演技,年代劇《老酒館》創造著一次又一次的光耀時刻。喝一杯煮酒,品百味人生。劇裡,「老酒館」從來不缺少客人,更不會缺少有故事的客人;劇外,《老酒館》也從來不缺少觀眾,更不會缺少歷經了時間考驗、再來品讀酒館人生的觀眾。自去年首播以來,《老酒館》已登陸11家省級衛視黃金檔播出,市場熱度始終居高不下。
  • 《老酒館》又憑實力詮釋了何為劇集長尾效應!
    劇裡,「老酒館」從來不缺少客人,更不會缺少有故事的客人;劇外,《老酒館》也從來不缺少觀眾,更不會缺少歷經了時間考驗、再來品讀酒館人生的觀眾。自去年首播以來,《老酒館》已登陸11家省級衛視黃金檔播出,市場熱度始終居高不下。
  • 電視劇《老酒館》:陳掌柜到底有什麼生意經讓老酒館生意如此紅火
    眼看著別人家的店生意越來越紅火,卻不知原因究竟出在哪裡。從此小酒館便成了當地各色人等的第二個家,讓觀眾實實在在地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做一壺酒中道盡世道人情、一言一行溫暖在心。 這部電視劇上映後,便嚢括了多個電影節的「年度最佳電視劇獎」和多項榜單的「品質劇集獎」。陳懷海給「山東老酒館」注入的人情味和煙火味,不僅令人動容,更是有更深遠的教育意義。
  • 《老酒館》:百樣故事,百味人生,十年最佳年代劇
    9月國劇黑馬《老酒館》即將收官,兩集壓軸大戲跌宕起伏,緊扣觀眾心弦的同時,也宣告著這段屬於動蕩年代的山東老酒館的傳奇故事走向了尾聲。品劇如品酒,品酒亦品人,正如男主角陳懷海所說的:「一人一酒,一酒一嘴,一嘴一味,各有各的味道」,《老酒館》就像是一壇陳年佳釀,綿長,厚重,韻味深長。
  • ​ 《老酒館》的「雅」「俗」融合,贏得展播開門紅
    從目前的火熱程度看,《老酒館》贏得了展播開門紅。本文我們來談談劇集中大俗與大雅文化,給《老酒館》增添了哪些人文色彩。不僅臺詞足夠通俗,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也淺顯易懂,賀家父子、說書先生、聾啞夥計可以說是撐起了整部電視劇的笑點,讓人哭笑不得,並從中窺見世俗百姓的生活狀態,在被逗笑的同時感受其悲哀,在憤慨人物之外又能找到理解的理由,品賞不同角色
  • 《老酒館》中的陳懷海這是「人物」呀!
    「一壺醇酒總相思,館中眾生皆凡人;情不到底深淺中,人生百態莫言難!」一部《老酒館》演繹出多少世間百態,說不盡人生苦短,道不盡人世滄桑。演員陳寶國沉潛已久後,再度出演這部年代大戲,陳寶國與劇中飾演的陳懷海可謂「志趣相投」,那股油然而生的敬畏更讓陳寶國的演繹入木三分。
  • 《老酒館》真的被黑了嗎
    傳奇、驚險又坎坷的闖關東之後,這一次故事的主人公陳懷海來到東北大連安定下來,開起一家老酒館,自此,各色人等輪番在老酒館這一方舞臺登場。儘管前後呈現出了好壞割裂的觀感,但仍值得我們討論。在今天,「時裝劇如何有底蘊」與「年代劇如何變時髦」,或許正是國產劇想要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既叫座又叫好,要面對的命題作業。
  • 旗袍美探:揭露了案件背後的人生百態和人情冷暖
    機智敏銳的馬普爾小姐在和形形色色有關人物不動聲色的聊天中,找到蛛絲馬跡,同時揭露了案件背後的人生百態和人情冷暖。
  • 《老酒館》導演劉江:如何讓一壺「老酒」回味綿長
    下面從四個方面,簡要闡述一下《老酒館》的創作心得。《老酒館》秉承以人為核心的宗旨,運用傘狀的敘事結構展開劇情。陳懷海就像是傘柄,他有自己的發展與命運,同時以他為中心,輻射到各色人等。《老酒館》它更像《清明上河圖》,它是一個宏大的畫卷,描繪的是芸芸眾生之相。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宅院故事,它向觀眾呈現的是鮮活生動的人,和滄桑複雜的人生。
  • 收視連冠、口碑高燃、熱搜炸榜,論《老酒館》的佳釀真香秘籍
    「二兩酒裡看人生,半血半淚,有事兒悶個二兩酒,也沒有過不去的事兒,這臺詞境界真不是蓋的,有味兒!」在電視劇《老酒館》的豆瓣短評頁面中,如此給出好評的留言還有不少。》,這部以1928年至1949年間大連好漢街上的一間山東酒館為背景的電視劇,將酒館作為落腳點,展現了民族命運動蕩時代背景下的家國情懷和人情百態。
  • 《老酒館》陳懷海的原型是誰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
    《老酒館》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大連的好漢街上,講述了在一個叫山東老酒館的小鋪子裡,往來酒客的百態人生和掌柜陳懷海在老酒館裡謀生計、釋大義的故事。《老酒館》編劇高滿堂說,主角陳懷海的原型是自己的父親。他介紹,自己的父親愛喝酒,但喝得很講究,很有分寸。父親每次喝完酒,都會拉起那把破二胡唱戲。
  • 《老酒館》裡邊的老故事
    這一波過去,酒館總算順利開張,取名「山東老酒館」。02酒缸前藏龍臥虎,有酒自然就有故事哥幾個把老酒館裡裡外外收拾的乾乾淨淨,炒的菜味兒最正宗,進的酒最好喝。陳懷海這個掌柜的,宅心仁厚,大氣隱忍,有勇有謀。